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巔峰之旅(之二十三)——神奇拉薩

2020-09-23 靚視界

(第15天) 魯普巖寺—千佛壁—甘珠爾塔

今天中午將有兩名新隊員從北京乘火車到達拉薩,明天起就將開啟我們《西藏巔峰之旅》後半程的旅程了,這也將是真正的巔峰之旅的開始。趁著還有一天的時間,抓緊再好好看看拉薩城。儘管這兩天身體不適,但還是儘量多出去走走看看。

自然又來到了藥王山照景臺。這是此次到拉薩第三次來藥王山照景臺了,布達拉宮的美景真是看不夠,每次來都有不一樣的感受。

在布達拉宮西側有一藥王山。但它最出名的卻是半山腰上的照景臺,這裡被廣大攝影愛好者稱為拍攝布達拉宮的最佳位置。每當清晨來臨,這裡就聚集了密密麻麻的攝影愛好者等待第一縷陽光下的布達拉宮。現行流通的50元人民幣背面的圖案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藥王山與布達拉宮所在的紅山,原有低矮丘陵相連,修路時挖平了一小段。現在有三座白塔將紅山與藥王山相連。

這裡還是拍婚紗照的好地方。

站在照景臺上環顧四周,藍天白雲下,悠久的拉薩城被群山環抱。

每次到藥王山都只是去了照景臺,今天要好好看看這座山。
藥王山藏名「夾波日」,意為「山角之山」,在布達拉宮右側西南,海拔3725米。山上供有藥王菩薩。

在藥王山東側有個洞窟式的小廟宇,是一座造型奇特的石窟寺廟,坐落在藥王山東麓陡峭的山腰上,叫魯普巖寺,也叫查拉魯普。從藥王山照景臺下來,我順著前方的路向南走去。


走了50米就來到了依山而建的魯普巖寺。魯普巖寺是法王松贊幹布所建,傳說殿內供奉主尊釋迦牟尼及其弟子佛像為天然生成,後由尼泊爾工匠刻成浮雕。王子共日共贊即誕生在扎拉扎西無量宮——尼泊爾赤尊公主所建的九層宮殿裡。法王松贊幹布父子三人曾在此居住,距今有1300年多年歷史。

相傳,它頂上的山崖是文成公主思念家鄉時向東方朝拜的地方。

經過一千多年的風風雨雨,中間幾經興衰,這座拉薩地區罕見的石窟寺廟至今仍然保存完好,是拉薩唯一的石窟寺。

石窟呈不規則長方形,面積約27平方米,洞口有一中心柱,中心柱與洞壁之間是狹窄的轉經廊道,巖壁上有69尊石刻造像,廊道兩邊排列石刻神像,北面石壁上有松贊幹布與文成、尺尊兩位公主以及重臣吞米桑布扎、祿東贊的造像。

裡面不讓拍照,只能拍拍外面。

拎著酥油來朝聖的信徒。

從小受著藏傳佛教薰陶的小男孩。

在寺廟的樓上向北望去,布達拉宮清晰可見。

雖然這裡與布達拉宮的規模無法比,但來朝聖的信徒們依然絡繹不絕。

雄色寺是目前西藏境內最大的一座尼姑寺院,位於西藏曲水用勁境內,拉薩河下遊南岸的雄色山山谷山坡上。

進到裡面看到的全是尼姑在念經,只可惜不讓拍照,不能展現裡面的情景。

來這裡朝聖的全是女信徒。

朝聖結束準備離開的女信徒。

在藥王山崖腳下,可以看到一個個業餘民間雕刻大師、流浪藝匠心度虔誠地在一塊塊片巖上精心雕刻著形象各異的佛和神靈石像以及六字真經。

朝聖的香客捐上一些錢換取一塊石刻,但他們並不是帶回去,而是轉眼恭恭敬敬地放置到了神山的隨便哪一個崖坡上,這已經是多少世傳承下來的朝聖習俗了。

這裡的瑪尼堆已然成了石牆,都是虔誠的信眾們日積月累的堆積上去的。

遊覽完了普魯巖寺,又回到藥王山照景臺腳下,從這裡繞到了藥王山的西側,去看看那裡的千佛壁。

千佛壁據說是吐蕃王朝第六代法王赤松德贊為紀念吐蕃藥師玉託.雲丹貢布逝世而刻的,以後各個歷史時期都有增刻和修明。

藥王山千佛壁,位於「加布日」山腳下。這裡也是信徒們拉薩轉經道「林廓」的重要一段。這裡雖處在市中心的位置,但卻非常的寧靜、安詳。沿著兩邊黃色圍牆中的道路,觀賞著充滿藏文化的雕刻石板、瑪尼堆,傾聽著信徒們誦經的聲音,宛若處在遠離塵世的另外一種境地……

路兩側有一些佛像的製作、裝飾攤位,這是在給佛像塗色,他們也在等待著信徒們來請。

手工製作。

這裡有兩棵粗大的古樹,千佛壁到了。

山壁上大大小小的雕刻著無數尊佛像,顏色豔麗無比,讓人無比敬畏祖先的智慧,令人無限感嘆藏文化的魅力。

虔誠的信徒們在磕著等身長頭。

據說,在過去,拉薩家境貧寒的家庭中有人去世,請不起度亡唐卡佛像,就買些顏料把摩崖石刻的佛像刷新一遍,便可以起到同樣功德,這一習俗至今還在延續。

沿千佛崖東側的山體迂迴向上,便是著名的「藥王山石刻《甘珠爾》塔」。據說這是拉薩最年輕的佛塔,始建於一九九五年藏曆四月十日,竣工於二00九年藏曆四月十日。《甘珠爾》是藏傳佛教重要經籍,「甘珠爾」石經塔是造塔人將整部《甘珠爾》經刻在石板上,並將刻有經文的石板堆砌成一座寶塔。

這裡還在施工、描繪。

這小夥子工作的多麼認真。

甘珠爾塔塔體直衝蒼穹,塔身由層層疊疊、成千上萬的瑪尼石和石刻佛像組成。

高大、壯觀的甘珠爾塔。

塔下四周有一排金光熠熠的轉經筒沿弧線蜿蜒,信徒手持轉經筒,口誦真言,虔誠禱告,繞塔而行。

巨大的瑪尼堆。

遊覽完藥王山,回到賓館已是傍晚,繼續我們的旅程。

天空已顯青藍色,八廓街的燈光已亮了。

此時的八廓街上依然是絡繹不絕的轉經人和遊客。

八廓街,短短一千多米的環道,卻是無數人心中通往天堂的神聖之路。

八廓街,它不是筆直、寬廣的大道,而是呈圓形,但它卻像磁石一樣吸引著全世界的信徒來此用身體丈量這片神奇的土地,用心靈聆聽佛主的聲音。

在這條千年的轉經路上,虔誠的信徒們就是這樣一代一代的傳承著他們心中的信念。

發現了一個現象:晚上磕長頭的人比白天多了起來,而且基本都是年輕人,也許白天年輕人沒有時間吧。白天轉經老年人居多。

夜色中的「瑪吉阿米」。

一入藏區就看到了許許多多無論是在國道上、寺廟前「磕長頭」的信徒們,非常地感慨,也初步了解了一下:


「磕長頭」是藏傳佛教信仰者最至誠的禮佛方式之一。磕頭朝聖的人在其五體投地的時候,是為「身」敬;同時口中不斷念咒,是為「語」敬;心中不斷想念著佛,是為「意」敬。三者得到了很好的統一。


「磕長頭」分為長途(行不遠數千裡,歷數月經年,風餐露宿,朝行夕止,匍匐於沙石冰雪之上,執著地向目的地進發)、短途(數小時、十天半月)、就地三種。

「磕長頭」為等身長頭,五體投地匍匐,雙手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劃地為號,起身後前行到記號處再匍匐,如此周而復始。遇河流,須涉水、渡船,則先於岸邊磕足河寬,再行過河。晚間休息後,需從昨日可止之處啟程。虔誠之至,千裡不遙,堅石為穿,令人感嘆。

在各地通往拉薩的大道上,不時地見到信徒們從遙遠的故鄉開始,手戴護具,膝著護膝,前身掛一毛皮衣物,塵灰覆面,沿著道路,不懼千難萬苦,三步一磕,直至拉薩朝佛。

磕長頭的信徒絕不會用偷懶的辦法來減輕勞累,遇有交錯車輛或因故暫停磕頭,則劃線或積石為志,就這樣不折不扣,矢志不渝,靠堅強的信念,步步趨向聖城拉薩。

說實話,看到他們是那樣的辛苦,在感動於他們執著信念的同時,心裡是痛痛的,在想,這是做了什麼,要受這麼大的罪?

但當你看他們的表情時,絲毫不見痛楚,也沒有特別的喜悅,只有平和,平和得就像是西藏的天空,平和得一塵不染。他們的喜悅、激情全部釋放在了布達拉宮、大昭寺前面。

唉,終究我是個俗人!

時間已是晚上11點了,大昭寺門前的信徒們還在此起彼伏地磕著等身長頭,不知要磕到什麼時候。據說,信徒們認為在一生修行中,至少要磕十萬次長頭,而且磕頭時赤腳,這樣才算虔誠。

不求今生繁華,只求來世重生。這是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人們最樸實的願望。願這方聖土上苦苦修行的他們都能如償所願,喜樂平安。

時間不早了,該回賓館了。離開了八廓街,明天也將離開拉薩了。此時的拉薩街頭燈光璀璨,很是漂亮。

從布達拉宮廣場穿過,再看一眼夜色中的布達拉宮。漆黑的穹廬下,布達拉宮是那樣的寧靜、明亮、莊嚴、神聖!

藥王山照景臺已隱沒在夜色中,有多少人又在期盼著明天清晨站在這裡,迎接第一縷陽光照在布達拉宮的那一刻......(待續)

相關焦點

  • 西藏巔峰之旅(之十四)——去往然烏湖
    (第9天) 八宿--然烏鎮經過了8天的西藏巔峰之旅,從青海共合走G214唐蕃古道入藏,於昨天終於來到了八宿縣邦達鎮,這裡是G214和G318國道會合之處。噢神奇的地方。這千山之巔、萬水之源的天上西藏,這充滿神秘、充滿誘惑的聖潔之地,真的是讓我一見傾心,再見傾情!
  • 西藏巔峰之旅(之二十七)——英雄城江孜
    (第19天)江孜--日喀則年楚河在這裡靜靜地流淌,滋潤著兩岸,土地肥沃、物產豐美,成為了「西藏的糧倉」;江孜古堡在高高的宗山上,它俯瞰這裡的大地,歷經著風雲變幻、世事滄桑。這裡是英雄城江孜,一處人傑地靈、經濟發達、交通便利、風景優美,充滿了英雄氣概的地方。
  • 西藏巔峰之旅(之六)——玉樹風光
    (第5天) 玉樹市8年前,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城突然展現在國人面前。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河流均發源於本地,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和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覆蓋自治州全境,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犛牛之地、歌舞之鄉和中華水塔之美譽。
  • 西藏巔峰之旅(之二十四)——雅江河谷旖旎風光
    (第16天) 拉薩--江孜有人說,「無阿里,不西藏」,從拉薩以西,才是真正的西藏。那裡是高原以上的高原,神秘中的神秘,遙遠之後的遙遠。伴隨著央金蘭澤悠揚、遼闊、高遠的《天上西藏》,早上七點,我們出發了!向著聖潔、神奇的地方,向著詩和遠方,向著天上的西藏,進發!
  • 西藏巔峰之旅(之二十五)——聖湖羊卓雍措
    (第17天) 拉薩--江孜你,靜臥在群山峻岭中,各個峽谷、溝壑都有你的觸角,我站在高處極目遠眺也看不到你的全貌。),她是藏區的女護法神。你湖光山色之美,冠絕藏南。這裡魚類蘊藏量可達8億多公斤,有&34;之稱。
  • 西藏巔峰之旅(之二十八)——日喀則與扎什倫布寺
    (第20天) 日喀則日喀則--西藏第二大城市,位於雅魯藏布江和年楚河匯合處的寬闊河谷平原上。日喀則是目前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是當年後藏的政教中心,也是歷代班禪的駐錫之地。它奠基於1360年,落成於1363年,高120多米,主摟4層,酷似拉薩的布達拉宮,故有小布達拉宮之稱。從此,日喀則的全名稱溪卡桑珠孜,簡稱為溪卡孜,漢語譯音為日喀則。
  • 西藏巔峰之旅(之二十一)——翻越米拉山口
    (第14天) 巴松措--米拉山--思金拉措--拉薩一座大山,山口海拔達到了5013米,一面寒冷乾燥、荒山禿嶺,一面溫暖潮溼、植被茂盛。昨天遊覽了新措和巴松措,被那秘境中的美和寶石般的綠所痴迷,為解戀戀不捨之情,今天一大早,我們又去了附近的扎熱村,去看看那裡的風景。
  • 西藏巔峰之旅(之四)——重走唐蕃古道
    (第4天) 青海共和——玉樹1300多年前,一個16歲的花季少女,從溫潤肥沃的關中平原,長途跋涉3年多,翻越崇山峻岭,克服高反嚴寒,徵服3000多公裡,來到高寒乾燥的西藏吐蕃國和親,成為了唐朝與吐蕃之間的和平使者,這位花季少女就是藏族吐蕃首領
  • 王君琪/天路行之——坐上火車遊拉薩(五)
    西藏,簡稱「藏」,西藏自治區首府為拉薩,位於中國之西南邊陲,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西藏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西藏以其雄偉壯觀、神奇瑰麗的自然風光、藏傳佛教、民族特色聞名於世;它地域遼闊,地貌壯觀、資源豐富;自古以來,藏民族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民族文化,如藏醫藥,唐卡,藏粑,轉世靈童,金瓶掣籤
  • 太原-拉薩,西藏休閒之旅!
    大美西藏,神奇高原,淨化心靈,無數個讚美的詞彙賦予給西藏,是那麼的令人嚮往。。言歸正傳,不知道這是我第幾次進藏了,我第一次是13年進藏的吧,現在去了也不下10次了吧,與普通的旅遊者區別,我去主要是公幹,出差,很多人會想。。。去西藏出差,這個不會真的吧,這個真是真的,所有我會有不同於旅行者眼光看待西藏。。。。
  • 西藏巔峰之旅(之二十九)——翻越嘉措拉山口
    (第21天) 日喀則--定日白壩嘉措拉山口,也稱定日界,這裡常常和我們這顆藍色星球的制高點珠穆朗瑪峰聯繫在一起,因為,凡是打算從珠峰北坡登頂者,他們前往這座世界第一峰的必經之路就是嘉措拉,因此,這個海拔5248米的嘉措拉山口就成了珠峰的門戶
  • 尋夢之旅--走進西藏-拉薩
    如今這條天路正載著我們奔向西藏拉薩。 過了那曲站,第三天的傍晚,隨著火車緩慢滑行直至停止鳴笛的那一刻,我們終於抵達了日光之城--拉薩。迎著夕陽下的微光,我和隊友們抑制著萬分激動。默默地吶喊,西藏,拉薩,我來了。
  • 西藏巔峰之旅(之八)——去往類烏齊(1)
    (第6天) 玉樹--類烏齊帶著對玉樹的崇敬和美好,今天早上8點,我們開始了唐蕃古道從這一刻起,我們將要漸漸地離開玉樹,離開青海,開始進入世界屋脊--心中的聖地西藏。心已飛翔,但路總是要一步步地走。類烏齊是靠近西藏最東北部的縣城,與青海接壤,隸屬於西藏昌都市。
  • 西藏巔峰之旅(之十二 )——昌都印象
    (第7天) 昌都市上午,路途坎坷顛簸,卻感受了一路雲端上的美麗,下午一點半,我們終於從神奇的自然景觀--昂曲、扎曲兩河相匯。>昌都市地處橫斷山脈和三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位於西藏東部,處在西藏與四川、青海、雲南交界的咽喉部位,是川藏公路和滇藏公路的必經之地,也是「茶馬古道」的要地。
  • 西藏巔峰之旅(之十八)——林芝旖旎好風光
    (第12天)魯朗—泥洋河—巴松措傳說這是神仙居住的地方,雪山環繞、林海蒼茫,桑煙嫋嫋、經幡飛揚,鮮花爛漫、山巒疊嶂,芳草如茵、湖光閃亮,山坡溝谷、滿眼牛羊,這高遠遼闊的地域啊,令人目眩、讓人神往,這是一片聖潔的地方,
  • 西藏之旅:行走桑耶寺(1)
    位於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裡處的河南洛陽白馬寺,創建於公元68年(東漢永平十一年),為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
  • 西藏巔峰之旅(之二十)——綠色寶石巴松措
    (第13天) 林芝巴松措汽車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駛,腦子裡還滿是剛去過的新措秘境的思緒,不知是誰喊了一句:「今天,我們遊覽了秘境新措之後,又走進了這塊綠色寶地,來看看如詩如畫的巴松措,感受它的曼妙與神奇。長約18公裡,湖面面積約27平方公裡,最深處達120米,湖面海拔3480米,是西藏海拔最低的大湖。巴松措是紅教(藏傳佛教寧瑪派)的一處著名神湖和聖地。
  • 西藏巔峰之旅(之二十六)——美麗的多慶措
    (第18天) 拉薩--江孜多慶措,高原湖泊,人們喜歡叫它「多情措」。在西藏,人們認為周圍所有的事物都是有靈魂的,包括山、林、石頭和日常用品,所以這座山稱為斯米拉神山。年上半年,有關省市和中央國家機關在西藏的無償援建項目達到716個,投入資金31.6億元。
  • 西藏巔峰之旅(之十七)——走進林芝
    (第11天)古鄉—通麥—魯朗走遍千山萬水,只為與你相逢。我捧著你的愛,感謝上蒼的饋贈。碧海林芝,人間的仙境,我們,來了!這裡號稱「亞洲第二大泥石流群」(甘肅省舟曲縣號稱亞洲第一大滑坡和泥石流多發地帶)。由於這裡的山體土質較為疏鬆,且附近遍布雪山河流,一遇風雨或冰雪融化,極易發生泥石流和塌方,所以有「死亡路段」之稱。
  • 西藏巔峰之旅(之一)——啟程
    西藏,純淨、神聖的西藏;西藏,讓人魂牽夢繞、流連忘返的地方。四年的等待,四年的期盼,今天,終於得以再次前往。激動的心情無以言表,似鳥兒飛向遠方……(第1天) 北京——靖邊這次的出行路途遠、時間長,一天有四季,風光無限美,所以要帶的東西很多。看,這是我減了又減以後的行李,在家稱了稱,50公斤,怎麼樣,不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