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你想去的地方,想看的風景。
人生是一個說不完道不盡的話題。古往今來,多少人在談論這個問題,多少文章在闡述人生的道理。其實,人生說來也很簡單,它不過是一次單程旅行。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
青海有著「世界屋脊」的美稱。青海東部素有「天河鎖鑰」、「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衝」和「玉塞咽喉」等稱謂,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被譽為「三江源」、「江河源頭」、「中華水塔」。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的地形大勢是盆地、高山和河谷相間分布的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一部分。
青海位於中國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東北部。因境內有國內最大的內陸鹹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簡稱青。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故被稱為「江河源頭」,又稱「三江源」,素有「中華水塔」之美譽。本省地理位置介於東經89°35′——103°04′,北緯31°9′-39°19′之間,全省東西長1200多公裡,南北寬800多公裡,總面積72.23萬平方公裡,佔全國總面積的十三分之一,面積排在新疆、西藏、內蒙古之後,列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第四位。
青海四周相鄰的省、區,北部和東部同甘肅省相接,西北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鄰,南部和西南部與西藏自治區毗連,東南部與四川省接壤。
富的冰雪資源。位於達坂山和拉脊山之間的湟水谷地,海拔在2300米左右,地表為深厚的黃土層,是本省主要的農業區。西北部的柴達木盆地,是一個被阿爾金山、祁連山和崑崙山環繞的巨大盆地,海拔2600~3000米,東西長800公裡,南北寬200~300公裡,面積20萬平方公裡,盆地南部多為湖泊、沼澤、並以鹽湖為主。「柴達木」在蒙古語中為「鹽澤」之意。南部是以崑崙山為主體並佔全省面積一半以上的青南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現已對外開放的阿尼瑪卿峰(即瑪積雪山),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境內,峰高6282米。
青海屬於高原大陸性氣候,具有氣溫低、晝夜溫差大、降雨少而集中、日照長、太陽輻射強等特點。冬季嚴寒而漫長,夏季涼爽而短促。各地區氣候有明顯差異,東部湟水谷地,年平均氣溫在2~9℃,無霜期為100至200天,年降雨量為250~550毫米,主要集中於7~9月,熱量水分條件皆能滿足一熟作物的要求。柴達木盆地年平均溫度2~5℃,年降雨量近200毫米,照長達3000小時以上。東北部高山區和青南高原溫度低,除祁連山、阿爾金山和江河源頭以西的山地外,年降雨量一般在100~500毫米。青海地處中緯度地帶,太陽輻射強度大,光照時間長,年總輻射量每平方釐米可達690.8~753.6千焦耳,直接輻射量佔輻射量的60%以上,年絕對值超過418.68千焦耳,僅次於西藏,位居中國第二。
全省有270多條較大的河流,水量豐沛,水能儲量在1萬千瓦以上的河流就有108條,流經之處,山大溝深,落差集中,有水電站壩址178處,總裝機容量2166萬千瓦,在國內居第5位,居西北之首。尤其是黃河上遊從龍羊峽至寺溝峽的276公裡河段上,水流落差大,地質條件好,淹沒損失小,投資省,造價低,水電站單位造價比全國平均水平低20~40%,初步規劃可建設6座大型電站和7座中型電站,總裝機1100萬千瓦,年發電量368億千瓦時,是我國水能資源的「富礦」帶。境內江河有流量在每秒0.5立方米以上的幹支流217條,總長1.9萬公裡。較大的河流有黃河、通天河(長江上遊)、扎曲(瀾滄江上遊)、湟水、大通河全省水力資源十分豐富。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
喜歡的話,就多評論,多點讚,多收藏哦~
對了~別忘了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