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晚,中國民航局發布關於國泰航空重大安全風險安全風險提示。
民航局發布的公告
民航局所提出的三點要求均針對國泰航空在近期香港動亂中的表現,內容不由讓人拍案叫絕,這個「七寸」打得到底有多準呢?
文| 張仲麟
本文轉載摘編自觀察者APP,原文首發於2019年8月10日,標題為《張仲麟:民航局的風險警示意味著什麼,國泰看懂了嗎》,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1
違規違法,遲早要還
在分析之前,先來給國泰拉個清單,畢竟現在已經立秋了。從時間順序上來說,國泰航空有以下清單:
7月26日國泰航空空服工會組織人員在香港機場舉行「示威遊行」;
7月26日國泰航空機長在客艙廣播中公然支持機場內進行中的「示威遊行」;
7月28日香港上環暴亂,國泰航空副機長廖頌賢參與暴亂被捕,被保釋後國泰航空讓其照常執飛航班;
8月1日國泰航空空服工會呼籲成員加入8.5罷工行動;
8月5日國泰航空有約3000人參與「8.5」罷工行動(未經證實的消息稱,國泰對未主動參與8.5罷工的員工進行「被休假」);
8月6日爆料國泰航空員工蓄意洩漏警隊航班信息,而國泰未進行有效處理;
8月7日網絡爆料國泰航空機載娛樂系統中顯示支持臺獨、港獨信息。
國泰航空空服工會煽動成員參與機場「示威」與罷工
香港網民搜集的相關證據圖
結合上述負面行為清單,再來看民航局三點要求,會發現是環環相扣。民航局第一條規定就是針對參與了上述清單中行為以及其他香港暴亂行為的員工。就如有讀者所擔憂的:讓這些「反華機組」在中國境內飛,誰知道會不會重演911。況且,這種擔心並非空穴來風,德國之翼空難已經充分說明不可靠的飛行員能造成多大危害(蓄意墜毀飛機);而民航局對不可靠人員(指參與罷工,示威活動,有過激行為以及暴亂的人員)禁止執飛內地航班可以有效避免這一風險——畢竟中國民航對於安全風險零容忍,這是負責任的態度。
毫無疑問,在第一條要求之下首當其衝的就是參與暴亂被捕的副駕駛廖頌賢,作為國泰航空的反面典型他毫無疑問在民航局的禁止名單上。然後順著清單看,在8.5日參與罷工的近三千名國泰員工中的機組空乘人員也在民航局禁止名單之列。再往下就是自7.26起參與了香港機場內「示威活動」的人員,以及在香港其他地區參加了暴亂的國泰員工。
參與8.5罷工的人員名單國泰方面肯定有掌握,道理很簡單:照著排班與出勤對照一下就拉出名單了。民航局方面約談國泰時很可能會要求國泰交出名單。那麼如果國泰不交出罷工名單以及其他不可靠人員名單呢?這就進入本文下一部分了。
2
不可靠人員,不準執飛!
民航局對國泰航空的第二條要求,可以說是本次公告的重中之重了。對國泰航空來說,民航局不準不可靠人員執飛內地航線的話,大不了安排不在名單上的機組執飛航班。畢竟國泰也不是小公司,香港國泰總共有近兩萬名僱員,換上「忠誠」機組執飛內地航線不就是了?第二條要求就是堵住這漏洞的:凡是飛過中國空域的國泰航班必須提交機組名單,並由民航局審核通過方能飛行——你說這些人沒問題就沒問題了?
國泰航空要是不肯提交不可靠人員名單,或者名單與實際不相符的話,那麼民航局自然要起到監管責任,以負責任的態度監管飛過中國空域的每一班國泰航班。而機組人員是否可靠,審核是否通過完全由民航局來掌握。但這還不是這條要求的重點,未經批准不得經過內地空域才是這次民航局要求的點睛之筆。
根據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劃分的飛行情報區,中國飛行情報區(也即管制空域)為11個,其中內地9個飛行情報區,香港1個臺灣1個。由於歷史原因,香港飛行情報區是由香港管理,而內地9個情報區為民航局管理,此次民航局對國泰航空的空域限制就是基於內地的9個飛行情報區。
香港飛行情報區大半被民航局管理的內地飛行情報區包圍。如果無法通過民航局批准進入內地飛行情報區,那麼國泰航空大量的航班會受到影響,甚至無法飛行。
國泰航空的航線主要為以下區域:內地、北美、歐洲、東南亞、東北亞、南亞中東及非洲以及西南太平洋。若香港北方的內地空域關閉,那麼國泰的內地、北美、歐洲航線將受到極大影響,甚至無法執飛。內地航線自然想都不用想了。
而飛往歐洲的航線需要穿越中國南北,如果無法通過中國,那就只能選擇從南亞經過印巴邊境飛行,而現在印巴局勢又非常緊張,更改航線又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
而北美航線由於季風的影響,從香港飛往北美時可以從太平洋順風飛,但返程時必須走北極航線——如果想原路返回從太平洋走,那就得頂著200節的逆風。經由北極航線從北美飛回香港的話必須穿過中國內地空域,若空域關閉北美航線將無法使用北極航線。當然地球是圓的,國泰也可以選擇從北美東海岸飛回香港時從歐洲方向走,但這樣會面臨和歐洲航線一樣的問題:必須穿過中國內地空域,不然得從南亞繞道。
典型的國泰歐洲航線,必須穿越中國民航局管轄的飛行情報區
國泰從香港飛往北美時,可以利用季風走日本方向不經過中國飛行情報區
但從北美飛回來時還是要經過中國飛行情報區
根據國泰航空2018年數據統計,內地、歐洲及北美三地收入乘客千米數(運載旅客每人每千米)佔總數的51%,可以說國泰航班運行收入大半來自於這三個區域。這三大主要航線一旦因民航局限制無法執飛,國泰航空旅客運載收入將直接砍半。而其他航線也並非毫無影響,除了這三個將無法執飛的航線之外,由於香港飛行情報區西側就是三亞飛行情報區,飛往東南亞的航班需要繞開三亞管制區方能飛到中南半島,這無疑會增加大量燃油成本以及飛行小時數,對承受巨額燃油成本的國泰航空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
以國泰的香港飛曼谷航班為例,紅線為繞行示意,非實際航線
可見第二條要求中飛經中國的航班機組名單需要民航局批准方可進入空域是本次民航局對國泰航空最嚴厲的措施。
鑑於國泰航空空中服務員工會在香港動亂中的「積極」表現(見筆者上文列出的清單),可以認為國泰空服工會成員相當一部分屬於不可靠人員之列。考慮到國泰空服員工大部分都加入了該工會,如若代表7200名空乘人員的國泰航空空服工會成員均被列入不可靠人員名單,那國泰航空真是休想誇入中國內地空域一步。
民航局的第三條要求就顯得比較常規了,要求國泰航空進行整改來符合民航局安全要求。
目前國泰航空針對民航局提出的要求作出了如下回應:
「已經收到有關指示,正仔細研究,會認真處理及跟進。國泰航空始終把旅客的安全視作首要考慮,我們對於任何有可能威脅航空安全的不當且不專業的行為都保持零容忍,一經發現,嚴肅處理。」
香港街頭的風波已持續近兩個月,幕後黑手的身影也逐漸顯露。此次中國民航局對國泰航空的制裁措施,既是對國泰航空近期大量航空不安全事件的應對,也是對國泰航空立場的懲戒。當然,在這場混亂中,還有與國泰航空一樣的企業,若繼續為所欲為,那就只能說,「勿謂言之不預」。
延伸閱讀:
反覆橫跳的國泰航空,還能跳多久?
近兩日有爆料稱,國泰航空的員工洩露了前往成都參加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的香港警隊代表隊成員的航班信息。
從圖中可以看出,是內部人員將警隊的航班信息拍攝後發在WhatsApp上。從對話記錄來看,該名國泰員工還叫囂希望警隊成員遲到,這樣可以在登機口將「黑警」offload(減客)。
雖然乘坐國泰航空航班的警隊成員們目前並沒有被圍攻或惡意被減客,且平安抵達成都,但國泰員工這一行為依然引起了民眾強烈不滿。
文 | 張仲麟
本文轉載摘編自觀察者APP,原文首發於2019年8月8日,標題為《張仲麟:反覆橫跳的國泰航空,還能跳多久?》,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無獨有偶,自從7月26日國泰航空空服協會煽動在香港機場航站樓內進行示威活動之後,國泰航空屢屢在香港動亂中出鏡,而且扮演著並不光彩的角色。其中最讓公眾擔憂的,莫過於國泰航空副機長廖頌賢參與了7·28上環的暴動並被逮捕,但獲得保釋後國泰航空依然讓他執飛航班,由此引發民眾的抗議。
香港民眾抗議國泰航空讓暴力飛行員繼續執飛航班
1
無聲的縱容
作為一個民航人,筆者非常清楚民航業對從業人員的安全要求。無犯罪記錄證明、背景調查、持續背景調查等,而對於機組有著更為嚴格的要求。畢竟飛行員蓄意導致的空難在航空史上並不少見,除了真相未明卻有著極大的機組自劫持嫌疑的MH370事件外,2015年3月24日的德國之翼4U9525航班空難就是副駕駛安德烈亞斯·盧比茨將機長鎖在駕駛艙外後蓄意將飛機墜毀的。根據事後調查,他有嚴重的心理問題。
德國之翼失事現場
蓄意讓飛機墜毀的德國之翼副駕駛安德烈亞斯·盧比茨
通常而言,對於有犯罪傾向以及精神不穩定的機組成員都是一票否決制,堅決不讓隱患機組飛上天。然而對於廖頌賢,國泰非但沒有進行任何處罰與禁飛,還讓其繼續飛行,可以說國泰航空違背了航空安全原則。讓一個參加暴亂的犯罪分子回到駕駛艙,手上掌握著幾百條旅客的生命,這是非常不負責的行為。
正常來說,任何一個航空公司都會對這樣的飛行員進行停飛,更不用說國泰航空這種世界知名的大型航空公司。然而國泰航空做出不禁飛決定,不由讓人考慮背後是否有政治因素——畢竟從合規及技術角度實在無法解釋不禁飛。
2
漏洞百出的信息安全管理
針對警隊成員航班信息洩露之事,今天國泰航空進行了回應:
「我們獲悉有關國泰員工在工作期間不合規使用公司信息,並了解一個旅行團組的名字被截圖且被分享在該涉事員工所在的WhatsApps社交群組內的情況。雖然,被分享的信息僅是旅行團組的名稱,而非團組內旅客的個人信息,但我們對此給大家的困擾表示十分抱歉。我們非常重視乘客信息安全,並對此事件予以高度重視,定當遵照內部程序做進一步深入調查。 」
從國泰航空的聲明來看,這回應是非常標準的「官腔」。從技術角度來說查出洩露者是誰是沒有難度的,但國泰航空是否能給予洩露者足夠的懲罰依然存疑。畢竟有暴力飛行員廖頌賢不停飛之例在前,國泰航空對洩露者僅僅罰酒三杯也有不小的可能性。
對國泰航空公司來說,旅客信息洩露早就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在2018年10月,國泰航空公布其信息系統遭到入侵,部分旅客資料被「未授權取覽」,涉及到940名旅客,而其中有86萬個護照號碼以及24.5萬個身份證號被「不當瀏覽」。
根據國泰航空發布的信息,對旅客信息數據的竊取從2018年3月就開始了,國泰航空在5月份就已經確定旅客信息發生了洩漏。然而國泰航空直到2018年10月才向警方報案公開此事,中間長達5個月毫無作為。同樣的事情要是發生在筆者所在單位,若是確認信息洩露後一個半小時內沒有上報,有關部門那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根據遭到信息洩露的旅客所透露的國泰航空通知郵件,在郵件中,國泰航空只提到洩露了旅客以下信息:地址、航班號與日期、名字和抬頭。但是根據國泰自己的通告,有幾十萬名旅客的護照號碼與身份證號也被洩漏,而這兩項是最為關鍵的點。
國泰航空發給信息遭到洩露旅客的郵件,郵件稱洩露的信息有:地址、過往行程、名字與抬頭(圖自水印)
對於民航系統來說,信息系統一直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信息系統受到攻擊會嚴重影響生產運行系統。而旅客信息資料庫則是數據安全的重中之重,理應受到最高級別的數據保護。這些數據洩露出去的後果並不難想像,甚至如果有香港警隊的成員也在旅客資料庫之內,通過洩露的信息可以輕易查到警隊成員的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
3
國泰航空的未來
作為目前仍算是全球第一梯隊的航空公司,國泰航空在珠三角地區以香港機場為基地佔據著巨大的市場份額。其麾下機隊雖然只有241架(含港龍航空),但國泰航空均為寬體機,載客量高,且使用率極高,達到平均每天12小時左右。
國泰航空機隊數量(不含港龍航空)
過去幾年中,國泰航空由於燃油對衝判斷失誤帶來巨大損失,使得16年、17年均處於巨額虧損之中。在2018年國泰航空終於扭虧為盈,盈利36億港幣。然而與國泰航空隔壁鄰居,同樣位於珠三角的南方航空比起來,國泰航空這點成績簡直不值一提。
作為國內機隊規模最大的航空公司,南航截至2019年1月,擁有機隊840架,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2018年旅客運載量達到了1.4億人次。而國泰航空2018年全年旅客運載量為3500萬人次,為南航零頭。在國泰航空2018年盈利36億港幣(32.4億人民幣),利潤率3.2%之時,南航2018年盈利88.2億元,利潤率達到了6%。在財務數據及盈利上,近幾年國泰航空的表現明顯差於國內三大航。
各航空公司歷年利潤表
各航空公司歷年營業利潤率
在國泰航空的2018年年報中,國泰航空表示其主要競爭對手為中國內地航空公司。而由於地理位置等因素,其最主要的內地航空公司競爭對手為南航。
雖然國泰航空目前仍然不斷添置新飛機,降低單位燃油成本來提升競爭力,但國泰航空的發展受香港機場容量限制,發展空間受限。
對於香港機場的困局,筆者已另撰文分析,香港機場帶來的限制是國泰航空短時間內無望擺脫的。而反觀南航,其主要機場廣州白雲機場與深圳寶安機場有充分的增長空間,而且在積極擴容,有效保障了南航的發展。
國泰航空年報明確指出與內地航空公司競爭激烈,且受香港機場堵塞影響發展受到了一定影響。
國泰航空的種種負面新聞也會進一步影響2019年的業績表現,近期表現出來的種種不專業行為與安全漏洞會對旅客信心產生不利的影響。國泰航空好不容易才在2018年度實現盈利,但筆者對其2019年的業績持悲觀態度。
在分析國泰航空運行數據時,筆者發現來自中國內地的旅客千米數(單位旅客運載距離,該數據越高所能獲得的收入越高)佔國泰總旅客千米數的7%,遠低於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地的客流。或許這就是國泰航空不在乎內地民意的底氣——反正內地佔公司收入比例少。
國泰各地區收入旅客千米數,可以近似計算各地區營收比例
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
本文原標題:《立秋了!中國民航局對國泰航空的這個「打七寸」手法,值得好好品味……》
總監製:蘇會志
監製:夏宇
責編:戴麗麗李逸博
編務:李浩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