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外匯
據瑞銀集團的報告,瑞士可能會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這將令瑞士央行的日子變得更加難過。
瑞銀經濟學Alessandro Bee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多年來,瑞士一直在採取外匯幹預措施,以防止瑞郎過度升值。如今,瑞士符合美國設定的匯率操縱國的三個標準:即較高的資本帳戶盈餘和雙邊貿易平衡問題,以及大規模幹預。
瑞士此前已經被列入觀察名單,並可能在美國財政部發布下一份半年度匯率報告時被升級。
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此前表示,除了負利率之外,幹預措施對於防止通縮和衰退的發生至關重要。瑞士的政策制定者強調,他們並非試圖人為壓低瑞郎匯率,而只是試圖限制瑞郎的大幅升值。
Bee指出,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瑞士當局的外交技巧以及美國的善意,美國也可能不會採取任何報復措施。
不過他同時也指出,「即使可以避免與美國發生衝突,滿足所有這三個標準,也可能導致瑞士央行未來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加,並可能增加匯率的波動性。」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瑞士外,瑞銀的報告還顯示,泰國和中國臺灣地區滿足了美國財政部列出的標準,可能會被列入匯率觀察名單。
列入觀察名單需要滿足以下三條標準中的兩條:與美國的貿易順差不低於200億美元;經常項目盈餘與GDP的比例不低於2%;一年中六個月持續單邊幹預匯率的規模相當於該國或地區GDP的2%。
泰國央行行長Veerathai Santiprabhob於7月14日表示,他不擔心即將發布的報告,因為泰國已向美國財政部解釋了其外匯政策。他說,泰銖兌美元是雙向波動的,實際上比去年有所貶值。他補充表示,央行只有在波動過度時才會幹預,因為實施的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而美國財政部理解這一點。
美國在上一份報告中取消了中國的匯率操縱國標籤。當時的觀察名單中新加入了瑞士,保留了中國、日本、韓國、德國、義大利、愛爾蘭、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越南。
瑞銀的報告發現,大約75%的央行都進行了持續的匯率幹預。策略師們表示,在美國財政部監測其匯率的經濟體中,亞洲佔了大約60%。
「儘管我們認為任何國家都不會被貼上匯率操縱國標籤,但該報告對外匯市場具有象徵意義,」瑞銀策略師寫道。「持續單邊幹預意味著當局可能不得不側重於縮減經常項目盈餘或是結構改革,以避免中期受到意想不到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