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給你出一道題目:不用語言,不用手語,僅用身體語言,你如何表述自己是幾月份出生的?本周,重慶江北區玉帶山小學舉行了一場特別的分享會,新入職的60多位老師就用肢體語言「講」出了他們的答案。
為何會用這樣的方式分享?玉帶山小學負責人表示,基礎教育,特別是小學生的教育,是心與心溝通的起點,在語言理解尚且達不到一個水平時,傳道授業的老師應該使用更多的肢體語言和學生親近。
用肢體語言介紹出生月份
剛開學不久,江北區玉帶山小學舉行了新教師一日工作分享會,60多位新入職的老師分享了他們在新崗位上的心得體會。
為了讓彼此的認識更加深入,這一次的分享會,要求大家用肢體語言介紹自己的出生月份。
一年有12個月,每個月份都有不同的特色,用肢體來介紹自然,生動形象,生在春天的,如花兒般綻放,生在夏天的,有火熱的性格……一番肢體語言介紹,老師們都找到了和自己相同月份出生的同事,並迅速坐在一起。
分好組後,第二道題目來了:各小組用身體塑造,設計一個藝術造型。
老師們集思廣益,一朵花、一條毛毛蟲、一座豐碑……老師們紛紛擺出造型,以毛毛蟲的造型為例,老師們排成一排,像毛毛蟲一樣蠕動著前行,憨態可掬,頗為有趣。
看看老師們的一日工作分享
遊戲結束,老師們開始回顧入職當老師這兩周多的經歷。「第一次以教師的身份收到鮮花和巧克力,我和辦公室的老師們將花插進瓶子,一起拍照『凹』造型。」逯典娟老師這樣寫道:下課的時候,我被小朋友們圍住擁抱,突然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位新老師寫道:開學第一天,說了很多「廢話」,比如浪費精力整隊、課間操盯著紀律,後來仔細想想,這些廢話該說嗎?也許這些話今天看起來有些「廢話」,但對孩子們的未來一定大有裨益。
對於老師的身份,古語有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又云:教不嚴,師之惰。「當老師,真的不只是教書那麼簡單。何況,教書本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該校負責人表示。就在開學前,學校特地邀請了老一輩的老師來傳授經驗,讓大家能站在這個講臺上,成為一個合格的老師。
玉帶山小學校長鄒紅透露,聯誼看起來是同事之間溝通聯絡感情,但其實是彼此吐露心聲,把彼此在課堂上遇到的教學問題、帶班問題擺出來,通過「照鏡子」的方式,查漏補缺,讓他們在新的崗位上迅速成長,用心教書。
重慶晚報·慢新聞爆料郵箱:3159339320@qq.com
——END——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