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男人們鍾愛的機車、雪茄、手錶、攝影,哪一樣不是燒錢的?但釣魚是個例外。文|金融八卦女作者:yoyo
· · ·
說起來,中國男性的愛好確實不太廣泛,有點匱乏,完全不似王佳芝對易先生說的那樣:
「你們男人的樂子有那麼多。」
但是在這些僅存的興趣愛好裡,唯有釣魚這一件事可以兼顧智力與體力並行,甚至在釣魚圈,匯集了這世間所有的智者與能人。
(釣魚圈定律:除了釣不上來魚,其他什麼都會)據說有這麼一個無法考證的調研數據:2018年9月,一家社會觀察媒體隨機街採了100位中年男性,看看他們的後備箱裡都放了什麼——62人的車裡放有全套釣具。你可以把它當成段子來聽,但釣魚在中老年群體的地位可見一斑。
所以,釣魚到底是男人的什麼魔力春藥?
1./ 釣魚重塑人生 /
男人為什麼這麼喜歡釣魚,這個問題至今都位列世界幾大未解之謎之列。那種揮一揮釣竿釣不走一隻小魚的寂寞,也讓家裡的老婆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只有釣上魚來的那一瞬間,你才能懂:
「大魚上鉤那一刻,就是自摸清一色一條龍的感覺。」
好吧,我勉強懂了一點。
但是男人為了釣魚付出的代價遠不止時間、金錢、家庭關係,必須得為了釣魚上一次新聞,才可以體現釣魚的最大價值。這就是真愛:
你沒看錯,就是在這個大橋墩子的洞裡,用生命在釣魚。
你要問為什麼這麼拼,還不是因為那些萬人搶坑位的戰況太激烈了。
當然最佳位置還要屬這位,人魚合一說的就是他了。
有這種捨身釣魚精神的不止一位。
也能不吃不喝,晝伏夜出地只為釣魚。
又是一個釣魚夜。
至於那些身殘志堅依然堅守釣魚陣地的真·釣王,則總是能讓人肅然起敬。
真害怕這位哥一激動更加傷痛慘重。
釣魚不僅可以讓廣大男性找到自我最佳位置,甚至可以讓人迷途知返,重塑人生。
博主@組織二號頭目 分享了自己一個朋友的故事(是否「無中生友」有待考證哈):
「年輕時不知道幹啥賺到了錢,他說他一輩子毀在兩件事上,賭博和吸毒。後來開始釣魚了,沉迷釣魚不能自拔,覺得沒時間也沒興趣去幹那兩件事,獲得了新生。」
而且釣魚某種程度也有利於促進家庭和睦,比如說佔據了小三們的位置。
當然也有解放了天性的大爺們,掉進了釣魚的感情漩渦。
總之,釣魚就是男人們家庭之外的溫柔港灣,讓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智、毅力、從一而終...等等品質。當然,他們也會自我感動。
2./ 釣魚圈的人,無所不能 /
釣魚的男人們,最值得炫耀的戰利品當然是剛釣上來的,足以扇自己一個大耳瓜子的大魚,但是這種運氣總是很渺茫,能釣到一水桶的小魚就不錯了。釣魚裝逼專用圖:
但是在最具權威的釣魚吧裡,單純曬魚早已不算是必備的社交禮儀,必須有一些一技之長。這些熱愛釣魚的男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或許是老婆口中的「家庭廢物」,但是在釣魚這件事上,他們展示了自己畢生所掌握的技能,這其中包括但不限於各種地形偵查、救死扶傷、田野監管、以及地球生物研究。看著是個不明生物:
當然釣到這種驚嚇的可能性也不太多,更多的是釣到我們平時經常有機會見到,但也不太容易見到的東西。
而且,魚釣不到沒關係,但是絕對不能空手回去。
看著這位大姐的背影,估計救人的釣魚大哥心裡也是鬆了口氣。
而圈外的人也都紛紛慕名前來釣魚圈請教,畢竟各位大哥都是閱歷豐富,見過世面的。
這種模樣像極了圈外的人想努力擠進圈子,而圈內的各位老哥們則早已脫離了低級趣味。但是不論混什麼圈子,如今都有個鄙視鏈,這叫圈層文化。在釣魚圈裡,水滴鄙視紡車,紡車鄙視手竿,手竿鄙視海竿,海竿鄙視一切不用竿子的釣魚,比如土炮、手線、霸王捆、錨鉤,然後以上這些人再共同鄙視電魚網魚的。
不過在講究技術流的領域裡,也都會有高端的氪金玩家。這些大爺們的氪金不像你玩王者榮耀買個皮膚還要猶豫半天。如果你有幸和父母住在一起的,這時候你就會知道原來取快遞這件事,有一天你爸會比你積極得多。
當然,也絕對比你買得多,買得貴。
▲圖片來源:穀雨數據但是買各種道具都是初級玩家的,高級玩家都要氪房、氪魚池,再高級的皮划艇坐上去也比不上走兩步就能置身釣魚聖地的快感。
甚至專門包個魚池也不在話下,自己圈起來養著的魚,釣起來是格外的爽。
這就是大爺們的遊戲,看似低調樸實,實則滿滿的money味道。
3./ 釣的不是魚,是人生 /
痴迷於釣魚的中年男人們這麼努力,當然不只是為了吃魚。
▲圖片來源:穀雨數據
比起釣不釣得到魚,他們更享受釣魚的過程——那種浮標點動後中魚的快感,就像全身觸電一般酥酥麻麻,誰能戒得掉?你說,讓你戒掉添加購物車的習慣,你能戒掉嗎?而且當一片大好的水域旁邊圍坐了一圈人時,這時候沒有人關心你混得咋樣,當一條大魚上鉤時,你就是全場的焦點,不管身體還是心理都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試問,哪個男人可以拒絕這種雙重高潮?在如今的社會,想混個愛好圈子沒有金錢怎麼行得通?那些男人們鍾愛的機車、雪茄、手錶、攝影,哪一樣不是燒錢的,更不要提那些倒騰古玩字畫的,沒點家底還真不敢上桌。但是釣魚作為為數不多的能夠獲得自我滿足以及卑微快樂的愛好,並不需要必須燒錢。
就像有位知乎網友說的:
「要說為什麼喜歡釣魚,而且容易上癮?簡單概括一句話,釣魚能讓窮人裝B,也能讓富人裝B,窮人裝釣技的B,富人裝釣具的B。」
你看,大家各自自嗨,互不幹涉。
這應該是脫離了所有社會人成功要素之外的公平,釣魚十塊錢的裝備和1000塊的裝備,不一定誰釣的多呢。而且就算釣不到也沒關係,只要坐在了水邊,不管釣不釣到魚,心裡總是舒服的。
當男人們釣魚時,時間在他們的自我空間裡相對靜止。他們的大腦活動趨近於零,literally的賢者時間。
「最早我以為釣魚的樂趣是上魚,後來發現魚上多了摘魚好累,動不動就弄的一手腥,釣回來的魚還要殺,現在發現真正的樂趣就是以釣魚為名在水邊享受獨處的時光,弄套隨身茶具和小電扇,眯一覺可舒服了。」
這是位微博博主記錄自己的釣魚心路歷程。
就像樓下車庫的20分鐘抽菸時間一樣,這時候陪伴你的不是車載廣播和手裡的那根煙,而是耳邊的微風和眼前的這根杆。釣魚也是這群中年男人們脫離家長裡短的出口,而且某種程度上這種活動也健康很多,總比去網吧和打麻將好得多吧。甚至如今依然有越來越多的年輕男性步入釣魚的行列,有數據顯示,近兩年95後垂釣用品的消費增速是70後的4倍左右,釣魚人群的年輕化已成趨勢。甚至釣魚也成為了年輕情侶之間的博弈之爭,爭不過的只能暗自生氣:
而爭得過的(也不知道是爭得過還是沒爭過),最後就度過了陪釣的一天。
甚至在夫妻關係裡,釣魚也成為了一個主要矛盾。
但是這依然無法阻擋男人們為這僅剩不多的一項愛好投入大把的時間與精力。當然了,男人釣魚也會出於一種原始的狩獵本能,捕獵的喜悅是根植於人類基因裡的,只不過在這方面男性相對女性表現得更強烈一些。像某釣魚公號寫的那種,在男性不同的年齡時期,「釣」這個事,總是折射出不同的人生境遇,說來還是有那麼點哲學道理(雖然不確定是不是自欺欺人)。
你們看,連王源也沒逃過釣魚的真香定律。
看來對於男性而言,釣魚真的是從小的夢想。畢竟在當代,釣魚是為數不多的合法狩獵。中國男人把這個看似修身養性的運動,開發成了集謀略和體能於一體的虛擬戰爭。敵人就是水底的魚,戰爭裡的不可控因素就是家庭的羈絆,最後男人們用盡所有兵法智謀取得或大或小的魚作為勝利成果,甚至還可以作為戰利品到處送人。這種短暫的快樂是完全可以自己掌控的,畢竟釣魚戰爭結束之後,擺在眼前的依然是房子、車子、票子。生活不還得繼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