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的特色是「國寶」熊貓,澳大利亞的特色是袋鼠,那麼熱帶雨林密布的中南美洲的特色又是什麼呢?想必也沒幾個人能猜得出來,主要是因為這種動物太稀缺了。
事實上,這種動物就是極其瀕危的食蟻獸,大的有兩米長,小的就等同於松鼠大小。而我們在教科書上看到多是大食蟻獸,長著長長的鼻子,拖著一條大尾巴,沒事就跑到白蟻穴「大開殺戒」。現實中,食蟻獸是有著強大智慧的「白蟻剋星」。
眾所周知,白蟻是一種令所有人類都敬畏的物種。白蟻所築的巢穴被譽為,除人類建築外,世界上最複雜和堅硬的建築物。即便是人類拿著「胸口碎大石」的鐵錘,恐怕也很難傷其一二。然而,對於食蟻獸來說,這根本算不上挑戰。
只需要動動利爪,食蟻獸就能輕易扒開白蟻的巢穴,但它們從來不會只撿「一隻羊」拔毛。相反,食蟻獸們每個蟻穴只吃100多隻,然後轉戰下一場。懂得「竭澤而漁」道理的食蟻獸們,顯然在這方面比人類做得都好。
以螞蟻為生的食蟻獸,每天能吃掉30000隻螞蟻,但在外界看來它們幾乎等同於食草的白羊,只能欺負欺負螞蟻,沒有什麼強悍的實力。然而,現實真的是這樣嗎?
現實中,小眼睛圓溜溜特別萌寵的食蟻獸,可不是僅僅刨刨螞蟻洞那麼簡單。單就實力上看,它們不是青銅,而是中南美洲絕對的王者。大家或許都聽說過美洲豹,它是南美大陸為數不多的大型猛獸,幾乎處於食物鏈最頂端。
然而,即便兇悍如美洲豹如果遇到大食蟻獸,只怕也是兇多吉少。得益於一雙能輕易削平白蟻穴的利爪,大食蟻獸遇到美洲豹後,只需「手起爪落」,就有極大可能將美洲豹開膛破肚。而現實中,被大食蟻獸嚇跑的美洲獅、美洲豹也不在少數。
由此可見,食蟻獸的真實戰鬥力並不弱。面對武裝到牙齒的食肉動物,它們仍然有較大的勝算。由於在數千萬年的進化中,大食蟻獸失去了牙齒,不然憑藉它的實力早已稱霸了美洲大陸,哪兒還有美洲豹和美洲獅的地位呢?
中南美洲的食肉動物奈何不了大食蟻獸,但食蟻獸還是沒有避免瀕臨滅絕的命運。而這一次的總帳毫無意外又算到人類頭上,為了舌尖上的享受,人類的「屠刀」最終舉向了食蟻獸。在人類的「屠殺」中,大食蟻獸被迫遠離自己的棲息地,而這無疑加劇了它們的滅亡。
曾經烏拉圭、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和貝里斯都是大食蟻獸的故鄉,如今這幾個國家再也難覓它們的蹤跡。作為一個性情溫和又膽小的大個子,大食蟻獸理應獲得人類的尊重,而不是殺害和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