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是一種雕刻方法,是中國傳統雕刻藝術之一,根雕藝術是發現自然美而又顯示創造性加工的造型藝術。根據考古發現,古人不僅採用木、玉、骨、石以及貝殼等物製作裝飾品,同時也採用樹根或竹根製作裝飾品。
根雕藝術在新賓可謂源遠流長。早在元、明時期、女真人就有用樹根做臺、架擺放什物的先例。後來一些人便把那奇形怪狀的樹根,隨形就意雕琢成獨具審美價值的藝術品,並逐漸形成了根雕藝術,一直流傳至今。
根雕能流傳至今,必然是根雕師的傑作。今天要說的根雕師是王明生,王明生,1961年出生在大同礦務局白洞礦,1980年在恩師劉笑老師的指點下學習美術1983年參加工作,在一次展覽會上愛上了根藝,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後來參加了大同市工藝美術協會,與朋友們共同學習溝通,2007年被大同市評委大同市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並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朽木原創,在次間接觸很多搞藝術的朋友和他們一起學習探討,創造出更好的作品。
王明生,大同市根雕藝術家,從小興趣廣泛,偏愛美術,早年習武,青年烙印,1985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被那種純粹的,自然的根雕藝術所打動,喜歡上了根雕,30多年來,他博採眾長,執著探索,孜孜追求,鍥而不捨,他踏遍懸崖峭壁,山澗溝壑,在選材上頗下工夫,其作品神形兼備,不沾不接,行雲流水,獨具匠心。現在,人到中年的他在根雕藝術上更加追求自然淳樸的風格,其作品更添幾分歲月的積澱與厚重,日積月累的切磋琢磨,他悟出了色,線,形,意構成根雕藝術形象之精髓。其作品更是巧奪天工,漸入佳境。主要作品有:根藝《龍騰盛世》寓意:中華魂.圖騰。中華民族宏圖大展,展出了無限的輝煌,一帶一路盛會迎,貿易往來懷萬邦。東方文明耀五洲,而今巨龍強國夢。龍,必欲飛乎?曰:時飛則飛,時潛則潛。龍乃鱗蟲之長,能幽能冥,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淵。龍騰盛世,捍難避害,世界之吉祥也!
王明生說:「從小生活在煤礦大山裡,自幼就喜歡根雕,根雕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喜歡它的天然姿態,喜歡它的香味,通過長時間的摸索水平也逐漸提高,通過自己的思想,情感及藝術加工處理,雕刻體現自然美,又能表現出創作性的藝術作品,巧借自然形態妙施雕琢,運用誇張,幻想,抽象等多種手法的表現形式,技法創造出神奇的根雕藝術作品,根雕藝術源於自然又與自然的藝術,是人類智慧與自然完美結合,對於我來說根雕就是寶貝,進而創造出有價值的藝術品,自己也有精神上的滿足感!」
王明生現為大同市工藝美術與發展保護協會,根藝分會副會長,山西省工藝美術傳統發展保護協會理事,山西省根雕協會理事。王明生有現如今的成就,跟自身的努力是有很大關係的,再加上他獨特的思想和超強的想像力,使他創作出來的作品總是那麼的活靈活現,深受人們的喜歡。可能是因為王明生把自己融入到樹根之中,讓自己能聽到樹根的「聲音」,讓樹根與其自身所特有的氣質完美結合,所以出來的作品必然是精品,博人眼球那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身與作品完全融合在一起,這樣的作品才會充滿靈性,讓人覺得不那麼的枯燥。
"選材是根雕製作的第一步。"在合肥樂兆藝術村根雕專區裡,省收藏家協會專家指著一批黃楊、檀木等根雕珍品詳細介紹起製作過程。"用材必須選擇材質堅硬、木質細膩、木性穩定、不易龜裂變形、不蛀不朽能長久保存的樹種,如黃楊、檀木、櫸木等都是根藝造型的上好材質品種。被淤泥淹沒或深埋土中的死根,經數百年炭化形成的古老陰沉根木,其質堅幾乎接近化石,更是根藝的佳材。"
王明生在創作時總有自己的見解,從而使得他創作出來的作品總是那麼的與眾不同,更加吸引人。王明生曾表示過,自己出生在大山裡,與大自然最為貼近,似乎這種環境能讓他聽懂大自然的聲音。如今,他最想做的就是,想帶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把中國傳統的手藝發揚下去,使得更多的人都能成為我國傳統手工藝的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