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劉銘)「真是長見識了,出去旅遊經常會遇到賣銀飾餐具,以前對銀碗筷的認識是安全、健康,看完消費警示才知道,用不好也會給身體帶來傷害。」成都市消費者黃女士喜歡看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發布的商品質量安全警示。近年來,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積極開展產品安全風險監測,根據檢測結果發布消費者「一眼就看懂」的消費警示,為消費者搭起了質量安全「瞭望哨」。
「風險監測」不斷創新
元旦剛過,四川省市場監管局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工作人員餘躍就忙開了,其中一項重要例行工作,是將年前公開徵集的工業產品風險監測項目進行統計匯總,篩選出消費者最關心的工業產品,經過專家評審立項,作為年度質量安全重點監測對象。這項工作已持續開展5年,該局不斷創新監測方式方法,監測品種和批次也不斷增加,僅去年就監測了36種產品3576批次。
室內加熱器是去年開展風險監測的產品之一。四川地處西部,尤其是高原地區冬季時間較長,氣候條件寒冷惡劣,俗稱高原電取暖爐的室內加熱器,是這些地區消費者冬季的主要取暖設備,並逐步發展為「取暖+烹飪組合型」「取暖+烹飪+電熱取暖茶几」「地臺式取暖爐」等具備多功能特色的家居用品,深受消費者青睞。餘躍告訴記者,四川省市場監管局設在甘孜州的風險監測點,率先發現了該產品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最後經過立項、專家評審,正式成為風險監測項目。
「風險監測是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基礎,是新形勢下的創新監管重要手段。」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處長蔡軍告訴記者,5年來,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建立起了以風險評估及預警中心平臺為樞紐的快速收集、評估、處置機制,融合推進4個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站和33個區域風險監測點建設,共監測了174種產品1.7萬批次的安全風險,初步構建起了「1+4+N」的安全風險防控架構,編織了一張區域和行業質量安全監測網。
設立在省質檢院的四川省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預警評估中心,是全省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和預警評估的日常工作機構。該機構在完成省級風險監測項目外,還負責具體承擔產品質量安全輿情信息收集和研判,去年共收集涉及輿情信息2485條,編輯印發了12期風險信息監測月報。
消費警示「一眼看懂」
「原則上發現問題率較高的消費品都要形成消費警示。」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處工作人員馮雲霄說。最近,針對冬季消費特點,根據風險監測結果,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密集發布了銀制器皿、羽絨服、充電暖手寶、室內加熱器、煙花爆竹等一系列消費警示。風險警示和質量抽檢警示一起,共同構成了四川獨具特色的質量安全消費警示。
記者看到,和普通消費提示不同,質量安全風險警示突出問題導向,明確闡明風險點、風險來源和對消費者可能造成的傷害方式,有針對性地提出購買建議和使用建議。消費警示通常為「產品概述+主要傷害形式+購買建議+使用建議」「讓消費者一眼就看懂」,然後圖文並茂地呈現給廣大消費者。
近年來,隨著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深入發展,新興產品層出不窮,其中不乏「網紅」和「五星好評」產品。有的產品「好用」且價格低廉,有的產品操作簡單,安裝方便,適用範圍廣,受大眾追捧。然而,由於此類新興產品沒有國家及行業產品標準,市場和網絡上銷售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可能存在安全隱患。
四川省市場監管局根據網絡輿論和消費者投訴,對魔術擦、水暖毯、一體釘等網紅產品開展了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發布了「警惕網紅產品的『坑』——3種產品的消費警示」,揭示了3種「網紅」產品的風險點,及時為消費者「安全消費,謹慎消費」提供了指南。經媒體報導後,在消費者中產生了很大的反響。
春節快到了,防疫工作面臨新的考驗,口罩等防疫產品質量安全至關重要。根據網絡輿論和消費者投訴,該局針對口罩產品開展了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1月7日,四川省市場監管局根據監測結果再次發布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根據不同的口罩類型科學選擇,安全消費,尤其是兒童使用口罩注意事項和口罩使用後的處理,務實管用。
據統計,5年來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共發布高質量消費警示60餘條,僅去年,在六一兒童節、質量月、重陽節等重要節點,就發布嬰兒紙尿褲、嬰兒溼巾、嬰幼兒電子玩具、插座電源軟線、可攜式洗衣機、魔術清潔海綿、電熱飯盒、老年鞋、暖手寶、水暖毯等產品的消費警示共計14條。
建議書助力質量提升
蔡軍告訴記者,在消費者層面,通過對風險監測結果進行評估,及時發布消費提示、警示,引導市場消費,避免風險隱患,這是風險監測結果的重要運用。在生產者層面,風險監測發現潛在風險,通過向生產者發送風險告知書,督促企業消除安全隱患,保障產品質量安全,促進產品質量整體水平提高。
「前不久剛發了兩份針對化肥的風險告知書。」餘躍說。記者在該局2020年12月21日發給四川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結果告知暨質量建議書》上看到,建議書明確指出該公司生產的有機化肥產品中的某個項目,經風險監測評估存在質量安全風險,要求在原材料採購環節上需加強進貨驗證管理,不僅僅是滿足產品標準質量要求,還要對有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質進行進貨驗證;原材料中有家禽動物糞便時,在生產過程中,建議需進一步進行無害化處理,儘可能降低抗生素含量。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及時開展口罩等防疫產品全覆蓋抽查和監測,「一企一策」向企業發送質量改進建議書213份,對89家企業開展質量問題跟蹤抽查,督導屬地局依法處置,有效應對非醫用口罩從緊缺到激增又回落的防控形勢需要。「有的企業馬上就對照建議書整改了。」餘躍說。「風險監測及時為政府提出潛在風險防範建議和意見,做到產品質量安全風險早發現、早研判、早預警、早處置,有效地預防控制產品質量安全事故,已經成為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重要抓手。」蔡軍說。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