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在大城市幹到年薪百萬,你會選擇回老家工作月薪3000嗎?
華為去年發布了一個天才少年計劃,任正非說要在全世界範圍內招聘,開出百萬級別年薪,有一個叫鍾釗地通過了7輪考核成功,拿下了天才少年最高一檔的待遇,年薪201萬。有人問他啥感覺?鍾釗說沒感覺,因為還有公司給我開300萬年薪的我沒去,這不是沒感覺,這是一種熟悉的感覺:枯燥。
今天要說的小夥子他叫張昆瑋,他也是一等一的人才,卻走向了鍾釗的反面。他選擇回老家拿月薪3000。
張昆瑋92年山西晉中人,初中畢業的時候考了全省第一,隨後在數學物理和信息學競賽當中拿到了兩個省級一等獎以及全國奧賽的金牌。這樣的人說他是天才少年不為過吧,2009年直接保送上了清華,隨後又被選拔進了姚班。
這個姚班實在是很高端,好比是籃球隊裡的姚明,姚班是由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圖靈獎得主姚期智院士所創辦,搖班的畢業生可以直接進入國內頂級的網際網路公司工作,比如說身價已經超過20億的搜狗的王小川,姚院士當年創建這個班的目的就是要為咱國家培養出能跟麻省普林斯論畢業生直接PK的計算機頂級人才,張昆瑋沒有成為仲永,他繼續努力考上了碩士,又用了一年時間修完了博士所需的課程。
如果說再等一等他拿到博士學位,百萬年薪可以說是唾手可得,但他突然覺得科研這條道路我並不適合自己,很想換換空氣,早點接觸社會,於是放棄攻讀博士直接找工作,他去了杭州的阿里巴巴集團,幹點後端程序的是工作不算太累,還有雙休,生活是過得有滋有味。
就在這時他又接到了一份聘書來自於谷歌,我查了一下說谷歌的程式設計師平均年薪13萬美元,也就是90多萬人民幣。而且谷歌的工作氣氛更寬鬆,張昆瑋確實挑不出什麼毛病,就去了,好景不長幹了一陣,下班之後他走在大城市的街頭,鋼筋水泥林立,自己晚入孤獨的困獸,燈紅酒綠的都市始終溫暖不了那沒有歸屬感的心頭。
張昆瑋說,在北京我看不到自己的未來,我不願意像成功學說的那樣,為了成功捨棄一切,我想在工作之餘融入愛好,想在工作之外有自己的生活,透支所有的精力去換幾百上千萬一套的房子,過一種被套牢的人生,我不願意。於是張昆瑋成為了又一個被北上廣勸退的年輕人。
谷歌工作滿第二年之後,張昆瑋真的就辭職回鄉,在山西老家的二本高校當了一名老師,第一年月收入3000,第二年開始之後可以漲到5000。28歲的張昆瑋現在很滿意。
但是真正撼動張昆瑋的所謂失去,還是有一些比如說前女友得知小張要回老家的消息,兩個人商議之後和平分手,因為前女友選擇出國深造,這日後的交集也必將越來越少。
難聽的話,當然有人說比如如此國之重器竟然選擇平凡,比如人生即將登頂,他卻主動速降到半山腰,比如在該奮鬥的年紀他選擇了佛系,但張昆瑋是可敬的,因為他去過了一種與大部分人的觀念不契合的日子,如果你對張昆瑋發出嘲笑,你可不要忘了,主動選擇和被動選擇是兩回事。如果你沒有選擇地屈從於某一種生活,那不叫選擇。
如果你從沒站在高處看過風景,那又有什麼故事可以言說呢,張昆瑋在同類的年輕人裡是少數,我們同樣也應該清醒,灑脫是要付出代價的,但是只要你願意承擔代價,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行的,但求自己過得開心,依然熱愛生活。致敬每一個奮鬥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