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七年十月十五日川島芳子受審
川島芳子,又名金璧輝,是日軍侵華時期臭名昭著的女間諜。日本戰敗後,川島芳子在中國被捕並處以極刑。然而,就在她死後不久,人們開始對她的死刑提出種種質疑,甚至認為川島芳子並沒有死。直到今天,她的死依舊是眾說紛紜,爭議不斷。
究竟是什麼原因使這場爭論變得如此曠日持久?
60多年前的北平到底發生了什麼?
系列紀錄片《死亡密碼——川島芳子之死》詳盡披露了其中的種種疑點。
1948年3月25日清晨6點,牢房內的川島芳子在睡夢中被叫醒。隨後,面容憔悴、目光呆滯的川島芳子被憲兵押著,緩緩走出女監。就在一小時前,川島芳子的上訴最終被駁回。在監獄西南角,兩名法警按住川島芳子的肩膀,讓她面牆跪下。而後,一聲沉悶的槍聲響起,川島芳子應聲倒地,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女間諜就這樣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槍決之謎,看不清面容的屍體是誰?
1948年3月25日清晨5點,30多名北平各家報紙的記者冒著刺骨的嚴寒聚集在北平第一監獄門口,前來報導川島芳子被執行死刑的情況。但無論他們怎麼交涉,得到的回答依然是謝絕入內。這與之前報導川島芳子庭審時的情況,簡直是天壤之別。低調的行刑難道其中另有隱情?
川島芳子被執行槍決的半年前,1947年10月,公審川島芳子的公告發布,邀請北平各大報紙的記者全程報導庭審過程,甚至還聯繫了電影公司為庭審拍攝紀錄片。公審當天,人們紛紛湧入設在北平的河北省高等法院,爭睹日本女間諜的真面目。由於場面失控,法官被迫推遲公審日期。再次開庭公審時,法庭設在露天場地上,前來參加公審旁聽的民眾可謂人山人海。
童年時期的川島芳子
相比之下,為什麼眼下的行刑過程卻如此遮遮掩掩?記者們滿腹狐疑,用腳狠踹監獄大門,一旁圍觀的民眾也幫著記者一起砸門。而此時在監獄裡,川島芳子已經被押上了刑場。經記者與監獄反覆協商以後,監獄方面還是沒讓在場的30多名中國記者進入監獄,而只是讓2名美國記者進去了。
大約又過了1個多小時,川島芳子的屍體從監獄中抬了出來。大家立刻一擁而上,然而令人疑惑的是,眼前的這具女屍滿臉都是血汙和泥土,一點也看不出川島芳子的本來面目。之後,日本僧人古山大行,受川島浪速委託,向監獄方面請求安葬川島方子,遂將屍體運走火化。
川島芳子執行死刑後次日,《大公報》《北平日報》等北平各大報紙在報導川島芳子死訊的同時,竟聯合發表了記者們的抗議書。抗議書中抨擊了監獄只許外國記者進入的崇洋媚外的行為,同時還在相關的報導中對監獄方面遮遮掩掩的奇怪舉動提出了質疑:「為何將死者的面部弄得那麼血肉模糊,又沾滿泥土,以致使人難以辨認?」更有細心的記者發現:「川島芳子一向以男裝短髮著稱,公審時留給民眾的印象依然,但為何死者的頭髮卻長得能夠盤繞在脖子上?」這一連串問號,一時間成了家家戶戶飯桌上談論的話題。
各種傳言紛至沓來,甚至有小道消息說,川島芳子並沒有死。
1948年4月1日,也就是對川島芳子行刑後的第6天,北平的《經世日報》突然曝出了一條驚人的消息,報導詳細講述了該報的一位記者見到川島芳子的來龍去脈,其中還有採訪川島芳子的內容。這篇報導的出現,使本來就迷霧重重的對川島芳子行刑事件,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罪行累累,獲死刑緣何微笑?
1947年10月15日,對川島芳子的露天審判在眾目睽睽之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法庭上,川島芳子梳著齊耳短髮,一身西裝,表情淡漠地回答著法官的提問。法官認為,她不但在中國竊取情報,而且還參與了「皇姑屯事件」、籌建偽滿洲國等,應該以漢奸罪判處死刑。然而,川島芳子只是冷冷地強調自己是日本人,並不是所謂「漢奸」。
川島芳子身世複雜。她原名愛新覺羅·顯玗,又名金璧輝。她的父親愛新覺羅·善耆,是清王朝八大世襲皇族之一的肅親王。川島芳子從小就聰明伶俐,是善耆最喜歡的女兒。然而,在她6歲那年,父親善耆卻決定將她過繼給一個日本浪人川島浪速做女兒。
川島芳子與日本養父川島浪速
川島浪速是日本信州人。1880年考取東京外語學校學習漢語,1886年9月潛入中國上海,參與刺探中國華東地區的海防情報。由於他略通兵法又精於測繪,因此他獲得的情報極受日本軍部重視。1900年,45歲的川島浪速作為翻譯隨八國聯軍進入北京。當八國聯軍準備炮轟紫禁城時,他用流利的漢語勸降了清朝守軍,使紫禁城免於炮火的蹂躪。肅親王善耆聽說了這件事,對川島浪速大加讚賞。善耆初見川島浪速時竟有相見恨晚之感,川島浪速因此而能夠自由出入王府,成為善耆的座上賓。
1912年2月,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被迫退位,清王朝覆滅。輔政八王中最年輕的善耆不願接受這一事實,拒絕在皇帝退位詔書上簽字。打著「滿蒙獨立」旗號的川島浪速極力拉攏善耆,而善耆為了實現自己的復闢夢想,就把自己最喜歡的女兒顯玗交給川島浪速培養。不久,顯玗就隨養父川島浪速東渡扶桑,並隨養父的姓氏取了日本名字川島芳子,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川島浪速家是法西斯軍官經常聚會的場所,川島芳子耳濡目染,漸漸地接受了日本軍國主義思想。1922年,16歲的川島芳子因父親善耆病逝而回國奔喪。善耆在遺書中囑咐她要為復闢清王朝而不遺餘力。返回日本以後,川島芳子變得心事重重。然而,讓她意想不到的是,回國的第2年,比她大42歲的養父川島浪速竟強行佔有了她。川島芳子倍受打擊,從此性情大變,她剪去了一頭烏黑的長髮,開始以男裝短髮面世。
川島芳子努力學習騎馬、射擊、開車,開飛機等技能,並且學會了英語、俄語,以及上海話等中國地方方言。在養父的細心調教下,川島芳子逐漸掌握了一名職業間諜所需要的所有技能。
在法庭上,狡猾的川島芳子緊緊咬住被川島浪速收養的事實,堅稱自己擁有日本國籍。然而,由於當年川島浪速沒有辦理正式的過繼手續,川島芳子拿不出相關的法律證明,所以法官最終認定,川島芳子不是日本人,而是一個中國人。
1947年10月15日,法院最終以漢奸罪和間諜罪判處川島芳子死刑。在宣判的一瞬間,川島芳子並沒有表現出特別驚訝。法警帶她走下審判席時,這個罪惡深重的「格格間諜」卻帶著一絲微笑離開了。這種反常的現象,當時就引得旁聽的民眾議論紛紛。
李代桃僵,10根金條換來孝女替罪?
川島芳子被執行死刑的幾天後,有一位名叫劉鳳貞的女子報案,說自己的母親失蹤了,同時她還說,自己的姐姐劉鳳玲就是川島芳子的替身。據她講,她的姐姐在監獄裡得了很嚴重的胃病,已經治癒無望,是她的母親將她的姐姐賣了,得了10根金條,姐姐做了死刑犯的替身。
據說劉鳳玲長得像川島芳子,會說日本話,而且非常孝順,說反正活不長了,不如去換金條給母親養老。但是,監獄答應給10根金條,卻只給了4根,劉鳳玲母親去要,結果就此失蹤。
少女時的川島芳子
川島芳子的死刑風波愈演愈烈,輿論一片譁然。《經世日報》的那位記者則趕緊站出來澄清,承認那是他出於對當局的不滿,在愚人節這天跟民眾開的一個玩笑,是一篇自己杜撰出來的新聞。而此時,那位言之鑿鑿的劉鳳貞,在拋出這顆重磅炸彈之後,也在輿論的一片喧鬧聲中驟然消失了。
關於川島芳子之死的種種質疑和議論,仿佛被一陣突然颳起的大風吹走了,就此漸漸平息下去。然而有一部分人仍然堅信,川島芳子真的沒有死,關於她的各種傳言都是有依據的。
川島芳子的日本家庭老師本多松江就曾作出過這樣的推測:「當我聽說死者的耳朵附近長著又密又厚的頭髮時,我立即想到這是替身,而不是芳子。」川島芳子的親哥哥金憲立在一篇回憶文章中也提到,肅親王家在東北靠近蒙古邊境有領地,對川島芳子執行死刑後不久,看守領地的人曾經給他打電話,向他暗示川島芳子已經平安到達,並且準備出境。
瘋狂求生,誰有可能營救川島芳子?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川島芳子蟄居在北平的寓所裡深居簡出,每天從收音機中了解最新的政治動態和社會形勢。8月22日,偽滿洲國皇帝溥儀準備乘坐飛機逃往日本時,在瀋陽機場被蘇聯紅軍迫降俘虜,川島芳子聞訊後難過地失聲大哭。
然而不久,兩張國民黨的布告讓她看到了一絲希望。布告中宣布,讓繳械投降的日軍和偽軍就地維持當地治安。果然,那些抱頭鼠竄惶惶不可終日的日偽軍又都全副武裝地出現在了北平街頭。緊接著又傳來消息,汪偽政府副主席周佛海,已經被蔣介石任命為淞滬警備司令。這使得那些昔日的鐵桿漢奸紛紛跳出來,搖身一變成了「曲線救國」的「地下人員」,與此同時,一大批所謂的的「兩棲人物」也紛紛冒出頭來。川島芳子自認為在中國混跡多年,左右逢源,因此也在等待時機,混入「曲線救國人士」的行列。
1945年10月11日,北平的實際控制者、第十一戰區長官孫連仲將軍舉行宴會,宴請部分居住在北平的所謂「曲線救國人士」。川島芳子直到喝得酩酊大醉方才打道回府。然而,當天晚上,孫連仲就下令逮捕川島芳子,審判也隨之展開。經過兩年多的審判,法院最終以漢奸及間諜罪判處川島芳子死刑。
不過,此時的川島芳子並沒有放棄求生的欲望,她寫信給日本的養父川島浪速,請求他儘快把自己在日本的戶籍證明寄來。川島浪速很快就回信,卻沒有說明川島芳子擁有日本國籍。法院最終裁定川島芳子是中國人。曾經為日本侵華不遺餘力的「帝國之花」,卻被自身難保的「友人」集體遺忘。
如果川島芳子真的被人營救,那麼會是誰救了她?回答這個問題,要從她的間諜活動說起。
1931年末,日本關東軍派人秘密將溥儀從天津接到了東北。由於走得匆忙,沒有來得及帶上皇后婉容。日本軍方決定,派出有著格格身份的川島芳子救出婉容。不久後的一天,天津的靜園門口人聲嘈雜。一名年輕女子聲稱,在園中做傭人的母親即將死去,希望能讓她見最後一面。於是,川島芳子將婉容藏在帶來的棺材裡,以為母親發喪的名義將她帶出了靜園。在川島芳子的一路護送下,婉容順利地來到長春。
如今,在川島芳子落難時,愛新覺羅家族的人很有可能會想辦法營救她。川島芳子的親哥哥金憲立後來就回憶說:「當時進駐北平的十一戰區司令孫連仲的夫人,是清王室的血緣親族,我決定通過這層關係來營救芳子。孫夫人說:『在行刑的時候,可用替身換下芳子的生命,但需拿出100根金條疏通關節』」。除了愛新覺羅家族以外,具備這樣實力還有誰?
日本軍方,值得為「帝國之花」鋌而走險?
日本侵華戰爭期間,川島芳子先後參與策劃實施了「皇姑屯事件」「一·二八事變」和偽滿洲國建立等重大歷史事件,這使她迅速成了日本軍界響噹噹的人物,在當時的日本更是被一些受法西斯主義毒害的青年奉為偶像。在川島芳子危難之時,日本軍方是否會出於利益方面的考慮而進行營救呢?
1928年,由於張作霖拒不履行「二十一條」中關於南滿和東蒙古農工業的中日新約部分,成為日本蠶食東北最大的絆腳石。聽說張作霖打算回東北,日本關東軍認為這是一次絕好的暗殺機會。因此,如何弄到他回瀋陽的詳細時間表和路線圖的重任就落到了川島芳子身上。
1928年5月,北平的張作霖大帥府來了一位穿著考究、舉止典雅的女人,要求面見少帥張學良。這個女人正是川島芳子,由於曾有過一面之緣,張學良並未拒絕見她,但是,此時的張學良正忙於為父親張大帥回東北做各項準備工作,沒有時間見客,於是委派了他的一名副官負責接待。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川島芳子就「俘虜」了那名副官。從這名副官口中,川島芳子探聽到了張作霖回東北的準確路線和具體時間。於是,日軍在皇姑屯順利炸死了張作霖。
「皇姑屯事件」以後,隨著一次次破壞行動的成功,川島芳子也逐漸走向了個人權力的巔峰。1932年3月1日,溥儀在日本的扶持下建立了偽滿洲國。為了維護偽滿洲國的統治,川島芳子說服她的情人,時任偽滿洲國軍政部最高顧問的多田駿將軍,幫助她組建了一支武裝力量「安國軍」,並且任命她為「司令」。
身陷囹圄,日本人想斬草除根?
1935年8月,多田駿調任天津中國駐屯軍司令,川島芳子在偽滿洲國失去了靠山。日本關東軍司令部藉口安國軍在熱河打了敗仗,下令解除了川島芳子的司令職務。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華北淪陷,蟄居在日本的川島芳子迫不及待地返回天津。她藉助老情人多田俊的關係將日租界內的東興樓據為己有,並以東興樓飯莊老闆的身份與當時的社會名流、國民黨要員廣泛接觸,一時間,東興樓變成了天津情報買賣的重要場所。
1941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川島芳子在多田駿的辦公室裡看到了一份叫做《謀略計劃》的絕密文件。這是日本軍部制定的對華全盤戰略計劃,屬於日本最高機密,文件中有一項「桐工作」,引起了川島芳子的濃厚興趣。她相信自己有完成這個「桐工作」的絕佳條件。首先,她在東興樓已經與國民黨軍統組織搭上了關係,並與國民黨要員有著廣泛的接觸;其次,是為開展這個「桐工作」而專門設立的一個名為「竹機關」的機構,這個機構的負責人就是川島芳子過去的老師,日本特務機關頭子土肥原賢二。
身著日本軍服的川島芳子
已經逐漸被日本人棄用的川島芳子,認為無論如何都不應該放棄這次東山再起的大好機會。她立刻回到東京,打電話給當時的日本首相東條英機的夫人勝子,要求面見東條英機。東條英機聽後臉色頓時大變。他沒想到,這麼重要的絕密文件竟然會讓一個局外人得知。盛怒之下,東條英機下令逮捕川島芳子。
半年之後,在幾位軍官的遊說下,東條英機才同意將川島芳子從監獄裡放出來。然而,剛剛邁出監獄大門的川島芳子接到東條英機的一個手諭,告訴她已經「不適合」待在日本了。川島芳子連日本的家也沒回,買了張機票即刻啟程飛回天津。東條英機與多田駿商量,覺得留著這個女人終究是一個禍害,不如讓她永遠閉嘴。多田駿也因為川島芳子的事惹了一身麻煩,正愁無法脫身,自然是極力贊成。不過,執行暗殺任務的少尉,因為非常同情川島芳子的遭遇,事先給她報信。川島芳子才逃過一劫。
疑雲再起,60年後「方姥」是川島芳子?
2006年,長春女畫家張鈺向人道出了一件難以置信的事情。她說以前有個方姥,姥爺說她是川島芳子,然後還說要找「小方閣下」,將方姥的一件遺物——掐絲景泰藍座獅擺件交給他。「從小與她生活在一起的方姥姥就是日本女間諜川島芳子,而且一直活到1978年才去世。」張鈺口中的這個神秘的「方姥」,真的是川島芳子嗎?一時間,支持的聲音、質疑的聲音紛至沓來。60多年前,川島芳子到底有沒有被處死?
小方閣下指的是小方八郎,他是川島芳子的秘書。1945年10月11日,國民黨憲兵隊逮捕川島芳子時,小方八郎目睹了全過程。他企圖上前阻攔,卻被憲兵們死死按住,最終被一同帶走。由於小方八郎的日本人身份很快被確認,他便於1947年3月被釋放回國。此後他就在日本擔負起了營救川島芳子的重任。在獄中,川島芳子也不斷地給小方八郎寫信。
一九三三年著男裝的川島芳子
在日本朋友的幫助下,張鈺知道了小方八郎先生已經在2000年去世。在知道這個消息後,人們打開了方姥要求轉交給小方八郎的掐絲景泰藍座獅擺件。獅子裡面出現一張紙條,上有墨筆的16個篆字,並且還有落款。「方魂回天,志未歸來,含悲九泉,達今奇才。秀築敬據小方閣下。」還印有一個葫蘆形廣幸圖章。
按照張鈺的說法,1948年末的一天,張鈺的姥爺段連祥家迎來了3個神秘的客人,其中的中年婦女就是川島芳子。從那以後,川島芳子就在段連祥的安排下,住在了長春的城郊新立城,並且對外宣稱這是她一個遠房親戚方老太太。張鈺說,方姥很疼愛她,沒事也會教給她一些畫畫的技巧。方姥有幾本日本雜誌,方姥曾經把它們當作教材,教給張鈺一些簡單的日文和日本歌曲。方姥多才多藝,在家平常唱日本歌,跳日本舞、說日語。與川島芳子同為皇族的愛新覺羅·德崇,在提及「方姥」事件時,卻說這件事情在愛新覺羅家族早已是公開的秘密。1955年時,他曾看到過川島芳子。當時她去他家。他的父親說:「璧輝來了。」因為家族中不稱呼她川島芳子,而是金璧輝。
段連祥保存了很多據稱是川島芳子的遺物,其中的大部分都存放在以個密碼箱裡。其中有個小巧精緻的望遠鏡,筒壁上刻著大寫的英文字母KH,就是金璧輝的日語發音英文字母。根據川島芳子自己寫自傳中,她年輕時用英文字母代名,望遠鏡有可能是川島芳子的遺物。然而,有的研究者對此卻並不認同。因為那個望遠鏡倍數很低,根本不能用於軍事。密碼箱也只是當時日本人做小買賣用的手提金庫。
方姥唯一的一張照片,已經在2004年與張鈺的姥爺段連祥一同火化了。不過,據稱張鈺1986年報考美術學院時,曾以照片為參照臨摹了肖像。從肖像畫上看,方姥確實與川島芳子有幾分相似。
多方求證,隱姓埋名又活了30年?
2009年3月,應日本朝日電視臺的邀請,由女畫家張鈺等9人組成的「川島芳子生死之謎」考察團來到日本。在日本研究者的建議下,考察團決定派張鈺前去拜訪川島芳子的生前密友李香蘭。
李香蘭的日本名叫山口淑子,曾經是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知名的歌手和影星。1938年,青春年少的李香蘭來到北平,因她是當時天津市市長潘政聲的義女,所以能夠頻頻出入於天津的上流社會。《川島芳子生死之謎新證》作者之一李剛說,李香蘭和川島芳子認識之後,就一直參加各種活動,形影不離,還以「兄妹」相稱。日本投降後,李香蘭也曾被中國政府以漢奸罪起訴,但最終由於提出了有力的日本國籍證明而被釋放。
2009年,已經88歲高齡的李香蘭聽到中國有川島芳子的最新消息時,感到很不可思議。3月12日晚,張鈺來到李香蘭的住處。這場原定15分鐘的會見,實際上整整用了4個小時。雙方見面後,張鈺談起「方姥」的生活習慣,並介紹了「方姥」住房、茶室的布置。張鈺說:「我給李香蘭看我畫方姥的像,還有方姥房子。其中有方姥戴墨鏡刁煙坐躺椅上。她很肯定地說這是我哥哥,是我哥哥。」
儘管直到今天爭論還沒有結果,但有些問題,就連確信無疑的研究者也是無法解釋的。比如,川島芳子究竟是通過何種關係才逃脫一死的?保險箱中有簡體字版本的關東軍地圖,又是從何而來?然而,不管川島芳子的生前身後有過多麼聳人聽聞的經歷,她是賣國求榮劣跡斑斑的漢奸的事實,誰也無法更改。作為歷史人物,在1948年的一聲槍響以後,已經永遠地退出了歷史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