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棗山園區規劃建設局獲悉,通過建設汙水處理廠(站)、新建道路汙水管網等措施,該園區實現城市和鄉鎮場鎮汙水收集及處理率不低於95%。
據棗山園區規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棗山園區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量力而行、經濟適用」原則,注重合理配置,注重管用配套,立足長遠、科學統籌,加快推進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採取AOAS工藝和PPP模式,全面建成棗山園區汙水處理廠和穿石汙水處理站、紅廟汙水處理站,確保生活汙水全部收集進入汙水處理廠(站),極大提高了轄區生活汙水處理能力。
除了新建汙水處理設施,為有力解決城市和鄉鎮場鎮汙水排放問題,棗山園區還大力推進配套管網建設。
記者了解到,該園區投資5260萬,新建仰聖大道北段、西溪大道、天成街等11條道路汙水管網,園區城市汙水管網體系日臻完善;
投資800萬元,建成主管網5400餘米,將園區城市汙水引入園區汙水處理廠進行無害化處理,園區城市汙水排放問題得以有效解決;
投資200萬元,建成管網2200米,將廣門鄉場鎮汙水管網接入廣嶽大道市政汙水管網,廣門鄉場鎮汙水排放問題得以有效解決;投資38萬元,建成管網400米,將棗山鎮場鎮南側汙水引入棗山大道路汙水管網;
投資100萬元,建成100立方米生化池1座及配套管網800米,將棗山鎮場鎮北側汙水引入西溪河汙水幹管,接入廣安市第一汙水處理廠進行無害化處理,棗山鎮場鎮汙水排放問題得以有效解決;
建成穿石、紅廟汙水處理站配套管網7565米,將穿石鄉、紅廟辦事處場鎮生活汙水引入汙水處理站進行無害化處理,穿石鄉、紅廟辦事處場鎮汙水排放問題得以妥善解決。
該負責人表示,為保證汙水處理廠(站)常態運行,棗山園區還堅持對汙水處理設施設備進行定期養護維護,堅持每半年組織技術人員進行崗位培訓,堅持每月核實水流數據,全程跟蹤汙水處理在線監測,保證汙水處理廠(站)常態運行,真正實現城市和鄉鎮場鎮汙水標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