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舉行克服疫情影響支持貧困群眾產業就業增收發布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克服疫情對脫貧攻堅工作的負面影響,2月28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克服疫情影響確保貧困群眾產業就業增收有關政策措施的通知》,制定了特色產業、務工就業、產銷銜接、資金項目、金融扶貧、兜底保障等6個方面28條具體舉措,全力克服疫情對貧困群眾增收的影響,全方位加大對貧困群眾支持力度,確保山西省2020
-
抗擊疫情 廣東森樂旗下品牌"休閒農場"在行動
回望2020年新春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率先從武漢爆發席捲全國,新冠肺炎肆虐,白衣天使逆行救援,全國各地打響疫情防控攻堅戰。八方支援戰疫情,眾志成城克時難。在全國人民上下一心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重要時刻,廣東森樂食品作為一家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始終牽掛著奮戰一線的所有工作人員。
-
廣東森樂食品公司蛋糕再被通報菌落總數超標
其中,東莞市家園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廣東森樂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休閒農場沐雪蛋糕(香蕉牛奶味)(2020-06-24),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結果為45000;280000;80000;210000;230000CFU/g,標準值為n=5,c=2,m=10000,M=100000CFU/g。
-
懷寧:修好扶貧路 架起「增收橋」
懷寧縣石鏡鄉加快推進扶貧道路建設,著力改善農村出行條件,為群眾脫貧增收提供基礎保障,促進當地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4月21日,在石鏡鄉橫塘村扶貧道路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對路基進行平整。「這條扶貧路預計本月底完工,屆時沿線劉橋、劉屋、橫塘、鏡山4個村民組的群眾出行條件將得到很大改善,也為村裡的扶貧產業基地發展帶來便利。」橫塘村黨支部書記曹傳奇說。
-
讓群眾端穩增收飯碗(東西部扶貧協作一線探訪)
受歷史、自然、地理等因素影響,環江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當地群眾生活困難。 在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中,粵桂緊緊扭住就業「牛鼻子」,著力加強勞務協作、引進企業、培育產業,幫助越來越多的毛南族群眾端穩增收飯碗。今年5月,環江縣順利脫貧摘帽,毛南族實現整族脫貧。
-
河南葉縣:「扶貧車間」生產忙 群眾就業穩增收
核心提示:葉縣共有91處扶貧車間,實現了2000多名群眾在家門口務工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79人,有效地鞏固了脫貧成果,確保群眾穩定增收。
-
廣東森樂食品公司又被通報蒸蛋糕卷菌落總數超標
2020年11月13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1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42期),顯示東莞市家園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廣東森樂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休閒農場沐雪蛋糕(香蕉牛奶味)(2020-06-24),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結果為45000;280000;80000;210000;230000CFU/g,標準值為n=5,c=2,m=10000,M=
-
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深耕產業扶貧 拓寬增收致富路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記者高偉 通訊員楊啟坤 李釗儀)脫貧攻堅,產業先行。近年來,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依託地域優勢和資源優勢,大力實施產業扶貧讓貧困戶實現持續增收。張忠玉夫婦倆常年患病,沒有勞動能力,2016年,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他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駐村工作隊在幫助張忠玉申請了低保金、醫療保險等各項扶貧政策後,還為他送去了羊、豬,引導他發展庭院經濟,目前張忠玉一家每年收入達到13000多元。除了幫扶張忠玉,駐村工作隊因戶施策,扶持7戶貧困戶發展中草藥種植和庭院養殖,促進他們實現長效增收。
-
平頂山市郟縣冢頭鎮:光伏扶貧照亮群眾致富路
天地廟村原為貧困村,村「兩委」幹部緊盯脫貧致富目標,積極謀劃,將光伏扶貧作為產業扶貧的重點,照亮群眾致富路。2017年,村裡抓住全縣實施光伏項目的有利時機,投資64萬元建起了80千瓦光伏扶貧電站,每年實現收益約7萬餘元。這些收益的80%用於幫扶貧困群眾,20%用於村內公益事業。光伏項目組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三無」貧困戶分紅等方式,帶動貧困群眾實現直接增收。
-
黃平草蘆坪村:增收「金鑰匙」開啟群眾致富門
村民李紹菊心頭喜滋滋的,手中握有「金鑰匙」致富便有「敲門磚」,村集體經濟公司流轉土地100畝,從第一季種植的馬鈴薯再到第二季的辣椒苗,群眾務工開支6萬餘元、村集體增收8萬餘元,這條「雙方共贏」的致富路前景可觀、路愈平坦。 「我們村成功的秘訣在於強黨建,通過『支部+公司+農戶』模式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我們信心是堅定的道路是明確的!」
-
重慶黔江:冬管桑園忙 保扶貧產業持續增收
{"title":"重慶黔江:冬管桑園忙 保扶貧產業持續增收", "url":"https://www.cqcb.com/yxzx/picture/2021-01-06/3534885.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yxzx/picture
-
步頭降鄉:「授人以漁」穩保扶貧產業豐產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5月15日訊(楊振)「花前保花、花後保果……一定要做好後期追肥、除草等工作……」據悉,這是在新江村村級扶貧產業獼猴桃園區專家現場進行技術指導的場景。為切實斬斷「窮根」,扶貧工作隊及村支兩委不斷尋找致富途徑。結合扶貧「一村一品」產業扶貧,因地制宜,建立村級獼猴桃種植基地67畝,其中老園區35畝,新園區32畝。「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新江村始終堅持,扶貧扶智、扶貧扶技,為進一步規範獼猴桃園區正規化管理,採取集中培訓、引教進村的方式進行技能培訓。5月14日,從麻陽縣獼猴桃專業種植合作社引進種植專家,進行現場授課。
-
陝西扶風:「花椒採摘節」助力消費扶貧 群眾脫貧增收取得了實效
8月11日上午,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消費扶貧暨第二屆花椒採摘節」在農林村花椒示範園正式啟動,300餘人參加了體驗活動。在啟動儀式上,法門鎮黨委書記張萬峰致辭,鎮長李建博介紹全鎮花椒生態產業園發展情況及消費扶貧情況,扶風縣副縣長梁丹軍講話,縣委副書記張平宣布啟動儀式正式開始。
-
巴馬:借旅遊扶貧 促群眾增收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吳麗萍 凌吉榮 編輯:李香瑩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巴馬訊(記者 吳麗萍 通訊員 凌吉榮)巴馬積極探索旅遊扶貧新模式
-
扶貧協作加勁 群眾增收有路——廣州七星關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小記
陳友先說,每天從家裡騎車到扶貧車間只需花10分鐘,保底工資是2800元,加上全勤獎和其他福利,一個月大概收入3000多元。陳友先所在的扶貧車間由廣東的企業幫助建設,採取「企業+車間+貧困戶」的模式經營,為當地群眾提供了27個固定工作崗位,其中有9名建檔立卡貧困戶長期在此就業。隨著扶貧車間在七星關區普及,許多村民成功在家門口就業,變身「上班族」。
-
石泉:「造血」式扶貧讓群眾腰包鼓起來
石泉縣堅持大產業帶動大扶貧思路,大力實施「三有四扶五帶動」產業扶貧模式,有效激發了新型經營主體和廣大貧困群眾的發展活力,增強了貧困群眾的自我「造血」功能,促進了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為決勝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產業基礎。緊扣「三有」明方向「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上班!」
-
陝西扶風:「花椒採摘節」助力消費扶貧 群眾脫貧增收取得了實效
8月11日上午,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法門鎮「消費扶貧暨第二屆花椒採摘節」在農林村花椒示範園正式啟動,300餘人參加了體驗活動。在啟動儀式上,法門鎮黨委書記張萬峰致辭,鎮長李建博介紹全鎮花椒生態產業園發展情況及消費扶貧情況,扶風縣副縣長梁丹軍講話,縣委副書記張平宣布啟動儀式正式開始。
-
太白:打好「組合拳」 拓寬群眾致富路
消費扶貧一頭連著消費者的「菜籃子」,一頭連著貧困群眾的「錢袋子」。近年來,太白縣立足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打出了一套「規模化生產、品牌化推介、多元化助銷」的消費扶貧「組合拳」,有效拓寬了農特產品銷售渠道,持續推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
安徽懷寧:「輸血式扶貧」轉向「造血式扶貧」
為增強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提升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達到持續穩定脫貧的目標,懷寧縣洪鋪鎮通過多種產業結合發展、多種就業渠道促民務工等方式破解貧困群眾「積貧積弱」「脫貧返貧」等難題,實現「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
-
森樂食品的「休閒農場」打造舌尖上的春夏秋冬
廣東森樂食品有限公司,始創於2008年,現有廣東揭陽和山東棗莊兩家分廠;旗下品牌「休閒農場」主營蛋糕、麵包、餅乾、小食品等系列產品。食品安全問題,重視生產製造源頭的把控,是企業立身之本。森樂食品重金引進國內外一流的生產設備,實現自動化烘焙生產,自動化食品包裝等;並通過了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和《HACCP體系》認證;同時,嚴格把關車間消毒,達到了生產環節的全過程無汙染。同時,為了縮短配送時間,公司與大型物流公司達成長期戰略合作,確保第一時間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