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周末來這裡的,停車位非常充足,也沒有檢查站了,一路非常暢通的到達,停車費5元不限時,依舊是良心價,值得稱讚一下!用的錦繡年卡,所以門票也免費,省下每人40元的門票錢,再次小竊喜一下下,嘿嘿。
到了門口,測體溫,換票就可以進去了,這是一個大晴天,藍天白雲的,拍照效果真好,但有真的有點熱。
這裡就是房山大石窩鎮白帶山下的雲居寺,它坐西向東,完美的再現了晉朝對太陽崇拜的習俗,寺廟始建於隋朝末唐朝初期,一開始稱為「智泉寺」後來改名為「雲居寺」。
雲居寺的山門和天王廟二合為一,進門就看到左右四大天王叱吒山門兩側,歷經了千年而不倒,1942年寺廟遭到日本人的轟炸破壞,雲居寺被毀壞的非常嚴重,只有山門還依舊矗立不倒,於是有傳「山門不倒,寺必重修」一說。
寺廟內有毗盧殿,是這座寺廟的主殿,是這裡最大的一座殿宇,而且神奇的是,它的殿內和殿外是一樣大的面積,這也是建築學上的一個奇蹟。
後面是釋迦殿,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殿,供奉藥師佛,叩拜佛祖的時候,會有僧人敲擊缽盂為你祈福。然後就是彌陀殿和最後的一重殿宇大悲殿,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
寺廟的構建非常古樸,不繁豔明麗,灰色的牆瓦凸顯它的低調和無華,寺內珍藏著中國文化的稀世珍寶,石經,紙經,板經為寺中三絕,這裡的佛祖舍利也是它的重點保護對象,也是來寺廟參觀的必觀之地。
寺廟內非常乾淨,安靜,有幾重院落相連,需要一層層的走臺階看完全部寺內殿堂和古蹟,這裡的一塔一石一草一木都流淌著歷史的痕跡,腿腳不好的老人還請謹慎選擇,畢竟上上下下還是很需要體力的。
這個千年古剎中的一大特色建築是幾座塔群和塔碑,都是唐代及遼代的建築珍品,是碑刻文化的千年真跡。其中北塔感覺更漂亮更細膩,可以在塔身上發現遼代的碑刻小人物,奏樂的,打擊樂器的,仔細觀看,非常有意思。
在寺內瀏覽的時候,還看見了師傅們用的午餐,素齋小巧樸素,一如這寺廟給人的感覺。最後快結束的時候去了石經地宮,歷經了幾代人才造就出來的10080塊的石經書,這些心血珍寶都藏於地宮之內。
雲居寺也有北京的小敦煌稱號,它的位置在河北和北京的交界處,背依石經山,整個寺廟不小,高高低低起伏,有地宮也有石塔,寺廟應該有的大殿也都有供奉。
屬於國家4A景區,個人感覺來一趟很值得,下午4點閉門,三點半左右就停止進入了。所以,想好好參觀還需要儘早一點來。
寺廟65歲以上老人和1.2米以下兒童免費,網上有優惠票價可以購買。古剎古塔古樹古寺廟,敬畏千年,珍寶石經,可以在千年後的今天一眼望見千年之前的另一個時代,這也是此次雲居寺之行的一大感悟吧!
不禁想到送靈澈上人劉長卿的一首詩: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謝謝觀看,小小遊記,不喜勿噴,如有不詳,歡迎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