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梅古城始建於北宋紹聖間,已有900多年歷史,是新化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曾以八街九巷馳名。最有名者為向東街,這條靠近資江渡口東西走向的老街,一直是縣城的中心街道。如今風光不帶,班駁的青灰色裡,記錄著歲月的滄桑輪迴與變遷。
上梅古城
上梅古城始建於北宋紹聖年間,已有900多年歷史,是新化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曾以八街九巷馳名。
上梅古城的老宅,淡雅從容,清幽醉人。輕輕推開那扇厚重的時光之門,幽韻的歷史便向我們徐徐而來……
回望灶臺,那陰鬱般的幽暗和寂寥,油膩發光的灶臺面已浸滿塵土,薰黑的那一片牆壁,已讓人看不出就裡,留不住時光……
依舊是古城的老宅,依舊是牆上懸掛的蒲丁,輕握一把惆悵,隔塵相望,依然是,歲月流轉,一路風塵兩茫茫……
流年飛逝,惟有靜默的牆,還有斑駁的窗花晃動著不同的光與影,恍惚若粉塵在空中飄飛,你突然就會覺得時間就此凝固……
古城民居仿佛是一位樸實安詳的老者,懷揣了無盡的故事,只等著親近他的人,用渴望的眼神聽他將陳年的光陰……
滄桑的門框,門牌號已被歷久地磨蝕,大門嚴守著屋內的秘密,記錄著歲月的滄桑輪迴與變遷……
茫茫塵海,驀然回首,往昔如在指隙溜走。守著這滿窗的朝陽,戀著一份歲月的靜好,靜靜地等待著那份屬於自己的燦爛與美麗……
塵世間的一切故事都藏於飛簷間落之間,湮滅在古老的一門一窗,一磚一瓦中,默默地沉寂於古色古香的迷離裡……
上梅古城
清一色的青石板路,長約1km,共鋪11排青石,中間一排稍高,左右各5排,形似龜背,呈對稱流線型美感;路面寬約6.5米,行車過路寬綽有餘;左右設下水道,雨天時店鋪、民居上雨水下洩,有如千龍吐注,蔚為壯觀,雨止即路幹。
突然有一種欲望,想住進這古巷,上一堂私熟先先的課,聽一曲紅塵婉轉的歌,飲一壺清涼的秋雨,洗淨內心所有的燥熱以及時光中的煩憂……
炊煙嫋嫋,庭院幽深,古巷綿延,素雅洗鍊如水墨捲軸展開,純樸自然,清新宜人……
上梅古城讓經歷過風雨的巷子清新、讓往日的塵埃在雨中洗刷掉,她記錄了歷史、承載了輝煌、散發出人文的底蘊,這就是我們的家——新化。
踏著青磚拐進巷裡人家,聊幾句家長裡短,搬一張藤椅,用青花茶盅沏一杯新化茶,坐在廊下捧讀一部線裝古籍,置身書中,盡情享受悅讀的愉悅……
追逐上梅古城的韻味,你的靈魂會隨著陽光的腳步翩翩起舞,舞出記憶裡的真誠,舞出靈魂中的舒展,所有的美,在時光停住的一瞬間……
遙望上梅古城,轉角的地方幾條街交叉著,似是起點又似小巷終點。幾道房簷相接的地方,絕代風華,讓你心悸神搖,會做一個春風楊柳的夢……
行走在古城,繁華的景象沉在水底,倒影裡的斑駁光怪陸離,風捎髮際,心事也便隨著聚散不定的波光流淌……
在新化,如若真的有夢,那便是在這煙雨古城,倚窗聽雨,亦或泡一壺新化紅茶,對語芭蕉,笑看春風......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座絕色的古城,四季的蒸釀中,漸漸地就成了一壺陳年的新化水酒,濃烈也好,香甜也罷,裝著各自的歡喜和哀傷獨自品讀,獨自逍遙……
閉上眼,斑駁的青石,挑起的飛簷,揮之不去,古巷就在眼前悠悠的舒展開來,巷的盡頭,那株虯曲盤旋的古樹,鬱鬱蔥蔥……
上梅古城
街邊不可複製的明清建築群,或用青磚砌,或以青磚砌牆、木材為主,或全用木材修築,飾以馬頭牆、小青瓦、白粉牆,精巧玲瓏的樓閣,鏤刻精美的花紋圖案,加上小門、大堂、天井錯落有致,風格典雅,青灰的色調與青石板街道渾然一體,彰顯明清建築的獨特風格。
時光在青石板路上靜靜流淌,感覺異常的寧靜。眼前那斑駁破裂的牆面,如風塵僕僕老人臉上的皺紋,灑上了秋露,探索著深不可知的古韻……
古巷秋雨瀟瀟,帶來了些許涼意,漫步在幽深的小巷中,紅塵停止了羈絆,一切都是那麼地安寧……
湮沒在崛起的高樓和鋼筋水泥中的青磚灰瓦,讓人心生憐惜,因其塵封已久而讓人充滿遐想,因其古老神秘而讓人痴迷嚮往……
或許對於曾經生活在古城的人來說,最懷念的不是老街的熱鬧,而是那些長長的青石板路,那些情誼深厚的街坊鄰居,那條路上成長的自己與他人……
上梅古城
上梅古城最有名者為向東街,向東街是靠近資江渡口東西走向的一條老街。新化縣城在清康熙年以前,城外無街道。康熙十二年(1673)以後,陸續向城外擴建街道,修建了東外街、向化街、大碼頭街、井頭街、青石街、永興街等。街寬2.5米至3米左右,泥土地面。民國二十七年到二十九年(1938—1940),政府對街道進行全面整修,兩邊住屋各後退5尺,拓寬街道為6.5米,總長達2257米。路面用大青石板鋪砌,兩旁設下水道,整齊劃一,雨止路幹,為當時全省第一流縣城。向化街即現在的向東街。
炊煙縷縷,茶飯飄香,你站在門內拍風景,抽菸的老人信步於庭院看你……
磨菜刀搶剪子的老人,一路走來,悠閒地抽著水煙,此刻,人生閒適,時光不老……
一群小學生走過流淌千年的南門井,不知他們是否知道,只要南門井水溢出,新化當年就會出人才,中科舉……
汲水的紅衣姑娘邁著輕盈的步履款款而來,掬上一捧千百年來滋潤新化人們的甘泉,能讓我喝一口嗎?
上梅古城
當年資江水路航運繁榮,上通武漢,下達益陽。向東街也一直是縣城的中心街道,集家坊、商賈、集市為一體,碼頭上船來帆往,街道上人聲鼎沸。如今,因其獨特的文化和厚重的歷史,向東街在城市改造中被保存下來。駁的青灰色裡,藏著神秘的故事。
古老的資江河,新化的母親河,一如既往,不復東流,在提醒你,夢開始的地方,是浮華褪盡的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