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新聞網4月19日消息 金華日報記者 徐楓 文/攝
每年的4月10日至16日,是我省愛鳥周,今年的主題為「關注候鳥遷徙,維護生命共同體」。在浙師大行知學院蘭溪校區行知湖,生活著一群優雅美麗的黑天鵝。記者了解到,愛鳥周裡,除了蘭谿市內外媒體爭先來校園拍攝相關專題節目外,還有不少蘭谿市民也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這群可愛的黑天鵝,它們成了當紅明星。
人鳥和諧相處成校園一景
4月17日,記者來到浙師大行知學院蘭溪校區。在校園東南角的行知湖裡,看到一對正在水中嬉戲的黑天鵝,岸邊草地上,兩名學生正對著水中的黑天鵝拍照。
記者走近湖岸,殊不料,兩隻黑天鵝竟然遊上岸,其中一隻伸長頸項,準備用喙啄人,似乎阻止記者靠近水邊。飼養員沈雲芳解釋,湖面和湖當中的小島是黑天鵝的領地,黑天鵝不準外人侵入。眼下正是黑天鵝的繁殖期,有幾隻成年黑天鵝正在島上的小木屋裡孵化,自然就更不允許外人靠近了。
沈雲芳指了指湖中的小島,記者看到島上放置了三隻小木屋,每隻裡面都墊上了一層稻草,看似有黑天鵝正在孵化小黑天鵝。沈雲芳說,他有時駕著小船到湖裡清理垃圾,一開始,黑天鵝把他當成威脅其領地的「侵略者」,常舉起或揮舞翅膀來攻擊他。
沈雲芳是去年7月初來到學院當黑天鵝飼養員的。他是附近下餘村人,下餘村曾是蘭谿市上華街道的一個養鴨專業村,沈雲芳家裡最多時也曾養過五六千隻鴨子。雖說沒有養殖黑天鵝的經驗,沈雲芳說,黑天鵝是食草性禽類,吃的東西跟鴨子也差不多,喜歡吃水生植物和藻類,前些天他在湖裡放養了一些水葫蘆,黑天鵝很愛吃。為了增加營養,他還在湖邊放置一個投料盆,每天往盆裡放些玉米粒,黑天鵝餓了會自己過來進食。
去年年底,沈雲芳發現黑天鵝產下7隻蛋,有兩對黑天鵝開始孵化小黑天鵝。沈雲芳說,黑天鵝雌雄輪流孵化,一隻孵化時,另一隻往往在附近擔任警戒任務。他曾預言,春季開學,行知湖上就會有小黑天鵝出現。果然,元宵節過後,就有7隻黑天鵝寶寶破殼而出。現在校園裡的的黑天鵝數量已經達到了16隻。
黑天鵝對配偶非常忠貞,它們嚴格遵循一夫一妻制,配對的黑天鵝形影不離,並且通常終身相伴。記者在行知湖裡看到的黑天鵝,都是雌雄成對,此外,還有幾隻鵝黃色羽毛的小黑天鵝跟在父母身後。沈雲芳說,小黑天鵝剛出生不久,由父母帶著在水中旅行,有時還會讓它們趴在身上。小黑天鵝要被父母照看一段時間後,才會允許它們自己去找生活領地。
黑天鵝儼然成了行知學院的明星。學生們都很喜歡黑天鵝,校外也常有人前來觀賞。學生們說,這些黑天鵝有時會大搖大擺地在人面前「走秀」,有時它們還會飛到學院教學樓的玻璃門前照照鏡子,自戀地左顧右盼;有時還會掠過湖面,來一場超低高飛行表演……
人工孵化技術已申請專利
2017年10月,浙師大行知學院蘭溪校區建成後,有6隻黑天鵝在學校的人工湖裡安了家。
浙師大行知學院副院長、省野生動物生物技術與保護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鄭榮泉說,這6隻黑天鵝是從江西省一家有人工繁育許可證的黑天鵝養殖場引進的,三公三母。
春季正值黑天鵝的繁殖季節。去年4月,行知學院的黑天鵝產下了4隻蛋,可能是因為對新的棲息地的環境還未適應,產下4枚天鵝蛋以後,黑天鵝媽媽並不熱衷於孵化自己的寶寶。為了能讓這4枚天鵝蛋孵化出小天鵝來,學院決定實施人工孵化。雖然國內已有多地人工馴養黑天鵝,但孵化方法基本上都是自然孵化,人工繁殖可借鑑的經驗少。在鄭榮泉教授的帶領下,行知學院生物技術專業學生裘林晨和同學組成團隊,承擔起了人工孵蛋的實驗任務。經過一番辛苦努力,4枚天鵝蛋人工孵化出了4隻「醜小鴨」,略有遺憾的是,由於幼體養殖中受多種因素限制,孵出的黑天鵝寶寶僅剩一隻存活了下來。這隻小黑天鵝後被送回蘭溪校區的行知湖內和父母團聚,如今健康地生活著。
鄭榮泉說,學院的黑天鵝人工孵化項目,目前已被列入浙江省大學生「新苗人才計劃」項目,黑天鵝繁殖技術已申請專利。就在前兩天,上海一所高校得到了幾隻天鵝蛋,對方想藉助他們學院的人工孵化技術,讓天鵝蛋人工孵化出小天鵝,特意找上門尋求技術援助。
黑天鵝原產於澳洲,是天鵝家族中的重要一員,黑天鵝全身羽毛呈黑灰色或黑褐色,有著天鵝種類中最長的脖子,細長的脖子通常呈「S」形拱起或直立,鳥喙為紅色或橘紅色,外形高雅美麗,是世界著名觀賞珍禽。
鄭榮泉表示,學院的黑天鵝種群逐漸壯大後,校方會考慮把黑天鵝贈送給動物園等單位供人觀賞;利用黑天鵝繁殖技術,學院計劃設立大學生創業科研項目,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目前學校人工繁殖的黑天鵝,不會作商業用途。」鄭榮泉說。
引進外來物種需科學指導
記者了解到,大學校園內人工養殖黑天鵝,除了浙師大行知學院,省內還有三四所高校,如早在2017年12月,浙江農林大學東湖就曾引進一公一母兩隻黑天鵝。大學校園引進黑天鵝,一個主要原因是大學校園生態環境好,不少大學都有面積較大的湖面。這些美麗的黑天鵝成了大學校園裡的一道風景、一張名片。
不過,也有人對此提出質疑,大學校園養殖野生動物,法律允許嗎?
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副站長謝純剛介紹,國家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十五條規定,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應當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批准,取得人工繁育許可證。野生動物養殖實行許可制度,是否達到許可標準,主要看三點:一是是否具備養殖技術,人為的養殖不能成為一種對野生動物的「謀殺」;二是野生動物來源是否合法,嚴防野外非法獵捕;三是野生動物養殖是否位於宜養區,養殖籠舍防逃逸措施是否到位。
黑天鵝主要分布於澳洲,它在我國野外沒有分布,國內的黑天鵝以人工養殖的居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規定,天鵝所有種都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但是黑天鵝屬於外來種,《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又名《華盛頓公約》)未將澳洲黑天鵝列入保護名錄,所以各地對於黑天鵝養殖是否需要審批存在爭議。謝純剛說,黑天鵝作為外來物種,若大量放養,進入我國自然生態系統後,究竟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是否會對本地物種造成負面影響,這是值得關注的。引進外來物種,可能會因為缺少天敵控制,造成幾何倍數增長,會對本地生態環境造成影響。」謝純剛說,這樣的例子我國已經發生,例如鱷龜的入侵,對本土水生動物造成毀滅性打擊。他認為,外來物種的引進,必須在科學指導下進行。
據了解,行知學院引進黑天鵝,之前曾到市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報告過。因為黑天鵝活動範圍有限,不像常見的鳥類容易飛翔,可以控制一定的養殖範圍,加上養殖技術簡單,又未納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所以管理部門沒有要求辦理人工繁育許可證。市民養殖動物,假如不是家禽家畜,若把握不準,一定要諮詢一下相關部門,以免觸犯法律;市自然資源管理部門諮詢電話:83188855,市民也可以撥打88900000進行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