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敏捷的中美科技觀察,矽發布微信號Guifabucom
作者 陽歌
電子支付領域兩大新聞在 2014 年末成為頭條,為首的是地產巨頭萬達集團的一項重大收購;另一則有關行業巨頭銀聯支付,它正享受中國遊客和商務人士在國外開支帶來的好處,銀聯目前在韓國發行的信用卡數已超過更大的全球競爭對手萬事達和維薩。
這兩則報導的共同主題是:電子支付在中國正蓬勃發展,新一代消費者和商務人士喜歡在線購物及用儲蓄卡和信用卡進行支付。作為一名中國常駐居民,我能證明許多中國年輕人大部分購物都在網上,很少在實體商店花時間,而且當他們在商店和餐館購物,許多人喜歡刷卡支付,即使是很小數額。
這一趨勢,推動阿里巴巴姐妹公司支付寶等企業的崛起。而對銀聯也是福音,因為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必須使用銀聯解決支付事項,銀聯在中國已享受政府授權的壟斷好多年,但中國政府現在正採取行動放開這一市場,引入競爭。
我們看看該領域最新頭條新聞,萬達以 20 億元收購電子支付提供商「快錢」控股權。報導裡沒有太多細節,但我預計股份範圍可能在 30-50% 間,對快錢估值最高為 10 億美元。另據報導,在線搜索巨頭百度一個月前曾談判收購快錢股權,但似乎在那之後萬達介入,並成為贏家。
報導中沒有說明是萬達哪塊業務進行此項收購,但我懷疑是萬達商業地產,它本周剛剛在香港完成上市首秀。不過,萬達最終會將快錢股權與一家電商合資公司放一起,今年 9 月萬達宣布與網際網路巨頭騰訊和百度成立這家合資公司,作為其核心的房地產業務外多元化發展的一部分。
萬達多元化發展在理論上是個好想法,而且我稱讚其選擇了好夥伴。但是,在競爭激烈的電商和電子支付領域,萬達需要付出更多努力追趕支付寶等其他行業領導者。
接下來,我們看看銀聯,新聞聚焦該公司過去五年激進的全球擴張,進入大多數大型西方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市場。銀聯在其目標市場上,選擇一個相對明智的策略:與當地合作夥伴結盟。
根據最新英文報導,銀聯已採取這種策略在韓國發行 1000 萬張信用卡,足以超過維薩和萬事達,成為韓國最大外國信用卡發行商。今年三季度,韓國人採用外國信用卡進行的交易中近 60% 是由銀聯負責處理,而三年前,這一比例僅為 17%。
所有這些數據都來自銀聯本身,但沒有給出任何實際金額,這讓我感覺在韓國市場上這些數據可能依然非常小,韓國市場對外國銀行相對封閉。但是,該公司過去三年在韓國市場取得的大進展反映出,中國消費者和遊客在海外支出趨勢越來越明顯。如果這種趨勢持續,我認為未來五年銀聯將繼續快速海外擴張,從維薩和萬事達那搶到更多市場份額。
本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未經作者授權,任何組織、機構或個人不得對作品實施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