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宣傳被罰6100萬
自曝造假6個月後,瑞幸咖啡收到了第一個處罰結果。
9月22日早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布公告,針對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和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處罰,處罰金額共計6100萬元。
上午10點,瑞幸咖啡官微發表聲明稱,尊重並堅決執行國家相關部門就此次調查所做出的處罰決定,並已就相關問題進行全面整改,將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進一步規範經營活動,保障穩定運營。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告指出,經查,2019年4月至12月期間,瑞幸公司為獲取競爭優勢及交易機會,在多家第三方公司幫助下,虛假提升瑞幸咖啡2019年度相關商品銷售收入、成本、利潤率等關鍵營銷指標,並於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通過多種渠道對外廣泛宣傳使用虛假營銷數據,欺騙、誤導相關公眾。北京車行天下諮詢服務有限公司等43家第三方公司,為瑞幸公司實施虛假宣傳行為提供實質性幫助。9月18日,市場監管總局及上海、北京市場監管部門,對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等45家涉案公司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處罰金額共計6100萬元。
此前,瑞幸於今年4月自爆財務造假,稱公司營運長(COO)劉劍及其幾位下屬,在2019年第二至第四季度累計虛增營業收入22億元。
事發之後,納斯達克上市的瑞幸一度停牌,並被要求退市。6月27日,瑞幸咖啡稱,公司董事會決議要求陸正耀辭去董事及董事長職務。
儘管瑞幸上市地點在美國,但3月1日實施的新《證券法》增加「長臂管轄」條款,明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證券發行和交易活動,擾亂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市場秩序,損害境內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處理並追究法律責任」。
國家財政部自5月6日起對瑞幸咖啡公司境內兩家主要運營主體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和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以來的會計信息質量開展檢查,並延伸檢查關聯企業、金融機構23家。
據財政部7月31日檢查結果公告,自2019年4月起至2019年末,瑞幸咖啡公司通過虛構商品券業務增加交易額22.46億元(人民幣,下同),虛增收入21.19億元(佔對外披露收入51.5億元的41.16%),虛增成本費用12.11億元,虛增利潤9.08億元。
能不能讓企業長記性呢
對於「後陸正耀時代」的瑞幸來說,處罰結果的出爐不是一個壞消息。瑞幸一位高級管理層人士表示,中國政府各部門對瑞幸咖啡的嚴厲處罰,公司高層心理已有預期。國內處罰的「靴子」陸續落地,可以使得管理層儘快將重心回歸到經營層面。
來自市場監管總局、財政部等國內監管部門的處罰是瑞幸面臨的第一項大考。瑞幸未來還將面臨數項大考,包括美國證監會、司法部的罰款,連帶的刑事責任判罰,以及美國股東發起的訴訟、與可轉債債主的和解等,這些事項都將可能讓瑞幸繼續付出巨大的代價。
該人士還透露,公司在短期內不太可能獲得新的融資通道,暫時也沒有獲知任何可能的被收購計劃。因此,瑞幸現階段經營策略的核心就是在經營層面實現造血。
目前瑞幸已經採取了很多措施以降低成本、提升收入水平。很多原本計劃中的新項目已按下暫停鍵,門店擴張和小鹿茶的加盟速度也大幅減慢,公司將聚焦能產生正現金流的業務,把目標從「快速擴張」改為通過精細化運營而「活下去」。
瑞幸目前已經在積極自救
事實上,瑞幸財務造假事件對瑞幸傷害最大的是品牌形象,但對於供應鏈以及產品研發來看,波及不是很大,如果瑞幸能夠繼續保持其在產品和研發上的不斷創新,通過潮流跨界吸引更多年輕人的目光,從而成為飲品界的Supreme,是完全有可能的。
從瑞幸之前的打法來看,先是從咖啡跨界到小鹿茶,現在又推出輕食和甜品,產品跨度其實非常大,瑞幸在今年年初疫情剛爆發的時候搞過一波無人零售,但從目前的結果來看,無人零售業務的推廣處於暫停狀態,效果並不理想。
所以如果瑞幸要繼續拓展其產品品類的話,對於供應鏈的產品的打磨要求會比較高。
但比較好的是,現任CEO郭謹一是供應鏈出身,相對輕車熟路一些。
4月份,瑞幸市場團隊啟動新營銷策略:精細化運營+私域社群。同時,戰略方向也從拉新轉變為留存、復購。可以說,造假事件是瑞幸從打天下到守天下的一個轉折點。
精細化管理方面,瑞幸對旗下的門店進行了優化,將個別效益不好或客戶覆蓋重合的門店「關停並轉」,同時持續新開門店,過去3個月瑞幸至少在全國各地開了150家以上新門店,線上門店京東自營旗艦店開業、支付寶上的口碑品牌館也在7月份相繼上線。
過去為了配合快速擴張的節奏,兇悍的打法和雄厚的資本讓瑞幸無暇顧及成本問題,現在緩下來了,可操作空間可就大了。
從6月開始,瑞幸APP內最出名的「老帶新」推廣活動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6張價值100元的新人券禮包,這些優惠券只能以抵扣形式來購買飲品,投入資源以換取流量的力度明顯降了下來。
複製社交電商的典型玩法
至於所謂的私域社群運營,其實就是通過瑞幸APP引導消費者加入附近門店的微信群。引流方式也很簡單,入群享受3.8折福利,然後是每天的優惠券、折扣商品。通過限時限量的方式,結合低價優惠,促進用戶的復購。
LBS(基於位置的服務)+專屬優惠+限時限量,構成了瑞幸咖啡社群運營的基本框架。理論上來說,這種模式能夠對用戶進行穩定高頻的觸達,帶動復購的增加,同時相對於公域流量效率高、成本低。
產品方面,瑞幸咖啡的上新速度並不比星巴克慢,3個月時間裡上線了近50款新品,其中不乏熱門爆款。
這一套操作下來,效果很明顯。瑞幸咖啡消費用戶轉變為私域用戶和加入社群後,月消費頻次提升了30%,周復購人數提升了28%,MAU(月活躍人數)提升了10%左右。對於單個門店來講,相當於每個門店一天平均增加8-10杯。
按照預估,要是能做到社群有200萬人,每天直接帶來杯量至少7萬杯。如果再通過運營手段,應該能直接達到10萬杯左右。一個月就能帶來300萬杯增量。
為什麼要從瘋狂發券變成建社群,核心目的就是要做留存和復購,因為社群是圍繞門店建的,消費者相對穩定,對瑞幸也相對來說有品牌認知,也比較容易產生復購,比起純粹的買一贈一來說,性價比相對高一些。
如果我們換一個思路 ,如果只是想經營好一家數位化建設程度比較好的飲品店,那麼就要從選址,人流,產品,毛利率來考慮。
相對於奶茶來說,咖啡的毛利率沒那麼高,但也不低,如果僅僅是想養活門店,那麼這個經營難度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難,只是市盈率也好,增長也好,就要回歸傳統零售的邏輯,高速的增長是不太可能了。
至少現在看來,瑞幸補貼減弱的同時咖啡的銷量有所上升,瑞幸的「造血」能力會越來越強。
資本市場是有記憶的,財務造假這個坎瑞幸很難過得去,但消費者不一樣,至少在想喝咖啡的時候,不會放棄這個便宜而便利的選擇。
總結就是,瑞幸沒死,還活著,明年能不能更好不知道,但可以明確的是,買一贈一,0元喝咖啡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但是,消費者並沒有停下買買買的腳步,也許小藍杯贏得了消費者,瑞幸就還有機會。
聲明:易昇證券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