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博物館近日閉館搬遷 24年前發生文物盜竊案

2020-12-13 搜狐網

開封警察博物館內展示的9·18案件部分涉案文物的照片

開封警察博物館內展出的9·18案件的照片

  記者朱建豪段偉朵文李康王亞鴿攝影

  核心提示|警戒森嚴的博物館,警報器密布的展室,四名江洋大盜竟天外來客般,雨夜中將開封博物館69件國家至寶席捲而去。24年前的這樁文物盜竊案件,成為建國後最大的館藏文物被盜案件,同時被國際刑警列為當年世界十大文物案件之首。隨後,警方歷時4個月,縱橫18個省、市、自治區,行程數十萬公裡,終於將8名案犯一網打盡,69件文物全部繳獲。

  24年後的今天,開封博物館即將搬入嶄新現代的新館,曾在案發後立下「破不了案就辭職」軍令狀的開封市公安局長武和平,也卸任公安部新聞發言人。如今已年過不惑之人,當年街談巷議時,關於這樁驚天大案,都能抖出一段「小秘密」。而80後、90後,則無緣這段驚心動魄的故事。連日來,本報記者走訪開封、北京等地,探訪案發地開封博物館,採訪了當年參與破案的警察,再度為您講述「9·18大案」的「前世今生」。

  案發雨夜之後,古城大案震驚世界

  春末夏初,有北方水城之稱的古都開封,朗風徐徐。位於包公湖畔的開封博物館,藍天白雲下,顯得古樸莊重。這是一座仿宋挑簷式米黃色建築,主體呈山字形,兩側翼樓南北展開,頂覆黃色琉璃瓦,典雅大氣。

  位於一樓北側的展廳,已經空無一物。乾淨的地板,明亮的窗戶,讓展廳顯得空蕩蕩的。24年前,這個展廳舉辦的「明清宮廷用品展覽」,參觀者絡繹不絕。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說,博物館4月21日起正式閉館,館藏奇珍異寶被裝入密閉保險箱,即將搬入新家。這座使用了近30年的博物館終於要退出歷史舞臺了。

  博物館工作人員開玩笑說,新館是「絕對的銅牆鐵壁」,再也不是24年前,一夥江洋大盜用一塊紅布能黑掉整個博物館「天眼」的時代了。

  1992年9月18日,就是在這間400平米的展館內,69件稀世珍寶被劫掠一空。上任18天的開封市公安局長武和平震驚了。

  1977年,熱愛文學的警察武和平曾多次到開封博物館,以這批文物為參照,和戰友張望亮創作了長篇小說《血案疑蹤》。小說虛擬了一個傳世之寶龍鳳首飾盒被盜的經歷。小說於1986年還被北京電影製片廠搬上銀幕。

  歷史的弔詭,真讓人捉摸不透。萬萬沒想到,小說一語成讖。

  這場「神偷」表演秀,簡直是對4000名開封警察赤裸裸的挑釁。大案面前,開封警界感覺到一種被蔑視的恥辱。

  「破不了案,我自動辭職!」武和平立即向省公安廳立下這樣的軍令狀。如今回想起來,已經退休的武和平依然堅決:「就是要斷後路,逼自己一把。」

  經過清點,失竊文物共69件,其中瓷器37件,玉器32件,其中國家一級、二級文物59件,皆為明清皇室御用物品,存世稀少,大多為絕品大器。一句話形容,這69件被盜文物,足夠開辦一家國家級博物館。

  非要說價值的話,我們先來說說拍賣行裡的行情。1980年,「大清康熙年制」桃紅太白尊,在倫敦以2300萬英鎊拍出。2005年,乾隆御製琺瑯彩「古月軒」題詩花石錦圖雙身瓶,在香港以1.15億港元成交。而這些瓷器與失竊瓷器相比,專家認為,如閨秀立於公主之側。其他玉器等珍寶,更是價值連城。有專家粗略估算,失竊文物價值6億元以上。

  國外媒體將這起失竊案稱為「驚天巨案」,堪與羅浮宮「蒙娜麗莎的微笑」油畫被盜案比肩。國際刑警組織將該案列為年度世界十大文物案件之首。

  調查全面排查,全民參與

  在開封,馬路上攔個大叔,提起紅色平絨布,他都能給你講一下午故事。

  1992年9月20日晚8點左右,正在吃晚飯的開封市民們,被開封電視臺一條現場直播的新聞打斷了。他們的公安局長在電視上公開介紹,開封博物館被盜了,並舉起一塊紅色平絨布,希望市民們能提供有價值的線索。這消息立即在古城炸開了鍋,公安局開出的5萬元懸賞金,讓大批市民摩拳擦掌。

  這種用電視新聞發動群眾的破案方式,在當時實屬罕見。5萬元懸賞金也是那時的天價。

  博物館被盜後,開封市公安局直接在開封博物館成立了「9·18」案件偵破指揮部。在此後的70多天裡,步伐追蹤專家、痕跡專家、唇紋皮痕專家、物證化驗師等全國頂尖痕檢高手,齊聚開封博物館,對失竊展廳進行梳篦式掃描、勘查和模擬實驗。

  最終,看似毫無破綻的作案現場,被痕檢專家們尋覓到12種109處證據。運用物證學、法醫學、行為學、心理學等綜合知識,警察通過邏輯推理,重建現場:9月18日凌晨1時許,兩名盜賊翻牆躍入開封博物館,攀上花壇邊的半截斜牆,登上博物館大樓北側走廊平頂,撬開鐵窗護欄。一名盜賊進入室內後,將展廳警報器用紅色平絨布蒙裹,並用票夾固定。警報器失靈後,盜賊嘗試使用玻璃刀劃破玻璃展櫃,因玻璃堅固而改用吸盤破取,又未得逞。在經過一番嘗試,改用撬槓後才得逞。兩人配合,將文物整理打包後,從窗口處轉運。而後又將文物運出牆外,逃離現場。

  在偵破指揮部看來,這真是一次堪稱完美的作案經過。作案狡猾老到,竟能將如此眾多文物席捲而去,且神不知鬼不覺,堪稱史上一宗最大的文物疑難盜案。

  當時開封市全民參與的情景,至今讓許多開封市民記憶猶新。聽說警方在追查紅色平絨布的來源,市民們翻箱倒櫃,把家裡的窗簾、電視機蓋布,甚至女人們穿的旗袍都拿出來了。各種物證,在公安局辦公室堆積如山。

  追兇逃跑的路有千條,追蹤的路只有一條

  五月初的包公湖畔,遊人如織,夜市喧鬧到次日凌晨才散去。24年前的包公湖畔,深夜以後,少有人活動。而案發當天,一輛掛軍牌的桑塔納於18日凌晨1時到4時之間在博物館旁停留,成為偵破這起案件的關鍵線索。警方順藤摸瓜,找到了關鍵的目擊證人。

  茫茫人海,大海撈針。指揮部裡懸掛的一張中國地圖上,密密麻麻扎滿了各種物證小旗子。而各方物證的交集,就在武漢。

  當時武漢三鎮外來人口加常住人口達到700多萬,10倍於當時的開封人口。而市區又「大街無處不經商,流動人口似水淌」。要在這裡撈人,其難度可想而知。

  現任開封市公安局副局長的王偉,當時主動請命在武漢蹲守。夫妻都是警察,他們帶著5歲的女兒,在武漢街頭明察暗訪了數百輛汽車。11月30日,王偉一家在南京路查訪時,猛然撞見一輛白色桑塔納:對,就是那輛!夫妻兩人留下女兒在計程車上,緊緊跟上這輛桑塔納。

  現在王偉的女兒已經成長為一名真正的警察,因為這段經歷,她常被人開玩笑稱為「中國年齡最小的偵查員」。因為發現這一重大案件突破口,王偉也獲得了全國公安機關二級英模殊榮。

  為了圍堵桑塔納,警方在武漢街頭布下了天羅地網。見有警察尾追,桑塔納司機下車後逃離。警方正在以車找人時,竟有人前來打聽車輛被扣原因。警方立即對其進行訊問,對方兜出了劉農軍、劉進等四名犯罪嫌疑人的底細,而四名犯罪嫌疑人和被盜文物都在廣州。

  潛水的犯罪嫌疑人,終於浮出水面。武漢和開封警方又抓獲了另外8名涉案人員後,主力揮師南下羊城。在廣州警方的配合下,警方從一個文物中間商手中成功追回55件文物,加上在武漢起獲的5件文物,被盜的69件文物,已追回60件。

  時間到了1993年1月9日,警方終於在青島抓獲了準備逃竄至委內瑞拉的劉農軍夫婦。7日後,在吉林一家招待所抓獲文西山。文物盜竊案兩名主犯落網1天後,嫌犯劉進在廣州被抓獲。1月20日,嫌犯李軍在吉林被抓獲。隨後,剩餘9件文物,也被澳門警方追回。

  至此,轟動世界的開封「9·18」館藏文物盜竊案告破——主犯落網,69件珍寶悉數追回。

  69件國寶被偷後,播遷大半個中國,險些被販賣至境外。不久,就在案發地,舉辦了文物被盜偵破過程的圖片展,觀者絡繹不絕。

news.sohu.com false 綜合 http://newpaper.dahe.cn/dhb/html/2016-05/13/content_30720.htm report 4484 開封警察博物館內展示的9·18案件部分涉案文物的照片開封警察博物館內展出的9·18案件的照片記者朱建豪段偉朵文李康王亞鴿攝影核心提示|警戒森嚴的博物館,警報器密

相關焦點

  • 開封博物館被盜,價值6個億的文物消失,文物最後找回了嗎?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曾經震驚中外的文物盜竊大案——「9·18開封文物盜竊案」,在這個案件中,以劉農軍為首的四人盜竊團夥為了錢財,竟然喪心病狂的對開封博物館實施了盜竊行為,盜得69件珍貴文物!一、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回憶一下這樁驚天大案事情得追溯到1992年9月18日的早上……1992年9月18日上午8時30分左右,天空中下著蒙蒙下雨,給人一種極為壓抑的感覺,好像預示著將有不得了的大事發生,果不其然,開封博物館的兩名服務員像往常一樣打開了博物館的大門。
  • 開封博物館文物被盜細節
    審問的結果是令人鼓舞的,不僅找到了幾件開封博物館被盜文物,而且獲悉了開封文物被盜案的主犯名叫劉農軍,現在可能藏匿在廣州。公安幹警立即趕赴廣州,可是狡猾的罪犯早已聞訊而逃。儘管此行未能抓住劉農軍,卻也有意外收穫,那就是廣州市公安局接到一個匿名電話,打電話的人願意交出藏在自己家中的55件開封被盜文物,但希望自己不被牽連進去。12月23日,55件被盜文物安然無恙地被送到了廣州市公安局,一時軍心大振。
  • 開封博物館被盜:69件文物被盜,價值6個億,現場留下一神秘紅布
    這年頭被盜墓賊偷盜的文物實在是太多了,可以用不計其數來形容了,其實除了古墓被盜之外,還有些人膽子更大,居然敢直接去博物館偷盜文物,這類的案例還是非常多的,其中最為著名的有北京故宮被盜事件,還有當年「素紗襌衣」被盜案等。
  • 開封博物館被盜,價值6個億的文物消失,現場只留下一塊神秘紅布
    據悉,開封博物館曾經被盜,共計丟失價值6個億的文物,當時的現場沒有留下任何證據,只有一塊神秘的公布,話說,這神秘的紅布是用來做什麼呢? 其實,想要了解開封博物館被盜的來龍去脈,還要從開封博物館的建立說起。
  • 臺灣歷史博物館閉館三年 當局「監委」擬申請調查
    原標題:臺灣歷史博物館閉館三年 當局「監委」擬申請調查   中新社臺北12月3日電 臺當局「監察委員」包宗和、方萬富3日表示,臺灣歷史博物館(簡稱「史博館」)今年稍早因整修決定閉館三年,該處理方案是否必要、文物移藏是否安全等存疑,因此將針對這一閉館方案申請自動調查。
  • 臺灣歷史博物館將閉館三年?專家憂心6萬件中華文物去向
    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前主任秘書徐天福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位於臺北市南海路的史博館從今年7月1日起,罕見閉館整修3年,從河南博物院考古出土的文物都要被送到臺北故宮、「中研院」史語所及臺灣美術館。青銅器、唐三彩等中華文化都是從大陸出土,要如何臺灣化?這些大陸來的文化是否不再展示,深鎖在庫房裡。史博館走上「臺灣化」這條路,未來會變成什麼模樣,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 博物館四個多月閉館不「放假」,「無人」博物館文物都很「忙」
    閉館四個月有餘,少了觀眾的博物館卻一天沒放假,有些館忙著掃房掃地,來了一次徹底大掃除;有些博物館「掃」文物,擴充數字展品庫……最近記者探訪那些尚未開館的博物館,為您揭秘「無人」博物館裡的忙碌,看博物館人如何努力將時光留住。6月初,自然博物館、中國科技館、北京汽車博物館、郭沫若紀念館等將陸續恢復開放,許多久未謀面的博物館,將以嶄新的姿態迎接觀眾的到來。
  • 開封初現博物館集聚群落 目前已有博物館24家
    本報訊(記者童浩麟)記者4月23日從開封市文物部門獲悉,作為文化古城,博物館群落集聚效應在開封初步顯現。據統計,目前,開封市非國有博物館15家、行業博物館3家、國有博物館6家。開封市民辦博物館協會負責人介紹,其中,省文物局批覆的開封第二批非國有博物館包括開封市宋都木版年畫博物館、開封市酒文化博物館、開封市蘭生電影藝術博物館、開封市可望黃河農耕文化博物館、開封市至道書畫博物館、半閒齋陶瓷藝術博物館,行業博物館包括開封報紙博物館和開封大宋中醫藥文化博物館。開封已有博物館共24家。
  • 博物館為啥周一閉館?閉館時他們在幹啥?
    6月起故宮周一全年閉館5月24日,曾一度在暑期實行周一不閉館的故宮宣布,自6月開始實行周一全年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自2013年起,基於不斷增長的觀眾數量對故宮古建築和文物造成的極大壓力,依照國內外博物館均實行周一閉館的慣例,故宮博物院開始試行周一半天閉館,並在積累了相關經驗的基礎上,於2014年起正式實行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和暑期外,全年周一全天閉館。
  • 開封博物館近70件文物失竊,盜賊手法縝密,卻在現場留下一塊紅布
    所以,很多人在假期就會選擇去博物館看看一些非常有文化底蘊的珍貴文物。常常去逛博物館的朋友應該知道,博物館裡收藏的文物是不允許用手觸摸或是閃光燈拍照的。而且為了這些文物的安全,博物館在陳列文物時一般都會將它們裝在一個玻璃製作的陳列箱裡。而且,除了門口的警衛和裡面的工作人員外,還裝有許多監視器。
  • 可能跟61年前的一場「盜竊案」有關
    關於這個問題,有很多人就開始聯想了,說這故宮歷經了幾百年的雨打風霜,而且一直以來都是權力鬥爭的中心地帶,雖說是皇城,但其中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事情常有發生。有很多妃子、太監、宮女等都在一場場的紛爭之中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因此,就造成了故宮裡「陰氣」很重,而每天五點鐘以後又是「陽氣」驟降的時候,所以就得早點關門。
  • 開封市博物館新館向全社會徵集開封文物及老照片
    4月17日,映象網記者從開封市博物館獲悉,為籌備「古城記憶——近現代開封社會生活展」,即日起,該館面向全社會徵集與展覽主題相關的文物和老照片,以下為徵集公告全文: 開封市博物館新館 「古城記憶——近現代開封社會生活展」 文物及老照片徵集公告 開封市博物館新館的建設,是我市文化領域重要的一項惠民工程。
  • 羅湖圖書館閉館搬遷
    羅湖圖書館閉館搬遷周末到了,去圖書館看看書,去體育中心遊遊泳是很多市民的選擇。但近日記者從羅湖區圖書館與體育中心了解到,羅湖圖書館要閉館搬遷,體育中心室內恆溫遊泳館暫停開放。據了解,根據《深圳市羅湖區 2020年政府投資項目計劃》通知,羅湖區政府將對區圖書館、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兩棟現有建築拆除重建,高規劃、高質量建設羅湖文化綜合體「一館一中心」。
  • 北京10億元紅山文物「被盜」 系私人博物館炒作
    私博開張語出驚人 不到一年悄然閉館  記者15日前往人類人文龍壇博物館探訪,只見正門落地玻璃上寫有「停業」的紅漆字。透過玻璃向裡看,偌大的空間不見展覽布局,牆體、地面都有明顯的拆除痕跡。  不僅如此,博物館內外各被一群男子把守。幾個穿著類似保安制服的小夥子,在一樓大廳裡看電視消磨時間,偶爾會觀察街面的動靜。
  • 內江張大千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24日起閉館
    1月24日,四川內江張大千紀念館、美術館、博物館及內江市圖書館均發布公告,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預防控制工作,有效避免因人群聚集可能帶來的傳染風險,當天起,張大千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及內江市圖書館均實行閉館,恢復開館時間另行通知。
  • 三門峽虢國博物館閉館整修 文物展廳11月試開放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房琳 見習記者 任歡 文圖9月18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三門峽市虢國博物館獲悉,為優化參觀環境、豐富展覽內容,更好地為社會和公眾服務,該館自2017年9月19日開始,實行全館閉館整修
  • 【圖文】開封博物館
    開封博物館國家:其它級景區  開封博物館位於包公湖南岸,佔地16000平方米,整座建築金碧輝煌,氣勢宏偉,是河南省較大的博物館之一。館內有《宋代石刻藝術》、《宋代歷史》、《古代和近代史》、《開封革命史》、《明清工藝品》、《館藏文物》、《古代開封猶太人》七個展廳。珍藏不同時期的文物2萬餘件,歷史、專業圖書3萬餘冊,是歷史研究和參觀遊覽的重要場所。聞名中外的「9.18大案」即發生在這裡,該案的破獲,使眾多文物珍品失而復得。  開放時間:09:00-17:00;門票價格:10元/人;抵達方式:乘1、4、9路公共汽車。
  • 故宮試行周一下午閉館 盤點國外博物館閉館時間
    中廣網北京1月9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從今年1月1日開始到3月31日,故宮博物院在淡季期間試行每周一下午閉館半天。本月7日下午故宮首次閉館。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過去一年,故宮接待遊客1534萬人次,故宮太累了,古建、原狀文物、安防設施,甚至工作人員都在「帶病工作」。
  • 15件中國文物在法博物館遭竊 含原圓明園藏品麒麟
    15件中國文物在法博物館遭竊 含原圓明園藏品麒麟 2015-03-03 09:24:32  警方調查 竊賊僅逗留7分鐘  按照法國文化部的說法,這起盜竊案發生在楓丹白露宮內守衛最森嚴的區域之一,那裡配備報警系統和監控攝像頭,整個案發過程僅7分鐘。文化部沒有透露更多細節,僅說警方正展開調查。  楓丹白露宮管理人員讓-弗朗索瓦·埃貝爾說,這是一次「巨大的衝擊和創傷」。
  • 春節期間開封「五館」哪天閉館?
    春節假期馬上就要到了, 想給孩子豐富下歷史文化知識, 那就帶孩子去博物館走走, 領略歷史文化底蘊 , 感受精緻和諧、大氣開放的 新時代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