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的古堡教堂——澤州縣大箕古堡聖母玫瑰堂

2021-02-17 澤州文化

清末民初是一個中西文化碰撞和交融的時代,無論是在西方還是在東方都經歷了文化和思想方面的巨變。首先把西方的先進科技和社會文化成功地引進到中國的是以利瑪竇為代表的耶穌會士。大箕古堡聖母玫瑰教堂是目前中國西部唯一保存完好的、規模完整的古堡式樣教堂建築。作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與碰撞的一個縮影,她的由來也是幾經波折。

玫瑰聖母堂原來稱為小寨聖母玫瑰堂,地址在晉城市澤州縣大箕鎮下河村以南的一個山崗上,距市區12公裡。磚石結構,面積有3,000平方米。教堂矗立在一小山巔上,俯視這小鎮一年年的變化。澤州小寨教堂的文化價值很大,但是她的名氣卻被人忽視了。當今中國現存的原汁原味的歐式城堡式天主教堂只剩下這個了,小寨教堂能夠經歷百年滄桑屹然不倒,她所承載的文物考古價值還有其建築的牢固性就不得不讓人佩服。

古堡整個圍牆以巨石為依託用石塊向兩邊擴散而建,石塊壘疊嚴密,堅固無比。整個建築是西向東傾斜,使堡內積水能夠順利排出。說是古堡,其實是一座聖母玫瑰堂修建在一塊巨石之上。從遠處登高觀望,宛若一艘威武雄壯、整裝待發的航船,正翹首昂視即將駛入波濤洶湧的大海。

光緒26年,因為發生教難,由山西長治教區的2名神甫避難來到大箕鎮,住在土窯洞裡,白天都不敢出來。兩位神甫得到了當地村民的保護,神甫就許下諾言,若能避過這次災難,就在此地修建玫瑰聖母堂。2年後教難平息,於是在此地選址開始建設,

晉城全市有天主教堂6座。位於高平城關果則溝的露德聖母堂修建最早1816年;位於陵川楊村鄉太和村的若亞教堂保存較完好;位於郊區大箕鄉小寨村的聖母玫瑰堂建築風格獨特,教堂、房舍渾然一體,為中國少見的城堡式教堂,據今已有100多年了。

天主教最早傳入中國是在元朝,後隨元朝滅亡而中斷。16世紀,以利馬竇為首的耶穌會士再度將天主教傳入中國。19世紀中葉鴉片戰爭後,西方傳教士依靠不平等條約的保護開始在中國迅速傳教。天主教進入山西,據文獻記載,始於1620年,第一名進入山西傳教者是義大利人耶穌會士艾儒略。1840年,天主教傳入晉城城關,建有西門口教堂,而後在1914年,由荷蘭人在大箕小寨這塊巨石上建設了一座「歌德」式大教堂,來代管南五縣的傳教活動,這就是聖母玫瑰堂。開堂後,每次聚會都有上百人以上,這樣就形成兩個中心一個是西門口教堂,它負責晉城縣城的傳教活動,另一個就是小寨大教堂,此堂在晉東南與長治尼格老堂、馬廠堂堪稱三大天主教中心。

山西省有一群保持著明清時代建築風格的村落。這些村落都具有古堡式的建築特點。晉東南一帶處於古代中原心臟地帶,這裡既是中原漢族北抗少數民族入侵的屏障,又是北方少數民族南下的前哨陣地,所以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明末年間,官吏腐敗,流寇作亂。陝北李自成的農民軍時時威脅著朝廷的安寧。於是,家家戶戶修建城牆城堡,避免災禍。山西建築特色在教堂的細節裝飾上表現的非常明顯。天主教教堂體現中西合璧空間意識的融合,教堂建築形象的鄉土化。中國古代城池、宮廷、書院、會館、民居等類型之建築都體現一種軍事防衛思想。在民居建築中也是如此,每一戶大宅都築高牆、修炮臺、設望樓、安設水井、開設後門。教堂風格主要來源於傳教士,教會為了推廣天主教的教義,使其為普通民眾所接受會有意識地將教堂建築作為一種重要的輔助宣傳天主教的方式,因此教堂建築中世俗成分複雜多樣。在視覺上,教堂建築形體高大風格與城市及村鎮的面貌迥異,它們凝結著城鎮不同時空階段的社會文化特色。天主教教堂建築與全國範圍的同類建築相比在建築方面沒有卓越之處,但對於城市歷史文化它承載了一定的史實信息,尤其是反映了近代建築史的信息及保護資料。因此從中西文化交流角度來講促進了地方建築文化與西方宗教文化交融。由此可知荷蘭教會人士傳教活動的熱情以及他們在華傳教方面所下的投注是相當大的。他們可以說是東西方歷史與文化的先驅者,他們把東方和西方、中華文化與文藝復興的西歐文化、悠久輝煌的中國文明與歐洲世界連接起來成為東西文化真正的交流者和推動者!

參考文獻:《明末清初中西文化衝突》

《三晉名勝》

《晉城市志》

編輯:王越

【文化澤州·徵稿說明】

徵稿內容以反映澤州古村古鎮、非遺傳承、美麗鄉村等為主題,具體題材不限;

徵稿參與時間:長期;

投稿方式一:將文章編輯成文檔 郵件發送至sxhbsjc@163.com;  

投稿方式二:編輯文字發送至微信公眾平臺後臺。

相關焦點

  • 秋風古韻·暢遊澤州:中國最後的古堡教堂,大箕聖母玫瑰教堂!
    鎮邊一片谷地上,一座小山兀然孤立,不知何時,山頂上長出了一座古堡,古堡裡還有一座教堂,這在中國恐怕是絕無僅有的。       澤州縣大箕天主教堂,一直深藏閨中,臺商郭臺銘投資的電影《白銀帝國》在這裡取景,馮小剛執拍的《一九四二》在這裡拍攝,隨著電影的熱映,這裡成為朝聖之地。
  • 山西大箕教堂:中國最後的古堡教堂
    山西的民間古堡很多,但其中的大多數都是以軍事防禦為目的而依山傍水興建的。但有一處古堡卻獨一無二,那就是中國最後的古堡教堂—山西晉城市澤州縣大箕·聖母玫瑰堂,都說它不是一座古堡,而是一座教堂,或者說是一座古堡式教堂。
  • 晉城澤州縣大箕教堂——小寨聖母玫瑰堂
    大箕聖母玫瑰堂位於晉城市大箕鎮,是唯一國內保存完好的古堡式教堂。為什麼是古堡式,是因為從外部看它只是一個中式的古堡,有城牆,但是內部卻修建了一座哥德式風格的教堂,所以可以說是外中內西。它建造的原因是,在1902年因兩位神父受難被追殺,躲藏在這裡的窯洞,期間曾祈禱,如若能躲過災難,就在此修座教堂。後來在教徒的幫助下,安全度過,就決定在此選址修教堂。
  • 攝影師談中國的教堂:是一部活的中國近代史(圖)
    哈爾濱聖索菲亞教堂   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廣州聖心大教堂   嘉興聖母顯靈堂   河南開封總修院   蘇州楊家橋天主堂   香港聖瑪嘉利大堂   山西晉城市澤州縣大箕·聖母玫瑰堂   如果不是陳小鐵,大多數人恐怕都不會知道,原來中國有這麼多美輪美奐的教堂。
  • 來晉城旅遊,這個聖母玫瑰堂一定要看看
    聖母玫瑰天主教堂位於這個古堡內,前面的小門就是古堡唯一的入口。進入古堡就是一條深深的巷子,巷子左邊是5排民居,右邊就是聖母玫瑰堂聖母玫瑰堂正門朝西,是一位荷蘭神父在1902年主持修建的。教堂的右側,安葬著楊忠義老神父。
  • 醉美古堡民居賞析—山西篇(二)
    1、澤州縣聖母玫瑰堂古堡 澤州縣聖母玫瑰堂古堡,又叫小寨教堂,大箕古堡。它座落在澤州縣大箕鎮下河村以南的一個山崗上,說是古堡,其實是一座教堂,名叫聖母玫瑰堂,修建在一塊巨石之上,建築風格獨特,教堂、房舍渾然一體,為中國少見的城堡式教堂。 古堡遠景
  • 沒有玫瑰的玫瑰教堂!
    本文共433字,閱讀共需 1 分鐘 去看什麼歐洲古堡,你有那麼多money嘛。買張火車票,來山西·澤州·大箕鎮下河村就行了。
  • 建在一塊石頭上的古教堂,就在咱們中國-山西晉城!
    上有一座古教堂,聖母玫瑰堂。它背靠晉普山,面朝大箕鎮從高處俯看家一艘航行在大海裡的船,當地信徒又稱它為方舟。聳立在巨石上的聖母玫瑰堂聖母玫瑰堂是由兩個荷蘭傳教士在1902年籌建的距今一百多年,是山西省面積最大的歐式古堡建築,在我國也並不多見,至於選址則是獨一無二的。
  • 晉城這些古堡之城,你都打過卡了嗎?
    如果你還沒有出遊,不妨來晉城的古堡走一走。晉城擁有世界上最獨特最美的古堡群,與中國其他地區同類建築相比,晉城古堡修建年代久遠數量龐大,空間形式獨特,文化脈絡完整,時間截面清楚,歷史地位特殊。是一處罕見的明清兩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築群,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 太行深處的「童話」一說起古堡,映入每個人腦海中的,應該是這樣
    一說起古堡,映入每個人腦海中的,應該是這樣、這樣、或者是,這樣de...然而在中國北方,山西省的太行山深處也有著獨特的「古堡文化」。又有「中國鄉村第一城」之稱。9、山西澤州 聖母玫瑰堂澤州縣大箕鎮天主教聖母玫瑰堂座落在澤州縣大箕鎮下河村以南的一個山崗上,說是古堡,其實是一座教堂,名叫聖母玫瑰堂,修建在一塊巨石之上,建築風格獨特,教堂、房舍渾然一體,為中國少見的城堡式教堂。
  • 看太行古堡群,品家國情懷
    這裡三山環繞,四季常青,這裡百花繁盛,萬壑爭流,這裡被譽為「古堡之城」,現有古堡117座,這裡的古堡氣勢恢宏、歷史底蘊厚重,這裡是研究中國北方防禦型鄉村聚落的活化石,這裡被古建專家羅哲文稱為「中國民居之瑰寶」……這裡就是晉城。
  • 全國首屆「東西方古堡對話」將在晉城舉行
    活動還邀請了來自匈牙利、立陶宛、烏克蘭、羅馬尼亞等外國古堡城市的嘉賓,共聚一堂,交流東西方古堡特色和價值,探討東西方古堡未來與發展,進一步加強晉城市 「太行古堡」的保護力度,進一步打造晉城市「太行古堡」的旅遊品牌,面向世界提高「太行古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 「遊山西 讀歷史」看太行古堡群,品家國情懷
    這裡三山環繞,四季常青,這裡百花繁盛,萬壑爭流,這裡被譽為「古堡之城」,現有古堡117座,這裡的古堡氣勢恢宏、歷史底蘊厚重,這裡是研究中國北方防禦型鄉村聚落的活化石,這裡被古建專家羅哲文稱為「中國民居之瑰寶」……這裡就是晉城。
  • 「遊山西,讀歷史」看太行古堡群,品家國情懷
    這裡三山環繞,四季常青,這裡百花繁盛,萬壑爭流,這裡被譽為「古堡之城」,現有古堡117座,這裡的古堡氣勢恢宏、歷史底蘊厚重,這裡是研究中國北方防禦型鄉村聚落的活化石,這裡被古建專家羅哲文稱為「中國民居之瑰寶」……這裡就是晉城。
  • 聖母玫瑰堂,現時是全城舉行最多場音樂會的教堂
    板樟堂原名多明我堂,又名板樟廟,亦稱聖母玫瑰堂,是澳門最美的教堂。聖母玫瑰堂位於板樟堂街附近,17世紀由西班牙多明尼克教會所建造。玫瑰聖母堂又稱板樟堂或多明我堂,始建於1687年,是天主教的明我會教士初到澳門時設立的,至今已有四百年的歷史。
  • 中國中西合璧、別具風格的最美十二處天主教堂風景
    7,蘇州楊家橋天主堂蘇州楊家橋天主堂,修建於乾隆年間,建築風格中西合璧,教堂從空中鳥瞰,屋面呈十字形構架。「很多人都以為中國只有亭臺樓閣之類的東方古典式建築。其實,中國建築還有另外的一面,教堂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說,中國的教堂是一部活的中國近代史。
  • 中國最美聖堂之澳門西望洋主教山小堂
    建造這座教堂的原因是由於當時執行去日本航線的葡萄牙航海者在海上與荷蘭海盜船相遇,卻未受傷害,深信是天主保佑,許下建堂諾言以謝神恩。主教山小堂於1622年建於炮臺旁,殿堂簡樸,山徑迂迴,供在澳葡兵彌撒祈禱之用。1892年附近古堡拆除後,聖母堂得以逐步擴大,1835年重建後成為今天宏偉之規模。教堂建築以高聳的門樓為主體,三角形的屋頂上站立著聖母塑像,教堂右則為鐘樓,鐘樓高聳入雲,十分莊嚴肅穆。教堂左則為1935年加建的主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