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9 11:09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陳志華 記者 錢禕
有人說,人生的日常,莫過於一日三餐。那麼,杭州西湖的日常是什麼?
對西湖景區嶽廟管理處綜合後勤班班長錢所省來說,西湖的日常是「一山、二堤、三電」。「一山」是嶽廟管理處轄區內的寶石山;「二堤」是白堤與蘇堤;「三電」則是他的日常工作:電燈、電線和電箱。
他的一天,包含著西湖一線工作人員的辛苦與專注。正是他們兢兢業業地無悔付出,才讓西湖這麼美麗。
早上8時
嶽廟管理處綜合後勤班
每天早上8時,錢所省就到單位了,第一件事便是安排好一天的工作內容,前一日留下的工作「尾巴」今天一定要「掃」乾淨;高溫天裡,電箱、電纜等容易有安全隱患的位置必須全面照料;得空還得去重組剛替換下來的樹木投光燈……大致完成一日的工作日誌,他就和組員們準備一天要用到的各種工具。「『吃飯』的傢伙一個都不能少!」他說。
(寶石山夜景)
早上8時40分
寶石山
大家每天夜晚走過寶石山腳,會看到山脊線上的燈光亮起,就似一幅水墨山水圖,有漸變、退暈,十分好看。這些美景,離不開寶石山上的7000餘套燈具,而這些燈具的全部維修養護工作,就落在錢所省所在的綜合後勤班。
寶石山上的燈具,大多是安裝在高大喬木上的投光燈。修理一次不是件容易的事,梯子得一併扛上山,修一盞燈往往需要上樹三四回。
儘管如此,為確保寶石山的最佳燈光效果,錢所省帶著班組成員保持著兩月一查寶石山上全部燈具的頻率。
「只有反覆查才能最大限度排除安全隱患。」他說,除了寶石山外,嶽廟管理處轄區範圍內還有3.3萬餘套燈具、190餘只配電箱、總長300多公裡的電纜。眼下正值高溫季,安全被提上最重要的議程,錢所省和組員們對山下的燈具、配電箱、電纜都要進行每月一查。
上午11時
白堤 平湖秋月
從寶石山上下來,趁著離午休還有一段時間,錢所省帶著組員又來到了白堤。
前一日在工作群內接到消息,說錦帶橋沿外湖一側橋體線條燈有缺亮。錢所省一邊反覆查看工作群內的照片,一邊仔細比對找到缺亮燈具。只有一盞燈具缺亮,他判斷是燈具本身問題,麻利地將它拆下,帶回班組修理完後再裝回。
隨後,他們又來到平湖秋月平臺。與錦帶橋不同的是,這裡的堤岸線條燈有五六盞缺亮。「多盞相鄰燈具同時缺亮,應該不是燈具本身原因。」錢所省判斷,這可能是變壓器的問題,他和組員們一起找到變壓器問題位置「對症下藥」。
下午14時
嶽廟管理處大院內
上午的工作完成後,根據當日工作安排,下午的工作是要對之前替換下來的「問題」樹木投光燈進行修理。
「有些燈具只是部分零件壞了,還有好多可以用,我們就把好用的部分『重組』一下,能用則用。」錢所省和組員們經過半天工作,一共重組完成了30多套樹木投光燈。
傍晚17時
嶽廟管理處綜合後勤班
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按慣例,錢所省又回到班組,靜下心來整理一天的情況:燈具按計劃修好了,再翻一翻工作群裡的聊天記錄、問題照片,仔細看看有沒有不小心錯過的內容。
這是錢所省的「西湖一日」。從1982年他來到這個崗位到現在,他的「西湖一日」每天如此。日積月累間,他成了嶽廟管理處人人稱道的水電「活地圖」以及數一數二的景觀照明調試技能大師。
他被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授予「錢所省維修電工技師工作站」領銜人;他參與蘇堤夜景亮化工程、北山街及周邊區域亮化工程、寶石山夜景燈光優化工程等多個項目,獲「中照獎」二等獎,第18、19屆阿拉丁神燈獎十大工程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