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餐飲行業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需求也開始越來越大了,許多人明明知道餐飲市場競爭力較大,但是因為餐飲行業門檻較低,而且大多數加盟品牌都提供料包,複製起來也比較容易,所以還是想要加入餐飲行業拼搏一番。
有人說,想把餐飲店開好,就要懂得學習別人的優勢,例如我們可以學習海底撈的服務,學習外婆家的性價比,但是,一味的模仿真的能夠取得跟他們一樣的成績嗎?其實想要真正的經營好一家餐飲店千萬要避開這幾個大坑,因為遇到一個都可能讓你生意失敗!
一、供應商擇優。
開一家餐飲店,食材是根本。如果一個品牌對於食材有一定的把關,對食材質量要求較高,那麼這個店鋪做出來的菜品,也會得到消費者較高的評價!那麼如何才能擁有品質的食材,這就跟食材供應商有關係了。
俗話說得好,買的沒有賣的精,所以在食材上,供應商要比餐飲老闆懂得多,如果你能夠找到一批優質的供應商,那麼你就能實現價格、質量、數量上的三位一體,有了食材上的優勢,餐飲店的經營無論是從成本上來說,還是從品質上來說,都會比較具有市場競爭力!
二、人員儲備。
餐飲行業本來就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行業,人員配備也是必不可少的。有些餐飲店的規模不是很大,為了減少開支,老闆們一般會按照最低數量來配置員工,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無論前廳還是後廚,都會處於一種十分緊張的狀態,這會大大的降低餐飲店的服務和質量。
餐飲店重要的就是廚師長,如果做不好人員的儲備,出現了廚師長的更換,那麼就像是給店鋪動了一場「大手術」一樣,讓人有些應接不暇了。因為每個廚師的做菜習慣和做出菜品的口味都大不相同,廚師的更換,可能會帶來更多的顧客,也可能會流失掉本來的好生意,所以要避免這樣不確定的因素在其中。
三、千萬不要打價格戰。
許多人選擇餐飲行業是因為覺得似乎利潤還不錯,其實餐飲行業的利潤並沒有你想的那麼高,哪怕是餐飲行業的百強企業,淨利潤也不過營業額的5%罷了,做的優秀的,達到15%就已經高的不能再高了。
那麼餐飲店的利潤都去哪了?其實,經營一家規模差不多大的餐飲店,它需要的成本是蠻高的,包含了食材成本、人事成本、水電成本、攤銷成本、裝修及設備的投入費用、租賃成本、廣告宣傳費等等,綜合下來,餐飲店的利潤也就所剩不多了。
所以,經營一家餐飲店千萬不要指望靠價格戰去吸引顧客,因為你的餐飲店不可能一直低價,這樣下去會虧本,但是如果你一直打價格戰,那麼顧客在你恢復原價的時候,也就不願意上門了。
就像小編以前經歷過的一件事:樓下的快餐店新開張,剛開始開業,買一送一,20塊錢一份飯,兩人合夥買,一人只要10塊錢,對於上班族來說,價格已經很便宜了,雖然不說菜品多棒,但是還是蠻划算的。後來活動取消了,一份飯20元,對於一個普通上班族來說,價格還是蠻高的,再加上菜品也一般般,自然也沒有人願意去了,後來結果可想而知,倒閉了!所以,開餐飲店千萬不要打價格戰!
四、不可口味經常變。
口味變更對於餐飲店來說,是一個大忌!如果是因為現在廚師做的菜普遍不受到消費者的喜愛,想要換一個看看能否討喜,這還可以。但是,假如是店裡的生意本來還不錯,突然就因為其他的原因更換廚師,那麼你的店鋪可能就會開始走下滑破路了!
就例如,以前小編家附近有一個很有名的飯店,叫「東坡飯莊」,廚師做的「東坡肘子」十分的受歡迎,所以導致這家店雖然不大,但是客流量不斷。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這家店換了一個廚師,做的東坡肘子遠遠沒有之前那個廚師的地道,從此,這家店的生意就開始一落千丈,所以開一家餐飲店,口味經常變化也是一個大忌,因為你不知道口味變掉之後,那些曾經喜愛你家菜品的顧客還喜不喜歡吃了!
五、廚房的控制。
一個餐飲店的後廚涉及到整個餐廳的成本控制和菜品的質量,它是一個餐飲店的命脈,如果你無法控制後廚,還是趁早選擇換個行業的好!
為什麼這麼說呢?舉個例子,原本可以做10盤菜的材料,最後只炒了9盤,材料去哪了呢?老闆其實心知肚明,但是很多時候也只能幹瞪眼,因為餐飲店的經營還是需要靠後廚人員支撐下去。所以,為了控制好後廚,許多品牌就會進行廚房量化管理,主材、輔料都要求具體重量,食材分量保持一致,杜絕浪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控制好廚房,也能控制好一個餐飲店的成本。
以上這5個大坑,是不是讓你覺得吃貨的錢並不是那麼好掙的?經常吃的人,也一定有自己對餐飲店的評判,只有能夠抓住這些吃貨的心,並且又能得到利潤的餐飲店才能長久的發展下去。所以,千萬不要以為餐飲店門檻低就好經營,有好的技巧這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