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魏家溝見縫插「綠」建最美鄉村

2020-12-24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不久前,魏家溝社區作為瀋陽市唯一的代表,參加了「中國美麗休閒鄉村」評選活動。6月12日,記者在渾南區魏家溝社區看到,這裡綠樹成蔭、村莊整潔、屋舍乾淨、鳥語花香。社區書記王文成告訴記者:「咱們村就要以最美鄉村的標準來建設,全面清理各種生活垃圾、雜草,每戶農戶統一規劃格局,院內、巷內見縫插綠,決不留下一個衛生的死角!」

&nbsp&nbsp&nbsp&nbsp魏家溝社區位於渾南區東南山區,距市中心35公裡左右,東部與撫順縣拉古鄉相鄰,南部與本溪市接壤,地理位置並不算優越,發展也面臨著許多困境。近年來,該社區黨支部以環境整治為突破口,以旅遊村的標準大力提升人居環境,同時以「村容整潔、環境優美、水質潔淨、空氣清新、適宜人居」為宗旨,採取五項措施,全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

&nbsp&nbsp&nbsp&nbsp社區組織人力集中對街面所有的小招貼、小廣告進行整治清理和覆蓋粉刷。主街面清理整治完成以後,逐漸向自然村內延伸,包括耕地內井房牆壁、公共場所牆壁等。同時,聯繫城管、行政執法大隊對張貼廣告責任人進行嚴正警告。

&nbsp&nbsp&nbsp&nbsp另外,社區還對主街面住戶、商鋪、企業門前及公共場所和排放點進行大規模的整治清理,尤其是「三堆」清理是重點任務。同時給各農戶、商鋪和企業門前劃分責任分擔區,由片區責任人(單位)對片區進行清理和維護。

&nbsp&nbsp&nbsp&nbsp在生活垃圾和生產垃圾治理方面,發放環保塑膠袋,村民將分好類的垃圾存入,以十至十五家為一個單位,安置一個鉤臂垃圾箱供村民投放。同時,在每一個自然村增砌一個至兩個生產垃圾收集池,供企業排放。

&nbsp&nbsp&nbsp&nbsp充分發揮正風肅紀監督員作用。正風肅紀監督員每日對片區內生活垃圾、生產垃圾、養殖戶周邊畜禽糞汙、村屯內溝渠等點位巡查檢查,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社區幹部微信群。社區幹部對標認領轄區點位,進行整治整改。在主街面、公共場所實行邊清理邊綠化「兩條腿走路」,並根據既定方案實行長效包保制度。

&nbsp&nbsp&nbsp&nbsp「三堆」清理了、河道乾淨了、古井恢復了、綠化率增加了。如今,這個曾經略顯閉塞的涉農社區,在環境整治中成為遠近有名的旅遊村——村民們同時大力種植寒富蘋果、葡萄、火龍果、水稻及各種蔬菜。該社區2018年被譽為瀋陽南郊的「世外桃源」,年接待遊客約1萬餘人。

相關焦點

  • 潮州歸湖鎮見縫插綠添秀色,美麗鄉村更怡人
    去年,潮安區歸湖鎮在「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的基礎上,採取「宜花則花、宜蔬則蔬、宜果則果、宜林則林、宜草則草」等方式見縫插綠、見空增綠,全鎮各村綠意盎然,人居環境更加舒適怡人。在歸湖鋪頭村,道旁路邊、屋後門前,隨處可見一處處綠油油的菜地,鬱鬱蔥蔥,長勢喜人,構成一幅鄉村美景圖。鋪頭村村幹部 劉小平:村頭到村尾的空地全部利用起來種,大部分種菜,一些種花,以種菜為主,也有意識種油菜,油菜花開漂亮。
  • 「摳」出土地建公園 優雅竹城上演「見縫插綠」
    今年,工作人員鑽進城區的大街小巷,「摳」出土地建公園。祥和路與古鄣路交叉口剛好有塊空位,3000多平方米的口袋公園就此落地。「我們今年還同時啟動了百匯綠島節點改造工程、河濱銀杏林改造,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城市的角落裡找小的空間,做成一個個小公園、綠地,消除人與城市的距離感,讓城市更宜居。」縣綜合執法局園林綠化科工作人員何君說。
  • 要「見縫插綠」,武漢今年將新建100個口袋公園
    要見縫插綠,不要見縫插樓,城市建設理念的革新,將在2020年的武漢打下一抹抹綠色烙印——今年,上半年已補種1萬多株大喬木行道樹,還將新建100個口袋公園,提升100個老舊小區綠化。見縫插綠,在武漢已成文明創建共識。
  • 「摳」出土地建公園 優雅竹城上演「見縫插綠」
    今年,工作人員鑽進城區的大街小巷,「摳」出土地建公園。祥和路與古鄣路交叉口剛好有塊空位,3000多平方米的口袋公園就此落地。「我們今年還同時啟動了百匯綠島節點改造工程、河濱銀杏林改造,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在城市的角落裡找小的空間,做成一個個小公園、綠地,消除人與城市的距離感,讓城市更宜居。」縣綜合執法局園林綠化科工作人員何君說。
  • 見縫插綠 推窗聞香 石盆村打造高顏值「百花園」
    最近,石盆村因地制宜出臺了立體增綠方案,力求向「縱面」「零碎」要綠色,實施「見縫插綠」「推窗聞香」,打造高顏值宜居山村。  石盆村的隧道口兩旁原本是凹凸不平的路坎,有時還會遭到渡槽溢出渠水衝刷,一片狼藉。連日來,該村用疊砌塊石來加固路坎,並抹上水泥,貼上瓷磚,把它整理成斜坡形的兩個綠化帶。
  • 魏家溝村,瀋陽東南山區的世外桃源(圖)
    瀋陽就有這樣一個現實版的世外桃源——魏家溝,位於遼寧省瀋陽市渾南區東南山區,距市中心35公裡左右,東部與撫順縣拉古鄉相鄰,南部與本溪市接壤,由大魏家溝、小魏家溝、疙瘩溝3個自然村組成。  沿著渾南區東南部的富阿線驅車直行,道路兩側的古樹濃蔭蔽日,不多久,一處寫著「魏家溝」的仿古樹門牌樓出現在蒼鬱的林海中,這裡就是隱藏在大山深處的魏家溝村。
  • 見縫插綠不要見縫插樓,武漢今年將新建100個口袋公園
    要見縫插綠,不要見縫插樓,城市建設理念的革新,將在2020年的武漢打下一抹抹綠色烙印——今年,上半年已補種1萬多株大喬木行道樹,還將新建100個口袋公園,提升100個老舊小區綠化。見縫插綠,在武漢已成文明創建共識。
  • 平谷區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大華山鎮「清髒治亂增綠」贏好評
    大華山鎮深入推進「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加快對私搭亂建的拆除整治和對閒置土地的綠化美化,大力實施留白增綠工程。近日,西峪村一處口袋公園,成了村民休閒遛彎的好去處,贏得村民好評。還將「提升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納入村規民約,在黨員幹部的帶動下,村民積極主動配合,自行拆除違章建築,主動清理房前屋後、背街小巷、田間地頭的柴草、垃圾和雜物。
  • 城市綠化公共綠地 「見縫插綠」到「規劃植樹」
    大型城市,每隔五百米;中型城市,每隔三百米必建          [背景]          中國園林網4月13日消息:兩會剛結束,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就傳來消息,我國城市綠化工作原來的「見縫插綠」方式將轉變,綠化將被納入城市的基礎設施和整體規劃
  • 門前屋後見縫插綠 共同打造鄰裡花園
    傍晚時分,他常來到大衝口支湧邊的招村大街散步,欣賞河清岸綠和晚霞滿天。原本停滿了車輛的招村大街,近期被打造成衝口試點建設的南勝裡鄰裡花園。  以文明創建迎檢為契機,荔灣區把補短板、惠民生作為治理重點,以政府引導、居民參與的形式,推進各街道鄰裡花園建設,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營造和諧文明的鄰裡氛圍。
  • 創「最美庭院」,建「美麗鄉村」(二)
    創「最美庭院」,建「美麗鄉村」(二) 2020-05-23 0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加坡「見縫插綠」
    為「見縫插綠」動足腦筋新加坡國土資源有限,如何在綠化覆蓋率已超80%的基礎上再進一步綠化,需要多動腦筋。楊明忠做了個形象的比喻:「國家公園局就是總裁縫,我們現在要戴上眼鏡見縫插綠。」垂直綠化。
  • 特克斯:打造美麗鄉村 生態經濟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特克斯縣全面貫徹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改善鄉村人居環境為目標,持續加大鄉村綠化美化力度,努力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特克斯縣喀拉達拉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李廣彥說:「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12個行政村示範鄉道、最美示範庭院和最美示範戶創建工作,實現了2020年經濟綠化、生態的效益雙豐收。」
  • 從口袋公園到森林公園:北京「見縫插綠」增強居民綠色獲得感
    東四雍和大廈口袋公園,是北京2018年留白增綠的一個縮影。新華社記者陳旭攝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記者魏夢佳 陳旭)「那兩棵是山楂樹,這棵是大葉楊,少說也有兩百年樹齡了。」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西北側的新中街城市森林公園裡,63歲的北京市民陳友林撫摸著身旁一棵高大楊樹的樹幹說。
  • 漳州「綠盈鄉村」風採錄 | 龍海市東泗鄉卓港村
    卓港村古稱「倒港圩」,水系交通十分發達,清朝康熙年間因港聚圩而建村。全村轄有3個自然村,現有人口1600人。近年來,按照「又見炊煙」的特色定位,卓港村因勢利導,深入創建「美麗鄉村」「富美鄉村」「綠盈鄉村」,正逐步展現出「迷人一面」。長期以來,南溪卓港段由於周邊蝦池養殖廢水違規排放等原因,水質下降明顯,港道淤積嚴重。
  • 城市綠化公共綠地 「見縫插綠」到「規劃植樹」
    大型城市,每隔五百米;中型城市,每隔三百米必建          [背景]          中國園林網4月13日消息:兩會剛結束,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就傳來消息,我國城市綠化工作原來的「見縫插綠」方式將轉變,綠化將被納入城市的基礎設施和整體規劃
  • 雲南維西:「歷史紅」引領生態綠 環境美產業興
    「歷史紅」引領生態綠 環境美產業興「歷史紅」引領生態綠 環境美產業興「維西縣城不僅變大了,而且變得美麗迷人了。」在北京工作了10年的李女士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雲南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城保和鎮。近5年來,維西縣城從不到2平方公裡擴展到6平方公裡;從兩條主要街道發展到8條主要街道;從小坪街「三棵樹」三棵槐樹發展到現在的見縫插綠、綠樹成蔭、四季花開不斷;從沒有一個公園發展到現在的5大公園。在維西期間,李女士飽覽了維西的秀美山川,品嘗了糯山藥、稻田鴨大米、百花蜜等綠色食品,欣賞了阿尺目刮、神川熱巴、大詞戲等民族民間歌舞。
  • 見縫插綠、處處有景,市民稱讚——天藍地綠風景美 出門就是小遊園
    在86歲的市民陳秀英眼中,這座城市如同一幅風景宜人的畫卷——城在林中、水在城中、路在綠中、人在景中。  便捷 家門口建小遊園  清晨,明媚的陽光喚醒了沉睡中的城市,華光街豪姆蘭德小區對面的小遊園逐漸熱鬧起來。  這裡,綠樹成蔭,花香怡人。小廣場、鵝卵石小路、休閒座椅等一應俱全。
  • 河北行唐縣南橋鎮東安太莊村榮獲「國家森林鄉村」稱號
    近日,行唐縣南橋鎮東安太莊村榮獲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榮譽稱號。石家莊市林業局副局長劉志剛一行到村進行「國家森林鄉村」授牌。東安太莊村黨支部書記劉金國代表全村接受了授牌。一是山坡造綠。東安太莊村地處半山區,全村地域面積7660餘畝,氣候宜人,水源充足,適合各類樹木生長,目前已種植蘋果2800畝,核桃1740畝,梨樹600畝,桃樹710畝。二是河灘植綠。2018年,東安太莊村與河北省農業技術專家開展技術合作,在村東大沙河灘涂種植了380餘畝兼具觀賞價值和經濟效益的皇菊花,初步形成規模,計劃2年內擴大種植面積至2000畝。
  • 春風和暢播綠忙
    近年來,毛集實驗區按照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的原則,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堅持「面上開花、點上突破」,不斷掀起增綠造景的熱潮,大力推進焦崗湖景區景點再造及鄉村道路綠化美化工程,加快推進生態鄉村優化升級。「面上開花」就是在景區、城區、鄉村範圍內見縫插綠、拆牆透綠、建園增綠、建景顯綠,提高景觀樹比重;「點上突破」就是加快高速公路、102省道、居民遊園、環焦崗湖生態林建設,打造精品,逐步推進,讓發展的大動脈裡流淌著綠色的血液。 推窗見綠,出門遊園。位於淮北大堤下的毛集鎮大郢村是安徽省美麗鄉村建設中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