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為同樣年輕人的我來說,出去旅遊主要在乎的就是一定要有吃、有玩還有美景。北京雖然旅遊景點眾多,但很多人並不會選擇,往往因為時間有限也不可能每個地方都去。給大家推薦幾個年輕人遊玩的景點。
北京是中國的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世界歷史文化名城。作為燕國、遼國、金國、元朝、明朝、清朝的都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北京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由於歷史地位特殊,北京人口眾多,民族成分複雜。悠久的歷史與燦爛的文明給北京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蹟,讓人回味無窮。
一、香山公園
香山是中國歷代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位於北京西山。西面和北面的山峰擋住了寒風,很適合植物的生長。遠在金代時,這裡就建有香山寺。清朝乾隆年間(1745)對該寺做了大規模擴建,改名靜宜園。作為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園」之一,香山和靜宜園內有多處古蹟。香山四季景色不同,其中最為有名的就是香山紅葉。金秋時節,香山漫山紅葉,層林盡染,美不勝收(可惜這紅葉不是隨時都能看的,不過季節也有不一樣的美)。
二、北京四合院、北京胡同
在這裡你能體驗真真正老北京人的生活。
北京四合院,是中國北方住宅建築中一種傳統的布局形式,又體現中國「前堂後寢」的禮制規格。四合院歷史悠久,漢代時已經逐步形成,到唐宋時已被廣泛使用,到明代則趨於成熟。現在北京大量存在的都是清代建造的四合院。四合院一般的布局是在東南西北四面建房,中間圍出一個院子,院子的外牆除大門外,沒有窗戶或通道與胡同相連,四面房屋相對獨立,有的彼此間有遊廊相連。四合院多為坐北朝南而建,院門都開在東南角,門內迎面建影壁,院內房子有正房、廂房、耳房之分,除了正房必須朝南,還有個「左廚右廁」的老規矩。四合院有大、中、小之分,高級的四合院分「進」,第一「四合」著的院子就叫一「進」,院子可從南向北層層遞進,一進連著一進。北京四合院以三「進」的居多、二「進」的也有,四「進」以上較少。
北京的胡同
北京的胡同,絕大多數都是正東正西,正南正北,橫豎筆直的走向,從而構成了北京十分方正的布局。這種布局也表明了北京這座古城是經過充分規劃,依照棋盤形的藍圖而建築的。由於住宅是坐北朝南的四合院,並列成排而組成胡同,所以東西向的胡同多,南北向的胡同少。而這種規劃正是吸取歷代帝都的建造經驗,體現了中國歷代城市規劃的傳承特色。據說北京城內星羅棋布的胡同有6000條之多,很多胡同名稱從元代經明清一直沿用至今。名稱更是包羅萬象,但大多數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如柴棒胡同、米市胡同、油坊胡同、鹽店胡同、醬坊胡同等
四、後海
後海是什剎海的一個組成部分,由前海、後海、西海三塊水面組成的什剎海,為了與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區別,被稱作「後三海」。後海東起地安門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大街,南起平安大街,北至北二環,總面積146.7公頃,其中水域面積34公頃,綠地面積11.5公頃。這是北京城內700年以前元大都時期的古老水域。
四、西單
是北京市西城區的一個以商業為主的街區。西單得名於老北京城俗稱的西單牌樓。西單以西單路口為中心,沿西單文化廣場、西單北大街有諸多商業設施分布。西單的商業主打青春時尚元素,因而吸引較多北京本地年輕人前往休閒、購物,有「年輕人的購物天堂」之美譽。
五、三裡屯
位於北京市朝陽區中西部。因距內城三裡而得名。現在因三裡屯酒吧街而聞名。三裡屯酒吧街是北京夜生活最「繁華」的娛樂街之一。
三裡屯位於北京市朝陽區中西部。東起三裡屯路,西至新東路,北鄰無軌電車二廠,南抵工人體育場北路,因距內城三裡而得名。明、清時屬順天府大興縣。作為地片名,泛指左家莊、朝外大街、呼家樓、麥子店合圍地域。1962年在地域內建北使館區,20世紀60~70年代建成外交公寓群,三裡屯一帶逐漸發展成為駐華外交人員聚居、購物和外事活動的重要社區。地域內有10條縱向、12條橫向街巷。新東路和工人體育場東路為首都原迎賓路的一部分。工人體育場北路東段西側和西段北側商業、服務業網點密布,三裡屯酒吧街是北京夜生活主要場所之一。區域內有塔園外交人員公寓、燕莎友誼商城、外匯免稅商店、中國國際商店、三點三服飾大廈等單位。工人體育場北路東段兩側建有城市賓館、兆龍飯店、麒麟大廈等。
最後如果真有時間的話,而且你又不是急性子,強烈推薦大家體驗下擁堵的交通。一定能讓你更加深刻地認識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