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11月16日訊近日,由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嶗山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嶗山旅遊集團、大眾網青島承辦的「保護最美海灣 踐行文明旅遊」線上暨線下文明旅遊宣傳活動如約舉行。
本期活動由青島酒店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青島航海文化研究會秘書長、青島旅遊從業人員協會秘書長萬蕾作為主講嘉賓,以石老人海水浴場為中心展開,根據沿途的開放式廣場、海岸線、沙灘、運動場所、垃圾分類科普體驗館等場景,從不同角度與層面進行文明知識普及,結合相關實際案例現身說法,為廣大網友上了一堂生動直觀的「文明」公開課。截至目前,直播觀看量達26.80萬。
微風輕拂,碧波蕩漾,冬日暖陽下孩童嬉戲,三兩好友海邊踏浪,一派其樂融融之景,這裡便是有著「青島濱海城市客廳」之稱的石老人海水浴場。美麗的自然風光令無數遊客慕名前來,在欣賞美景之餘也容易讓不文明的現象趁虛而入,「沙灘、大海、暖陽會吸引很多的遊客來此露營,但這並不意味著你能在沙灘上燒烤,那些油漬、碳灰會給海灘造成不可避免的傷害,而如果遺留下竹籤、啤酒瓶的玻璃碎片更會威脅著遊人的安全」,萬蕾邊走邊和網友們分享著自己的所思所感,在此,她也呼籲「美景需要大家一同守護」。
石老人海水浴場的沙質細膩,體感舒適,但若在光滑的路面上則容易打滑發生意外,為此浴場外圍專門鋪設了木質休憩區域,遊客離開浴場必經此處,腳底攜帶的細沙將透過木板縫隙留在沙灘上,也可通過衝腳池將腳上的泥沙衝洗乾淨,在提升遊客休閒服務質量的同時,亦增強了遊玩的安全係數。
另一邊的垃圾分類科普體驗館令記者眼前一亮,場館小而精緻,塑料、金屬、紙張、玻璃等投口不僅有中英文說明,還加上了相應的簡易圖畫,除以上投口外,還設有專門收納舊衣物的「織物」投口,以實現資源再造與循環利用。居民可通過投放可回收物積攢積分,並在一旁的積分兌換一體機上兌換禮品,以此促使「垃圾分類」成為全民生活好習慣。而這正是嶗山區踐行文明旅遊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嶗山區文旅委以建設文明旅遊景區為載體,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通過組建文明旅遊志願者服務隊伍、設置學雷鋒志願服務站點、健全全域旅遊導引系統等舉措,全力打造全域旅遊示範區。2019年9月,嶗山區被國家文旅部命名為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
本期直播線上及線下均增設了有獎互動問答環節,往來的市民遊客到現場的文明旅遊志願服務站了解文明知識之餘,還能通過文明知識問答獲得精美小禮物。「我平時對文明旅遊這塊就比較關注,所以剛剛的題目對我來說不在話下,但這種問答的形式,會讓我對這個文明知識點記憶更深」,遊客侯先生正向記者說著他的「獲獎感言」,「當然也會有知識盲區,這樣的形式也能讓我獲取更多的文明新知識。」
身著紅色志願服的文明旅遊志願者們正手持垃圾鉗和垃圾袋在石老人海水浴場沙灘沿線撿拾散落的垃圾,成為碧海藍天中一道靚麗的風景。志願者李女士告訴記者,以前看別人踐行文明旅遊的時候沒什麼太大的感觸,等到自己上手才覺得神聖又光榮,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與自然和諧共生,我們才能有更長足的發展。
據了解,本期活動以現場直播、互動問答、清潔海岸線、設置文明旅遊志願服務站等形式,「線上+線下」雙管齊下雙效互動,既營造了濃厚的文明氛圍,還引導更多的市民、遊客爭做文明旅遊踐行者,逐步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參與文明旅遊社會風尚,讓文明旅遊為風景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