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梅花一詩詞,全是經典!美醉!

2021-02-08 書畫新風景


元 王冕 南枝春早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梅 北宋 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為有暗香來。


元 王冕 香雪斷橋圖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雜詩 唐 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元 王冕 墨梅圖軸 上海博物館藏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明 陳錄《萬玉圖》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雪梅 南宋 盧梅坡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明 陳錄《梅花圖》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墨 梅 宋 朱熹


夢裡清江醉墨香,蕊寒枝瘦凜冰霜。

如今白黑渾休問,且作人間時世妝。



梅花絕句 南宋 陸遊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南宋 馬麟 層疊冰綃圖 故宮博物院藏


卜算子.詠梅 南宋 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南宋 馬麟 梅花雙雀圖 東京國立博物館


江 梅 南宋 王十朋


園林盡搖落,冰雪獨相宜。

預報春消息,花中第一枝。


明 文徵明 冰姿倩影圖


梅花 北宋 王琪


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

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


清 姜泓 水仙茶梅圖


墨梅 金 趙秉文


畫師不作粉脂面,卻恐傍人嫌我直。

相逢莫道不相識,夏馥從來琢玉人。


清 顏嶽《花鳥圖》冊頁 南京博物院藏


梅花 唐 蔣維翰


白玉堂前一樹梅,今朝忽見數花開。

幾家門戶重重閉, 春色如何入得來?


清 金農 梅花圖


紅梅 北宋 蘇軾


年年芳信負紅梅,江畔垂垂又欲開。

珍重多情關伊令,直和根撥送春來。


再和楊公濟梅花 北宋 蘇軾


莫向霜晨怨未開,白頭朝夕自相摧。

斬新一朵含風露,恰似西廂待月來。


贈嶺上梅 北宋 蘇軾


梅花開盡白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


清 金農 梅花圖 弗利爾美術館藏


梅花 明 高啟


瓊枝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清 石濤 墨梅


早梅 明 通潤


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

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


八大山人 墨梅圖


山園小梅 北宋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清 陳枚 月曼清遊圖冊.寒夜探梅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臨江仙.梅 宋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

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

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漁家傲 宋 李清照


雪裡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

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

玉人浴出新妝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瓏地。

共賞金尊沉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玉樓春 紅梅 宋 李清照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末?

不知醞藉幾多時,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幹愁不倚。

要來小看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


殢人嬌.後亭梅開有感

宋 李清照


玉瘦香濃,檀深雪散,

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樓楚館,雲間水遠。

清晝永,憑欄翠簾低卷。

坐上客來,尊前酒滿,歌聲共水流雲斷。

南枝可插,更須頻剪,莫待西樓,數聲羌管。


吳昌碩 紅梅圖


臨江仙 南宋 辛棄疾


老去惜花心已懶,愛梅猶繞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

更無花態度,全有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帶溪雲。

醉中渾不記,歸路月黃昏。


任伯年 梅花仕女 遼寧博物館藏


蝶戀花 北宋 歐陽修


簾幕東風寒料峭,雪裡香梅,先報春來早。

紅蠟枝頭雙燕小,金刀剪彩呈纖巧。

旋暖金爐薰蕙藻。酒入橫波,困不禁煩惱。

繡被五更春睡好,羅幃不覺紗窗曉。


齊白石 紅梅


梅 宋 南宋 趙蕃


片片梅花脫雨輕,半飛欲墜更多情。

渾疑春雪林梢墮,輸與詩翁照眼明。


張大千 梅花


江梅 唐 杜甫


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後多。

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

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

故園不可見,巫岫鬱嵯峨。


關山月 梅花


早梅 唐 齊己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豔來。

明年如應律,先發映春臺。


董壽平 梅花


江上梅 唐 王適


忽見寒梅樹,花開漢水濱。

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董壽平 梅花


庭梅詠寄人 唐 劉禹錫


早花常犯寒,繁實常苦酸。

何事上春日,坐令芳意闌?

夭桃定相笑,遊妓肯回看!

君問調金鼎,方知正味難。


董壽平 梅花


梅花 唐 庾信


當年臘月半,已覺梅花闌。

不信今春晚,俱來雪裡看。

樹動懸冰落,枝高出手寒。

早知覓不見,真悔著衣單。


董壽平 梅花


早梅 南朝 謝燮


迎春故早發,獨自不疑寒。

畏落眾花後,無人別意看。


董壽平 梅花


冬日雜興 宋 張耒


空山身欲老,徂歲臘還來。

愁怯年年柳,傷心處處梅。


綠蔬挑甲短,紅蠟點花開。

冰雪如何有,東風日夜回。


董壽平 梅花


題楊補之畫 宋 樓鑰


梅花屢見筆如神,松竹寧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歲寒只見此三人。


潘天壽 墨梅圖


從張仲謀乞臘梅 宋 黃庭堅


聞君寺後野梅發,香蜜染成宮樣黃。

不擬折來遮老眼,欲知春色到池塘。


潘天壽 梅月圖


釣雪舟倦睡 宋 楊萬裡


小閣明窗半掩門,看書作睡正昏昏。

無端卻被梅花惱,特地吹香破夢魂。


潘天壽 梅花水仙


寒夜 宋 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潘天壽 梅竹圖


古梅 宋 蕭德藻


湘妃危立凍蛟背,海月冷掛珊瑚枝。

醜怪驚人能嫵媚,斷魂只有曉寒知。


早 梅 唐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風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裡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潘天壽 梅鶴圖


新栽梅 唐 白居易


池邊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時點檢來。

莫怕長洲桃李嫉,今年好為使君開。


徐悲鴻 喜上眉梢


憶梅 元 段克己


姑射仙人冰雪膚,昔年伴我向西湖。

別來幾度春風換,標格而今似舊無。


劉海粟 探梅圖


西湖梅 元 馮子振


蘇老堤邊玉一林,六橋風月是知音。

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王雪濤 梅石圖


冬詞 元 郭鈺


疏林晴旭散啼鴉,高閣朱簾地遮。

為問王孫歸也未?玉梅開到北枝花。


何海霞 山路花香


春晚雜興 元 方回


芳草茸茸沒屨深,清和天氣潤園林。

霏微小雨初晴處,暗數青梅立樹陰。


陳少梅(1909~1954) 梅花高士圖


早梅 宋 李公明


東風才有又西風,群木山中葉葉空。

只有梅花吹不盡, 依然新白抱新紅。


陸儼少(1909~1993) 梅石圖


瓶梅 宋 張道洽


寒水一瓶春數枝,清香不減小溪時。

橫斜竹底無人見,莫與微雲淡月知。


陳大羽(1912~2001) 梅花臘嘴


寄跡武塘賦之 明 夏完淳


逢花卻憶故園梅,雪掩寒山徑不開。

明月愁心兩相似,一枝素影待人來。


白雪石(1915~2011) 梅石圖


題 畫 明 唐寅


雪壓江村陣作寒,園林俱是玉英攢。

急須沽酒澆清凍,亦有疏梅喚客看。


李苦禪(1899~1983) 春在眉梢


題畫詩冊頁 清 普荷


無事不尋梅,得梅歸去來。

雪深春尚淺,一半到家開。


謝稚柳 梅花


早 春 明 陳繼儒


春風無力柳條斜,新草微分一抹沙。

欲向主人借鋤插,掃開殘雪種梅花。


謝稚柳 梅花


畫梅 明 方孝孺


微雪初消月半池,籬邊遙見兩三枝。

清香傳得天心在,未話尋常草木知。


謝稚柳 梅花


陽山道中 元 釋善住


雨餘春澗水爭分,野雉雙飛過古墳。

眼見人家住深塢,梅花繞屋不開門。


謝稚柳 梅花


題畫梅 明 徐渭


從來不見梅花譜,信手拈來自有神。

不信試看千萬樹,東風吹著便成春。


謝稚柳 梅花


王元章倒枝畫梅 明 徐渭


皓態孤芳壓俗姿,不堪複寫拂雲枝。

從來萬事嫌高格,莫怪梅花著地垂。


謝稚柳 梅花


丁卯新正三日寫梅 明 李日華


檀口粉肋含笑語,春風拂拂為開懷。

酒人得此添狂興,詩句從天潑下來。


謝稚柳 梅花


鴛鴦梅 元 馮子振


並蒂連技朵朵雙,偏宜照影傍寒塘。

只愁畫角驚吹散,片影分飛最可傷。


謝稚柳 梅花


畫梅 明 陳道復


竹籬巴外野梅香,帶雪分來入醉鄉。

紙張獨眠春自在,漫勞車馬笑人忙。


畫梅 明 陳道復


梅花得意佔群芳,雪後追尋笑我忙。

折取一技懸竹杖,歸來隨路有清香。


謝稚柳 梅花


梅花落 明 薛暄


簷外雙梅樹,庭前昨夜風。

不知何處笛,並起一聲中。


謝稚柳 梅花


題畫墨梅 元 陶宗儀


明月孤山處士家,湖光寒浸玉橫斜。

似將篆籀縱橫筆,鐵線圈成個個花。


謝稚柳 梅花


贈範曄陸凱 南朝 宋


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謝稚柳 梅花


梅花 宋 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謝稚柳 梅花


憶梅 唐 李商隱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

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


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唐 李商隱


匝路亭亭豔,非時嫋嫋香。

素娥惟與月,青女不饒霜。


贈遠虛盈手,傷離適斷腸。

為誰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謝稚柳 梅花


雪裡覓梅花 唐 蕭綱


絕訝梅花晚,爭來雪裡窺。

下枝低可見,高處遠難知。

俱羞惜腕露,相讓道腰羸。

定須還剪採,學作兩三技。


謝稚柳 梅花


山園小梅 宋 林和靖


眾芳搖落獨喧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謝稚柳 梅花


宋徽宗畫半開梅 明 趙友同


上皇朝罷酒初酣,寫出梅花蕊半含。

惆悵汴宮春去後,一枝流落到江南。


謝稚柳 梅花


卜算子 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相關焦點

  • 凌波仙子醉美詩詞20首,根從野卉同分品,香與梅花可並肩
    二十四番花信風之小寒節氣三候:一候梅花,《詠梅》詩詞巔峰之作30首,沒有最美,只有更美二候山茶,《山茶花》醉美絕句20首,人間無此風流樣,不是尋常兒女花三候水仙【水仙花】水仙花-別名 凌波仙子、金盞銀臺等。
  • 凌波仙子醉美詩詞20首,根從野卉同分品,香與梅花可並肩
    二十四番花信風之小寒節氣三候:一候梅花,《詠梅》詩詞巔峰之作30首,沒有最美,只有更美二候山茶,《山茶花》醉美絕句20首,人間無此風流樣,不是尋常兒女花三候水仙【水仙花】水仙花-別名 凌波仙子、金盞銀臺等。
  • 王冕兩首《梅花》一黑一白,成為元代詩壇千古經典,雄霸課本多年
    而他最喜歡的花,自然就是梅花了。可是,在王冕的筆下,梅花卻只有兩種顏色:黑與白。事實上,王冕還為梅花寫了兩首詠物詩——《墨梅》與《白梅》。這兩首詩一黑一白,加起來只有短短8句,卻成為元代詩壇的千古經典,雄霸語文課本多年。
  • 十首梅花詩詞,驚豔了整個冬天
    一提起梅花,這些詩句總會不知不覺地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下面就跟著詩詞君一起來看看吧!才剛進入冬天,梅花就悄悄的開放了,不爭不顯不露,只是自己靜靜綻放。梅花孤高絕俗、素雅高潔,不畏寒霜,淡淡的香氣中蘊含著錚錚氣韻。但是梅花花期也就短短十幾天,才開放就面臨著凋落,不禁讓人感嘆人生無常。
  • 詩詞裡的草木風華|梅花——唯有梅花似故人
    中國人愛梅,自培栽梅花的3000 多年前始,《尚書》《詩經》中就有不少關於梅花的書寫,人們不僅食其果肉,還將其作為祭祀、調味、釀造和饋贈的佳品。漢朝以來,人們一邊種梅一邊賞梅,直至隋唐藝梅已增添了許多新品種。梅花也是歷代文人筆下的「常客」。曾在杭州寄身的白居易,「三年悶悶在餘杭,曾與梅花醉幾場」,梅花是他身世浮沉中的知己。「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 經典詠流傳:鄧麗君歌聲裡的詩詞,那麼美,讓人好痴醉!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鄧麗君的這張《淡淡幽情》裡,《但願人長久》應該也是被傳唱度最廣的一首。在《經典詠流傳》裡,正是因為鄧麗君隔空與劉潤瞳唱這首歌,才勾起我寫這幾篇鄧麗君的文字的!
  • 呂本中一首經典的詠梅名篇,雪似梅花,梅花似雪,美得令人驚豔
    古代的詩詞中有很多詠梅名篇,譬如王安石的《梅花》;林逋的《山園小梅》;還有陸遊的《卜算子.詠梅》等等,那都是傳世名篇,成為了詠梅經典。呂本中在宋朝並不太出名,自然是無法與王安石、蘇軾、歐陽修、秦觀、柳永等人相媲美,但是這首《踏莎行.雪似梅花》卻是寫出了新意,他通過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把梅雪爭春的場景描寫得生動有趣,從而讓這首詞充滿了詩情畫意,每一句都美得令人驚豔,所以這樣的作品,也是最不容錯過,值得我們細細品讀,去感受梅雪爭春的景象。
  • 6首吟誦海棠的經典詩詞,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
    6首吟誦海棠的經典詩詞,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1、《早發定山詩》沈約歸海流漫漫。出浦水濺濺。野棠開未落。這是以桃李之美襯託海棠之美,乃是烘雲託月之法,意在突顯海棠花與眾不同的清雅之姿。3、《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李清照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洛陽詩詞研究會微刊部 張曉飛梅花【第32期】詩詞個人專輯
    行過小橋池水綠,梅花含笑一枝開。 七絕 • 詠梅  寒山瘦水覓瓊枝,何處能吟瑞雪詞?把酒山園誰共醉?梅花與我兩相知。河邊水鴨知春暖,叫醒梅花三兩枝。七絕 • 心花  我有香花心上栽,芳魂沁透此靈臺。亂瓊碎玉冰封日,報與紅梅一處開。七絕 • 雪中梅花  新韻昨夜白龍戰九天,殘鱗碎玉落梅園。嬌軀不願披銀甲,抖擻東風展笑顏。
  • 三首寫友情的經典古詩詞,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
    三首寫友情的經典古詩詞,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世間有三大情感,分別是友情、愛情、親情。由此可見友情是人類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情感之一,今天在這裡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三首寫友情的經典古詩詞,一句「相逢一醉是前緣,風雨散、飄然何處」堪稱是傳世經典。第一首:《贈範曄詩》,南北朝陸凱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 李百合詩詞望梅花三首丨梅園三歲
    望梅花三首●梅園三歲文/李百合祝賀第三屆永康梅園公益閱讀協會年會圓滿成功!梅園的宗旨為:讀好書,做好人;傳遞愛心,傳播經典!(一)公益榮行祥瑞。閱讀禪心寬粹。福滿乾坤梅定位。履跡盈車嘉穗。文化貫穿情禮備。圭臬當之無愧。(二)行善梅園生翠。博愛康莊回饋。助學扶貧書夢寐。聖典陽明深邃。融暖沐恩三載醉。年會青龍金匱。
  • 【散文百家】梅妝:醉梅花
    醉梅花 梅妝 喜歡梅花,也因為農曆正月裡出生的本女子,屬於梅花。 那種穿透光陰的陶醉呀,那些薄如素綿的碎碎念呀,就藏在嫣然女子的梅花袖口處,一抬手,一放手,就已經開成了滿是梅花香味的時光呢: 「共賞金尊沈綠蟻,莫辭醉,此花不與群花比」。
  •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風物依舊,只是看梅不是舊時人
    呂本中的詩詞以構思精巧見長,大多寫得詞淺意深,別有風味。詞的上片以「似」與「不似」寫梅與雪相映的奇絕之景。梅花與飛雪同時,因而寫梅往往說到雪,以雪作背景。梅花和雪花形狀相以,色相近,而質相異,神相別,因而詞人在寫了「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之後,拔起一筆,「似和不似"都奇絕。「似」是言色,「不似」則言香。在朦朧的月色之中,雪白梅潔,暗香浮動,確實是種奇妙的境界。月下奇景,本來是令人賞心悅目的,可是詞人認為是「惱人」的。「惱人」即「撩人」,此解詩詞中屢見。為什麼會撩撥起人的心事?
  • 詩詞|一花一葉可成詩,一樹梅花一放翁 10首詞品讀不一樣的陸遊
    陸遊出生於書香世家,自由聰慧,仕途坎坷,他的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選陸遊的詞,還是比較難選的,眾所周知,陸遊在詩上的成就要大於詞。其中《劍南詩稿》85卷,就收詩9000餘首。
  • 五首詠梅詩詞,王安石經典,陸遊驚豔,18歲的李清照最是出口狂傲
    在中國人心中,梅花不只是花,更是一種精神的象徵,向來是文人騷客歌詠的對象,古往今來,誕生了很多有關梅花的詩詞佳作,其中亦不乏堪稱驚豔的千古名篇。以下筆者就與大家共同賞析其中最經典的五首。 一、王安石 《梅花》
  • 詩詞裡的梅花香魂
    詩詞中,詩人們為了創設意境,寄託自己的思想感情,往往會用到意象。梅花,便是詩詞中常見的意象,代表著一種敢為人先,凌寒不屈,高潔堅貞的精神風骨。古往今來,寫梅花的詩詞數不勝數,而氣質絕塵者卻不多。此詩一出,足以讓千古梅花詩都黯然失色,成為絕唱。與梅為伴,以梅作詩,這是一種閒雲野鶴、恬淡清高的生活姿態。2、清新雋永的意境梅花孤潔,綻放在眾芳凋零的寒冬,便為無趣的寒冬帶來了清新雋永的意境。
  • 詩詞六首:寒雪,梅花醉,回望,秋菊,春來,何愁
    《詞.梅花醉》雪壓枝,笑梅善放,寒天冰,滴水不流。淚花心俏,染滿山腰情慾醉,望滿天雪花飄。更待春暖百花開,臘梅已熟睡陌上。仙鶴尊請金鳳凰,萬國歸聖天金黃,再誦梅花雪染香。《七絕.回望》心花善放譜新曲,多把善德做始終。回望善步史無重,善行天下不老童。
  • 幾首關於梅花的詩詞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現選錄幾首關於梅花的詩詞與君共賞。
  • 一曲《梅花淚》,聽醉了!
    一曲《梅花淚》,聽醉了!   那日君一別   今又雪花飛   思念你的歌   醉了那枝梅
  • 辛棄疾醉裡看梅花,為什麼說梅花緣太早,卻成遲?
    醉裡謗花花莫恨,渾冷淡有誰知。」辛棄疾《江城子賦梅寄餘叔良》初衣解詩:少年成名,中年退休是當代許多人的願望。如果讓你40歲退休,你一定倍感快樂。但總有些人是另類。比如辛棄疾。22歲的他起兵歸宋,為的是收復金國的北宋失地。一腔血勇,孤軍殺賊,人在金朝心在宋,匹夫一怒,血濺五尺,辛棄疾成就了宋朝的俠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