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故事|30.「留下」是為了更好的自己——念小稚紐西蘭移民日記

2020-12-13 美移移民

分享嘉賓/念小稚

大家好,我是念小稚,如海報介紹的,我是一個以「留下」為目標遠走紐西蘭的90後北京姑娘,在紐西蘭生活近6年。畢業於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畢業後兩年內完成了自己通過努力工作技術移民紐西蘭的「小目標」。

今天很高興美移能夠邀請我在這裡跟大家分享我的紐西蘭移民之路。希望通過我的分享能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紐西蘭,也希望我的淺析和總結能對大家有所啟發。

「世界那麼大,到底該去哪兒」

來到紐西蘭之前其實是很猶豫的,猶豫的不是要不要出國,而是出國要去哪兒。

我生在北京長在北京,12歲的時候跟媽媽去美國生活學習過一年,她學習工作,我讀小學最後一年。

那一年的收穫主要是英語,據說小孩12歲之前學語言都比較快,不知道是否跟這個有關係,我似乎幸運地趕上了這班末班車。那短短大半年的時間裡,我的英語突飛猛進學得特別快。也就此,小學一路到高考,再到考雅思,再也沒有為學英語費勁過。此外最大的收穫當然就是眼界和思路,提早看過了更大的世界,暗下決心未來一定要再次出去。

美國,英國,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亞,紐西蘭——每一個選項都似乎有充分的理由選擇,也因此深刻感受到有更多選擇的人勢必更困惑。只是很慶幸自己學好了英語,至少為海漂打了基礎。

最終選擇紐西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出於想給家裡省錢的小心思,畢竟紐西蘭是所有英語國家裡最便宜的。外加誘人的永久回頭籤,於是橫下心決定,就它了。

給大家的建議是如果比較難決定,綜合成本、移民政策、氣候、地理位置、文化等等情況,綜合評估一下,找到一條自己能接受同時也真正適合自己的路。

猶豫不決的時候依照這些標準評估一下,設想一下把自己放在對應的環境裡能不能活下去,能不能活得好,應該就會有答案了。

我遇到很多人跟我說出國就意味著他得放棄國內的一切,我理解這確實是種失去,但會有很大收穫。更純淨的環境,更新鮮的空氣,更慢的節奏,確實是無法替代的。當然,國內繁華的城市環境,發達的科技,也是紐西蘭沒法複製的。

生活方式千姿百態,沒有正確的答案,或者說答案不是唯一的。

至於你想成為哪種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只有自己能選擇,沒人能代替你。

歸結出來流程大概是這樣的:做功課,為自己設定好都有哪些選項;再深入做功課,充分了解選項;做出選擇,執行計劃,一往無前。

其中我想提到的就是做功課這一點,做充足的功課,知道自己即將面對的是什麼。不要懶,如果真的對這件事這麼懶那也就不要千辛萬苦想轍移民了,會很辛苦。

山高水長,只有堅持的人才可抵達。

「念小稚紐西蘭日記」——我的紐西蘭故事

過完20歲生日兩個月後,告別父母家人,我獨自踏上了這條飄洋過海之路。

我在北京的中國農業大學讀了大一,決定出國,申請轉學到奧塔哥大學,後者同意讓我轉共計54學分,相當於修了奧塔哥的三門課,大約相當於一學期的學習任務。

相信很多人也聽過,國外大學都是「寬進嚴出」,經過親自驗證,這點絕對是真的。進紐西蘭的大學是我從小到大升學最容易的一次,程序更繁雜,但是難度很低。

我讀的是市場營銷,輔修旅遊,妥妥的商科專業。說好聽了是萬金油,說不好聽了就是很難學到一技之長。因此我的結論是商科學生移民之路上的造化,基本得拼自己,個體差異很大。

大學期間我先後做了六份兼職,做過餐廳服務生、學校前臺、便利店看店小妹、幫公司寫文案、拉廣告、去政府部門實習。當時的想法就是努力打工賺生活費給家裡省錢,同時通過這樣的經歷也無意中增長了社會經驗,練了英語,對當地人、當地社會有了更多了解。還是很推薦大家也多接觸當地人,多走出去參加活動,增長實際經驗。否則讀書期間局限在校園裡會很「不接地氣」的。

畢業後我通過實習找到和專業對口的全職工作,按部就班腳踏實地按步驟辦了技術移民,每一步都走得很真實,很踏實。之所以不用「順利」這樣的詞,是因為這個長達一年半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還是有波折帶拐彎的。但即使過程不易,所幸成功了,我很感恩老天對努力和踏實還是有獎賞的。

淺析紐西蘭——你是否真的了解它?

.這才是紐西蘭

紐西蘭的景色,隨手一拍就是明信片,絕美的自然風光是再多的語言都無法形容的。

但旅遊和長期居住在一個地方是絕對不同的,大部分還沒來到這裡的人都只嚮往這裡空氣新鮮,山青草綠,地肥水美,卻感受不到這樣環境的單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看著相同的景象,處於相同的環境,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受得了的。

按照大部分國人的標準來說,紐西蘭能算作城市的就是奧克蘭、惠靈頓、基督城這三座,其他相對成規模的還有達尼丁和漢密爾頓,其他基本都是10萬人口以下的小城或是小鎮了。

如果喜歡熱鬧的城市氛圍,離不開人群,可以考慮奧克蘭,或者改去其他國家,真的。來了之後再失望,再後悔,損失就太大了。

.交通

出國之前19歲我覺得自己要是開車上路肯定會成馬路殺手,所以決定不學車,發誓只坐公交車。結果,到了紐西蘭之後才真正嘗到了惡果——紐西蘭的公共運輸可以說是很不發達,地鐵就不要奢望了,就連公交車都是奢侈。我所在的城市公交車一小時一班,每天往返合人民幣30塊錢。我的Homestay家庭住在遠離城市和學校的山上,步行到學校是完全不可能的,一旦錯過一班車可能一堂課就整個錯過了。

紐西蘭的計程車更是種奢侈,從上車開始,按時間計錢的裡程表就會一直跳個不停,跳到你心疼地下車為止。

在這裡生活的人基本人人都有車,一戶人家每人一輛都是正常的事,畢竟車相對便宜,牌照也不用搖號。上至行動不便顫顫巍巍的老爺爺老奶奶,下至十幾歲的高中生,豪車,商務車,普通家用車或是很舊的小破車,私家車是最便捷也是最實在的交通方式。做了幾年無謂的抵抗之後,我也還是老實考了駕照開上了車,毫不誇張地說,從前生活中一大煩惱就此解決。

.氣候

紐西蘭是個島國,四周臨海,水汽很豐富。經歷了說颳風就颳風,說下雨就下雨的日常之後終於明白為什麼外國人都那麼愛見面先談論天氣,大概是因為太有談資。夏天10多度,甚至突然暴雨下冰雹也都是真實的。

當然北島的天氣相對南島好一些,氣溫高一些,一些地方的雨水也比南島要少點。

夏天不會太熱,30度以上很罕見,冬天也不會太冷,0度以下也比較少。

.外國人的際遇

紐西蘭的海漂大概和許多西方國家的海漂一樣容易在職場中,社會中遭遇傳說中的「天花板」,即使在紐西蘭這種「天花板」或許更透明更不可見,但也處處存在。

海漂需要做好心理準備,職場中,社會上經常會因為自己【外國人】的身份而受到不同待遇,倒不一定是歧視,但是畢竟這還是個白人主導的社會,語言上,文化上,種族上,都不會佔便宜,吃虧是必然的,但誰讓咱到了別人的地盤呢。

做到位了,你想要的自然會來

幾年以來遇見了很多打工旅行的「whver」,留學生,在本地工作的華人,成功移民的人雖然各顯神通,走的道路各不相同,但他們造就成功的因素總是類似的。他們幾乎都有這樣的共同特點——非常努力,而且務實,堅韌。我很佩服他們其中許多人,也感動於他們每個人那種努力向上的狀態。

經常有人在微博上問我「紐西蘭工作好找嗎?」,「紐西蘭技術移民好辦嗎?」我只能說,這事就像「小馬過河」,每個人情況是不同的,但不變的是——自身的專業水平,職業技能,足夠強的語言能力,溝通能力,與人交際的能力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工作好找也不代表人人都能找到,不好找也不代表人人都找不到。還是要自身足夠好,有被人僱傭的價值才可以。

把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交給時間,交給命運,交給移民局。這過程中還是需要一些「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心態的。

希望大家能做好心理準備,不要有太高的期待,最完美的生活環境是沒有的,否則這裡早就人滿為患了。同時也不要氣餒,如果這裡的那些優點恰巧就是你最看重的,覺得這就是你該去的那個遠方,那麼——歡迎來紐西蘭!

【美移移民,專業的投資服務平臺,關注公眾號:美移移民觀看更多觀點文章、最新政策解讀,輕鬆移民海外】

相關焦點

  • 移民故事|30.「留下」是為了更好的自己——念小稚紐西蘭移民日記
    分享嘉賓/念小稚大家好,我是念小稚,如海報介紹的,我是一個以「留下」為目標遠走紐西蘭的90後北京姑娘,在紐西蘭生活近6年。畢業於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畢業後兩年內完成了自己通過努力工作技術移民紐西蘭的「小目標」。
  • 紐西蘭的Uber故事:移民後該怎樣「融入」紐西蘭?
    和第一個故事不同,第二個故事是其他國家移民眼裡的華人。你能給我推薦幾個奧克蘭的中餐館嗎?上車簡單寒暄後,她的第一句話就讓我頗為愕然。我打量了一下她,感覺應該是印度人,但從膚色來看應該屬於高種姓的那種?我喜歡各種中餐,我在北京生活了8年,在那之前還在新加坡生活了6年,最近我才回紐西蘭。她講起了自己和中國文化的淵源,她們家是印度人,但出生在斯裡蘭卡。年幼的時候一家就移民到了紐西蘭,但後來跟著家族的生意到處跑。我覺得你們中國人挺有意思,因為我們印度人到了哪個國家,就把那個國家放在第一位了。如果有條件,移民後會儘快拿到公民。
  • 移民故事 我把最美的青春給了你——康康在紐西蘭的糾結之旅
    今天很開心能夠收到美移民的邀請,作為嘉賓來分享我的移民故事。今天我的分享內容主要分為四個部分,我的移民經歷技術移民的歷程紐西蘭的好與壞是否留下我是2011年高中畢業,沒有參加高考,選擇了留學。如果你成績好,老師有些時候也會分享他的資源給你讓你找到更好的工作。當然如果你本身成績好的話面試也會很輕鬆。我去藥廠面試之所以特別順利,也是一些儀器操作這些都能對答如流。然後值得注意的是紐西蘭是一個特別注意兼職經驗的國家,兼職經驗很多時候也能幫你打開就業大門。
  • 紐西蘭華裔移民心路歷程:從頭開始尋找更好生活
    紐西蘭華裔移民心路歷程:從頭開始尋找更好生活
  • 移民紐西蘭真的是為了生活!這4種移民方式哪個適合你?
    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大家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很多人都選擇移民去一些社會福利、生活環境更好的國家。除了美國、英國、法國這些最受歡迎的移民國家之外,紐西蘭也在這幾年進入了熱門移民國的行列。
  • 統計顯示:4萬獲永久居留移民離開紐西蘭
    中新網4月4日電 據紐西蘭聯合報消息,超過4萬名已被授予永久居留權的移民離開了紐西蘭。  根據紐西蘭移民局的統計數據,這其中比例最高的為來自美國、中國臺灣、新加坡和加拿大的移民。  從絕對數字來看,歸國最高的移民是來自英國(11,171人)和中國大陸(8257人)的移民。
  • 公務員放棄鐵飯碗出國打拼 全家移民紐西蘭
    >>>更多圖片請點擊查看組圖:公務員放棄鐵飯碗出國打拼 全家移民紐西蘭姓名:秦真《萬水千山走遍》、《撒哈拉的故事》的書裡,關於世界各地風土人情的描述,讓她開始嚮往週遊世界。家裡的親戚裡,有人在澳大利亞,有人在日本,還有人在紐西蘭。久而久之,埋在秦真心中想出國的念頭愈演愈烈。但由於種種原因,直到結婚生子,秦真的這個夢想都沒有實現。2001年,秦真和家人一起到紐西蘭旅遊,紐西蘭宛如童話一般的風景深深的吸引了她,埋在她心底的出國夢再次被點燃。
  • 30年前移民紐西蘭,她靠開快餐店買下第一套房,網紅咖關張不悔
    廣州出生的華人Vera移民紐西蘭近30年。她經營的咖啡館成了奧克蘭「網紅店」,她更是成了人們口中「紐西蘭咖啡打得最好喝的中國人」。移民生活的成功與喜悅、煎熬與失望,背後是一家人在異國他鄉打拼、立足、融入的艱辛。
  • 紐西蘭移民家園正式改版!快看看增加了哪些東西?
    相信細心的您已經注意到了,咱們今天紐西蘭移民家園下方的菜單欄已經正式改版
  • 針對就業不足現象 紐西蘭團聚移民新門檻高不可及
    中新網10月22日電 據紐西蘭《中文先驅報》報導,據RNZ報導,從2020年2月開始,有居留權的技術移民將可以擔保父母移民紐西蘭。然而,擔保要求中的子女收入要求已遠遠高於2016年的要求。對此,多位移民和招聘顧問都表示,根據新要求,技術移民可能不再青睞紐西蘭。
  • 移民紐西蘭好嗎?
    目前,越來越多的的人為了更好的環境,更優質的資源,選擇移民他國。但是移民之後又開始後悔:根本沒有國內好。在這裡,麥克斯出國小編給大家推薦紐西蘭移民,紐西蘭是個移民大國,環境好,待遇高,受到了很多中國人的認可和好評。那麼移民紐西蘭到底有哪些好處,為什麼受到國人的熱情歡迎呢?
  • 紐西蘭技術移民配額將縮減?門檻恐提高?聽專家怎麼說
    紐西蘭居民計劃,英文名為New Zealand Residence Programme,簡稱NZRP,是指紐西蘭政府為滿足紐西蘭目前所需技能和人道主義承諾而制定的居民籤證發放目標。說通俗點就是紐西蘭政府對每年有多少人能拿到紐西蘭PR的規劃。我們來看看移民配額,技術移民一直是紐西蘭政府積極鼓勵的,不論是工黨還是國家黨執政,其實都是支持移民的。
  • 紐西蘭基督城坎特伯雷吸引移民留學生 推找工作計劃
    中國僑網9月3日電 據紐西蘭天維網微信公眾號消息,8月8日紐西蘭移民部長宣布將修改國際留學生畢業後的工籤政策。對於這一政策,不僅有很多「喜獲3年工籤」的留學生叫好,還有紐西蘭很多城市和地區藉機吸引人才留下。
  • 紐西蘭 vs 美國 vs 澳大利亞,一位移民的生活回憶錄!
    所以,美國的技術移民是一個非常辛苦,非常不人性的制度。因此,我不建議年輕人來美國辦綠卡,把寶貴的青春浪費在遙遙無期的等待中(結婚的除外)。相比之下,澳洲和紐西蘭都沒有任何歧視性的配額。各國人完全平等,全憑自己本事移民。所以,中國人移民澳洲和紐西蘭大多數是靠自身的知識和技術來進行移民的,而非結婚和親屬。
  • 紐西蘭天維網:紐西蘭技術移民的春天要來了?
    中新網1月21日電 紐西蘭天維網刊文稱,近日,紐西蘭移民部長稱,正在想辦法鼓勵更多技術移民成為居民。可見,紐西蘭技術移民的機會將更多。那麼,未來紐西蘭的哪些職位、哪些地區才更容易移民呢?
  • 華人描繪紐西蘭:中國移民為啥比不上印度人
    網易教育訊 (作者:紐西蘭大頭媽)據紐西蘭天維網報導,紐西蘭人中大約有70%的人是歐裔白人,其次是毛利人、太平洋島民、中東和亞洲人。在當地出生成長的白人都會稱自己是「KIWI」,本來「kiwi」是一種紐西蘭特有的不會飛的大鳥,因為很有地域特色吧,所以他們會把自己叫做「KIWI」。
  • 紐西蘭移民生活百科全解:到底什麼樣的人才適合移民?
    遇到問題不能自己解決,總是習慣求助依賴於別人的人,不適合出國。2 家裡沒有經濟負擔或養老負擔很多人想移民都是為了孩子。為了有一個更乾淨的生活環境,或者更快樂的教育環境。尤其是在紐西蘭,普遍來移民的都是26-40歲左右的人群。
  • 紐西蘭創業移民籤證拒籤率高 中國申請人遇多個難點
    據紐西蘭天維網援引當地媒體報導,紐西蘭移民局日前透露,創業移民的工籤拒籤率目前已達80%,居民籤證的拒籤也達一半。紐西蘭創業移民是針對那些想在紐西蘭做生意的創業者。一般需要先申請創業移民工籤,然後來紐西蘭生意滿2年後,再申請創業移民的居民籤證。近年來,不少華人是走這條路移民紐西蘭。
  • 移民部長已放話 紐西蘭工籤或迎來一項重要新政
    中新網8月30日電 據紐西蘭天維網微信公眾號消息,早在去年12月的時候,就傳來了可能要「工籤巨變」的消息。  日前,移民部長Iain Lees-Galloway向媒體透露,為了打擊僱主對移民的剝削問題,很可能要引入新的僱主擔保型臨時工籤認證體系,以後任何想要僱傭移民的僱主,都必須要進行認證。
  • 僑外紐西蘭移民:紐西蘭2019移民配額調整!再不抓緊就來不及了
    僑外紐西蘭移民:紐西蘭2019移民配額調整!不少人一定疑惑,紐西蘭的技術和投資移民的門檻在全球都屬較高水平,能夠得著申請條件的人已經是箇中翹楚,為何還會繼續收緊移民政策呢?這是因為,近年來紐西蘭越來越受移民關注,已經成為了移民的熱選目的地之一。在滙豐銀行發布的2019全球移居報告中,紐西蘭被評為全球第5受歡迎的移居地,完勝英美,僅次於瑞士、新加坡、加拿大、西班牙,被譽為「一個可以真正長久居住下去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