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北上的火車匆匆一瞥,一半沙漠一半綠洲,蜿蜒的黃河水與漫長的隧道,寧夏就像一場夢,吹著凌冽的寒風,在開往呼和浩特的列車上,成為記憶的一部分。10年後,寧靜的夏天,一切恍然如夢,以自駕之名,重回寧夏川,就像夢醒時分,該遇見的總會遇見,原來運命不止擦肩而過,還有久別重逢。
一直以來,寧夏都是我國存在感很低的地方,比如說到大西北,大家第一反應不是「絲綢之路」代名詞的甘肅,就是遙遠而異域的新疆,就連青海在今年也憑藉著火星營地和各大鹽湖狠狠的刷了一把存在感,只有寧夏依舊不溫不火。究其不溫不火的原因,總能給予一個更好聽的名詞叫「低調」,但就像「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一樣,即便是身臨其境,寧夏依舊給人差了一股勁兒的感覺,無論是自身資源,還是宣傳上。
當然,對於旅行的文章來說,再多的溢美之詞都不足以表達對一個地方的喜愛,特別是對於寧夏的執著,就像是一場約定,即便今年被無數次種草了青海,但最終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寧夏。不過,就像之前每一次聽梁靜茹的《寧夏》這首歌,都會發出「這TM唱的是寧夏」的問號一樣,原來寧夏真的不總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壯闊,與「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的豪邁,也會有「直到讓我摸到你那溫暖的臉」的小確幸。
老規矩,預告片走起。
●好事多磨,被雷暴返航幾乎毀掉的一天,終於在日落前趕到了銀川。初印象的銀川,沒有首府的熙來攘往,悠閒而安適,和天水、榆林倒是更加相似。
●從銀川開始一路南下,眼前的富饒,是賀蘭山的庇佑,更是黃河的偏愛。黃河邊的一百零八塔,依山而建的壯觀,不止於一個王朝的見證,佛教把人生煩惱歸結為108種,亦是一種消除煩惱的祈願。只可惜一百零八塔雖是原作,卻已面目全非,有時候操之過急的修繕,其實和破壞並沒有太大區別。
●沙坡頭似乎已經成了中衛的爆款,披著親子的外衣,不過只是騰格里沙漠的邊緣一隅,其實茫茫的沙漠最不缺的就是沙子,所謂擠破頭的景點,到頭來只是換了背景的遊樂場。網上意外發現的金沙海,到沒有說有多好,只是避開了人頭攢動,尋得一處清淨。抬頭是黃沙漫漫、望不到盡頭的蒼茫,回頭是綠意聚攏、人間煙火的城市,人總是矛盾的動物,或進或退,總能找出一堆的理由。
●作為寧夏期待TOP3的須彌山石窟,算是此行最大的遺憾。無可厚非的維修 ,一修就是兩年,還修得如此徹底,不僅將標誌性的大佛遮得嚴嚴實實,其他有點價值的石窟也以維修之名不開放,當石窟之旅徹底變成爬山之旅後,也只有那句「來都來了」來安慰這一生中有可能的唯一一次照面。
●本來只是一次不走回頭路的倔強,卻在天光逾暗的六盤山深處,意外邂逅連綿的丹霞群峰。把車停在路邊,找一處野山爬上去遠眺,蔓延的無邊草甸、奇形怪狀的山峰、五顏六色的房子,都像極了畫裡面的風景。
●從寧夏到隴東,問道崆峒山。一整天的淅淅瀝瀝,打溼了陡峭的山路,也激起山谷間的薄霧飛升,大概風起雲湧時,才是真正修仙的開始,看見的,看不見的,都化成雲霧裡的冥思——道是空是無?是眾生的自性?還是萬物的本性?
●佛法東漸,穿越甘陝,想了很久的隴東,是另一半的絲綢之路,也是一路南下的執念,而開啟歷史模糊的記憶,還需打開石窟寺的古老遺存。彬縣大佛寺,大概是少有的被後人上色後不覺得突兀,依然保持了歷史感的造像,作為初唐長安造像藝術的典型,鮮明的西域風格與中原造像傳統可謂完美融合。
●名聲在外的北石窟寺,比想像中要小,但非常值得一看,特別是黑暗中標誌性的七佛造像,完美的構建了一個神性的場景,只是大概習慣了川內諸多宋代石窟世俗化的成熟表現,北石窟寺看起來更加畫風清奇,佛法東漸早期的模樣,佛與人有著明顯的界限。
●從隴東北上,已是黃土高原深處,再次回到陝北,感覺格外親切。定邊停留一宿,再次挖到寶藏,原來陝北不止有同款羚羊谷和波浪谷,還有同款粉紅湖。於是一不小心就承包了一整個鹽湖,即便在沒有太多陽光的陰天,依舊像打翻了調色盤一樣,描畫出想像中色彩的極限。
●自駕環線的終點回到銀川,作為壓軸剛剛好。騎行在賀蘭山下,簌簌的風吹過耳邊,突然有種久違的自由感覺,原來西夏王陵可以玩的這麼野,有點像騎著小摩託在蒲甘的佛塔間穿行,又有點像開著車在大洋路原始的狂野中奔馳。
●以巖畫之名走近賀蘭山,其實就像管中窺豹,畢竟上古之人筆觸下描畫的世界還是太過稚嫩,難以承載這座大山面對的長期的對峙與戰爭,無數將士埋骨於此,只有偶然得見的巖羊才是這裡真正的主人。
●至於人山人海的鎮北堡影視城,真的是透支了情懷,白白浪費了如此多美好的電影回憶,東拼西湊出一個極度雜亂不堪的大型農家遊樂場。也許當你哼著《一生所愛》,看著城牆上醜得不忍直視的紫霞仙子和至尊寶的時候,大概內心真的是會有千萬隻草泥馬跑過吧。
●其實相對坑爹的鎮北堡,我更推薦去發現散落在賀蘭山下、鄉村裡、城市間的古塔,這次因為航班取消的緣故,有幸在最後兩天探訪了其中5座古塔(拜寺口雙塔、海寶塔、承天寺塔、宏佛塔、田州塔),他們大多建於西夏或者更早的時間,真正的見證了寧夏川的過去與今天,作為一個蒼老的回望,也算是給予了這次寧夏之旅一個不算完美的結尾。
「行程 Route」
D1: 成都-銀川(鼓樓/玉皇閣/南燻門)
D2: 銀川-青銅峽(108塔)-中衛(高廟/金沙海)
D3: 中衛-同心(清真大寺)-固原(須彌山石窟/火石寨)
D4: 固原(固博)-平涼(崆峒山)-彬州
D5: 彬州(彬縣大佛寺)-慶陽(北石窟寺)-定邊
D6: 定邊(苟池)-銀川(西夏王陵/中阿之軸)
D7: 銀川(賀蘭山巖畫/拜寺口雙塔/鎮北堡)
D8: 銀川(寧博/海寶塔/承天寺塔/宏佛塔/田州塔/沙湖)
D9: 銀川-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