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回顧與展望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2020年,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國家「十四五」規劃建議》),指出要「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物古籍保護、研究、利用,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加強各民族優秀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建設長城、大運河、長徵、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

自2017年起,中辦國辦先後印發《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等相關文件,2019年《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以下簡稱《建設方案》)出臺,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十四五」規劃建議將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也列入其中,形成了「四大」國家文化公園布局。

說起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全國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十分關注。十三屆全國政協以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每年都有相應的調研和視察活動,全國政協委員和相關領域專家為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和遺址文物的保護積極建言資政,發揮了獨特積極的作用。2020年9月,全國政協以「推進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情況」為題,召開第十七次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百餘位全國政協委員和相關部委同志參會,通報情況、平等協商、凝聚共識。

依據相關報導、結合各地進展情況,重點圍繞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本報記者整理了近年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牽頭組織的履職活動,回顧和展望全國政協對於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工作要點和進程。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

長城,總長度21196.18千米,歷經2000多年的持續營造,涵蓋春秋戰國、秦、漢、唐、明等12個歷史時期,作為我國乃至全世界體量最大、分布最廣的具有線性特徵的軍事防禦體系遺產,於1987年被列為世界遺產。此後,全國政協關於長城的提案和調研活動每年都在提出和進行,可以說,長城保護各項工作的開展離不開歷屆全國政協委員們的積極建言。

2019年《建設方案》明確文化和旅遊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負責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組織協調工作,計劃用4年左右時間,到2023年底基本建成,其中長城河北段作為重點建設區於2021年底前完成建設任務。

2020年8月28日至9月4日,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調研組圍繞「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主題,在山西、河北兩省開展監督性調研。這是十三屆全國政協以來第一次、也是《建設方案》印發以來首次對長城進行調研。

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目前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相關部門,通過開展實地調研、建立工作專班、編制相關規劃、組織專家論證等多種方式,正在有序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結合長城文化公園實際,已建立了較完善的規劃體系。同時,根據長城沿線15個省(市、區)申報情況,統籌考慮資源稟賦、人文歷史、區位特點、公眾需求等因素,初步遴選了45個國家層面重點建設項目。對沿線15個省(市、區)300餘名幹部和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線上培訓,進一步提升各地開展有關長城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承的思想認識,提高相關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同時因地制宜開展廣泛的主題活動和宣傳教育。文化和旅遊部還將加快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數字雲平臺,整體提升沿線省份宣傳展示水平。

委員們認為,高質量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要堅持保護第一,嚴格保護和管控長城文物本體及周邊環境,同時根據每段長城的區位特點、資源稟賦、人文歷史、現實需要等因素,研究確定保護重點,努力做到分類施策、精準保護。要正確處理保護和利用的關係,做到既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又避免無序開發、過度商業化。

在歷史上長城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不僅是軍事防禦工程,也是發展商貿、文明互通的橋梁和各民族的家園,要通過研究闡釋不斷挖掘長城的精神文化內涵,講好長城故事,弘揚長城精神,不斷堅定文化自信。做好「長城+」的文章,把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與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不斷提高沿線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要鼓勵引導更多志願者、社會團體參與長城保護,開展公益服務,逐步形成政府主導、群眾支持、社會參與的長城保護新局面。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

由京杭、隋唐、浙東運河三部分共同組成的中國大運河,全長約3200公裡,是世界上開發年代最早、空間跨度最大、使用時間最長的運河,至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

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爭霸中原,利用長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古水道,挖下修鑿邗溝的第一鍬土,一部恢宏磅礴的運河史由此開篇。同一時期,越王勾踐開鑿山陰故水道,成為浙東運河的前身。

隋唐大運河始建於公元605年。隋朝開通永濟渠和通濟渠,逐步形成以北京和杭州為起始點,以洛陽為中心,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5大水系的水運大動脈。

元代之後,隨著北京成為國家政治中心,大運河的航運目的地也由洛陽轉移到北京。隋唐大運河被截彎取直,濟州河和會通河開鑿而成,又修建通惠河,全長約1800公裡的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至此,構成了以大運河為中心,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等8省(市)20多座城市的水上交通網。

千百年來,大運河日夜不息,流淌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與大運河相關的修復、整治與活化利用工作從未中斷。早在「文革」結束後不久,剛開始恢復工作的第五屆全國政協就開始積極推動大運河的申遺和保護,相關提案更是連年不斷。

2019年2月,中辦、國辦印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旨在推進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工作,打造宣傳中國形象、展示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的亮麗名片,以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為引領、統籌大運河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十三屆全國政協以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調研組連續兩年赴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等沿線多省(市)對大運河進行了專題調研,還通過雙周協商座談會、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等,為做好大運河工作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建議。

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目前,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綜合效益逐步顯現。《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方案》完成,明確了各項重點任務的時間表、路線圖。沿線各省(市)相關博物館、展示館、文化公園、遺址工程等都在熱火朝天地建設中。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立法工作也在順利進行,大運河文化遺產監測管理平臺初步運行。重點河段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北延應急試調水後,目前,通惠河、北運河等主要河段已基本實現常年有水。同時,沿線各省(市)也在積極制定生態空間管控措施,對重點河段進行全面監測和綜合治理。

全國政協委員也將繼續關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幫助進一步凝練和挖掘大運河文化內涵,研究謀劃一批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國家級重大標誌性項目,動員社會各界力量推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共建共治共享。

長徵國家文化公園

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以中國工農紅軍一方面軍(中央紅軍)長徵線路為主,兼顧紅二、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長徵線路。涉及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寧夏15個省區市。

《建設方案》印發以來,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連續兩年就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和革命文物保護、紅色旅遊線路建設等相關題目組織專題視察。委員們實地考察、座談交流、訪問紅軍後代,重走長徵路,感受長徵精神,為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建言獻策。

2020年10月11日至17日,全國政協「推進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和革命文物保護」視察團在甘肅、寧夏、陝西開展考察,委員們貼近長徵線路走,深入歷史場地看,先後來到哈達鋪紅軍長徵紀念館、會寧紅軍會師舊址、華池縣南梁革命紀念館、將臺堡紅軍會師紀念館、吳起中央紅軍長徵勝利紀念園、志丹縣革命遺址、延安革命紀念館、瓦窯堡革命舊址紀念館等革命遺址,深入了解革命文物保護和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情況。

2019年,視察團從紅軍長徵集結出發地於都出發,先後考察了於都中央紅軍長徵出發地紀念館、於都河渡口、瑞金中央政治局舊址、猴場會議會址、遵義會議會址、婁山關戰鬥遺址、青槓坡戰鬥遺址等30餘處紀念館、名人故居和革命遺址遺蹟,並沿著紅軍足跡考察赤水河地區。

紅軍長徵歷時兩年,線路總長達到3萬多公裡,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歷史和文化遺存。長徵,是中國近代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業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長徵文物記錄了長徵的歷史進程,印證了長徵的行軍路線,見證了中國革命成熟的堅強領導核心的形成,記錄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為探索中國革命道路進行的艱苦卓絕的鬥爭歷程。2018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見》,為切實加強新時代革命文物工作,充分發揮革命文物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中的重要作用,就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提出了意見。

《建設方案》中提出,計劃於2023年基本完成建設任務。在此契機下,委員們建議要貫徹落實好黨中央關於革命文物保護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有關文件精神,切實抓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傳承各項工作。要從實際出發,認真謀劃省市縣三級規劃,著力突出重點、做出亮點、體現特色。要處理好保護與利用的關係,堅持保護第一,在加強保護的基礎上把革命文物利用好、革命傳統弘揚好、革命文化傳承好。要加強研究、資政育人,加強長徵歷史文化和長徵精神的研究,加強博物館、展覽館軟體建設,努力提高研究水平,深入挖掘長徵歷史文化當代價值,大力宣傳弘揚長徵精神。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文化亦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黃河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而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則是黃河文化保護與傳承的重要舉措與手段。

2019年9月17日,鄭州黃河國家地質公園臨河廣場,習近平總書記憑欄遠眺。在次日召開的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出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號召。全國政協近年來持續發力,圍繞黃河文化和黃河保護開展履職活動。

2020年1月,沿黃河九省區各級政協全體會議密集召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共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委員們關注的焦點。大家談認識、講體會、擺問題、提建議,為守護母親河、建設幸福河凝心聚力。在2020年全國兩會上,沿黃河九省區政協主席還提交聯名提案,呼籲加快立法和頂層設計,以促進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為抓手,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在寫入「十四五」規劃建議前,「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的概念就出現在委員的提案中。2020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民革甘肅省委會主委霍衛平建議「在國家層面規劃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將其作為繼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之後的第四個國家文化公園」。

那麼,為什麼要把黃河納入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中?

黃河孕育了中華文明,早在石器時代,就形成了中國最早的新石器文明,比如藍田文明、半坡文明出現在黃河支流渭河;龍山文明出現在山東半島等等。6000多年前,流域內已開始出現農事活動。

在我國5000年文明史上,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孕育了河湟、河洛、關中、齊魯等農耕文化,開創了世界農耕文明先河。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黃河流域和近鄰地區的有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四座。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黃河中下遊地區是全國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發展最早的地區。北宋以後,全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向南方轉移,但是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進程中,黃河流域及黃河下遊平原地區仍處於重要地位。

九曲黃河,奔騰向前,以百折不撓的磅礴氣勢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是中華文明的精髓,納入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當之無愧。

黃河國家文化公園以青海省瑪多縣多石峽以上地區為河源區,由東向西包括上、中、下遊和11個河段,主要涉及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在國家相關部委和主要涉及地區的共同推動下,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進展取得豐碩成果,相信今後隨著政策的出臺和實施,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會成為中國一張亮麗的「金名片」。

來源:人民政協報

相關焦點

  • 建章立制 加強統籌 嘉興市紮實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為紮實推進我市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11月27日,我市召開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會議,會議總結回顧前期嘉興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工作開展情況,審議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相關材料,並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 【關注】「回顧2020 展望2021」固安縣文化館2020年文藝匯報演出...
    【關注】「回顧2020 展望2021」固安縣文化館2020年文藝匯報演出隆重開幕 2020-12-13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進展如何?
    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是我國重大文化工程之一。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9年年底印發的《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以下簡稱《建設方案》),長城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計劃用4年左右時間,到2023年底基本完成。那麼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目標是什麼?為實現相關目標,國家出臺了哪些政策措施?具體到各省(市)有何進展?
  • 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穩步推進
    原標題: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穩步推進  12月23日,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在貴州省遵義市召開。記者從推進會上獲悉,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目前正穩步推進,重點建設區已取得重要進展,標誌性項目有序實施。
  • 能源發展回顧與展望(2020)
    《能源發展回顧與展望(2020)》是中電傳媒年度系列報告之一,《報告》全文約4萬字、36幅圖表、10個專欄,由七大篇章組成,主要內容包括:重點關注「十三五」期間我國能源發展成就、系統總結2020年各能源品種生產運行情況、整體把握能源政策脈絡及行業大事、分析探討能源發展的新任務新趨勢。《報告》分析2020年我國能源發展的主要特點:1、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提速,可再生能源成為主力新增電源。
  • 【評論】在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中涵養文化自信
    黃坤明的講話,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具體要求,提供了重要遵循,將進一步引導全省黨員幹部群眾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增強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這是黃坤明在遷西縣實地察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等情況。河北日報記者趙威攝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高質量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就要深刻認識長城之於中華民族的重大意義。長城凝聚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和眾志成城、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徵,具有超越古今的持久影響力。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召開
    本報秦皇島12月11日電(記者張賀)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今天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召開。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強調,建設國家文化公園,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重大文化工程。
  • 河北紮實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規劃引領,項目支撐,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高標準推進作為長城國家文化公園重點建設區,河北堅持科學編制規劃,突出優勢特色,深入挖掘長城文化價值、景觀價值和精神內涵,統籌推進項目建設和公共服務提升,探索出一些好做法好經驗,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中走在了前列。以「大格局、大視野、大境界」抓好規劃設計。
  •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指導思想及基本原則
    國家建長城文化公園既是堅定文化自信的國家文化戰略,同時也是以文旅、農旅融合為導向的區域發展之新戰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背景是發掘好利用好豐富的長城文化、長城文物以及相關文化資源。做好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是要深刻了解中央有關文件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中央關於長城等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什麼?我們如何認識和把握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指導思想?
  • 文化和旅遊部召開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會
    胡和平強調,建設國家文化公園,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重大文化工程。我們要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文化建設戰略決策,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長城作為中華民族象徵的重要地位,充分認識長城文化在弘揚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價值和作用,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成為傳承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走廊、中華民族共同精神家園、代表國家水準和展示國家形象的亮麗名片、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文化和旅遊體驗空間。
  • 回顧與展望:南亞地區國家風險最新特點
    展望未來,南亞地區的國家風險呈現出四個發展趨勢:首先,克什米爾問題將繼續成為地緣政治風險的最大誘因,新冠疫情的爆發則給這一問題帶來了新的不確定性;第二,「一帶一路」面臨區域性競爭,但其對南亞經濟的價值無法被取代;第三,印度經濟政策可能引發社會失穩與政治動蕩。民族主義政策的執行和經濟幹預力度的加大可能在國內外掀起爭端;最後,阿富汗實現和平仍需時日。
  • 專家學者在嘉峪關暢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原標題:專家學者暢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11月3日至11月6日,由甘肅長城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發展研究中心、嘉峪關絲路(長城)文化研究院主辦,西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嘉峪關長城博物館承辦的「
  • 《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要點
    為紮實推進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制定本方案。 加強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宣傳,深入解讀中國特色國家文化公園理念,大力宣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意義、豐富內涵和進展成效,有針對性地開展監 督,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四)強化督促落實。分別制定長城、大運河、長徵國 家文化公園建設實施方案,對重點工作進行細化分解,明確時間表和路線圖。
  • 回顧2020展望2021祝福句子
    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於總結回顧2020展望2021_回顧2020展望2021祝福句子,希望你喜歡。總結回顧2020展望20211.2021年過去了,回顧這一年,什麼也有,酸甜苦辣味的,工作上不好不壞,生活上至從有了你大寶貝,多姿多彩,好快,這一年你5歲啦,感覺剛出生的你就在昨天,有苦有甜,感恩遇見丶感恩相見,不強求,希望2021年,讓自己更加努力,做不一樣的自己,平凡人也可以生活的不平凡。
  • 回顧與展望:2013年北京論壇開幕式在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
    原標題:回顧與展望:2013年北京論壇開幕式在釣魚臺國賓館隆重舉行   又到北京最美麗的季節,一年一度的北京論壇再次與世人重逢。今年恰逢北京論壇舉辦十周年,11月1日上午,論壇開幕式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
  • 傳承紅色基因 凝聚奮進偉力丨貴州高質量推進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建設長徵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將有助於推動貴州革命文物和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極大促進文旅深度融合,助推貴州形成紅色文旅牽頭,全線自然資源、歷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資源整體聯動,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全面發展的新局面。
  •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專家諮詢委員會成立
    12月10日,浙江在杭州召開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專家諮詢委員會會議,來自全省不同研究領域的35位專家被授予聘書。會議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長城、大運河、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部署要求,研究推進浙江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會議指出,成立專家諮詢委員會是浙江大運河文化智庫建設的新探索,將有力助推浙江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
  • 汶上縣司法局2019年工作回顧和2020年工作展望
    只爭朝夕加油幹不負韶華再出發汶上縣司法局2019年工作回顧2020年工作展望★ 前言 ★2019年,是汶上縣司法局完成機構改革重組後履行職責的第一年利用「普法+陣地」、「普法+新媒體」、「普法+文藝」等模式,著力抓好縣鄉村三級法德文化主題公園(廣場)、民主法治村(社區)」和「兩個基地」等普法陣地建設,法治電視欄目《法潤中都》、「法治中都」抖音號快手號、企業信息平臺等普法新媒體建設和普法宣傳隊伍建設。以「法律八進」為抓手,相繼開展了「公共法律服務中都行」、「新時代文明實踐法律服務」、「12·4憲法宣傳」等系列活動。
  • 推進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和革命文物保護
    10月14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劉奇葆率領由全國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組成的全國政協考察團,赴西吉縣將臺堡紅軍會師紀念館,就「推進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和革命文物保護」開展專題調研,並向中國工農紅軍長徵將臺堡會師紀念碑敬獻花籃。
  • 嘉盛集團:每周市場回顧與展望(19/12/30)
    來源:金融界網站上周金融市場重大事件回顧:1.聖誕假期消息面清淡。上周為聖誕周,歐美主要國家休假。本周將會公布中、美、歐等全球主要國家製造業PMI指數;美聯儲將於1月4日凌晨03:00(北京時間)公布12月會議紀要。主要產品行情展望:歐元/美元(EURUSDH4):上周《每周市場回顧與展望》我們表示「本周關注1.1050關鍵位置,如果在此位置獲得支撐,則仍有望延續上漲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