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 21:56:09 來源:地道風物微信公眾號
▲羅平多依河景區,布依族人在售賣烤土豆。 圖/袁翠華
每年初春,雲南最被高頻提及的地方,一定是羅平。
▲ 羅平的位置與地理。製圖/Paprika
這座轄屬於曲靖市的小縣城,以20萬畝油菜花,在滇、桂、黔三省交界處的山川湖泊間,盛開出「金玉滿堂」的錦繡之景,引得遊人如蜂似蝶、爭相競往。一望無垠的油菜花海裡,浮山藏水,大大小小的25條河流與九龍瀑動靜相宜,層層疊疊的梯田上,人家隱現、雲霧繚繞,讓無數遊人流連忘返、疑入仙境。
天賜的美景,每年都要逼瘋幾波攝影師——如果不是為了拍照,去羅平是為了什麼呢?
▲ 晨曦中的羅平,雲霧繚繞,炊煙嫋嫋,不是仙境勝似仙境。攝影/趙萬波
當然是為了吃啊!資深吃貨如是回答。美景是攝影師們關心的,吃貨們關心的,永遠是美食。
1
油菜花那麼好看,我們把它吃掉吧
好看的油菜花真的能吃嗎?當然能。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著一望無際的油菜花,羅平人在吃油菜花這件事上,早就是輕車熟路、遊刃有餘了。
羅平特產,有著名的「三黃」,其中一黃便是油菜籽榨成的菜籽油,不消說,它是多數人與「成年之後」油菜的最親密接觸。而羅平的布依族,世代生活於此,早就明白「不早下手,焉得美食」的道理,在冬季油菜還是個「孩子」時,便採來它鮮嫩的菜苔,淘洗乾淨切成均勻的條狀,與野胡蔥、玉米飯揉搓在一起,裝入壇中發酵20多天,取出後晾乾,便是幹酸菜。
▲ 酸菜蒸扣肉,是布依族的特色菜。繪圖/五月
雲南的酸菜種類豐富、原料各色,蓮花白的、白菜的、蘿蔔的、竹筍的,不一而足,但羅平的幹酸菜,因為原料與水質絕佳,故而酸味四溢、聞者流涎,恐怕只有宣威和會澤的酸菜可與比肩。過年時,酸菜蒸扣肉是布依族飯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平時燒湯,只需一小把即可,再撒一點蔥絲進去,便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幹酸菜湯,喝一口渾身清爽、透體沁涼。
▲ 涼拌油菜花也叫「衝菜」,涼拌之前,油菜花芽要加鹽發酵。繪圖/五月
除了做幹酸菜,羅平人還會涼拌油菜花,新生的油菜嫩枝葉,加鹽略發酵一兩天,吃時加辣椒、菜籽油調拌,入口如芥末般「橫衝直撞」,故而當地也稱之「衝菜」。當然也有柔和的,上好的白糯米、紅米晾曬之後,研成顆粒狀,蒸熟後拌入油菜蜜,蜜甜裹著米香,一般人還真吃不到,偶爾吃到了也不知道叫什麼,因為它只有「米皂」這個小名,大名嘛,沒有,就是這麼有個性。
▲ 羅平油菜花地兩邊的養蜂人。圖/VCG
2
沒點兒特色菜,敢當天下名?
羅平美食的「有個性」,還體現在她「海納百川」的包容裡。因為有「雞鳴三省」的地利,又有眾多少數民族聚集的人和,再加上山水加持使她成為近些年著名旅遊勝地的天時,羅平這座面積僅3116平方千米的小縣城,於是「美食薈萃」,簡單總結當地特色就是「三黃三白,三葷三素」。
任你「三黃三白」,抵不過一盤五色花米飯
「三黃」中的蜂蜜和菜籽油,在油菜花部分已經吃過,剩下的黃姜,可以涼拌薑絲、涼拌姜芽當菜吃,也可以當調料使。而「三白」,白果、百合、白薯,也是各有所長:白果,可以拿來燉豬腳、炒火腿;百合可以做成百合水晶球;白薯可以燉排骨、燉火腿。這些都是當地餐廳和家庭的尋常菜品,味道固然不錯,但與五色花米飯比起來,顏值就高下立見了。
▲正宗的羅平白果火腿。白果,即銀杏果。攝影/普中華
五色花米飯,是布依族特有的美食。
每年三月三前後,布依族人便到山前屋後挖回不同植物的根、莖、花、葉,搗碎後熬製提煉出黃、紫、黑三種顏色,再用這三種色調出紅色,浸染洗淨的糯米,淘洗乾淨後放在甑子裡蒸熟,與白米飯混在一起,就是五色花米飯,看起來色彩斑斕,吃起來甜糯清香、它是布依族人從這片山水中取來的浪漫詩情,也是布依族人獨特的飲食文化。
▲五色花米飯,顏色會略有差異,但顏值一樣高。攝影/袁翠華
三葷三素,羅平特色菜裡的「大武生」
如果說「三黃三白」和五彩花米飯,是羅平美食這個舞臺上的青衣,長袖善舞,引人注目,那麼「三葷三素」,才是羅平特色菜裡的大武生,翻騰跳躍,「虎虎生威」,只要吃上一口,就不由得你不鼓掌叫好。
「三葷」,指的是:富樂酥肉、板橋滷肉、羅平山羊肉。趁春光大好,我們且一道道慢慢吃。
▲富樂酥肉,吃過你就不會再想吃別的酥肉。攝影/趙峰
富樂酥肉,出自於羅平最北邊的一座古鎮——富樂鎮,在整個雲南乃至西南地區,都是鼎鼎有名的。每年殺年豬時,專門砍一條豬腿,肥肉剔下煉油,瘦肉切成小塊,塗上蜂蜜、薑汁後,加入胡椒、八角,和蔥、雞蛋攪拌均勻,放入燒開的油鍋中迅速炸熟,故而肉質鮮嫩。
吃不完的酥肉,放在凝固的豬油中保存,三五年後取出,色香味依然,無怪乎羅平人吃不慣外地的酥肉,總覺得麵粉多,吃起來不如富樂酥肉。其實除了酥肉,富樂的卷粉和春餅,也是出了名的好吃。
▲康記滷肉,去羅平必須打卡的美食。攝影/趙峰
而板橋滷肉,則出自於羅平東邊的板橋鎮。在板橋鎮,做滷肉最出名的,是一個店面不大卻收拾得乾淨利索的小店,叫做康記,這家的滷肉金黃油亮,透著一種獨特的滷香,是許多人到羅平的「必打卡滷肉店」。
當然,羅平真正讓人難分難捨的,還得是羊肉。羅平的黃山羊,羶而不臭、皮薄少脂,無論是怎麼吃,都是無與倫比的。走在羅平街上,到處都有關於羊肉的美食:羊肉湯鍋、羊肉米線、黃燜全羊、瓦罐全羊、麻辣羊肉……看過,吃過,再和之前在別的地方吃過的羊肉對比一番,似乎也旗鼓相當,忍不住要在心底嘀咕一番:中國到底哪裡的羊肉最好吃?這簡直是羊肉愛好者的終極課題。
▲文火砂鍋羊肉,慢慢燉才有味道。攝影/普中華
「三葷」吃得人鼓腹含和、心滿意足,一轉身,還有「三素」在招手,不吃一遍,似乎有點辜負人生,於是涼粉、卷粉、粑粑各來一份。吃貨的肚子,是永遠也填不滿的,尤其是到了羅平。
▲富樂涼粉,也是富樂鎮的一道主要美食。攝影/趙峰
3
到羅平不吃東西,吃大西南
如何在一日之內,吃到大部分西南美食?去羅平。
羅平雖小,卻包羅萬象,就拿與雞相關的美食來說,論酸,有盛行於貴州和重慶的酸湯雞;論辣,有川菜經典辣子雞;論特色,有雲南著名的天麻火腿雞……這些固然名頭大,但羅平本地的對節黎雞也不是弱雞,石山上採來的對節黎洗淨後,塞入土雞腹內,加入配置好的調料,燉一小時後再吃,你會發現一個不一樣的美食世界。
▲霑益辣子雞,是曲靖市的著名菜品,也是雲南菜的代表之一。攝影/普中華
25條大小河流,賦予了羅平無限靈氣,也將魚送上羅平人的餐桌。羅平的魚裡頭,最廣為人知的,莫過於羅平小烤魚,城東南的多依河,源源不斷送來新鮮的食材,撈出來就可以烤,最是宜人。當然,布依族的酸筍魚,也是不容錯過的。筍是羅平當地的竹筍,與其他地方做成的酸筍相比,有一股難以言喻的植物清香,和粵菜裡的酸筍魚比起來,也不遑多讓,無怪乎布依族人以酸筍魚為他們的特色菜代表。
▲多依河附近,正在做烤魚的布依族人。攝影/袁翠華
當然,如果時間充裕到足以轉遍羅平的角角落落,你還能吃到兒菜、麻蒿菜、蘿鬼菜、地石榴、姨媽菜等當地特色菜,還能吃到血辣子、烤小土豆、砂鍋飯、牛乾巴等特色美味,至於有多好吃,就要靠自己去體味啦。
對於美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但徜徉在羅平的美食美景中,每個人的感受都是相似的:那句被無數人春日時節發在朋友圈的「不負春日好韶光」,說得就是羅平,這座雲南的小縣城!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