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興、中泰、華誠聯手併購德榮,帶來行業內資本運作的啟示
這是福建紡織行業不多見的一次大規模聯合併購,最大的股東自稱他們所處的行業位置「不上不下」。不過,正是這一點使得該併購案能給很多同行帶來啟示。因為,處於「不上不下」位置的企業比較多。
三年前,福建錦興集團與兩家下遊紡織企業———永安市中泰化纖紡織有限公司、廈門華誠實業有限公司,聯合收購德榮紡織公司的前身企業,重新組建了德榮紡織公司。隨後,經過時間長達1年多的企業內部整合之後,去年3家企業再次向德榮紡織追加投資2億多元,引進大量最先進的日本紡織機械,全面開始了重建工作。
行業內聯合併購
福建錦興集團是一家以化纖專業製造為主的集團公司,在組建德榮紡織公司之前,其化纖製造業務佔集團總業務量90%%以上。近3年時間內,該集團先後組建了德榮紡織、錦廈科技、泉潤化工、維域紡織、宏昌紙業、錦興建材等多家公司,多元化發展趨勢明顯,是德榮紡織的最大股東。
「紡織行業投資門檻相對較低,進入較為容易。我們沒法向上遊原料加工業(石油加工)拓展,企業達到一定規模之後,就只能往下遊行業發展。投資行業如果太過集中,風險會加大,沿產業鏈拓展不失為一條降低企業經營風險的好辦法。」福建錦興集團副總裁、錦興(福建)化纖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洪春分析說。
對此,錦興集團總裁洪天排指出:「前幾天開董事會,我們就談到公司所處的行業位置,不上不下,經常要被『牽』著走。發展到今天,以後的路該怎麼走,企業發展空間還有沒有?主業再拓展,限制是十分明顯的,我們不可能自己捲入以量取勝的低價競爭漩渦。現在的路可能是我們不得不選擇的一條路。」
至於另外兩家紡織企業為何會共同參與併購,德榮紡織公司總經理洪朝港解釋說:「中泰和華誠都是紡織企業,在三明和廈門。福建的紡織銷售市場主要還是集中在泉州,包括石獅、晉江、泉州市區等區域。這裡離市場比較近,產業鏈集中,區域優勢是十分明顯的。更關鍵的是這個併購重組的機遇也難得。」此前洪朝港是在永安市中泰化纖紡織有限公司負責管理公司銷售,2005年12月被三家公司聯合組建的德榮紡織公司董事會任命為公司總經理,負責全面重建工作。
有知情人透露,三家參與聯合併購的企業基本都是從家族企業發展起來的,公司內部雖歷經多次改革,但局部管理依然存在衝突。對於德榮紡織的重新組建,三方股東都希望能以現代企業的制度去規範管理,去除家族企業的一些弊病。
重組碰到系列難題
「如果是重新興建一家企業,也許就不會遇到如此多的困難。」洪朝港說。
2005年,在洪朝港正式接管德榮紡織時,企業還有大約300名普通員工。「現在留下來的不到100名。此前是湖南一家企業在租用這家公司,2005年12月他們全部撤走了,員工都留了下來。但之前企業管理比較鬆散,因此許多設備性能的熟悉工作幾乎都沒做,工作需要重新梳理。」洪朝港說。在接下來的一年裡,洪朝港將把主要精力放在整頓生產、環境衛生和管理團隊建設上。這也是公司董事會的要求。
為幫助德榮紡織儘快恢復生產管理秩序,三家公司臨時調派了近30名管理精英前來支援,協助重建工作。雖然大部分人工作4個月後陸續返回各自企業,但當時留下來的10名管理人員工作至今。
「由於之前都不認識,雖然大家都能做到各司其職,但配合默契程度仍然欠缺。此外,之前他們都在相對規範的企業做事,在這邊也算是『白手起家』了。」洪朝港說。在支援人員撤走之後,德榮紡織又陸續招了10名管理人員,整個管理團隊才逐步趨向穩定。
「現在整個團隊的執行力仍有待提高。雖然這些後來招聘的職業經理人素質較高,但團隊磨合還是需要一些時間的。」錦興集團總裁辦主任、信息部經理張阿三說。目前他經常要協助德榮紡織公司做部分日常管理工作。
事實上,德榮重組還面臨一個難題。德榮紡織公司以建設規模來算,應該稱得上一家成熟企業,幾百畝的土地基本都建設完畢,但至今廠房、辦公樓仍有大量剩餘空間。
「這麼大一個『盤子』,不擴大產值,怎麼可能託得起?」洪朝港的看法在當時召開三家公司的聯合董事會上是比較有代表性的。
2006年,三家企業的聯合董事會討論決定,從日本進口200臺最先進的噴氣織機,總投資達到2億多元。設備於2007年7月運抵,不久後正式安裝試用,並逐步投入生產。
「其實德榮紡織另一個最大的經營難點在於,管理者所要承受的壓力太大。我們現在許多企業規模很大,但基本都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任何一個大企業老總,如果10年前要他突然接手現在所處的企業,估計一時之間都會手足失措,且不說經營管理上的壓力,僅僅市場問題就會將搞得他焦頭爛額。」知情人說。
未來的路還很長
德榮紡織公司經過3年的持續調整,今年經營開始步入正軌,生產、銷售、行政等工作也都有了較大改進。目前該公司的員工陸續增加到420多名,噴水、噴氣織機各達到200臺。
「今年整個紡織行業行情都不太好,我們也受到一定影響。我們本來計劃三期投資,現在一期投資結束後,可能會暫緩一段時間,等市場行情改善以後再做考慮。」洪朝港說。
「德榮紡織是我們比較看重的一家公司,它正好處在我們的下遊行業,產業可以很好地互補。該公司的管理團隊基本都是職業經理人在任職,聯合董事會只負責重大決策,並不參與公司經營管理。這些將來也會是我們發展的必經之路,我們有信心把這個做好,只是需要更長時間來證明。」張阿三認為。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福建紡織行業大規模的聯合併購現象並不多見,多數企業仍熱衷於自身規模的擴建。很顯然,跨產業或跨行業聯合併購會帶來對被併購企業的改造、管理、再投資等一系列難點,但聯合併購也會帶來產業優勢互補、團隊職業化管理、短時間獲得切入新行業的時機等明顯優勢。
錦興、中泰、華誠聯合併購的案例,給民營企業界帶來了有益的啟示。企業整合產業鏈上下遊,尋求發展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