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村落,凝結著歷史的記憶,反映著文明的進步。而記載著磁縣悠久歷史的傳統村落,以獨特的文化「鑲嵌」在青山綠水間,用獨有的歷史積澱和淳樸氣質從另一個角度詮釋著磁縣之美。走進其中,是講不完的歷史風情和人文故事……
西花園村
△狀元府建成碑記
△拴馬樁
△狀元府東門
▲張家狀元府邸第二個院落
磁縣西花園村內有一處面積頗大的古民居,叫狀元府,院內古樹參天,飛簷閣樓式建築,雕梁畫棟,瑞獸傲天,氣勢恢宏,建築特色和建築規制為近代罕見。
狀元府始建於康熙年間,距今已有300餘年歷史。由張二莊村張氏四兄弟張建、張正、張鑾、張連遷居此地而繁衍生息成村。同治年間,第七代後人張守富遠赴京城,參加武舉,一舉奪魁,成為武狀元,同治皇帝聖諭張守富在家鄉修建了狀元府邸,也就是現在西花園村的張家狀元府邸。
北岔口村
北岔口村相傳東漢年間已有,村落形成於元代,因村建在南北兩個相對的山岔裡,在北邊的叫北岔口。村莊四周環山,森林密布,最高海拔788米,俗有「磁西百裡,小天津」之稱。現存主要建築以明清、民國時期北方傳統石砌建築為主。
村內民居大多為平屋頂,二層建築,門樓雕刻精美,簷角和水口多為整塊青石雕刻而成,房屋圈頂拱門也為料石漿砌,顯示了精緻和獨特的風格。
花駝村
花駝村東距磁縣縣城50公裡,四周環山,森林密布,素有「磁西百裡,人稱天尖」之稱。
花駝村歷史悠久,東魏時建村,現存村落建築以明清、民國時代為主,多為石砌而成,因山就勢,錯落有致,質樸濃鬱。村內有129師兵工廠舊址以及傳統民居、古槐、古碑刻古樹等古蹟,保留了原始的生態環境。村南有著名的天保寨,傳說是劉秀被王莽追殺避難的地方,寨上景色宜人,植物繁多,花駝村是磁縣保留最為完整的傳統村落之一。
南王莊村
南王莊村坐落在太行山東麓,磁縣陶泉鄉西南爐峰山腳下,形成於明洪武年間。村周圍群山環繞,山巒疊嶂,峽谷碧綠,森林覆蓋率達到80%以上,山坡上百年以上古樹達123棵。
村裡存有寶貴的古村落遺蹟,石磨、石碾、石街道、石庵子、石房子、石槽、石兌臼、古寺院,讓人領略到一番古樸氣息。
北賈璧村
北賈璧村地處河北省磁縣西部山區,該村四面青山環抱,大多數民居建築依山建造,高低錯落,層次不一。村中的古沙道、古石橋、古街巷和明清時代的古民居猶存,保留完整。相傳漢武帝劉秀走南陽時路過這裡,看見一座石碑,走近時,碑面無字。劉秀說:「原來是座假碑。」後該村取諧音為賈璧。到明洪武年間始形成村落。據村民家譜記載,該村藺姓家族為趙國藺相如後裔。
北王莊村
北王莊村原名井嶺村,後因村內王姓居多,與南王莊村隔嶺相望,故改名北王莊村,位於磁縣西部陶泉鄉,與磁縣、涉縣、林州三縣相臨。村落四面環山,有「十山九回頭」之稱,南、北、西有三條古河道。村落分為上、下兩條古街道,石板小街小巷縱橫其間,整個村莊古色古香。
吳家河村
吳家河村位於兩省(河北,河南)三縣(磁縣、涉縣、安陽縣)交界處。相傳,清雍正年間,涉縣丁巖村五戶人家遷此建村,又因居於漳河之濱,得名五家河,後傳為吳家河。
「舉人街」位於吳家村內,始建於清朝,因乾隆年間舉人孟玉佩在此生活而得名。孟玉佩自幼聰明好學,二十幾歲高中舉人,之後仕途停滯不前,後靠鹽茶貿易發家,買房置地,富甲一方,「舉人街」的雛形自此形成,孟家也長盛不衰100多年,到晚清民國時期,「舉人街」已佔據整個村子的三分之一。
五合村
五合村位於磁縣西部山區,白土鎮西南8公裡處,1944年由硯壑溝、老孟溝、小栲栳、寨壑、西南壑五個居民點合為一村得名五合。村內有石碾、石磨、古廟、天景洞、黑龍洞等諸多古蹟,還有純石頭砌成的三座炮樓,建於民國九年,現存保存完整的一座。
同義村
△白龍廟
△鳳凰古寺
同義村(又稱石頭村)位於都黨鄉琦寶山上,擁有二百多座純石頭結構的北方山區特色明清古民居,東距磁縣縣城40公裡,南鄰漳河。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易守難攻的兵家必爭之地,山上有戰壕溝遺址為證。
村內有古廟3處,其中白龍廟是明朝時期建築,全部由石頭石砌而成,無梁無柱,在晉冀魯豫地區內獨具一格,人稱「無梁殿」。在村東南鳳凰山腳下,有始建於明朝時期的鳳凰寺一處,有新舊建築合為一體的寺廟群,遠遠望去宏偉壯觀。
崗西村
北賈璧鄉崗西村地處磁縣西部山區,屬太行山山前地帶,西高東低,據崗西村淨土寺碑記記載,元代時期此處形成村落,後由段氏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縣移民遷至此地,擇山崗西邊而居,故稱崗西村。
崗西村西南有臥龍山,山形高聳,巍峨壯觀,其間南峧溝溪水不斷,每逢夏季,流水潺潺。據臥龍山碑載,隋朝末期李淵曾在村西臥龍山上安營紮寨練兵習武。臥龍山自然景觀獨特,森林植被茂密,風景秀麗。玉皇頂、南天門、中天門坐落其間,千餘個石臺階相連。
雙和村
雙和村位於磁縣西北部北賈璧鄉,雙和俗稱「雙河」,古時也叫下街,因村莊上遊有兩條河流,即馬鞍山軲轆河和華尖腦花岑溝河,這兩條河流從村西和西南方向分別流入本村,在黑龍廟北側交匯,形成一條河道向東流入滏陽河,後來取名雙河,後來為取和諧發展之意,改為「雙和」。
雙和村歷史悠久,有古河道、古石橋、石券、古寺廟、古民居等建築,民居以明清、民國時期為主,建築古樸凝重,門樓古色古香,工藝精湛。
村莊內有「貞節牌坊」「石拱橋」「黑龍廟」「索井老學堂」和「清代環境整治碑刻」等建築,保存了古代冀南地區建築工藝,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
齊家嶺
齊家嶺村位於磁縣西部太行山區陶泉鄉,與慧峪村、涉縣、河南省相鄰,四面環山,僅有一條盤山公路與外界相通,堪稱深山中的「世外桃源」,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村落格局,上莊姓齊,下莊姓索,傳統民居主要分布在村莊河道兩側,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小巷石板鋪地。村莊四周環山,森林密布,土地肥沃,山村古色古香,環境優美。
西苗莊村
西苗莊村位於太行山東麓北賈璧鄉,村北有二郎山,坐北朝南,背風向陽。傳統民居依山就勢,梯次而建,這樣的位置布局使得村莊不容易受洪水侵犯。西苗莊村四周青山環抱,氣候宜人。
村內和村周圍名勝古蹟眾多,有始建於清早期的土地廟、奶奶廟、菩薩廟,以及眾多的古老民居。
千年古邑,魅力磁州
古蹟、古村落在漳河河畔遍地開花
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文化底蘊和歷史韻味
每個地方都值得去探索與了解
■編輯:肖海鵬(實習)
■初審:杜東平
■覆審:周慧文
李治亞
■終審:房淑萍
秦 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