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郊區的「小敦煌」,深藏山中的雲居寺,珍藏千年心血瑰寶

2020-10-03 棉花糖小兜兒

我們是周末來這裡的,停車位非常充足,也沒有檢查站了,一路非常暢通的到達,停車費5元不限時,依舊是良心價,值得稱讚一下!用的錦繡年卡,所以門票也免費,省下每人40元的門票錢,再次小竊喜一下下,嘿嘿。

到了門口,測體溫,換票就可以進去了,這是一個大晴天,藍天白雲的,拍照效果真好,但有真的有點熱。

這裡就是房山大石窩鎮白帶山下的雲居寺,它坐西向東,完美的再現了晉朝對太陽崇拜的習俗,寺廟始建於隋朝末唐朝初期,一開始稱為「智泉寺」後來改名為「雲居寺」。

雲居寺的山門和天王廟二合為一,進門就看到左右四大天王叱吒山門兩側,歷經了千年而不倒,1942年寺廟遭到日本人的轟炸破壞,雲居寺被毀壞的非常嚴重,只有山門還依舊矗立不倒,於是有傳「山門不倒,寺必重修」一說。

寺廟內有毗盧殿,是這座寺廟的主殿,是這裡最大的一座殿宇,而且神奇的是,它的殿內和殿外是一樣大的面積,這也是建築學上的一個奇蹟。

後面是釋迦殿,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殿,供奉藥師佛,叩拜佛祖的時候,會有僧人敲擊缽盂為你祈福。然後就是彌陀殿和最後的一重殿宇大悲殿,供奉的是觀世音菩薩。

寺廟的構建非常古樸,不繁豔明麗,灰色的牆瓦凸顯它的低調和無華,寺內珍藏著中國文化的稀世珍寶,石經,紙經,板經為寺中三絕,這裡的佛祖舍利也是它的重點保護對象,也是來寺廟參觀的必觀之地。

寺廟內非常乾淨,安靜,有幾重院落相連,需要一層層的走臺階看完全部寺內殿堂和古蹟,這裡的一塔一石一草一木都流淌著歷史的痕跡,腿腳不好的老人還請謹慎選擇,畢竟上上下下還是很需要體力的。

這個千年古剎中的一大特色建築是幾座塔群和塔碑,都是唐代及遼代的建築珍品,是碑刻文化的千年真跡。其中北塔感覺更漂亮更細膩,可以在塔身上發現遼代的碑刻小人物,奏樂的,打擊樂器的,仔細觀看,非常有意思。

在寺內瀏覽的時候,還看見了師傅們用的午餐,素齋小巧樸素,一如這寺廟給人的感覺。最後快結束的時候去了石經地宮,歷經了幾代人才造就出來的10080塊的石經書,這些心血珍寶都藏於地宮之內。

雲居寺也有北京的小敦煌稱號,它的位置在河北和北京的交界處,背依石經山,整個寺廟不小,高高低低起伏,有地宮也有石塔,寺廟應該有的大殿也都有供奉。

屬於國家4A景區,個人感覺來一趟很值得,下午4點閉門,三點半左右就停止進入了。所以,想好好參觀還需要儘早一點來。

寺廟65歲以上老人和1.2米以下兒童免費,網上有優惠票價可以購買。古剎古塔古樹古寺廟,敬畏千年,珍寶石經,可以在千年後的今天一眼望見千年之前的另一個時代,這也是此次雲居寺之行的一大感悟吧!

不禁想到送靈澈上人劉長卿的一首詩: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謝謝觀看,小小遊記,不喜勿噴,如有不詳,歡迎補充!

相關焦點

  • 北京郊區的「小敦煌」,深藏在白帶山下的地宮,珍藏千年心血瑰寶
    用的錦繡年卡,所以門票也免費,省下每人40元的門票錢,再次小竊喜一下下,嘿嘿。四大天王叱吒山門兩側,歷經了千年而不倒,1942年寺廟遭到日本人的轟炸破壞,雲居寺被毀壞的非常嚴重,只有山門還依舊矗立不倒,於是有傳「山門不倒,寺必重修」一說。
  • 「北京的敦煌」——雲居寺
    北京掌故(之四)  雲居寺位於北京西南房山區境內的白帶山下,距市中心70公裡;佔地面積7萬多平方米。  雲居寺石經山藏經洞和唐、遼塔群構成我國古代佛教文化一大特色。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首批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雲居寺為何被稱為「北京敦煌」?
    行程:天橋汽車換乘917路公交車在雲居寺路口下車,換乘F12路在雲居寺下車步行即到。線路小Tips:三要什麼時候都需要,要背合適的背包,要穿合腳的登山鞋,要戶外四寶一個都不能少(頭燈、充電寶、雨衣、手臺),天氣寒冷,帶好禦寒衣服,注意保暖!創可貼、止痛噴劑、雲南白藥噴劑、繃帶、個人特藥等。
  • 雲居寺為何被稱為「北京敦煌」?
    行程:天橋汽車換乘917路公交車在雲居寺路口下車,換乘F12路在雲居寺下車步行即到。線路小Tips:三要什麼時候都需要,要背合適的背包,要穿合腳的登山鞋,要戶外四寶一個都不能少(頭燈、充電寶、雨衣、手臺),天氣寒冷,帶好禦寒衣服,注意保暖!創可貼、止痛噴劑、雲南白藥噴劑、繃帶、個人特藥等。
  • 北京古剎雲居寺,稱為「北京敦煌」,藏有唐僧西天取回的「真經」
    北京古剎雲居寺,被稱為稱「北京敦煌」,藏有唐僧西天取回的「真經」,《西遊記》想必大家沒看過書也看過電視劇,整個故事是相當奇幻了,《西遊記》可能是我國四大名著裡面最有趣的一本書,老少皆宜。其實不然,當年唐僧司徒經歷了九八十一難關,翻山渡水,降魔除妖怪,歷盡千辛萬苦才從西天取回了真經,這句話是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的,而且唐僧取回的真經被雲居寺的護法大師靜鉉石刻,永久性地隱藏了起來。
  • 走進北京千年古剎雲居寺臘八節吃佛粥增運增福
    常住的小城離北京千年古剎雲居寺很近,30公裡的樣子,去過很多次。有時候閒著無聊無所事事;有時候內心糾結紛亂迷茫;或者什麼原因也不需要。一走進雲居寺,心立刻就會靜下來,也許是感應到了佛的慈悲,也許是在抑揚頓挫又不知所云的誦經聲裡,無形中受到了加持。所以,來了就靜了。
  • 雲居寺石經保留千年,除了地質構造,還藏著古人巧心思
    京西南75公裡,郊區房山,有一座歷經千載的古剎——雲居寺。寺東北一公裡處,石經山上,自隋末僧人靜琬在此刻經以來,歷代篤誠的佛教徒,延續一千餘年,共刻佛經萬餘石,成為與敦煌莫高窟、萬裡長城齊名的三大千年工程。
  • 北京房山雲居寺舉行宋代《貝葉經》捐贈儀式
    人民網北京8月3日電 2015年8月3日,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總顧問、貝葉經收藏家白十源先生,向房山雲居寺文物管理處捐贈宋代《貝葉經》儀式,在房山雲居寺毗盧殿隆重舉行。本次活動得到了房山區政府、房山區文化委等部門的大力支持。
  • 大雨過後,北京千年古剎雲居寺今現絕美雲海
    強降雨過後,今天上午,位於房山淺山區的雲居寺出現美輪美奐的雲海場面,宛如仙境,更顯千年古剎神韻。今天,雲居寺首屆非遺文化展示活動也在雲海中拉開帷幕,活動秉承「傳承文化、展示非遺」的理念,融入了雲居寺獨有的歷史文化特色,將層層院落的古建風格作為舞臺創作元素,設置了三道精美的牌樓,並以古箏、圍棋、書法、剪紙、拓印等非遺互動文化節目貫穿甬道。
  • 世界佛經奇觀—房山石經被譽為「北京的敦煌」!
    北京房山雲居寺北京房山石經,有著千年歷史,被稱為「北京的敦煌那麼,北京房山雲居寺石經,為何被奉為佛教文化、中國歷史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瑰寶呢?房山雲居寺石經的千年故事要從隋朝講起。隋朝大業年間,經歷過兩次滅佛法難的高僧靜琬,想起了佛陀所講的「末法時期」,憂慮於「教法垂世,人雖有稟教,而不能修行證果」的眾生命運。
  • 喜慶法寶節 北京雲居寺、杭州靈隱寺普施臘八粥
    佛教東漸後,每逢是日,中土大小寺廟佛門弟子舉行莊嚴的誦經法會,以各種乾果雜糧熬成粥供佛和施捨給善男信女,稱「佛粥」或「臘八粥」。這一習俗流傳到民間,百姓紛紛用穀物乾果熬粥,又稱「八寶粥」,用來敬佛和祭祀先祖,祈求佛祖保佑吉祥平安和來年五穀豐登。到了清代,雍和宮的臘八粥遠近馳名。《燕京歲時記》載:「雍和宮喇嘛於初八日夜內熬粥供佛,特派大臣監視,以昭誠敬。
  • 房山雲居寺舉辦曬經節
    北京晚報訊(記者陳強)今天上午,千年古剎房山雲居寺舉辦曬經節,現場除了珍貴文物和非遺文化展示外,還推出曬經節官方吉祥物「小飛象」,更有網絡達人以直播的形式帶觀眾領略雲居寺石經、紙經、木板經的魅力。雲居寺的曬經傳統古來有之。在1400年的刻經傳承史中,夏季每逢陽光充足天氣,僧人們就在石經山頂上較為平坦的地方晾曬經書。
  • 北京一座求子求財很靈驗的寺院,雲居寺
    雲居寺北京的靈驗古剎有一次在朋友圈談到一師兄的求子艱難問題北京的妙峰山、陝西法門寺、峨眉山,總之去了很多地方,最後是去了北京房山出石經的雲居寺。最高的一個殿,也是最後的觀音殿,裡面有千手千眼觀音菩薩聖像,和送子觀音菩薩聖像,去了一次回來後,當月就懷上了。我女兒周圍好幾個人都是結婚多年沒孩子,到處求都無果,最後也是去雲居寺有的孩子。
  • 北京一座求子求財很靈驗的寺院,雲居寺
    雲居寺北京的靈驗古剎有一次在朋友圈談到一師兄的求子艱難問題,有一位師兄見到了,就和我分享了如下的信息:師兄,我女兒結婚後一直沒能懷孕北京的妙峰山、陝西法門寺、峨眉山,總之去了很多地方,最後是去了北京房山出石經的雲居寺。最高的一個殿,也是最後的觀音殿,裡面有千手千眼觀音菩薩聖像,和送子觀音菩薩聖像,去了一次回來後,當月就懷上了。我女兒周圍好幾個人都是結婚多年沒孩子,到處求都無果,最後也是去雲居寺有的孩子。
  • 金秋北京郊區遊景點大全
    地址 交通路線 德勝門乘345路到昌平終點換乘357路到南口鎮下車乘小公共汽車直達;或從北京北站早7:00乘火車到南口站下車,再轉乘小公共汽車直達。地址 交通路線 乘遊10路、遊7路直達或從天橋917至房山再轉車即到,乘火車可從北京南站上車至十渡站下。駕車可從六裡橋上京石高速在閆村出口下高速,經過雲居寺一直到十渡風景區。 票價 各景點12~20元 雲居寺 簡介 雲居寺雲居寺位於北京西南房山區境內的白帶山下,距市中心70公裡;東接上方山、西俯拒馬河。雲居寺佔地面積7萬多平方米。
  • 純乾貨分享,北京雲居寺有哪些寶貝?四絕三寶,看完此文不虛此行
    很多來北京旅遊的人都把故宮、長城、頤和園等世界文化遺產作為目的地。其實,北京還有非常多值得去親歷的精彩。很多外地遊客不知道,在北京房山有一座雲居寺,被稱作「石經長城」,有著「北京敦煌」的美譽。寺內寶貝眾多,尤以三絕四寶最為著名。
  • 雲居寺重新校勘千年"經王""法華經" 流傳1600多年
    雲居寺重新校勘千年"經王""法華經" 流傳1600多年 2015-06-17 08:11:43來源:北京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2015年06月17日 08:11 來源:北京日報
  • 楊乃武與小白菜案的奏摺副本在雲居寺展出
    (原標題:雲居寺今起展出百餘珍貴文物)   本報訊(記者張楠)萬曆皇帝生母奉獻的佛舍利貯藏寶函、被康熙賜稱「畫狀元」的宮廷畫家繪製的山水畫冊頁、房山石經刊刻開山祖師靜琬的千年靈骨其中,首次展出了珍藏在首都博物館的四套佛舍利函。早在1981年11月27日,在雲居寺旁的雷音洞發現了五重寶函,內貯兩粒佛舍利與兩顆珍珠,此次面向觀眾展出的為由內到外共四套函。記者在展廳進門位置的一個展櫃內看到,曾經貯藏佛舍利的次函為青石雕制,三函為漢白玉質地,是萬曆皇帝的生母慈聖皇太后奉獻,四函為隋代鍍金銀函,最內為羊脂玉函,同是慈聖皇太后奉獻。
  • 演繹千年石經文化 雲居寺舉辦第六屆禪樂會
    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房山石經精神,提升雲居寺文化影響力,打造雲居金名片,9月20日,由房山雲居寺文物管理處主辦的2020年第六屆「盛世雲居」禪樂會在雲居寺靜琬廣場正式拉開帷幕。禪樂會以雲居寺千年歷史文脈為主線,透過《千年雲居》《大美雲居》《追夢雲居》三個篇章展開,共有十餘個精彩絕倫的節目貫穿始終。馮寅夕君、阿冗、趙淨頤、吳題、佟佳霖霖、蘇茂洋等眾多藝術家們帶來精彩演出,讓觀眾身臨其境的穿越雲居寺1400年的歷史長河,充分領略到綿延千載的房山石經文化和雲居寺深厚的歷史底蘊。
  • 北京有唐代古建嗎 雲居寺古塔和靈嶽寺釋迦殿它們是嗎?
    房山區的萬佛堂,洞壁上有唐代浮雕,殿內有唐代珍貴文物「萬菩薩法會圖」。對此,專家學者眾說紛紜,從北京目前現存的古剎看,修建在唐代以前(包括唐代)並保存完好的寺廟約有十餘座,但這些寺廟經歷代修葺或圮毀後重建,大多已沒有了唐代時的古建築,有的寺廟裡還有一些古樹,見證著這些寺廟數千年的歷史。不過,從眾多的古蹟中,還是能夠找到一些唐代建築或疑為唐代古建的蛛絲馬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