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個盆養多年的山松盆景,爆皮的老山松熟樁,造型非常奇特哦

2020-12-24 趣農雜談

分享一個盆養多年的山松盆景,爆皮的老山松熟樁,造型非常奇特哦

莊先生是個喜歡養松的退休老人,在他退休之前,他就開始在自家院子裡養鬆了,這一棵就是他盆養了多年的一棵老山松熟樁,造型非常奇特,猶如雙龍翱翔上空,爆皮也非常到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老先生的這棵山松盆景。

這棵山松的根徑最底部已經有12公分粗了,最奇特的是,它上方的樹幹和分枝節點,比底部的根徑更粗更大,爆皮得非常到位,非常有特色。

這個盆景的松樹距離盆面高度有60公分,算是一個中型的山松盆景了,不僅是樹幹,就連枝條和枝幹,也都可以看到層層疊疊爆裂開來的樹皮,顯得十分蒼勁古樸。

枝條從左側的葉片開始測量,整個盆景的寬度為90公分,還是非常霸氣的哈。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山松盆景底部根系有點八方根的樣子,露根不多,但看上去還是挺有特色的,特別是分枝節點處,那兩個比底部樹幹還粗的疙瘩塊,有種時光洗禮後的痕跡,油然生出一種莊重感。枝頭上新生的金黃色嫩梢,還有松果成熟後久掛不落,也是一大看點。

別看它是棵多年老松,就連枝條都爆皮了,但它還有著強勁的生命力,每年都會長出新的嫩梢呢,新陳代謝,循環往復,美不勝收。

怎麼樣,你喜歡這樣的老山松嗎,你覺得莊老先生養的這盆山松盆景如何?歡迎大家點評!

聲明:原創文章,文中圖片來源於百度[盆景吧],圖片版權歸屬吧友[刺柏生樁]。

相關焦點

  • 分享一個盆養多年的山松盆景,爆皮的老山松熟樁,造型非常奇特哦
    分享一個盆養多年的山松盆景,爆皮的老山松熟樁,造型非常奇特哦莊先生是個喜歡養松的退休老人,在他退休之前,他就開始在自家院子裡養鬆了,這一棵就是他盆養了多年的一棵老山松熟樁,造型非常奇特,猶如雙龍翱翔上空,爆皮也非常到位
  • 山松冬季養樁,做對這幾點,非常關鍵
    山松枝幹遒勁,樹皮自然開裂,非常具備滄桑的美感,配上蔥翠的松針,古雅中蘊含著神韻,被譽為最美的盆景材料,很多朋友喜歡採挖山松老樁,來製作盆景。山松盆景最美,可是養樁卻不是很容易,服盆期特別長,有時種植一年多的山松,還可能在來年死掉,現在是寒冷的冬季,要想山松老樁順利成活,冬季的養護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冬季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一,要注意一多一少,就是說多見光少澆水山松和普通的盆景不同,它在冬季主要要做好一多一少,一多是指要多見溫和陽光,山松屬於陽性樹種,溫和陽光可以增強山松的光合作用,有利於山松製造和蓄積養分
  • 談嶺南山松與黑松盆景的造型、養護
    然而,行內又有一種聲音:嶺南盆景以雜木盆景見長,松柏類盆景則以北派所擅……勤勞務實的嶺南盆景藝術家們對山松盆景的求索從未停歇止步,經過長時間的摸索和鑽研,努力創作,刻苦耕耘,運用嶺南盆景出枝定託、立圖構思的成熟技法,結合北派盆景蟠扎技術,創作出一大批更富詩情畫意、更富表現張力的嶺南松樹盆景,湧現出韓學年、彭盛材、鄭永泰、何焯光等一大批嶺南玩松大家。
  • 山松盆景換盆難,教你幾個操作要點!
    山松產在山野,耐貧瘠,耐乾旱,造型奇特四季蔥翠,可以說是一種極美的盆景素材,深受人們的喜愛和青睞,不過話說過來,山松也是比較難栽培的,換盆也是有一定難度的。下面簡單說說如何給山松盆景換盆的問題,和朋友們交流一下吧!
  • 提高山松盆景的成活率,就要掌握好製作採樁、養樁、盆景的好方法
    山松有著四季常綠、針葉般的清秀、蒼勁的枝幹等優秀品質,是製作盆景的好素材。山松不屬於松樹的品質,野生的赤松、黃山松、馬尾松、黑松等都被稱為山松。有許多盆有採挖松樹回來製作盆景,都會遇到養樁期間植株乾枯的問題,這除了操作和養護不當,最大的原因是採挖季節不合適。這就白白浪費了一番苦心。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採挖山松和養柸的個人經驗。只要掌握以下細節,養活松樹盆景也是很容易的。
  • 大爺遇到一棵山松, 挖樁方法堪稱典範
    10月10日,雲南楚雄羅大爺在山裡遇到一棵山松,鑽了一圈才挖出來,其挖山松的方法堪稱挖樁人的典範。據羅大爺介紹,他是在村裡圓沙坡發現這棵山松的,當時覺得造型不錯,一時興起就將其挖了。山松怎麼挖?挖山松有什麼方法嗎?
  • 山松盆景介紹,簡單好樣,適合家養!
    山松在我國很多地區都有生長,其中在江南地區分布比較廣和多。山松樹形很優美,長勢很挺拔,樹幹蒼勁嶙峋,針葉常綠,而且枝幹很有韌性,容易造型,跟其他種類的樹不同,山松的枝條很容易打造成彎曲的造型,可塑性很強,作為盆景極具觀賞性。
  • 幾招打造出優美山松盆景,你做對了嗎?
    山松是非常優美的一種樹,四季常青,古雅遒勁,加上樹皮自然開裂,讓它更有一種滄桑的美感,如果能使用山松來製作成盆景,可以說意趣無窮,盆景界流傳一句說「玩盆不玩松,到老一場空」,山松盆景雖美,可是該如何製作呢?山松盆景的製作,包括採樁,養胚和製作各個環節,可以說難度是比較大的,下面簡單說說各個環節的操作方法,和各位朋友交流一下。
  • 山松製作盆景,採樁、養樁要掌握好方法,才能提高成活率
    山松並不是某一個松樹的品種,像野外採挖的馬尾松、赤松、黃山松、黑松、五針松等,通常都被稱為山松。山松枝幹蒼勁,針葉秀美、四季常綠,也都是製作盆景的優質素材。松樹雖然是製作盆景的優質素材,但很多盆友都說松樹採挖回來後不容易養活,養樁期間植株就會幹枯。
  • 華山松盆景的下山生樁總是養不活,易爛根,希望盆景大咖們支招
    大家好,我是你們可愛的城市綠化養花匠,愛綠化愛養花,每天早上起來我都會到花園裡面查看我的盆景,上班之前澆澆水,修修剪,愛好真的很重要,今天有網友問到,華山松盆景的下山生樁總是養不活,易爛根,希望盆景大咖們支招。
  • 盆景製作|山松下山樁的採掘和製作養護經驗淺談
    山松是我國常見樹種,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的區域,主要有長江中下遊以及西南省份居多。山松高大雄健,姿態古奇,虯曲蒼勁,四季青脆,非常適宜作為園林造景,是我國著名的景觀樹種。然而,由於山松生長緩慢,造型困難,製作養護難度大,並且針葉略長,因而在製作盆景上相比其他松科樹種略少。
  • 盆景製作|山松下山樁的採掘和製作養護經驗淺談
    山松是我國常見樹種,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的區域,主要有長江中下遊以及西南省份居多。山松高大雄健,姿態古奇,虯曲蒼勁,四季青脆,非常適宜作為園林造景,是我國著名的景觀樹種。然而,由於山松生長緩慢,造型困難,製作養護難度大,並且針葉略長,因而在製作盆景上相比其他松科樹種略少。
  • 不會挖「山松」不要瞎挖,不知道這些,難怪你挖的山松不會活!
    文:小農原創,百家獨家首發山松盆景最近幾年相當火,原因是它蒼老的樹幹、自然彎曲的造型、來源廣泛的素材,一些網友留言說,小農發這些挖山松的文章不好,是鼓勵大家去破壞自然,其實,並非這個意思,來自農村的朋友就知道了,這些又矮又彎長不高的山松,在山上都是要被挖掉的,因為它們長不成材,還吸收水分和養分
  • 難得一見的彎曲山松,下山養活上盆值6位數,小哥1萬買下撿大漏
    文:小農原創,百家獨家首發山松全身爆皮,蒼老古樸,自然彎曲,如今已經成為優秀的盆景素材之一,然而要把它移下山養活卻是一個大難題,很多挖樁朋友都親自實驗過,老樁山松挖下山,3年內成活率不到30%,而掌握挖山松小竅門的朋友
  • 養花要養松,哪些松樹適合做成盆景,特點是什麼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松樹是盆景的重要素材來源,松樹的堅韌挺拔蒼翠常青不但中國人喜歡,在全世界來說也是最受青睞的盆景素材。目前最常用到的松樹品種有黑松、赤松、馬尾松、黃山松、五針松、大阪松是盆景的主要素材。同時錦松、白皮松、金錢松、雲南松、塔松等也有做盆景的作品。黑松的特點:生長旺盛成型速度快,常用於嫁接其他品種的松樹,樹幹爆皮層疊凸現蒼老之態,缺陷是針葉較長略顯雜亂,可以通過短針法調節。赤松的特點:樹幹生長過程中會產生自然扭轉,蜿蜒曲折形態各異,比人為做彎更具特色且針葉也短於黑松。
  • 蒼勁嶙峋的山松盆景
    作者:葉超傑期待您分享給更多的朋友。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馬尾松別名山松,是兩廣丘陵常見樹種。一般情況下,冬春移植的山松,三個月左右即可成活,中秋後移植的則要半年才能見生死,而三伏天移植的可在一個月左右能重新萌發新根新芽。山松有別於雜樹,一般重新發芽即可重新發新根,它沒有假生現象。成活後的山松日照時間最好在十個小時以上,保持通風可保持加速枝條生長。【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三破「幹松溼柏」的傳統管理方法。
  • 養花要養松,哪些松樹適合做成盆景,特點是什麼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松樹是盆景的重要素材來源,松樹的堅韌挺拔蒼翠常青不但中國人喜歡,在全世界來說也是最受青睞的盆景素材。目前最常用到的松樹品種有黑松、赤松、馬尾松、黃山松、五針松、大阪松是盆景的主要素材。同時錦松、白皮松、金錢松、雲南松、塔松等也有做盆景的作品。黑松的特點:生長旺盛成型速度快,常用於嫁接其他品種的松樹,樹幹爆皮層疊凸現蒼老之態,缺陷是針葉較長略顯雜亂,可以通過短針法調節。赤松的特點:樹幹生長過程中會產生自然扭轉,蜿蜒曲折形態各異,比人為做彎更具特色且針葉也短於黑松。
  • 養了3年的雀梅盆景,養護過程與心得分享,不足之處請高手指正!
    雀梅樹姿蒼勁古雅,根幹造型或自然或奇特,果可食,嫩葉可代茶飲用,說起雀梅,很多盆景愛好者都忍不住心嚮往之。它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很重要的盆景樹種,素有盆景「七賢」的美譽,也是我國嶺南盆景五大名樹之一,在盆景界裡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也廣泛應用於各種園林布景之中。
  • 馬尾松(山松)盆製作
    山松生長快,壽命長,四季常青,蒼古雄奇,氣質剛直不屈,兼也挺拔秀麗,高雅不俗。坭團起土後要用膠帶或草繩橫豎縛扎結實,以保運輸裝卸不散,坭團結不結實是成活的一大關鍵。四是樁頭起挖後應適當遮陰並向枝葉噴水,減少停留時間,儘快運回培植。有些很好的樁頭由於挖起停放時間過長,失水顯弱影響成活,實在可惜。
  • 山松盆景應該如何修剪控針?趕緊學學!
    針控制的基礎通過仔細的觀察,在自然界中,特別是在黃山,臺山的增長,廬山和歷史名勝和千年松等名勝古蹟,雖是自然生長的,但由於環境,在針葉,粗短,一般10~15釐米,扁平,四肢下垂的枝條,千姿百態,非常美麗迷人。由於松針的性質是高的,雖然自然生長長度,但不是比例的調整。盆山松針較長,一般20至25釐米,如果不採取人工控制針長,比例的調整將不會顯示出古老松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