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市二七區福華街街道:創新打造區域性「黨員政治生活館」

2020-12-21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2018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基層黨組織要強化政治引領,發揮黨的群眾工作優勢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引領基層各類組織自覺貫徹黨的主張,確保基層治理正確方向。為貫徹落實好黨中央加強黨的建設的新部署、新要求,鄭州市二七區福華街街道以打造區域性「黨員政治生活館」為抓手,探索形成了「五聯四化一機制」(五聯:組織聯建、隊伍聯育、文明聯創、資源聯享、融合聯促;四化:黨建特色品牌化、黨員服務多元化、活動載體創新化、黨員管理精細化;一機制:『黨建+』工作機制)城市基層黨建新模式,全面開創了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高質量新局面。

一、背景與起因

福華街街道位於鄭州市二七區東北部,屬於二七區火車站商圈、鄭州鐵路局、京廣快速路核心區域,轄區面積4.6平方公裡,共有13個社區,人口近10萬。設立基層黨組織19個,其中機關黨支部1個、社區黨組織13個、「兩新」黨組織5個,共有黨員2790人,其中65%以上都為離退休老黨員。受限於鐵路周邊轄區面積所致,長期以來,轄區黨員活動場所匱乏、黨員政治生活不規範、作用發揮不明顯、黨費收繳難度大等問題日趨凸顯,嚴重製約了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的發揮。同時,隨著城市社會發展、組織結構、意識形態、生活方式、文化娛樂等不斷發生變革,廣大黨員群眾需求也呈現出了多樣化特點,更為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提出了新挑戰、新要求。為解決好這些問題,福華街街道因勢而動、順勢而為,通過赴北京、上海等先進地區學習,決定打造一處集學習、活動、交流、展示、服務等功能「五位一體」的黨員政治生活館,充分發揮其在城市基層黨建中的陣地作用,以街道黨工委為「圓心」、以各類黨組織為「半徑」、以聯繫和服務黨員群眾為「周長」,凝聚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盤活「一盤棋」,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格局。

二、做法與經過

2018年,二七區委明確定性和大力實施「基層黨建全面提升年」行動,並將建設區域性「黨員政治生活館」作為全區黨建的亮點工程和創新項目加以強力推進和實施。黨員政治生活館主要依託福華街街道鐵道家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立,總面積約2000平方米,由綜合廳、黨誓廳、黨史廳、黨視廳、黨示廳、黨事廳等6個功能廳組成,旨在建成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嚴守政治紀律的教育平臺,學黨史知黨情、嚴格黨內生活的活動陣地。2018年1月提出設計思路,4月開始動工建設,7月初正式建成,面向社會開館投入使用。建設過程中,我們的主要做法有以下三點:

一是強化領導,建強工作推進機制。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區、街道「兩級」黨組織不斷強化黨的領導,突出政治引領,成立了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堅持「日報告、周點評、月總結」工作法,每天報告場館推進情況,每周召開工作例會、現場會、點評會加速推進,每月進行總結研判,確保了場館建設的高質量推進。同時,創辦黨建小組《工作周報》和《專項通報》,對街道黨建總體情況、場館打造進度進行通報,做到周周有總結、月月有通報、工作有進度。

二是強化責任,建強基礎保障支撐。區級層面,分包街道縣處級區領導、區委組織部、區委黨建辦每周深入現場,選派專人把關指導。街道層面,印發「場館」建設工作責任分工方案,依據6個功能廳內容,明確6個科室長、12名社區專職黨建副書記,「劃片包幹」落實工作責任。同時,區、街道兩級共同努力,先後投入專項資金500餘萬元,高標準打造和布展6個功能廳及日間照料、社區小廚房、紅色網絡家園、「紅色家風傳承」教育基地等活動場所。街道市政、城管等部門大力做好建設過程中的各項外圍保障工作,紀檢、宣傳等部門也積極提供相關素材文案,強有力的部門聯動和基礎保障,支撐了場館建設的有序推進。

三是強化共享,建強群策群力資源。黨建工作歸根結底是服務人的工作。城市黨建的目的就是契合滿足城區黨員群眾的實際需求。場館建設過程中,街道通過發放徵求意見表、召開現場座談會、在黨建微信公眾號開闢「金點子」徵集板塊等舉措,全面吸納好的意見建議。同時,街道還聯繫黨校、科協、民政、文化等部門,以及專家教授、高端人才、鐵路技工等,吸收科技元素,增設電子留言機、電子圖書借閱機、影像實時同步設備等;區圖書館、文化館等單位,主動支持黨建書籍1.1萬冊,增設二七區圖書館分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鐵路黨校、機務段等鐵路系統幹部職工多次實地指導,捐贈紅色古籍以及鐵路相關的模型器具,增添了紅色革命、鐵路變遷的歷史印跡,使黨員政治生活館成為既是黨員群眾學習的「變電站」,又是留住印記、喚醒初心的「博物館」。

三、成效與反響

2018年7月,經過歷時半年多的精心打造與建設,二七區福華街街道區域性「黨員政治生活館」正式建成開館,場館以「黨建活動集錦、黨群互動交流、黨內組織生活、黨史宣傳學習、黨性電影展播、黨員警示教育」等六大篇章精彩內容,先後吸引和接待了省內外各地觀摩團300多個、黨員群眾近2.6萬人次,日均接待3個團隊以上、近300人次。中共鄭州市委副書記(原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焦豫汝帶隊專項調研,給予高度肯定;省紀委、省委組織部等相關部門領導親臨指導;山西省、焦作市等省內外單位紛紛蒞臨觀摩指導;區委書記、區長帶領全區所有縣處級黨員幹部和各單位黨組織書記集中觀摩,併集體宣誓,重溫入黨誓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成效一:黨內政治生活更加嚴肅規範,打造建成了黨員黨性修養的「一站式」提昇平臺。黨員政治生活館建成之後,二七區各區直機關黨組織和街道社區黨組織紛紛組織黨員前來參觀,通過重溫入黨誓詞、集體過「政治生日」等活動,極大提升了黨員的黨性修養,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得到充分發揮。轄區數十幾名老黨員自發組成了「老黨員義務講解團」,老黨員們自行排班,保證每天都有2人在館內進行講解,分別用自己豐富的社會經驗與知識閱歷,講出生動活潑、耳目一新的黨建知識、革命故事、先進事跡,發揮出了黨員的先鋒模範和骨幹帶頭作用,讓紅色二七的革命事跡、黨建經驗、民生關愛在這裡集中展播、高聲唱響。同時,各級黨組織還把「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等移進黨員政治生活館裡召開,在黨誓廳重溫入黨誓詞;在黨史廳學習革命歷史;在黨視廳觀看紅色影片;在黨示廳開展警示教育;在黨事廳共議黨的建設。

成效二:黨員學習教育形式更加新穎,打造建成了黨員教育培訓的「多樣式」學習平臺。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拓展「萬名黨員進黨校,錘鍊黨性鑄忠誠」行動成效,全面加強黨員隊伍建設,二七區充分利用黨員政治生活館對2.9萬名全區黨員進行全員培訓。街道及各社區廣泛邀請專家學者、道德模範、二七功臣、先進黨員代表到位於黨員政治生活館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廣大黨員講述黨章黨規、上級政策精神、黨務工作知識等;同時,還在此舉行了6期河南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專題講座,精心製作了黨建知識讀本發給參訓黨員,讓教育培訓成果持續延伸,落到實處。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座談會、交流會、成果展示會、先進典型事跡會等教育培訓形式,參訓黨員身份意識和黨性修養明顯提升,精神面貌和工作狀態明顯提升,黨務知識和工作技能明顯提升,服務群眾水平和能力明顯提升。

成效三:黨組織服務群眾有了新內涵,打造建成了黨員群眾學習生活的「寬領域」服務平臺。各級黨組織始終把為群眾服務作為黨組織的工作核心。黨員政治生活館的建成,為轄區提供了一處緊密聯繫群眾、傾聽群眾心聲、反映群眾所想、解決群眾所困的有效服務平臺。館內綜合廳設置有便民服務臺及服務箱,集諮詢、引導、協助等功能於一體,並添置雨傘、創可貼、地圖等10多項便民服務實物。設在這裡的二七區圖書館分館更是為沿街商戶群眾提供了1.1萬冊圖書的學習提昇平臺。在全市、全區開展的「路長制」「為民城管」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中,區委區政府選取場館沿邊的保全街作為精品示範街進行打造,街道創新提出「黨建+城管」工作模式,將黨員政治生活館作為「城管加油站」, 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組建黨員志願者服務隊走上街頭,糾正不文明行為,帶頭維護市容市貌,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四、經驗與啟示

二七區福華街區域性「黨員政治生活館」成功打造和良好運行,並通過以點帶面、全面提升的探索實踐,逐步形成「五聯四化一機制」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開創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模式,有力地為全市創新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提供了二七經驗、二七實踐和二七模式。

啟示一:「五聯」共融,拓展了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

二七區福華街街道採用「五聯」方式,即聯建、聯育、聯創、聯享、聯促,通過黨員政治生活館,有效整合轄區黨建資源,把原本沒有交集的學校、企業、商會等通過黨建這條紅線聯結起來,打通行業、區域之間的壁壘。一是組織聯建。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以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公司和公共單位為「四翼」,吸納轄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退休老黨員代表等參與「社區大黨委」協助議事。完善「城市社區黨建聯席會」制度,構建「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公共單位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志願者」五級服務網絡,織密黨建「經緯網」,聚合服務力量。二是隊伍聯育。街道認真落實「兩學一做」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創新「聽、踐、研、思、行」培訓模式,鼓勵轄區流動黨員、口袋黨員到黨員政治生活館參與活動、亮明身份,鼓勵公共單位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到黨員政治生活館共過組織生活,聯合開展「黨員活動日」和「紅色主題教育」等活動,促進不同領域黨員之間溝通交流,實現區域內黨員隊伍共育共管。三是文明聯創。街道深化拓展「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加強區域內黨組織之間互聯互通,依託黨員政治生活館展播的轄區「全國文明家庭」方秀雲家庭「四平」家風、「最美母親」仝洋先進事跡等,引導轄區廣大黨員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社區黨組織與公共單位黨組織共同組建黨員志願者服務隊走上街頭,糾正不文明行為,帶頭維護市容市貌,積極投身公共文明素養提升工程。四是資源聯享。社區黨組織依據黨員不同年齡和興趣愛好列出服務項目菜單,並及時錄入到黨員政治生活館的一體查詢機,公共單位黨組織協助發揮自身優勢「對單點餐」,打造「線上發動、線下活動」平臺,促進轄區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群團組織的志願服務與群眾需求精準對接。五是融合聯促。各級黨組織牢固樹立「黨建+」發展理念,以黨建統領項目建設、民生保障、生態環境等各項事業發展。黨員政治生活館宣傳電子屏滾動播放各類建設徵收政策、典型案例、項目最新進展等,把黨建觸角延伸至項目一線,使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在項目建設中得到充分發揮。黨員政治生活館還為轄區「兩代表一委員」等提供了一處議事交流的平臺,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積極投身「雙迎攻堅」、大氣汙染防治、無主管樓院治理等工作之中,為街道發展建言獻策。

啟示二:「四化」共建,激發了基層黨建工作新活力

二七區福華街街道通過打造黨員政治生活館,實現了黨建「四化」共建,即黨建特色品牌化、黨員服務多元化、活動載體創新化、黨員管理精細化,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凝聚力、向心力。一是黨建特色品牌化。按照「一社區一品牌,一樓院一特色」的創建思路,因地制宜挖掘、培育黨建特色品牌,精心打造了街道機關黨支部的「福」文化機關黨建,鐵道家園社區黨支部的「家」文化社區黨建,路華大廈黨支部的「誠信」文化非公黨建,海為科技園黨支部的「海」文化樓宇黨建,共同形成「四輪驅動」,使黨的領導、黨的工作、黨的組織的作用有效覆蓋到社會各個領域,做到有群眾的地方就有黨的工作,有黨員的地方就有黨的組織,有組織的地方就有黨組織作用的發揮。二是黨員服務多元化。街道探索建立服務群眾網絡,通過黨員政治生活館的作用輻射,結合各社區特點,分別建立養老服務中心、「四點半課堂」、「YI 家小廚房」等便民服務場所,採取幫思想幫生活幫學習、送政策送文化送溫暖方式,真正實現群眾生活有保障,活動娛樂有場地,養老敬老有所居。三是活動載體創新化。轄區各黨組織充分利用黨員政治生活館有效載體,以每月「黨員活動日」為契機,將重溫入黨誓詞、唱紅歌等活動和繳納黨費、民主議事等有機結合,使主題黨日活動更加規範有效。特別是館內眾多先進電子設備,實現了遠程教育分屏播放、宣誓畫面同步生成、黨性體檢實時進行、紅色影片3D效果等功能,讓黨員活動充滿科技元素。四是黨員管理精細化。全面構建了以社區黨組織為中心,以現代遠程教育平臺、微信公眾號、黨建交流群為載體的黨員學習教育體系,並將轄區全體黨員信息錄入黨員政治生活館的機器人講解系統,實時更新數據,可語音查詢到每名黨員所在支部、居住地及當月繳納黨費情況,真正實現黨員管理精細化。

啟示三:黨建引領,實現了經濟社會發展高質量

二七區福華街街道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全會「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指導精神,通過黨員政治生活館的打造和運行,『黨建+』工作機制更加完善,黨建引領作用更加凸顯,街道財政稅收已完成1.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7億元,招商引資完成8.6億元。一是「黨建+商圈樓宇」,讓企業員工凝心聚力。街道大力發展非公黨建,旨在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群眾優勢轉化成為企業的管理優勢、競爭優勢和發展優勢。街道在聚集了上百家企業的海為科技園區打造了黨群服務站,服務站積極運用「四個創新」做好黨建工作:創新組織設置,讓黨旗飄起來;創新工作機制,讓組織強起來;創新保障機制,讓服務搞起來;創新活動載體,讓黨員動起來。服務站建成以來,先後開展了端午節包粽子比賽、企業員工需求調查、午間送知識等活動30餘次,在企業員工中收到了良好反響,同時還引導11名「口袋黨員」亮明身份,重新參與到組織活動中來。曾獲鄭州市唯一一家「全國誠信示範商場」的路華大廈,將黨建工作與誠信經營有機結合,商場88個商戶,60多個都已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大廈黨支部每年都組織外出紅色學習,讓商戶們接受教育與洗禮,黨建力量已經融入路華大廈每一位商戶。二是「黨建+社區養老」,讓民生工程更有溫度。街道依託京廣家園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建成了面積達1500平方米的頤養安居中心,設有老年人日間照料、託養護理、書畫室、就餐區等七個區域,成了附近老人愛去、常去的地方。街道已有5個社區將養老服務融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黨建+社區養老」模式,有效解決了老年人缺乏活動場地的難題,實現社區資源共享、黨群共建、服務融合。同時,街道還大力實施「溫暖二七」工程,成立全區第一家「社區互助銀行」和專項志願服務基金,今年已開展「溫暖二七·愛在福華」活動106次。三是「黨建+志願服務」,讓文明素養不斷提升。街道在推動志願服務制度化過程中擴大基層黨組織的覆蓋面,讓黨建走進群眾、群眾了解支持參與黨建,以志願服務小切口做出城市基層黨建大文章。目前街道已成立黨員志願服務隊18支,黨員志願者1400餘人,越來越多的黨員同志們走上街頭參與志願服務,糾正不文明行為,有效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養,逐步形成以基層黨組織為統領、黨員志願服務為重點、其它服務載體為補充的立體化為民服務網絡體系,為實現城市基層黨建和城市文明程度雙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探討與評論

城市基層黨建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工作,二七區黨員政治生活館將持續突出政治功能,發揮對廣大黨員群眾的教育培養作用,進一步以廣大黨員群眾的實際需求為基礎,堅持思維創新、路徑創新和方式創新相結合,更好發揮黨員政治生活館的陣地作用,不斷探索城市基層黨建新思路。

探討一: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堅持黨建引領。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城市基層治理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要加強黨的領導,堅持黨建引領。用好「組織」。發揮黨的組織優勢,在領導基層治理中提升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和堡壘作用。用好「陣地」。建強用好以「黨員政治生活館」為代表的各類黨建陣地,拓展陣地功能,產生輻射帶動作用。用好「資源」。善於用黨的資源來撬動社會資源,用體制內組織帶動體制外組織,強化黨組織對社區自治組織的有效領導,把社會組織培育成黨整合社會的重要力量。

探討二: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必須統籌各類資源,堅持融合共享。黨員政治生活館建在基層街道社區,作用卻早已輻射到各行各業、各個領域。街道黨工委要履行屬地黨建兜底責任,將社區黨建的相關經驗提煉運用到商務樓宇、各類園區、商圈市場、網際網路業等領域,讓這些新興領域黨建與社會服務保持互動、深度融合,利用黨員政治生活館讓社區黨組織與新興領域黨組織共同開展黨員活動,有效促進融合共享,構築城市區域化黨建新格局。

探討三:做好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必須突出政治功能,發揮核心作用。社區是城市的基礎,做好城市基層黨建,要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突出政治功能,強化聯動作用,把社區黨組織建設成為聯結轄區內各領域黨組織的堅強「軸心」。依託黨員政治生活館持續發揮政治功能優勢,激發內在活力,推動資源服務管理向基層下沉,確保有資源有能力為群眾服務,把基層黨組織建成堅強的戰鬥堡壘。

相關焦點

  • 鄭州福華街街道機關黨支部觀摩「黨員政治生活館」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田育臣 實習生 嶽海關 文圖 7月13日下午,鄭州二七區福華街街道機關黨支部組織黨員來到鐵道家園社區黨員政治生活館觀摩學習,大家重溫入黨誓詞,學黨史、交流黨建經驗,以此增強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堅定黨員的理想信念,增強黨性意識
  • 福華街街道:老黨員發揮餘熱,生活館內擔任義務講解員
    我叫殷華,是福華街鐵道家園社區一名離退休黨員,今天我為大家講解的內容是星火燎原……」每天在二七區黨員政治生活館總有這樣一群和藹可親的老人,用淳樸、堅定的嗓音為每天前來參觀學習的團隊講解黨史。在新時代,要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黨要管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
  • 二七區福華街:百家宴慶華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姚瑩瑩 通訊員 戶丹丹 黎欣  9月24日,鄭州市福華街街道鐵道家園社區舉行「黨群連心慶70華誕、百家呈宴展社區和美」「百家宴」活動。  活動在社區廣場舞隊的舞蹈《祖國頌》中拉開帷幕,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李冬莉宣布菜品評選規則,有「一菜一故事」的網絡評選、現場評選兩種方式,並由「專家評委」「社區骨幹」「大眾評委」「社區各團隊代表」組成的四個菜品評選組先後有序進行品嘗打分
  • 二七區福華街街道: 「四心四到位」助力項目工地復工
    二七區福華街街道: 「四心四到位」助力項目工地復工 2020-03-09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淮河路街:創新打造「一體兩翼四盟五區」新街道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二七區淮河路街道作為最基層黨組織,緊緊圍繞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全國城市基層黨建「上海會議」精神,探索城市基層黨建的新模式,著力建設以「一體兩翼四盟五區」為核心的黨建體系,強化街道黨工委在轄區的領導核心和「軸心」地位,實現以黨建引領提升基層治理服務創新。
  • 福州市鼓樓區東街街道黨員政治生活館開館
    昨日,鼓樓區東街街道黨員政治生活館開館。該館總面積1160平方米,內設16個功能區,力爭打造集黨建工作展示交流、黨員教育管理、黨組織密切聯繫群眾、黨員群眾文娛活動等功能為一體的多功能場館。各單位、企業開展黨建活動,均可通過「福州黨建超市」平臺進行預約,免費使用該場館。
  • 河南鄭州市二七區五裡堡街道:區域化黨建引領開啟社會基層治理新模式
    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五裡堡街道通過加強和發揮區域化黨建作用,把駐區單位和公共資源聯繫起來,形成了以黨建工作創新引領開啟社會基層治理的「五裡堡模式」。 一、背景與起因 五裡堡街道位於鄭州市核心城區,轄區面積3.37平方公裡,下轄18個社區,37家公共單位,共有27個黨支部,1個黨總支,直管黨員1975人。
  • 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大學路街道:以「大學至善」黨建品牌為引領...
    只有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黨員發揮應有作用,黨的根基才能牢固,黨才能有戰鬥力。」為了認真貫徹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方針政策,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鄭州市二七區大學路街道結合基層黨建工作實際,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創新,逐步形成了以「大學至善」特色黨建品牌為引領,打造全體黨員勵精圖治、幹部職工克難攻堅、公共單位擔當共建、城市品質至善至美的街區,為基層黨建和工作創新雙向發力、同向發展鋪就一條長效之路。
  • 韓森寨街道在新城區第四黨員政治生活館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
    為了進一步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發揮好黨員政治生活館的引領作用。11月10日下午,新城區韓森寨街道在新城區第四黨員政治生活館召開了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會,邀請黨的十九大代表、公安新城分局韓森寨派出所四級高級警長汪勇同志作《無愧事業,不負時代,在打造平安幸福新城中奮勇前行》專題宣講會。街道黨工委班子成員、科級以上黨員幹部、各社區書記、副書記以及執法中隊和退休黨支部書記、非公和社會黨組織書記等30餘人參加宣講會。
  • 鄭州福華街街道:奮戰「疫」線,那些令人溫暖的身影
    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當許許多多的人為了阻隔疫情留在家中時,在鄭州二七區福華街街道有這樣一群人,她們告別家人,主動請戰,用嬌弱的身軀守護著這座城市跳動的脈搏;他們慷慨解囊,奉獻愛心,盡微薄的力量傳遞給千家萬戶溫暖的依靠;他們衝鋒在前,日夜奮戰,用自己的努力,維護千家萬戶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用微小的善舉,點燃了這座溫暖的城市。
  • 鄭州鹽業黨員志願服務隊走進二七區祥和社區
    河南商報 記者 白雪瑩 實習生郭爽「我去超市裡買鹽,是哪個貴就拿那個,難道吃鹽還有啥講究?」「大娘,吃鹽要依據自身情況選擇。為深入推進鄭州市「綠色使者」志願服務行動,助力「迎民族盛會、慶七十華誕」,2019年7月24日下午,鄭州市鹽業公司走進了鄭州市二七區大學路街道祥和社區,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健康食鹽社區行」黨員志願服務活動,向附近居民普及科學用鹽知識。
  • 新城區黨員政治生活館 幫助黨員接受心靈洗禮錘鍊黨性
    西安網訊 新城區在全市創新建設的首批黨員政治生活館開放後,每天前來學習的黨員以及群眾絡繹不絕,大家在參觀學習的同時還開展政治體檢等活動,如今這裡成為了樹牢理想信念、提升黨性修養的教育基地。  早上9點,新城區第四黨員政治生活館裡迎來了今天第一批前來參觀學習的黨員以及市民,大家認真的聽著黨員政治生活館工作人員的講解,用心觀看展覽內容。  第四黨員政治生活館展廳中,黨史教育長廊中「日出東方、星火燎原」等11個我黨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節點一一呈現,同時還陳列著1948年的入黨志願書等珍貴的文獻。
  • 鄭州市二七區:文化產業打造特色發展路徑
    二七區始終堅持傳承歷史文脈,保護紅色基因、深入挖掘「二七精神」內涵,在中心城區,重點以德化街為軸心,依託二七紀念堂、二七紀念塔等重要文化節點,全力打造百年德化商街、城市文化客廳、創新活力片區,目前已形成集歷史文化、時尚娛樂、美食購物、夜經濟等多元文化元素為一體的消費新模式。在西南部城區,加快民辦博物館、非遺展示館建設力度,推進申河、婁河遺址等10處遺址生態文化公園建設。
  • 鄭州市二七區品質品牌品位理念提升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如今,周末大講堂在二七區已成為每位領導幹部的必修課,通過邀請知名專家教授授課,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開闊視野、創新工作思路。自2013年6月份以來共舉辦近40場,受眾人員達40000多人。如今,步入二七區,各個社區、路口、電子顯示屏、工地圍擋、戶外廣告無不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文明河南、中國夢的宣傳陣地。
  • 鄭州市福華街街道航海北街社區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9月26日‍上午,福華街街道航海北街社區召開「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大會。會議認真學習中央和省市區及街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有關會議精神,圍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河南重要講話精神」為主題,開展集中學習研討。本次會議由航海北街社區黨支部書記王濤主持。
  • 二七區新建成50公裡綠道 成鄭州市民近郊遊首選地
    二七區西南部城區林地面積約5.6萬畝,已成為鄭州市近郊名副其實的「綠肺」,發揮著極大的生態效益和環境效益。近年來,二七區結合城鄉接合部改造工程,不斷優化苗木種植,打造景觀節點,突出生態保育、文化串聯、隨勢造景等特色,全面提升林區景觀質量,打造「西美」戰略定位橋頭堡的同時,有效增加市民參與度,真正讓西南林區成為鄭州市民近郊遊的首選之地。
  • 2月18日、19日鄭州市新增2例確診病例情況通報
    2020年2月18日0時至2月19日24時,鄭州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例。截至2月19日24時,鄭州市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56例,2月19日核減1例,其中治癒出院88例。
  • 河南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管局為食品安全示範單位授牌
    11月18日,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管局在三樓多能會議室舉行了食品安全示範單位授牌儀式,為15家食品安全示範單位進行了授牌。為深入貫徹落實鄭州市市政府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工作精神,規範轄區食品經營秩序,引導企業樹立誠信意識、守法經營,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確保食品安全,按照鄭州市市場監管局的工作部署,二七區市場監管局自今年5月份開始在全區開展了食品安全管理示範單位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店的創建活動。
  • 鳳凰舞譜戰「疫」曲 拳拳愛心報桑梓——河南鄭州市二七區專家人才...
    編者按:為宣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各地各級黨組織發揮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人民黨建雲開通「一線守護」欄目,在全國範圍徵集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參與疫情防控的有力舉措及先進事跡。作品將在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學習大國」微信公眾號、人民黨建雲陸續發布。
  • 河南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管局為食品安全示範單位授牌
    11月18日,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管局在三樓多能會議室舉行了食品安全示範單位授牌儀式,為15家食品安全示範單位進行了授牌。為深入貫徹落實鄭州市市政府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工作精神,規範轄區食品經營秩序,引導企業樹立誠信意識、守法經營,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確保食品安全,按照鄭州市市場監管局的工作部署,二七區市場監管局自今年5月份開始在全區開展了食品安全管理示範單位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店的創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