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浩媽,愛家愛美食愛生活,關注我,每天分享一道簡單易上手的家常美食。「如果您需要,而我恰好會」,希望大家不吝賜教,相互探討。
據說鍋貼起源於宋朝,因為製作精良並且味道可口,所以廣受大家喜愛。在青島有很多專門的鍋貼店,幾乎每家都生意興隆、顧客盈門,其中不乏業內翹楚,像手拉手鍋貼等。以前我們也經常去飯店吃鍋貼,後來價格越來越貴,最主要的是我學會了自己做鍋貼,再也不用去外面吃了,自己做的一點不輸他們專業的。
自己在家做美食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隨心所欲,根據自己的心情好壞、勤快程度來選擇。像比較勤快的時候,可以把南瓜和紫薯去皮切片蒸熟碾壓成泥,菠菜焯水磨成汁來揉面。一塊一塊的彩色麵團挨個揉的光滑細膩,內心的成就和喜悅無以言表。
【彩色豬肉鍋貼】
麵團材料:南瓜、紫薯、菠菜、水、鹽、麵粉。餡料:豬肉、胡蘿蔔、木耳、洋蔥、鹽、油、味極鮮。冰花糊材料:玉米澱粉13g、水150g、食用油10g。
做法如下:
Step 1.
南瓜和紫薯去皮切片蒸熟碾壓成泥:菠菜洗淨,鍋裡燒開水滴三四滴油,把菠菜放進去焯水變色撈出來,放到料理機加少量水打成糊。
200g面加115g左右的南瓜泥、2g鹽,揉成光滑不軟不硬的麵團。
200g面加100g的紫薯和50g左右的水、2g鹽,揉成光滑不軟不硬的麵團。
200g面加100g菠菜汁、2g鹽,揉成光滑不軟不硬的麵團(用漏勺把菠菜糊瀝出汁)。
200g面加100g水、2g鹽,揉成光滑不軟不硬的麵團。
四色麵團分別揉好以後,密封好防止風乾醒面30分鐘。
然後分別搓成長條,切成跟餃子皮大小差不多的劑子。
三個人吃可以用一半的材料。
Step 2.
木耳提前泡發,剁碎。胡蘿蔔切成小顆粒。洋蔥擦成絲單獨放盆裡加少許鹽拌勻醃製10分鐘左右,把水捏掉。跟其他餡一起放到盆裡,加上適量鹽、味極鮮、食用油調勻成餡。
Step 3.
把劑子擀成中間厚四周薄的皮,大小比餃子皮大一些。
Step 4.
把餡放到皮中間,兩邊的皮對摺。
Step 5.
把兩邊對摺上來的皮捏緊,兩端露著口就可以了。
Step 6.
與包子、餃子等不同,鍋貼是兩端開口的,不是全部密封緊的。形狀是這樣長條形的。
Step 7.
電餅鐺或者平底鍋提前預熱,底部抹一層油,把鍋貼根據個人喜好擺放好,煎至底部變黃。
Step 8.
把碗裡放13g玉米澱粉,然後用150g水+10g食用油調均勻。澆到電餅鐺裡面,蓋上鍋蓋不要蓋電餅鐺上蓋。
Step 9.
一直烙到水分收幹,底部形成硬而有型的冰花。鍋貼上面放一個盤子,把鍋倒讓鍋貼底部朝上裝在盤裡。這樣一份好吃好看又營養豐富的鍋貼就做好了。
【浩媽碎碎念】
各種顏色的皮硬度保持一致比較好。餡料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現吃現烙最好吃,儘量在期品嘗。如果用平底鍋烙,用中火偏小,一面鍋底糊了。
我是浩媽,關注我,每天帶來一款美食。感謝您的瀏覽,歡迎轉發、點讚、收藏,同時堅決抵制搬運、抄襲的惡劣行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