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窩、栽苗……近日,馬鬃苗族鄉田間地頭一片繁忙景象,人們正有序栽種中藥材天冬。
「我覺得這個中藥材的前景很好,自己也學習很多關於怎樣種植、管理天冬的技術,今年在同良村流轉兩畝多土地來種植天冬,希望到採收的時候能有個好收成。」桐梓縣馬鬃苗族鄉中嶺村的楊少國說。
一直在外務工的楊少國,看到家鄉發展得越來越好,又遇到鄉裡招考村幹部,便留在了家鄉。看準了產業發展的勢頭,今年便帶頭種植天冬。
天冬具有養陰清熱、潤肺滋腎的功效,馬鬃苗族鄉充分利用林下資源的優勢,計劃在同良村、桃子村、梅子村的枇杷樹地裡套種200畝天冬,並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與貴州大婁山管仕七中藥材種植有限公司籤訂收購合同,屆時將已20至30元/斤收購,提高了老百姓的種植信心。
目前已從廣西、重慶進購了20萬株的天冬苗,已經栽種150畝。桐梓縣馬鬃苗族鄉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李運林告訴記者:「為推行產業結構調整,助推老百姓增收致富,馬鬃苗族鄉結合現有的海拔優勢與氣候條件,到重慶、廣西等地去考察之後,規劃發展中藥材項目。」
近年來,該鄉通過合理調整產業布局,規劃今年種植烤菸2700畝、食用菌60萬棒、頭花蓼1000畝、吳茱萸1000畝,推動方竹、中藥材、烤菸等產業發展,確保老百姓持續穩定增收。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婁勤麗
通訊員張穎
編輯蔣洪飛
編審鄭德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