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億人全用上電!18根電桿為1戶供電,100年無法回本?!

2020-12-17 共青團中央

共青團中央

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

導讀

中國14億人全民用上電,前一段時間有點火,但很多人還是不大清楚這其中的意義。這究竟意味著什麼?

話說2015年12月23日,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果芒村和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長江村合閘通電,全國最後9614戶3.98萬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得到解決。

國務院要求這年年底全民用上電,中國的電網企業提前完成任務。

至此,中國無論是雪域高原還是深山獨戶,都實現了通電。「全民用電」記錄到了中國電力發展的史冊上。

放眼全球,中國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讓14億人口全民用上電的國家。

中國為什麼能?

決心之大,史無前例,哪怕是1戶人家,電桿電線也要架

其實在「九五」末期,我國農村經過初級電氣化的大發展和第一次大規模的城鄉電網改造,已經解決了全國97%人口的用電問題:大電網覆蓋了中國80%的農村地區,內陸經濟發達的主要省份率先實現了戶戶通電。只有四川、甘肅、青海、新疆、西藏、廣西、雲南等地的邊遠山區還有一定數量的村莊和農戶無電可用。

▲偏遠山區的居民在家中高興地看著亮起的燈光

在從鄉鄉通電到村村通電,再從村村通電到戶戶通電的過程中,中國電網人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哪怕只為1戶人家,線也要架、電也要通。這種做法是不計成本、不計代價的,任何一個純粹以贏利為目的的企業都不會做。

但是,中國的電網企業卻這麼幹了!

重慶中益鄉,80%都是高山,山脊陡峭、地廣人稀,供電員工在此處奮戰了2個月,人工搬運電桿上山,架設7根電桿為華溪村偏巖壩臺區的7戶人家供電,架設36根電桿專為光明村餘家壩臺區2戶人家供電。而每戶人家的電費也就每月20多元……

1996年2月18日(除夕),山東在全國率先實現全省戶戶通電。為了給臨沂蒙山頂上的幾戶人家通電,30多名電力工人奮戰50天,架線6公裡、立杆100多根,終於將電送上蒙山山頂。

▲在只有八戶人家的西紅峪小山村,人們敲鑼打鼓舞獅子慶賀村裡通電了

在福建三明尤溪縣中仙鄉華西村,為了讓兩位老人用上可靠電,供電公司在村裡新增一臺變壓器,專門從10千伏華口線架設了800多米導線,組立了12根電桿。

福建建甌市小橋鎮埂頭村,鄉親們大多數都搬到鎮裡去了,村裡只剩下3戶人家。供電員工沒有忘記這裡,2007年,用了兩個多月時間,幫村裡架設41根電桿、2.9公裡供電線路,還安裝了變壓器。

在陝西西安藍田縣焦岱鎮樊家村,供電公司更是架設500米「專線」,只為一戶低保戶供電。

這些場景,只是中國戶戶通電、服務民生的冰山一角,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如今,即使在最偏遠的農村,供電可靠率都達到99.8%。

施工之難,史無前例,地處高原險峰,電也要通

在中國的高原險峰,可能缺氧,但不會缺電!

然而,在這些地方建電網是異常困難和艱辛的。施工人員需要跋山涉水,將一基基電桿、一捆捆導線背進地處深山的施工點。

中國電網人以背曰負,以肩曰擔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山區電力施工架線,一根核桃粗細的輸電導線,需要幾十人乃至上百人用扁擔挑著上山進行施工放線。

▲圖為1982年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石門鄉龍堂山區架線現場

在河南山區,當年供電員工用架子車拉著線杆進山。

湖北「戶戶通電」工程現場,供電員工泡在水中敷設深水電纜。

戶戶通電點亮三晉大地,供電員工用肩挑著電桿進山。

在西藏,當年未通電地區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架設線路要翻越高山,運輸靠犛牛運、馬幫馱、人肩扛。有的地方施工周期短,地處高原峽谷內,全年無霜期僅為110天左右。

中國電網人克服了所有的困難,甚至把大電網的電送上了珠峰大本營。

2014年4月12日,隨著一條10千伏供電線路合閘送電,海拔5200米的珠穆朗瑪峰大本營正式通電。電網人通過大電網延伸方式,讓沿途21個鄉村1011戶居民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絨布寺用上了可靠電力。

在繼青藏、川藏電力聯網工程之後,2018年11月23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超高壓電網工程——藏中電力聯網工程也投運了!

▲在海拔5548米的西藏山南蒙達拉山頂,電網施工人員正在安裝世界海拔最高的鐵塔

在施工現場上班的供電小哥這樣描述

普通人上班,坐車坐地鐵,他們上班,需要飛簷走壁。

普通人上班,背著通勤包,他們上班,背著氧氣瓶。

普通人開車上班,在馬路上行駛,他們開車上班,在懸崖邊行駛,極速漂移還要避開落石。

工程需要翻越的4500米以上的高山就有5座,跨越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10餘次。有一種山脊被工程人員形象地稱為「刀背梁」——三面懸崖峭壁,像菜刀刀背一樣立於天地之間,無數基鐵塔就要架在這樣的「刀背」之上。

中國電網人冒著生命危險將電送到險峰、送到絕壁、送到雲端,造就了14億人全部用電的神話。

成本之高,史無前例,100年收不回成本,電網也要建

這一點很多人不太了解。「戶戶通電」工程投入巨大,平均每戶投資1.33 萬元,通電成本是正常農村通電成本的10 倍以上。

▲2006年,安徽省實現戶戶通電。圖為滁州市通電客戶高興地吹起電風扇

青海、新疆、西藏、四川等省區的部分偏遠地區,每戶投資達4萬元左右,按照農戶月正常用電量50千瓦時計算,可供家庭用電100年。這還不算上投入資金的利息以及日常的人工維護成本。

▲西藏當雄縣龍仁鄉牧民在更換燈泡

比如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烏魯克恰提鄉通電工程,總投資6578萬元,解決867戶3576人的用電問題,戶均投資為7.59萬元/戶。

▲通電以後,新疆哈薩克族牧民三代同樂

又比如,四川若爾蓋包座鄉俄若村卡美寨,距離縣城110多公裡,有無電戶47戶249人。解決用電問題需要從鄰近的九寨縣接引電源,建設15.6 公裡10千伏線路及相應設施,總投資393.55萬元,戶均投資8.37萬元。僅供電部分的投資就與農村建房的成本相當。

然而就算這樣,電網的毛細血管還是義無反顧地伸到了祖國大地的各個角落。

有人會問:既然工程這麼難建,耗資如此巨大,一兩百年收不回成本,為什麼還要費這麼大力氣幹?

中國告訴你: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要共同富裕,人民不能沒有電!

有電,才能看電視、上網,了解外面的世界;

有電,才能通水、通鐵路,才能通往美好生活;

有電,才能搞養殖、辦工廠,才有脫貧的希望;

電力既是生產資料,也是生活資料,從經濟、戰略、發展多個層面考慮,非通不可!

於是,這個讓世界驚嘆的電力奇蹟就這樣在中國出現了!

▲特高壓輸電線路

▲低壓配網線路

14億人全民用電,中國為什麼能?

歸根結底一句話,某些國家可能不愛聽:

這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歡迎轉發點讚

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焦點

  • 14億人全民通電如何做到?18根電桿為1戶供電,100年無法回本
    中國14億人全民用上電!
  • 春節前,小水電供區居民用上了大網電
    為保障原水電供區居民春節期間的可靠用電,移交前,潛山供電公司成立了水電供區工作專班,派出4支施工隊伍負責水電供區第一批8個電網代建工程項目,涉及14個配電臺區的電網升級改造,重點解決配網「卡脖子」「低電壓」等問題。首批代建工程於2019年11月20日開工。2019年12月17日,代建工程中的首個配電臺區建成投運。
  • 桃園有個愛畫畫主婦 為百根電桿彩繪卡通圖(圖)
    桃園有個愛畫畫主婦 為百根電桿彩繪卡通圖(圖) 2008年09月04日 14: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汪桂芬彩繪裡內電桿,一年為上百根電桿穿上彩衣 桃園縣楊梅鎮裕成裡內的電桿,因彩繪上卡通圖案,街景變得更可愛   中新網9月4日電 走進桃園縣楊梅鎮裕成裡,不少訪客發出驚嘆
  • 恢復墨翰響水13戶群眾正常用電
    災情發生後,永善供電局派出了一支15人的搶修隊伍,經過近一個星期的連續奮戰,於2021年1月4日恢復了墨翰鄉響水村老廠社13戶群眾供電。 2021年1月3日,筆者在永善縣墨翰鄉響水村往老廠社村民小組途中看到,1500多米狹窄的村組公路上全是拖行電桿後留下的深深印跡,原本狹窄的泥巴路在拖運電桿後更加泥濘不堪。
  • 翻雪山助鄉民通電,寧波援助西藏比如縣扎拉鄉供電工程完工
    當天下午6時許,比如縣扎拉鄉美日村傳來一片歡聲笑語,全村25戶居民用上了國網電。至此,扎拉鄉152戶人家全部通電,改變了扎拉鄉千百年來無電的落後狀況。 比如縣共建1個變電所工程和8個配網工程,投資1.07億元,新建35KV及以下供電線路約350公裡,配變95臺,涉及夏曲、香曲、扎拉等7個鄉鎮3000餘戶無電區居民的用電。 比如地處藏北高原腹地,一年裡施工期極短。即使到了5月份,部分地區凍土依舊存在,厚實的凍土層,猶如鋼鐵般堅硬,即使動用最大的挖掘機,也很難撼動。
  • 五常市遭遇10級大風致5000戶居民停電 供電部門19個搶修隊救災恢復...
    人民網哈爾濱6月15日電 6月13日晚,五常市部分地區遭遇惡劣極端天氣,五常市周邊8個鄉鎮電力設施受損嚴重,5000多戶居民停電,哈爾濱供電公司五常電業公司第一時間開展搶修救災,14日14時受災地區供電全部恢復。
  • 對不起,在國家電網,漂亮小姐姐也得爬電桿
    四川德陽什邡供電公司羅浩傑"別害怕,別抱杆!"我至今還記得第一次爬電桿時師父的話。因為在杆子上趴了好長時間,我下來之後發現腿上全是青一塊紫一塊的傷。我的眼淚在眼眶裡打轉,但是國家電網的女生絕不服輸!自從邁出第一步後,我便反覆練習、嘗試。現在的我爬3.6米高的電桿,只需要3分20秒!
  • 19小時不間斷檢修 巴州供電公司備戰迎峰度夏
    為更好的保障迎峰度夏期間用電客戶的正常生產生活用電,國網巴中市巴州供電公司決定對10千伏南川線、南廣線停電檢修,對川劇團經街心花園至小東門的10千伏線路實施增設七根18米電桿,更換全部金具及LGJ180線路為LGJ240,在相關點位增設變壓器。
  • 大山土家的兒子 --記國網雲陽縣供電公司清水供電所運維班長陳洪岸
    清水土家族鄉位於雲陽長江南岸七曜山脈,平均海拔達到1000米,山高林密,陳洪岸堅守在這裡已經18年。「清水土家族鄉在高寒山區,以前我們過著窮苦日子,我能進入到電力系統工作我很幸運,我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對得起這份工作。」2003年,電力體制改革陳洪岸由以前的電管所來到供電公司工作,對於他來說,這是人生的重要轉折。
  • 餘姚供電公司「不停電」清除電桿馬蜂窩!
    餘姚新聞網訊(姚界客戶端記者 蔣佳彥 通訊員 呂洪波 郝雙程)「前面正在剷除電桿上的馬蜂窩,請稍等一下,要是被落下的馬蜂蜇到就危險了。」12月2日下午,在餘姚江邊的步行道上,餘姚供電公司員工應海富對過往行人進行提醒。
  • 國網石家莊市欒城區供電公司:順利完成北五里舖下戶線改造
    一場秋雨一場寒,10月16日,國網石家莊市欒城區供電公司城郊高壓工程隊17人冒著大霧前往北五里舖1252臺區。路邊行人和車輛緩緩向前移動,他們的車輛打著雙閃,滿載著物資,避讓著行人,向目的地駛去。
  • 大吊車上的雷鋒
    迎著朝霞,沐浴落日,駕駛著心愛的吊車,奔波在太行山麓城鄉電網升級改造的工地上。河南溫縣供電公司吊車司機、59歲的黃升高,一名普普通通的吊車司機,在平凡勞累的工作崗位上,他像雷鋒那樣,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23年愛崗敬業,用真情和汗水默默地守護著萬家燈火。
  • 國網武安市供電公司服務「全電」民宿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9月17日下午,隨著首屆太行民宿產業發展大會勝利閉幕,國網武安市供電公司圓滿完成了民宿產業發展大會活動的保供電任務,這是該公司服務「全電」民宿建設助力當地鄉村經濟振興發展的一個縮影。國網武安市供電公司服務「全電」民宿發展助推鄉村振興  據了解,首屆太行民宿產業發展大會於9月15日—17日在武安東太行晨曦酒店召開,國內旅遊界著名專家學者齊聚武安,為進一步激發全域旅遊發展活力,豐富旅遊產品供給體系,做大做強旅遊民宿產業提供「金點子」、「好辦法」。
  • 電桿有根繩 女童模仿上吊被勒死
    據稱繩子是當地某公司懸掛橫幅後留下的,女童父母向該公司索賠  江津市德感一年僅6歲的女童王西(化名)9月12日在路邊玩耍時,發現電線桿上掛著根麻繩,貪玩的西西竟模仿起上吊遊戲,不料掛在脖子上的繩子越纏越緊,導致孩子窒息死亡。昨日,西西的家人向遺留下繩子的公司索賠。
  • 保供電服務到戶丨菜農心裡感覺電用得踏實
    「電駿馬」黨員春耕保電服務隊在橋頭河種植專業合作社蔬菜基地,為種植戶積極宣傳「網上國網」、掌上電力等線上軟體。「電駿馬」黨員春耕保電服務隊在檢查維修蔬菜基地供電設施。4月7日一大早,國網湖南省漣源市供電公司橋頭河供電所「電駿馬」黨員春耕保電服務隊隊員彭建初、劉兆文、童劍平、賀燕等人,就已經在橋頭河種植專業合作社蔬菜基地忙碌著了。
  • 石渠啟動獨立光伏供電工程 2682戶牧民將過有電春節
    四川省發改委今(30)日透露,國家金太陽示範工程、四川省無電地區獨立光伏供電工程近日在甘孜州石渠縣率先啟動,該縣2682戶牧民安裝上了戶用式光伏發電系統,將過上一個有電的春節和藏曆新年。12月10日,石渠縣呷依鄉8個村的300餘名村民迎來了他們盼望已久的「電」,無電地區獨立光伏供電工程項目實施單位中興能源有限公司向呷依鄉發放了381套戶用式光伏發電系統,並挨家挨戶進行安裝,讓邊遠牧區電網不能延伸和覆蓋的牧民群眾,儘快用上環保電、節能電和放心電。
  • 「中國電」點亮寮國北部四省(圖)[1]- 中國在線
    目前,在寮國北部的南塔省,以及古都琅勃拉邦的農戶家,工廠裡、商場中,每當提起用電一事,你都可以聽到寮國人用不太熟悉的漢語講出「中國電」這三個字。磨憨供電所地處磨憨國際口岸,承擔了保證口岸供電及兩國電力貿易的最前沿。自2001年開始,勐臘供電有限公司先後通過10kv、35kv、115kv電壓等級線路向寮國國家電力公司和寮國國家電力公司南塔分公司躉售電力。
  • 國網慶陽西峰區供電:頭雁引領攻克「反竊查違」碉堡
    2020年12月15日晚上10點,手電筒發出的光劃破漆黑的夜空,鄉村小道上傳來輕鬆愉快的交談聲,一群人邊說邊笑朝著彭原供電所走去。  原來當天下午,國網慶陽市西峰區供電公司黨政主要負責人帶頭組織後官寨供電所線損治理經驗豐富的副所長和供電服務班班長協助彭原供電所人員在西峰區慶化大道1號配電臺區開展反竊查違工作,該臺區線損長期偏高,前期治理長期未見成效。
  • 一切為了災區復電——國網辰谿縣電力公司抗洪搶險保電紀實
    面對險情,電網人拋小家、顧大家,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保電路上,電網人用行動書寫責任,用大愛譜寫讚歌。一個個供電恢復方案,一條條搶險指令陸續發出。損毀的電力設施點多面廣線長,如果全部重新恢復,按照正常工作進度,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百姓用電絕不能等這麼久,因為人民群眾要恢復正常工農業生產和生活,沒有電,就無法進行。「洪水退到哪裡,電就送到哪裡。」這是國網辰溪電力公司在災後恢復供電的第一宗旨,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句話,但當真正進入施工階段卻是困難重重。
  • 國網廬江縣供電公司:組團大會戰 「團滅」低電壓
    「這下好了,一下子來這麼多人架線、架變壓器,今年過年肯定沒有低電壓了!」12月18日,在安徽省廬江縣羅河鎮高橋村大窪村民組,78歲的村民組長張遵才看著眼前的變壓器一天就架設完畢,村裡田埂上一晚過去長出30多根電桿,這樣的改造速度他怎麼也不會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