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嘉賓/念小稚
大家好,我是念小稚,如海報介紹的,我是一個以「留下」為目標遠走紐西蘭的90後北京姑娘,在紐西蘭生活近6年。畢業於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畢業後兩年內完成了自己通過努力工作技術移民紐西蘭的「小目標」。
今天很高興美移能夠邀請我在這裡跟大家分享我的紐西蘭移民之路。希望通過我的分享能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紐西蘭,也希望我的淺析和總結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世界那麼大,到底該去哪兒」
來到紐西蘭之前其實是很猶豫的,猶豫的不是要不要出國,而是出國要去哪兒。
我生在北京長在北京,12歲的時候跟媽媽去美國生活學習過一年,她學習工作,我讀小學最後一年。
那一年的收穫主要是英語,據說小孩12歲之前學語言都比較快,不知道是否跟這個有關係,我似乎幸運地趕上了這班末班車。那短短大半年的時間裡,我的英語突飛猛進學得特別快。也就此,小學一路到高考,再到考雅思,再也沒有為學英語費勁過。此外最大的收穫當然就是眼界和思路,提早看過了更大的世界,暗下決心未來一定要再次出去。
美國,英國,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亞,紐西蘭——每一個選項都似乎有充分的理由選擇,也因此深刻感受到有更多選擇的人勢必更困惑。只是很慶幸自己學好了英語,至少為海漂打了基礎。
最終選擇紐西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出於想給家裡省錢的小心思,畢竟紐西蘭是所有英語國家裡最便宜的。外加誘人的永久回頭籤,於是橫下心決定,就它了。
給大家的建議是如果比較難決定,綜合成本、移民政策、氣候、地理位置、文化等等情況,綜合評估一下,找到一條自己能接受同時也真正適合自己的路。
猶豫不決的時候依照這些標準評估一下,設想一下把自己放在對應的環境裡能不能活下去,能不能活得好,應該就會有答案了。
我遇到很多人跟我說出國就意味著他得放棄國內的一切,我理解這確實是種失去,但會有很大收穫。更純淨的環境,更新鮮的空氣,更慢的節奏,確實是無法替代的。當然,國內繁華的城市環境,發達的科技,也是紐西蘭沒法複製的。
生活方式千姿百態,沒有正確的答案,或者說答案不是唯一的。
至於你想成為哪種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只有自己能選擇,沒人能代替你。
歸結出來流程大概是這樣的:做功課,為自己設定好都有哪些選項;再深入做功課,充分了解選項;做出選擇,執行計劃,一往無前。
其中我想提到的就是做功課這一點,做充足的功課,知道自己即將面對的是什麼。不要懶,如果真的對這件事這麼懶那也就不要千辛萬苦想轍移民了,會很辛苦。
山高水長,只有堅持的人才可抵達。
「念小稚紐西蘭日記」——我的紐西蘭故事
過完20歲生日兩個月後,告別父母家人,我獨自踏上了這條飄洋過海之路。
我在北京的中國農業大學讀了大一,決定出國,申請轉學到奧塔哥大學,後者同意讓我轉共計54學分,相當於修了奧塔哥的三門課,大約相當於一學期的學習任務。
相信很多人也聽過,國外大學都是「寬進嚴出」,經過親自驗證,這點絕對是真的。進紐西蘭的大學是我從小到大升學最容易的一次,程序更繁雜,但是難度很低。
我讀的是市場營銷,輔修旅遊,妥妥的商科專業。說好聽了是萬金油,說不好聽了就是很難學到一技之長。因此我的結論是商科學生移民之路上的造化,基本得拼自己,個體差異很大。
大學期間我先後做了六份兼職,做過餐廳服務生、學校前臺、便利店看店小妹、幫公司寫文案、拉廣告、去政府部門實習。當時的想法就是努力打工賺生活費給家裡省錢,同時通過這樣的經歷也無意中增長了社會經驗,練了英語,對當地人、當地社會有了更多了解。還是很推薦大家也多接觸當地人,多走出去參加活動,增長實際經驗。否則讀書期間局限在校園裡會很「不接地氣」的。
畢業後我通過實習找到和專業對口的全職工作,按部就班腳踏實地按步驟辦了技術移民,每一步都走得很真實,很踏實。之所以不用「順利」這樣的詞,是因為這個長達一年半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還是有波折帶拐彎的。但即使過程不易,所幸成功了,我很感恩老天對努力和踏實還是有獎賞的。
淺析紐西蘭——你是否真的了解它?
.這才是紐西蘭
紐西蘭的景色,隨手一拍就是明信片,絕美的自然風光是再多的語言都無法形容的。
但旅遊和長期居住在一個地方是絕對不同的,大部分還沒來到這裡的人都只嚮往這裡空氣新鮮,山青草綠,地肥水美,卻感受不到這樣環境的單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看著相同的景象,處於相同的環境,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受得了的。
按照大部分國人的標準來說,紐西蘭能算作城市的就是奧克蘭、惠靈頓、基督城這三座,其他相對成規模的還有達尼丁和漢密爾頓,其他基本都是10萬人口以下的小城或是小鎮了。
如果喜歡熱鬧的城市氛圍,離不開人群,可以考慮奧克蘭,或者改去其他國家,真的。來了之後再失望,再後悔,損失就太大了。
.交通
出國之前19歲我覺得自己要是開車上路肯定會成馬路殺手,所以決定不學車,發誓只坐公交車。結果,到了紐西蘭之後才真正嘗到了惡果——紐西蘭的公共運輸可以說是很不發達,地鐵就不要奢望了,就連公交車都是奢侈。我所在的城市公交車一小時一班,每天往返合人民幣30塊錢。我的Homestay家庭住在遠離城市和學校的山上,步行到學校是完全不可能的,一旦錯過一班車可能一堂課就整個錯過了。
紐西蘭的計程車更是種奢侈,從上車開始,按時間計錢的裡程表就會一直跳個不停,跳到你心疼地下車為止。
在這裡生活的人基本人人都有車,一戶人家每人一輛都是正常的事,畢竟車相對便宜,牌照也不用搖號。上至行動不便顫顫巍巍的老爺爺老奶奶,下至十幾歲的高中生,豪車,商務車,普通家用車或是很舊的小破車,私家車是最便捷也是最實在的交通方式。做了幾年無謂的抵抗之後,我也還是老實考了駕照開上了車,毫不誇張地說,從前生活中一大煩惱就此解決。
.氣候
紐西蘭是個島國,四周臨海,水汽很豐富。經歷了說颳風就颳風,說下雨就下雨的日常之後終於明白為什麼外國人都那麼愛見面先談論天氣,大概是因為太有談資。夏天10多度,甚至突然暴雨下冰雹也都是真實的。
當然北島的天氣相對南島好一些,氣溫高一些,一些地方的雨水也比南島要少點。
夏天不會太熱,30度以上很罕見,冬天也不會太冷,0度以下也比較少。
.外國人的際遇
紐西蘭的海漂大概和許多西方國家的海漂一樣容易在職場中,社會中遭遇傳說中的「天花板」,即使在紐西蘭這種「天花板」或許更透明更不可見,但也處處存在。
海漂需要做好心理準備,職場中,社會上經常會因為自己【外國人】的身份而受到不同待遇,倒不一定是歧視,但是畢竟這還是個白人主導的社會,語言上,文化上,種族上,都不會佔便宜,吃虧是必然的,但誰讓咱到了別人的地盤呢。
做到位了,你想要的自然會來
幾年以來遇見了很多打工旅行的「whver」,留學生,在本地工作的華人,成功移民的人雖然各顯神通,走的道路各不相同,但他們造就成功的因素總是類似的。他們幾乎都有這樣的共同特點——非常努力,而且務實,堅韌。我很佩服他們其中許多人,也感動於他們每個人那種努力向上的狀態。
經常有人在微博上問我「紐西蘭工作好找嗎?」,「紐西蘭技術移民好辦嗎?」我只能說,這事就像「小馬過河」,每個人情況是不同的,但不變的是——自身的專業水平,職業技能,足夠強的語言能力,溝通能力,與人交際的能力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好找也不代表人人都能找到,不好找也不代表人人都找不到。還是要自身足夠好,有被人僱傭的價值才可以。
把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交給時間,交給命運,交給移民局。這過程中還是需要一些「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心態的。
希望大家能做好心理準備,不要有太高的期待,最完美的生活環境是沒有的,否則這裡早就人滿為患了。同時也不要氣餒,如果這裡的那些優點恰巧就是你最看重的,覺得這就是你該去的那個遠方,那麼——歡迎來紐西蘭!
【美移移民,專業的投資服務平臺,關注公眾號:美移移民觀看更多觀點文章、最新政策解讀,輕鬆移民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