這一世,我轉山轉水轉經輪,只為途中與你相遇

2021-01-10 騰訊網

文/飛魚

讀著倉央嘉措的《那一世》:

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祈福,

只為守候你的到來,

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經綸,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我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生,

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這一世,我走山一程,水一程,轉山又轉水,轉經輪也轉佛塔,只為在途中與你相遇。

我始終相信一句話,「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他一定會教會你一些什麼。」

我也始終相信,以後不管我走到哪裡,都是我該走的路,即使是路過,途中經歷的風景也是一種賜予,終有一天,我會遇到我該遇見的人。

我悵然入夢,夢幾月,醒幾年,回憶往事悽豔,你我用情淺,兩手緣,聽著鷓鴣清怨,看著飛不回堂前,那舊楹聯紅褪墨殘誰來揭

我尋你千百度,日出到遲暮,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尋你千百度,又一歲榮枯,可你從不在燈火闌珊處。

時間匆匆,我尋一人執手到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那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在騰雲駕霧的高峰中,模糊了我的視線,時間是一個過客,卻見證了你的逍遙,似乎忘了我的好。直到一句,今朝有酒今朝醉。

我不知道那一世發現了什麼,今世的遇見,就像是一場償還,傾覆了我的所有,也得不到你的回應。但是我沒有怨恨,只要靜靜地看著你,就好了。

有人說,愛一個人,就是看著對方幸福就好了。

這一世的遇見,如果我還有機會,我不會對你放手,會緊緊地抓住你的手。

她應該生病住院而遇見了他,他成為了她的主治醫生。因為他長得帥,人品、脾氣又好,她深深地迷戀著他。

但是他卻有些冷淡,而且對所有的患者都是一樣的關心,而她是一個非常樂觀開朗的人,用她的熱情染化了一座冰山。

但是他們的關係,一個是醫生,一個是患者,始終會讓人說閒話。

而他為了她,以為治癒好了她之後,就從醫院辭職去當教師,然後醫院之外見,然後發展成為了戀人的關係。

他們的關係,從一開始的冷漠到漸漸的熱情,去看一場電影,卻有些羞澀,去遊樂場玩,留下了很多笑聲,去山頂許願,許下的願都是默默地祝福對方。

他自從跟著這位開朗的姑娘在一起之後,也漸漸懂得了人情世故,不再是那副冷冰冰的樣子,但是正是他們感情升溫的時候,她的病復發了,她也深深地愛著他,卻想到自己最糟糕的時候,也想到了後果,認為自己沒辦法和他走到最後,認為自己熬不過去了,不知道哪一天就走了。

他為了她,又從學校辭職,再次回到醫院,想要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治好她,不給自己留遺憾。

但是從醫院出來又再想回到醫院,並沒有那麼容易,所以他自願降薪降職也要回到醫院,就想再一次當回她的主治醫生,給她治病,一定要治好自己的女朋友。

而她,看到了他為自己做的一切,以為是自己的病拖累了他。

所以她為愛割痛,忍著難過,跟他提分手。

她認為,愛一個人,就是為對方好,所以,不敢再繼續拖累他,而是希望他好,以後能夠遇到一個能陪他共度餘生的人,在他身邊照顧他,陪他說說話,這樣他才不會那麼悶著。

她始終沒有戰勝病魔,復發之後,癌症轉移,最後開始離開了人世。

他也為她痛苦,逝去的人永遠都希望活著的人好好活著,告訴他,以後要照顧好自己,要是遇到一個不錯的姑娘,別拒絕,好好相處,這也是我希望的,有一個人代替我陪著你,我的安心了。

兩情迢迢,這一輩子,山一程,水一程,感恩相遇,讓我在有生之年遇見你,即使時光短暫了一些,卻給我的生命帶來了精彩。

在網上看到一段話:

人生就是一陣風,起了,沒了;

理想就是一盞燈,燃了,滅了;

人情就是一陣雨,下了,幹了;

朋友就是一層雲,聚了,散了。

閒愁就是一壺酒,醉了,醒了;

寂寞就是一顆星,閃了,滅了;

孤獨就是一輪月,升了,落了;

死亡就是一場夢,累了,睡了。

我問佛,今生今世的緣為什麼要這麼短暫?

佛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緣深緣淺,一切天註定。

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千年等待,緣定三生,今生今世,茫茫人海,我們相遇了,那是一種怎樣的幸運。

能活時有限,命中遭遇多。好人必會遇,忌恨者亦有。不需亂於心,不可亂於情。心靜則智生,心亂則愚起。聚了,散了皆因緣,拿起放下見於智。點青燈一盞,奏清歌一曲,只為今生與你相遇!

相關焦點

  • 倉央嘉措: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途中與你相見(圖文)
    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乞福,只為守候你的到來。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那一日,壘起瑪尼堆,不為修德,只為投下心湖的石子。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唱,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
  • 降央卓瑪《那一天》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那一月,我轉過所有經輪,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紋。那一年,我磕長頭擁抱塵埃,不為朝佛,只為貼著了你的溫暖。那一世,我翻遍十萬大山,不為修來世,只為佑你平安喜樂。那一天,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的真言;那一月,我轉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我轉山轉水轉佛塔呀,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 倉央嘉措,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不為參悟,只為尋你的一絲氣息。那一月,我轉過所有經輪,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紋。那一年,我磕長頭擁抱塵埃,不為朝佛,只為貼著了你的溫暖。那一世,我翻遍十萬大山,不為修來世,只為路中能與你相遇。那一瞬,我飛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平安喜樂。
  • 轉山轉水轉佛塔,與你相遇在拉薩
    "那一世,我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西藏有太多的傳說,拉薩有太多的故事,每一個熱愛的旅遊的人,都必會踏上這片淨土,尋找前世與今生。又到了每年犒勞自己的時候,忘掉工作,忘掉壓力,放下家裡的花花草草,一路飛奔到拉薩。
  • 轉山轉水轉佛塔,轉經筒轉瑪尼堆——只為與佛更近
    轉經,指藏傳佛教裡,信眾按一定線路作順時針環形行走,同時進行祈禱的一種修行或頂禮方式。所以不論轉山轉水,還是轉寺院等,包括手執轉經筒,都可以用「轉經」一詞囊括。所以這種手持轉經筒又稱為嘛呢經輪。西藏拉薩最著名的八廓街,其實就是一條用來轉經的道路。大昭寺供奉有佛陀親自開光的十二歲等身像,在佛教徒眼裡,等同於佛陀本人,所以轉經的人絡繹不絕。包括外地的遊客,也會「入鄉隨俗」至少轉一圈。
  • 轉山轉水轉佛塔只為與你相見——2015阿里冬轉
    有一種遇見,緣分使然,恰到好處。就像張愛玲所說,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就像你來了,而我剛好在,不早不晚。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誦經中的真言。湖區湖灘由於近期水位下降而形成的多道浪堤,圈圈層層環抱湖體,展示著高原近代氣候動態變化的歷程。
  • 轉山轉水轉佛塔,轉經筒轉瑪尼堆——只為與佛更近
    轉經,指藏傳佛教裡,信眾按一定線路作順時針環形行走,同時進行祈禱的一種修行或頂禮方式。所以不論轉山轉水,還是轉寺院等,包括手執轉經筒,都可以用「轉經」一詞囊括。所以轉神山聖湖也就成了藏族同胞向神靈祈禱的方式,這也屬於轉經。第三、根據大乘佛教教義:信徒若誦讀某部佛教經典若干遍,即可免除所做罪惡(這裡的罪惡不是法律意義上的罪惡,而是指和教義有悖的行為,無論有意或無意),獲得超度。而當時由於普通百姓文化水平普遍低下,相當多的人目不識丁,遑論誦讀經文。這就應運而生了轉經筒。
  • 轉山轉水轉佛塔,你知道你轉的是什麼塔嗎?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m4a05:16來自每天一見----------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轉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啊,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 只為途中與你相遇之倉央嘉措
    康熙三十六年,14歲的倉央嘉措被選定為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康熙四十五年,押解途中,圓寂於青海湖畔。但後來倉央嘉措被人所熟知,是因為他的情詩。倉央嘉措的情詩,被流傳,于道泉先生功不可沒,他是第一位把倉央嘉措的藏文詩翻譯成中文,英文的。
  • 緣起緣滅,轉山轉水轉西藏(附9大轉山路線)
    那一刻,我升起風馬,不為乞福,只為守候你的到來;那一天,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的真言;那一月
  • 轉山轉水轉佛塔,你知道你轉的是什麼塔嗎?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m4a05:16來自每天一見----------那一天,閉目在經殿香霧中,驀然聽見你頌經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搖動所有的轉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啊,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 納木錯:轉山轉水轉佛塔 只為遇見你星河浩瀚 日照雪山
    在即將進入 納木錯 的山口,大家耳熟能詳的詩句就刻在石碑上: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也許只有在這樣的地方,這樣的時刻,你才會明白: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值得!這是我目前為止見過的最美的天空,一切都是那麼完美,晚霞,落日,餘暉,倒影,雲朵,湖面,波光,在這樣的美景下,就算虛度時光也不覺得浪費!如果沒有高反,我想我可以一直消磨到星光滿天。
  • 只為途中與你相遇
    為途中與你相遇文/山妹子  編輯/山妹子9999素箋書輪轉,紅塵相遇,前世今生。明月輝清映院,風含情水含情。,寫上你的名字,你來與不來,執筆千年孤芳自賞,撐一把油紙傘,只為途中與你相遇。
  • 《轉山》:我轉山、轉寺、轉佛塔;不為輪迴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他們常常只帶最簡單的食物,行進一年半載也不會放棄。他們絕不會少磕一步,遇有車輛阻擋或因進食、睡覺等原因暫停磕頭,便在地上畫線或用石頭做標記,然後從標記處開始一直跪拜行進至布達拉宮。起初感覺因為藏民迷信才會做這些,直到親眼所見後我才被深深震撼,那一路的跪拜如赤子般虔誠,像我這種沒有信仰的人是根本無法體會的。只是,那一刻對他們有一種深深的敬意,感覺好像靈魂也被他們洗滌。
  • 藏區康地之行|轉山轉水轉經筒
    藏區康地之行|轉山轉水轉經筒圖·文/舒放四川省的阿壩和甘孜兩個藏族自治州,之前被稱為康地。國慶假期去了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阿壩縣。幾天時間裡轉山轉水轉經筒,收穫了很多感悟,本篇是抵達阿壩縣首日關於轉經筒的記錄。轉經筒是藏傳佛教的一大特色。每個經筒裡都裝有佛經,外面鐫刻有經咒、吉祥圖案和相應的佛菩薩像。轉筒一圈就等於念誦了裡面所有的經文。這算是一個方便法門,是在最初由於識字的人並不多之故,也在於能夠了解參透經文的人不多。
  • 只為途中與你相遇——2018年清明秦嶺紀行
    4.5日清明日,這本是個祭祖和悽悽哀哀的日子,我卻和先生一路向南,跨黃河後又一路向西,穿秦嶺直奔漢中,一天當中完成了朝看白雪暮看花的千裡之行。可是每每見到美景美地卻總是苦於心中見識的短淺,知識的乏善可陳,也每每會在大自然和歷史的人文印記中敗下陣來,只好發誓有生之年要更加努力的行走,能更加努力的充實自己,不求什麼,只為途中與你相遇的那一瞬間,能了解你,能接近你,能刻骨銘心,永不相忘……
  • 轉山轉水轉佛塔,琺瑯首飾的驚鴻一瞥
    看到一款有轉經筒概念的手鐲,轉山轉水轉佛塔,沒來由的便定了這篇命題文,又不想將主題和領域走偏,仍是關注珠寶首飾本身,彼有些神神嘮嘮。如同撥浪鼓一樣的手持轉經筒在虔誠的信徒手中有規律的轉運,一輪一輪的韻律中,是對美好生活的祈禱。
  • 倉央嘉措:只為在途中與你相遇
    只為在途中與你相遇作者:逸野「那一夜,我聽了一宿梵唱,不為參悟,只為追尋你的氣息。 那一月,我轉過所有經輪,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長頭擁抱塵埃,不為朝佛,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我翻遍十萬大山,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能與你相遇。」
  • 去九色甘南轉山轉水轉佛塔(1)
    甘南歡迎你!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城,海拔2540米。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不為來世只為有你喜樂平安!繼續走上去,你會驚喜的看見壯觀秀美的高原梯田。你看那,一道道綠色,一道道黃色的梯田,那是大自然的濃妝豔抹。
  • 藏區康地之行|轉山轉水轉經筒
    藏區康地之行|轉山轉水轉經筒圖·文/舒放四川省的阿壩和甘孜兩個藏族自治州,之前被稱為康地幾天時間裡轉山轉水轉經筒,收穫了很多感悟,本篇是抵達阿壩縣首日關於轉經筒的記錄。剛剛轉了幾個,就想起一樁略有調侃性的往事:我是慣用左手的左撇子。就和人的左右半臉不完全對稱一樣,慣用左手的人,左手肌肉比右手肌肉要發達。我就想能不能有一個專門用右手完成的動作來增強一下——現在來看,轉經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