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綜合】據韓國中央日報27日報導,12月20日下午5時,忠清北道清州市清原區清州國際機場候機廳。在濟州航空窗口前購票前往濟州的乘客排起了長隊,這與兩三年前在周末、節假日售票窗口也冷冷清清的景象截然不同。以前空蕩蕩的國際線候機大廳內也是人聲鼎沸。
圖為12月22日上午,清州國際機場國際線候機大廳人頭攢動。
本月18日晚7時10分,韓國全羅南道務安郡望雲面務安機場大樓二樓。晚上8時20分起飛前往日本北九州島市客機的出入境手續已開始辦理,但機場內外仍是一片冷清。當日下午從務安機場起飛的航班只有一班,部分乘客來到換錢處看到捲簾門已放下後就轉身離開了。金準城(音,56歲,光州廣域市)表示,「飛機馬上就要起飛了,人還這麼少,我都以為來錯地方了」。
一直備受赤字困擾的地方中小機場根據吸引顧客戰略和區位條件的不同,面臨著冰火兩重天的情況,既有像清州機場這樣扭虧為盈的,也有像務安機場這樣虧損額大幅增長的。
清州機場今年在時隔19年之後終於摘掉了「萬年赤字機場」的帽子。韓國機場公社26日表示,「清州機場去年虧損9億韓元,預計今年將實現自1997年開航以來的首次盈利(5億韓元)」。
清州機場扭虧為盈是不斷擴充航線、增加國內外遊客雙管齊下的結果。停靠在清州機場的廉價航空公司吸收了忠清圈和首都圈一帶的需求,這也為斬斷虧損鏈貢獻了一份力量。而航線的擴增則是機場攜手地方政府和機場公社進行合作分工所取得的成果。忠清北道機場支持組發揮了主導作用,從2008年引入濟州航空開始,先後引進了易斯達航空(2009年)、真航空(Jin Air,2015年)等多家廉價航空公司。其中,機場公社在設施維修方面提供了積極支持。最終,2009年還只有兩條航線的國際定期航線增加到了現今的9條(中國大陸8條,中國香港1條)。
航線的擴增帶動了乘客和通航班次的增加。清州航空乘客繼2009年突破100萬人次後,又於去年創下211萬人次的新高。年均通航航班次數也增加了81%,截至今年11月底已由2009年的8878架次增至1.6108萬架次。去年通過清州機場入境的外國人達到了39.0483萬人次,其中98.6%(38.5012萬人)為中國人。
相反,務安機場的虧損幅度在繼續擴大。今年是開航的第九個年頭,預計將創下120億韓元的虧損。務安機場於2007年斥資3017億韓元開航,立志將自己打造成韓國西南部的代表性機場。但國際線路只有中日兩個國家,國內航線也只有濟州一處,因此被譏為「半調子機場」。今年日均客流量僅有860餘人次,利用率也相當低迷不振。
圖為12月18日下午,在辦理離境手續前20多分鐘窗口與候機廳等依然空蕩蕩的務安國際機場。
航線較少加上政府的需求預測失誤是導致機場長期虧損的主因。務安機場的空中航線總共只有7條,韓國國內線路1條(濟州),國際航線6條,但這些國際航線也只有浦東、北京兩條航線是定期航線,其餘四條是不定期航線。務安機場開航後每年虧損達60-70億韓元,今年則創下了100億韓元以上的虧損額。
務安機場在開航當時曾推進與光州機場的合併,後因光州廣域市居民的反對而擱置,這也是致其虧空擴大的原因之一。韓國機場公社務安支社相關人士表示,「運營航線及基礎設施不足,加上今年開始繳納29億韓元的機場土地、建築物租金等,導致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專家們主張,「應實施航線多元化來搞活務安機場」。這是因為有意見認為,務安機場遠離光州市、麗水和順天等,地理位置上的局限導致其經營不見任何起色。開航以來唯一的一條國內航線——金浦線於2010年7月停飛便是典型例證。儘管要求保留金浦線的呼聲很高,但隨著乘客減少以及與KTX列車湖南線項目的開通,最終還是停止了飛行。韓瑞大學航空交通物流系教授盧建秀(音)表示,「當務之急是推進與光州機場的合併、擴充不盡人意的交通和觀光基礎設施、通過加大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來增加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