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沙灘成金山文化名片 "沙灘效應"帶動經濟效益[圖]
星尚·熱波音樂節
金山國際沙灘音樂煙花節
東方網5月5日消息:2013年國際排聯沙灘排球首站大滿貫賽5月1日在上海金山城市沙灘拉開戰幕,運動、沙灘、海水、陽光以及激情吶喊的觀眾,構成了一道活力四射的假日風景線。
事實上,從今年3月上海市民文化節開幕起,金山城市沙灘就進入了人氣暢旺的時節,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這片沙灘,盡情享受上海的海上風情,享受上海公共文化建設的成果。
美麗的金山城市沙灘位於杭州灣北岸,金山區南端,全長約2公裡,由東北向西南徐徐延伸,這條集海景、海趣、海樂、海韻為一體的城市景觀海岸,已成為上海乃至周邊省市居民休閒度假的好去處,也成為金山區一張別樣的文化名片。
鋪開「沙灘效應」
回溯十年前,金山只有泥灘沒有沙灘,2003年,金山決定打造一片城市沙灘,全程參與設計、建設、開發,看著這片沙灘從無到有、從冷到熱的金山區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局長劉傑告訴記者,金山地處上海遠郊,發展文化產業既缺乏文化資源、專業人才、專業機構,更缺乏資金。因此,唯有因地制宜,走有金山特色的文化發展之路。城市沙灘就是在這樣的思路下誕生的,而當時對這片沙灘的設計、布局就是緊扣開放與時尚。
據介紹,城市沙灘由保灘工程、人工沙灘、濱海景觀長廊、濱海商業街、沙灘排球場館以及水上三輪車、水上步行球、摩託快艇等水上遊樂項目組成。沙灘總長3529米,保灘大壩圍水面積為1.5平方公裡,採用高水隱堤的辦法,隔絕了東海的渾濁,營造了一片碧藍澄澈的海水;人工鋪設的2萬平方米的金色沙灘與海水相映成趣,赤腳踏行其上,腳底細沙相摩,腳面輕浪相撫,令人欣欣然……
硬體打造好了,就需要軟體跟上,即舉辦各類活動,讓沙灘熱鬧起來。金山找到的第一個抓手就是世界沙灘排球巡迴賽,2004年5月,城市沙灘建成後的第一個活動隨即讓這片沙灘打響了知名度。劉傑說,很多人通過沙灘排球賽知道了上海有這樣一片優美的沙灘,有這樣一處適合舉辦戶外活動的場所。很快,各類活動主辦方找來了,「風夏音樂季」火熱出爐,這檔由channelV主辦的戶外音樂節因領風氣之先而一炮而紅。回想起當時活動的火爆場面,劉傑仍記憶猶新,第一年舉辦該活動就吸引了許多年輕人,「韓流」最早應該就是從這裡刮起來的,channelV請來了當紅的韓國歌星,讓樂迷們與之親密接觸。第二年,已具有品牌影響力的風夏音樂季活動更加火爆,全國各地的樂迷紛至沓來。下午1點開場的活動,凌晨3點就有人開始排隊了。
劉傑坦言,「與各種市場化主體合作的過程給我們的觸動很大,讓我們知道了什麼叫文化品牌?為什麼要打造文化品牌?什麼叫市場運作?怎麼進行市場運作?」在劉傑看來,真正的市場化是按照經濟發展規律推進品牌建設。「市場最聰明,哪裡有利可圖,哪裡就有人來、就有資金進入,完全不用費力招商。」換言之,市場化運作,政府要做的無非就是提供良好的運作平臺並配置公共資源,其他交給市場來完成就好。
在市場化的道路上摸爬滾打,新絲路模特大賽、沙灘足球賽、汽車拉力賽……一場場重頭品牌活動陸續「落戶」金山城市沙灘,圍繞「文化」兩字,金山區以「相約海濱」為主題打造系列沙灘活動,目前可以說做到了,「春夏4月到11月,周周有活動,月月有重點。」
令劉傑頗為自豪的是,隨著各類活動品牌一起樹起的還有沙灘品牌,「沙灘效應」漸漸產生了,金山城市沙灘這片國家4A級景區的人氣也越來越旺。數字顯示,2010年全年,城市沙灘接待的遊客數量為159.47萬人次,2011年起,免收門票後,年遊客數達到219.7萬,2012年更是突破237.4萬。
散播「帶動效應」
「沙灘效應」漣漪陣陣,其散播的「帶動效應」也越來越廣,沙灘的經濟效益不僅僅體現在這2公裡內。
拿2012年星尚·熱波音樂節來說,這是該音樂節第二次在金山城市沙灘舉行,來自中國、英國、德國、日本等國的20多檔藝人和團體相繼登臺演出,共吸引5萬餘名觀眾到場觀看。除了有可觀的票房收入外,活動對沙灘周邊的消費拉動也十分明顯。三天活動期間,金山石化地區主要酒店的實際入住率達到95%以上,皇家金煦、海鷗大廈等高檔酒店的入住率接近90%;金山其他景區接待遊客人數均有提升,餐飲業消費增長明顯,僅金山嘴漁村接待遊客數就較平時翻了一番。此外,活動對金山城市沙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提升也不容小覷。據統計,音樂節舉辦前後,區外媒體共刊發報導60餘篇,累計轉載100多次;上廣990新聞、上海交通臺在音樂節開幕前進行滾動報導10餘次。音樂節期間,新浪微博相關信息達到4499條,「金山傳播」三天共發布微博30條,網民累計轉發319次,評論104次。之後的2012年上海金山國際沙灘音樂煙花節舉辦期間,皇家金煦酒店、海鷗大廈、世安大酒店、金山賓館等臨近城市沙灘的賓館酒店出租率同樣明顯上升,皇家金煦酒店的客房出租率超過90%;煙花節兩天,金山嘴漁村遊客人數均保持在4000人次上下,海鮮一條街用餐人數同比增長20%。
活動越辦越多、越辦越好,金山區也努力探索運用更市場化的經營、推廣方式為沙灘注入新的活力。劉傑告訴記者:「以去年的音樂煙花節為例,我們嘗試了利用煙花節自身影響力、品牌、冠名權、場地廣告等資源,按照市場的交換原則來獲得社會和企業的資金支持。如與上海著名汽車銷售品牌企業永達控股(集團)公司磋商談判,煙花節獲得了60萬元獨家冠名贊助。」「活動結束後,我們也進行了總結和思考,煙花節從燃放質量上講,居於上海乃至全國前列,但就一個節慶活動而言,僅僅不到一小時的煙花燃放顯然是不夠的。我們考慮對2013年的活動內容作出調整:一是延長城市沙灘開放時間;二是增加活動內容,如設立沙灘美食街、文藝演出、沙灘相親、金山名優農產品展銷等。」
劉傑坦言:「文化品牌的培育、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金山區正在一步一個腳印的實踐中尋求突破。2012年底,金山區還成立了文旅集團,從體制機制上為城市沙灘文化品牌的打造增添力量。「我們的目標很明確,打造國際上有知名度的沙灘活動;我們的思路也很開闊,車展、遊艇展都可以在城市沙灘舉辦,啤酒節、海鮮節,甚至煙花節也都可以一起舉辦。」劉傑對於城市沙灘的明天信心滿滿:「城市沙灘是金山區發展文化產業得天獨厚、不可複製的優勢,依靠這片沙灘,金山區的文化產業有著巨大的前景和空間。」
(來源:解放日報 選稿:項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