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是日本九州島上的重要城市之一。雖然今日並非日本最主要的城市,但日本近代史上的幾個重要轉捩點事件都與長崎有關。長崎開港於16世紀後半,成為日本與葡萄牙以及中國的主要貿易口岸。到了17世紀中,日本開始實施鎖國,在將近兩百年的鎖國時期長崎成為了日本唯一進行國際貿易的港口,出島成為那時管理外國人的集中之地。
當時日本幕府僅容許荷蘭人與中國人在長崎進行貿易,因此來自荷蘭與中國的影響就特別明顯。長崎的唐人街是日本幾個最大的唐人街之一。而專供荷蘭人居住與經商的出島更是一大歷史要地,是日本人學習當時他們稱為」蘭學」的西方知識的門戶。西方的傳教成果使得長崎成為日本境內少數天主教人口顯著較多的城市,大浦天主堂則是當地最早建立的教堂之一。長崎縣內的佐世保因地理位置而成為日本主要軍港之一,二次大戰末期長崎在廣島之後遭到原子彈攻擊,成為世界上最後一個遭到核武攻擊的城市,長崎原爆資料館則為紀念該事件所建。
長崎由於受到過去與西方接觸較早的歷史因素,有許多值得一看的受到西方文化影響的景點。比如在開港通商之後因為被劃為西方人居住地區而產生出了許多西式建築的荷蘭坂(意為荷蘭人/西方人通行的坡道),或是日本第一座西式建築哥拉巴園,都是非常具有歷史意義,值得一看的景色。而另外一個日本知名景點軍艦島,原本是一個為了煤礦開採才開始開發的極小島嶼,被高度改造,海岸線變為了如同城牆一般的人工結構,從海面遠方看過去如同一艘軍艦,曾經人口密度達到東京的九倍,除了礦場還有住宅、學校、店鋪、醫院、寺廟、電影院等,如同一個小型城市,最後卻在煤礦業消沉後成為空無一人的鬼城。在許多電影及漫畫作品中都曾被用作發想的參考地點,非常值得一看。
長崎的飲食文化,相較於日本其他地方,多了長期與荷蘭、中國通商所造成的影響。長崎的唐人街(長崎新地中華街)有著各式各樣的中式料理,集中國各地民系菜式於一處。其中也有幾道菜式是受到中華料理影響,最終融合而成為長崎當地特色的日式料理,比如說受到閩菜影響的什錦麵,或是炒烏龍,後來繼續在日本各地流傳開來,但最初是在長崎發展出來的,這樣的綜合料理可以去四海樓試試。而卡斯提拉,則是受到西方文化影響,在16世紀時於長崎發展起來的蛋糕,通常也被稱為長崎蛋糕。在長崎有幾間名店是真正從17世紀一路經營至今的,像是松翁軒,值得有興趣的旅客前往品嘗。
長崎如同日本的許多地區,屬於典型的季風亞洲氣候,夏天溫暖而溼熱,冬天氣候相對九州島上其他地方尚算溫和,主要是由於其位於海灣內的地理位置,但同樣會受到蒙古或遠東西伯利亞的冷氣團影響。長崎是日本最潮溼的城市之一,許多日本人以及國際旅客在夏天會前往的都市,建議避開六月的初夏,因為還在梅雨季節,很有可能影響行程。七月與八月會比較適合。
由於在鎖國期間與中國貿易的關係,長崎接受了龍舟競技的習俗,並逐漸與日本的龍神信仰結合,目前每年在六到八月間有許多小型的比賽,而在七月底八月初則有正式的長崎龍舟錦標賽。除了夏季旅行之外,若想感受長崎的春光,三到四月也很適合,如果想賞櫻花的話則要注意當年的日本新聞好確定何時櫻花會在長崎綻放。若想避開大量遊客,二月與秋季(九到十一月)則是比較好的選擇。
長崎縣內的長崎機場是全球第一個海上人工島機場。除了前往韓國首爾以及上海之外,只有日本國內航線可以抵達。有公車、計程車、共乘服務甚至是渡輪往來於長崎縣主要地點。機場與長崎市之間的車程大約3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