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長期擔負著遼寧省葫蘆島市區居民生活飲用水總量達50%以上的烏金塘水庫,因上遊眾多鉬選企業長期汙染導致水中鉬含量嚴重超標,市政府經過再三斟酌,2005年做出將其改為工業用水的決定。因上遊工業企業汙染導致一座城市重要的飲用水源被廢止,而葫蘆島市又是全國百座缺水城市之一,屬重度缺水地區,教訓可謂深刻。記者近日隨「中華環保世紀行在遼寧」採訪團再次來到烏金塘水庫。
記者採訪時得知,雖各級政府均十分重視烏金塘水庫問題並想出多種對策,但烏金塘水庫目前的汙染狀況也僅是略有改善。
水質檢測:鉬含量超標十餘倍
據葫蘆島市人大相關人士介紹,烏金塘水庫原為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一座具有防洪、農業澆灌、工業用水、養魚、發電等多種功能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流域面積940平方公裡。1989年,葫蘆島建市後,烏金塘水庫便成為城市重要水源地,日供水能力達9.3萬噸。2002年初,為了提高水庫的供水率,市政府決定將水庫正常高水位由86米恢復到88米,相應蓄水量由7600萬立方米增加到10028萬立方米。工程總投資8950萬元,其中貸款7800萬元,工程目前已基本完工。
然而,水庫的汙染卻日甚一日、年甚一年。2004年秋和2005年春,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對水庫水質進行多次監測,結果表明水中的鉬含量均超過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特定值的標準且超標13.7倍。為了確保市民的生活飲用水安全,市政府於2005年2月決定將烏金塘水庫停止作為葫蘆島市的飲用水源並改為工業用水。為解決市區居民飲水之難,市裡只好從相鄰的平山水源高價購水。
記者調查:一臺洗衣機就能選礦
據了解,雖然造成烏金塘水庫汙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長期肆虐的鉬選廢水則是汙染的主要元兇。水庫管理局局長王賀忠告訴記者,距庫區上遊十餘公裡處,便是我國著名的鉬產業基地。在水庫的集水區域內,連山區鋼屯鎮、山神廟子鄉等地分布著大大小小的鉬選廠700多家。
當地的鉬選廢水汙染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現已形成以鋼屯鎮為中心向四周輻射的混亂局面。眾多的鉬選廠或分散在山溝裡,或乾脆就建在河邊。大些的鉬選廠投資在數百萬元或數十萬元,小點的僅千元左右,有些就是家庭小作坊,甚至用一臺洗衣機就進行鉬選。但這裡大大小小的鉬選企業均能獲取暴利,每噸鉬精或鉬鐵的純利高達數萬元或十幾萬元。這些所謂的鉬選企業大多沒上任何環保設施,少數建有尾礦池進行簡單沉澱。股股汙流均直排女兒河、鋼屯河、蘭家溝河、三家子河和柞木溝河,最後均匯入烏金塘水庫。
記者進一步追根溯源得知,烏金塘水庫汙染是上遊鉬業的利益驅動造成無序發展,而政府又對其監管乏力所致。多年來,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曾多次對其進行檢查、整改,但均收效甚微。當記者問到這些鉬選企業每年能為當地財政貢獻多少稅收時,市人大的同志嘆息道,根本就上交不了多少利稅,一些企業老闆全靠違法手段來牟取暴利。
更讓人沒有料到的是,作為葫蘆島市這樣一座地級城市主要飲用水源的烏金塘水庫,一直就沒有建立上遊水源保護區。據市人大相關負責人介紹,早在兩年前,市裡就將建立保護區之事上報省裡,可因種種原因導致建保護區之事一拖再拖。
記者在2004年曾赴連山區鋼屯鎮採訪鉬業汙染,親眼見到從村民家井裡打上來的水或泛紅色,或呈白色,上面還漂著油花……當地的許多村民反映喝此水後常拉肚子,當地受害群眾多年來一直上訪不斷。雖然各級環保部門曾對一些未經環保審批的「黑選廠」予以打擊,但這些「黑選廠」多採取打遊擊的方式與有關監管部門周旋。更有甚者,一家環保不達標被取締的鉬業企業,竟又被其他部門評為「五星級」企業並授權恢復生產。
正在行動:關閉非法選礦廠計劃建淨水廠
本來可每日供水9萬多噸的烏金塘水庫,目前只是每日提供3萬噸的工業用水,致使水庫管理局不僅連貸款都還不上,甚至連貸款的利息都無法支付。目前,已屬捉襟見肘的水庫管理局方面迫切希望能儘快恢復供水以解決種種燃眉之急。
令人欣喜的是,鑑於水庫水質遭到嚴重汙染問題,葫蘆島市人大和政府均予以高度重視並已開始行動。市人大不僅做出了《關於保護烏金塘水源地的決議》,還把其汙染治理作為首次政情通報會的議題。市政府不僅已拆除非法選礦廠300餘家,使水庫水質中的鉬含量指標有所下降,還委託有關科研院所解決水庫水質汙染問題,並計劃投資2000餘萬元建淨水廠。市政府決定繼續加大對當地鉬業的整治力度,在珍惜資源和有序開發的前提下,著手進行鉬業的資產重組。
記者乘船在庫區看到,12平方公裡的水庫景色優美,更對水庫汙染較重深感遺憾。同行的遼寧省人大環資委有關領導也發出嘆息:教訓太深刻了!記者 丁冬
編輯:全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