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阿倫·艾弗森,男,1975年6月7日出生於維吉尼亞州漢普頓,前美國NBA著名籃球運動員,曾11次入選NBA全明星陣容,曾任美國男籃夢之隊隊長。1996年6月26日被費城76人隊選中,成為NBA歷史上最矮的狀元秀,綽號「答案「艾弗森14年職業生涯先後效力過費城76人隊、掘金、灰熊和活塞, 場均出戰41.1分鐘,獲得26.7分、6.2次助攻和2.2次搶斷。在整個職業生涯中,艾弗森四次榮膺得分王,11次入選全明星,三次榮膺搶斷王。
2000-2001賽季,艾弗森打出了生涯最好表現,奪得常規賽MVP獎盃,並幫助76隊打入NBA總決賽。2013年10月30日,阿倫·艾弗森在費城正式宣布退役。2016年9月10日,阿倫·艾弗森正式入選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他是費城的天之驕子,他是丹佛的黃金雙槍,他的籃球陪伴了無數80後和90後度過自己最青春叛逆的日子。阿倫·艾弗森,作為96黃金一代的一員,「答案」帶給了球迷們不可磨滅的記憶。
早年艱難經歷,未磨滅運動天賦:
和其他美國黑人家庭一樣,艾弗森有不幸的出生,艱苦的涅槃。1975年15歲的母親入選了教會高中女籃,但在例行體檢時被意外告知她懷孕了,母親生下了阿倫·埃澤爾·艾弗森。在艾弗森出生後不久,母親就帶著他回到了哈特福德見他的父親,但她發現,父親暴力、毒品隨處可見的環境不利於小艾弗森的成長,3歲的小艾弗森和母親離開了父親。
不久,母親就結識了新男友,和他一起住進了廉價的公寓。但這裡的環境更糟糕,光天化日之下就能見到毒品交易和槍戰。雖然母親四處打工維持生機,但艾佛森家裡環境還是很差,沒電、沒水、沒吃的,下水管還經常破裂,弄得滿屋髒水,兩個妹妹整天都穿著套鞋。後來,母親得到了一筆醫院賠償金後又生了兩個妹妹(正是由於妹妹的病情,艾弗森才在1996年下定決心加盟NBA)。
但是這些磨難並沒有掩蓋他的運動天賦。開始艾弗森對籃球並不「感冒」,他的特長是橄欖球,母親花了半年的積蓄給他買了一雙喬丹籃球鞋才開始讓他真正的開始對籃球感興趣。然後就是17歲那年那件改變他一生的事情。在保齡球館跟一堆高中生聚眾鬥毆,起因是種族言論。艾佛森入獄,原本服刑五年的他最後打贏了官司被判四個月牢獄之災。因為這件事沒有一所大學願意為他提供籃球或者橄欖球獎學金。艾佛森的人生也開始面臨第一道選擇題。最後,由於母親的求助來自喬治城大學的一封邀請函把他送去了約翰湯普森的身邊。
後期戰績輝煌,性格依然桀驁
艾弗森好戲也在慢慢上演。1996年12月一場對陣芝加哥的比賽,艾弗森弧頂拿球,對面是偉大的麥可喬丹,他用胯下交叉向左拉晃開喬丹,換到右手跳投命中。在這個世界上最出色的籃球運動員面前,用最直接的方式技驚四座,一球成名。這一球,也更像是他職業生涯的寫照。
從對抗當今世上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開始,他的職業生涯不斷的對抗,挑戰。他宛如戰士一般竭盡全力的在這個舞臺上證明自己。他可以在新秀賽季連續五場砍下40+,其中包括一場驚世駭俗的50分。也可以一人獨自帶隊拿下MVP擊敗一路豪強,總決賽揭幕戰靠一己之力攻陷洛杉磯,擊敗如日中天的OK組合。要知道當年總決賽第一場戰勝湖人爆砍48分跨過泰倫盧(現騎士主教練)的小個子艾佛森和那支76人隊,是唯一一支在那年季後賽裡擊敗湖人的球隊。
這些輝煌數不勝數。然而,正如艾弗森在退役時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沒有哪個人生下來是完美的,人無完人。」糟糕的性格和桀驁不馴的處事也給他惹了很多的大麻煩。高中的聚眾鬥毆、新秀賽賽前張狂的"我沒有必要尊重任何人"。後來聯盟又因為他嘻哈的裝扮,誇張的紋身,乖張的地壟溝髮型頒布了著裝令。和老教頭拉裡布朗的多年不合,訓練的怠慢導致他遠走丹佛,輔佐安東尼,兩位終極得分手組成了黃金雙槍。但無奈在丹佛的美好時光也是短暫的,再到後來的活塞,灰熊。
傷痕累累的艾弗森也終於在34歲的這個年紀開始迷茫了。最後76人的一紙合約又將他帶回了費城。回歸夜裡,走到球館中央親吻地板的那一刻,感動你我的同時,我們都清楚艾佛森也是時候跟我們說再見了。14年的時光,卻沒能為自己戴上一枚總冠軍戒指,沒有總冠軍的生涯註定是不完美的,甚至是殘忍的。但艾弗森卻說這是一段很棒的旅程。是啊,橫衝直撞的人生沒有輸家,永不服輸的人從他出場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是個勝利者了。一米八三不算高,卻是他影響了NBA文化 。
如果讓人一句話總結阿倫-艾弗森,大多數人的回答都會說:「他是貨真價實的NBA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之一。」他永不休止的戰鬥精神激勵了一代鬥牛犬式的小個後衛,為小個子身材的運動員帶來希望。如洛杉磯快船的場上指揮官克裡斯-保羅二月在球隊官網上對Rowan Kavner所說:「我特別喜歡他帶傷任然奮勇作戰。我也願意像他一樣。」快船主教練道格-裡弗斯應和保羅的話對Kavner說道:「他給了那些年輕,小個,速度驚人的後衛球員帶來了希望。我是說尤其對於像伊什-史密斯這樣子的—我曾經算是個常規體型的控衛,但是我比他們大隻多了。」
除此之外,艾弗森在場下給聯盟帶來了更大的的影響。在他進入聯盟以前,嘻哈文化知識很邊緣的存在。在90年代丹尼斯-羅德曼給世界看他滿身的紋身,但是艾佛森把嘻哈真正帶進了NBA。他穿著打扮,從松松垮垮的服飾到地壟溝式的髮型,讓聯盟不得不直面城市文化。當艾弗森在菜鳥賽季那次著名的cross over過掉喬丹之後,年輕球員開始模仿他場上場下所做的一切。
在這個時刻,回憶他的職業生涯,他始終孤身一人,單槍匹馬,用儘自己的力量去對抗全世界。他從不來不是一個乖孩子,他聚眾鬥毆,他喝酒成癮,他缺席訓練,他胡亂花錢。他是一個矛盾的生物。他特立獨行,只忠於自己。他桀驁不馴,卻又忠誠於家庭和友誼。他是個善良的孩子,從未長大,也許他也不願長大。他沒有被這世界所改變,也在用自己的力量拼命去改變全世界。
「我們去和他媽的這世界幹一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