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社區網格員戰「疫」的一天:從早到晚 挨家挨戶「爬格子」

2020-12-23 瀟湘晨報

「媽,今天是您的生日,我們沒能陪您一起過,等疫情過去了,我們再給您補!」2月1日晚上8點過,忙碌了一天的錦江區沙河街道通慧社區網格員姚琪回到家,給89歲的婆婆道了聲「生日快樂」。「生日每年都會有。你天天在外奔波,可要保重自己的身體哦!」老太太疼惜地注視著滿臉疲憊的兒媳。

摘下口罩後的第一件事,是洗手。一旁的老公無意中看到,姚琪右手的指關節發紅有些破皮了。「今天敲了100多扇門,回老家過年的居民回來了,現在的防控壓力更大了,好在大家都很配合。」姚琪的手機步數統計顯示,這一天她走了33116步。

姚琪在小區裡做疫情防控調查和宣傳

大年三十到崗

疫情防控一線的戰鬥員

上午8∶30,姚琪坐著老公的車,從家來到社區辦公室。只有在這疫情嚴重的時候,她才享受到這樣的特殊待遇。車窗外,平日裡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冷冷清清,姚琪的心裡有些緊,暗下決心:「我們就是疫情防控一線的宣傳員、信息員、戰鬥員,必須打贏這場戰役。」

來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做清潔衛生。姚琪擼起袖子和大家一起拖地、消毒,特別仔細地把辦公桌擦拭了好幾次。社區有6名工作人員,除了一人回家生小孩,其餘全部到崗,每天還有七八名志願者前來支援。「社區作為防疫第一線,在入戶調查的同時,還得做好自我防範。」姚琪一邊忙,一邊提醒大家。

「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進行至今,已經有兩個『主戰場』。一個是白衣天使們奮戰的醫院發熱門診、隔離病房。另一個,則可能是讓大多數人『無感』,卻更為龐大、同樣容不得掉以輕心的地方——基層,咱們的社區正是這樣的戰場。」做好清潔之後,姚琪開始分發口罩。

作為基層防控一線的重要一環,姚琪和「戰友們」僅有的防護措施,就是一個口罩。前一天,社區的一家口腔診所捐來了口罩和一些酒精,大伙兒的工作積極性更加高漲。

作為城市中心社區,通慧社區有4個小區,4373戶10932人。從大年三十中午接到緊急任務,姚琪就立即回到工作崗位,他們已經連續戰鬥一周多。如今第一輪排查已實現全覆蓋,姚琪和大家正在進行的是第二輪排查,主要是針對第一輪中不在家的居民,現在的工作十分關鍵。

築牢小區防線

督促「雙崗制」 勸導「不聽話」的老人

一切準備妥當,上午9∶00,姚琪身穿紅馬甲,手持日誌本,開始了又一天的敲門走訪工作。來到轄區的澳龍名城門口,大門處的保安變成了「雙崗」值守,一人把好入口關,外來人員都不放行,另外一人,手持體溫槍,對進入小區的住戶測體溫。姚琪對記者說,「我們和轄區的4個小區物業共同決定,每個小區都只留一個人員和車輛進入通道,以便增加人手把好小區的進出關。」

記者看到,車輛入口處,進入車庫的自動道閘關閉,改為人工啟動,保安對車輛進行登記,對車內的人員測體溫。當看到保安遞過登記本,要讓業主自己登記信息時,細心的姚琪一個箭步走上去制止道:「防控病毒,要保持安全距離,一支筆一個本子傳來傳去,萬一形成交叉感染咋辦,信息登記還是交由門衛來處理。」隨後她又叮囑用體溫槍為業主測體溫時,不要靠得太近,以免接觸到業主的皮膚。

進入小區,偌大的院子看不到幾個人,看來大家在家隔離的工作做得不錯。但是姚琪還是不放心,她又在院子裡巡查了一圈,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發現兩位大爺在下象棋,旁邊還有位大爺饒有興致地觀戰。「劉大爺,這次的病毒可不是開玩笑的,厲害得很呢……」姚琪走上前去,一番苦口婆心地勸說,「疫情當前,咱不添亂,坐在家裡,才是貢獻。」

幾天前,這幾位大爺在院子裡打麻將,社區網格員把他們的麻將桌收了,沒想到他們又偷偷跑下樓,下起了象棋。姚琪費了一番功夫,才把他們勸上樓去。同時在工作筆記本上寫下:要重點關注老人們的行動,每天多到院子裡走幾趟。

社區網格員敲門走訪社區居民

敲門走訪調查

採集信息還要進行心理疏導

「您好,我們是社區網格員,請問您最近到過湖北沒有?家裡有人出現發燒的情況嗎?」勸說了幾個「不聽話」的老年人後,姚琪對照著手中的表格,對前幾天走訪中不在家的居民再次敲門調查。她習慣性地用右手敲門,猛然間發現手有些隱隱發痛,原來這幾天敲門太多,右手的幾個指關節都發紅破皮了,再次叩擊金屬門後,還沒恢復好的指關節再次破損,中指處甚至還滲出了幾絲血痕。她提醒自己,下一次敲門改用左手。

敲開門後,有的居民戴著口罩,姚琪和其他網格員也不入戶,大家都保持著安全距離,一一採集信息。之後,她還不忘記給居民溫馨提示:儘量少出門、出門必須戴口罩,然後祝福他們新年快樂。一家一戶地敲門,姚琪的嗓子有些沙啞了,一次又一次地掏出西瓜霜含片潤潤喉嚨,才好繼續進行下一家的調查走訪。

一戶戶地走訪,時間飛一般地流逝,很快就到了下午1∶00。姚琪回到社區辦公室,匆匆吃了已經變冷的盒飯,20多分鐘後,又接著走訪。其間她還接到好幾位居民發來的微信、打來的電話。有個剛從外地回家的居民打來電話稱,他雖然沒有經過武漢,之前坐的列車上,發現了一名確診新型肺炎患者,打來電話的居民有些慌亂。電話裡,姚琪安慰他,不要緊張,安心在家隔離,社區專門組建了居家隔離隊,需要採購物品什麼的,來個電話、發個微信,大家負責買好送到家。

除了調查走訪,安撫社區居民群眾,為他們進行心理疏導,也成了姚琪這幾天的重要工作。好多社區居民都成了她的微信好友,而她的微信群也陡然增長到34個,除了一個是她和丈夫、女兒的家庭群,其他的同學群、朋友群這些群全部都退出了。

「信息太多,怕忙不過來,把重要的遺漏了。」姚琪說,為了深入細緻地做好工作,她不但加入了轄區4個小區的業主群、物管工作群,還加入到每一棟樓、每一個單元的業主群裡,這樣哪裡有什麼情況,她就能第一時間掌握。

【來源:四川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抗「疫」日記|網格員餘洋的一天:「總要有人做,為什麼不能是我?」
    戰「疫」路上,他們詮釋了武昌網格員力量!武昌區珞珈山街水生村社區網格員防疫紀實記錄下網格員防疫工作的真實一天早上7:00,伴隨著一陣急促的手機鬧鈴,餘洋從睡夢中驚醒。7:30,餘洋戴上口罩,推開了家門,一天的工作開始了。今年32歲的餘洋是一名武昌區珞珈山街水生村社區的網格員。走在前往社區服務中心的路上時,眼瞧著往常熱鬧的大街小巷早已不見行人的蹤影,他只覺得有些難過,但更多的卻是對未來的渴求與希望。
  • 深圳龍崗網格員「戰疫」的一天
    深圳龍崗網格員「戰疫」的一天 2020-02-09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0後小夥下沉社區,成了網格員們追捧的「香餑餑」
    這幾天,東西湖區檢察院下沉常青花園第二社區的夏雨成了社區網格員姐姐們眼中的「香餑餑」,被網格員們爭相呼喚,而他也樂在其中,整天笑呵呵的跟著網格員們跑前忙後。夏雨是東西湖區檢察院第二檢察部的一名輔助人員。疫情期間,他下沉到常青花園第二社區。
  • 奮戰在社區防控一線的退役軍人——記和苑街道營和園社區網格員施...
    「 「7年前,我是一名消防戰士,火情就是命令,奔赴火場,職責所在,使命必達;7年後,我是一名社區工作者,疫情當前,更要挺身而出、勇往直前、堅守一線。」這是和苑街道營和園社區工作者施昱同的戰「疫」宣言,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 「社區戰「疫」記」房宏毅:守土有責 築牢防「疫」一線
    「疫情當前,大家少出門、不聚會、勤洗手」「小王,這是新冠肺炎知識小手冊,好好看看,咱們預防為主」房宏毅是祥雲社區的一名網格員,她所負責的第三網格有6棟樓房自發生疫情後,作為網格員她每天都要下街坊摸排信息,還要挨家挨戶發放宣傳單。她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疫情當前,我們網格員必須守土有責。」在整個摸排過程中她收集整理上報有效信息10多條,為疫情防控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 戰「疫」故事|「90後」網格員高振:戰「疫」中閃耀青春光芒
    中國江蘇網2月26日連雲港訊(通訊員 徐晗)「您好,我是西雙湖社區專職網格員高振,現在是疫情防控時期,禁止一切車輛、行人從這兒進入小區,請您配合我們的工作」……一遍遍不厭其煩的問候和叮囑、一張張疫情防控宣傳標語的張貼、一圈圈跑斷腿磨破嘴的網格巡查,這就是東海縣牛山街道西雙湖社區「90
  • 只希望疫情早退,讓網格恢復溫暖武漢社區網格員的一天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文峰2月21日一早,帶上一支筆、一個本子、一支溫度計、一本網格居民名冊,穿上簡易的防護服,李茵走出家門,開始了一天的入戶排查走訪。李茵是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民安社區第四網格的一名網格員,她所在的網格現有常住人口292戶,881人,包括29個單元和82棟自建房屋,樓層錯落繁雜、人員居住密集,摸排工作量和難度都非常大。
  • 湖北鄖西:戰「疫」機制催生社區治理新模式
    把黨建統領作為戰「疫」和社區治理「主線」,探索建立城關鎮大黨委,各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兼任黨委委員,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戰「疫」期間,在城關鎮成立21個臨時黨組織,在202個網格分別建立黨小組,設立「黨員服務崗」1000餘個,全縣2000餘名黨員幹部下沉到社區網格一線。
  • 巴登社區網格員張明明|群眾放心的「實在人」
    巴登社區網格員張明明|群眾放心的「實在人」 2020-04-01 16: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吳川千名網格員織密防疫安全網
    在戰」疫」中,吳川市1092名網格員深入15個鎮(街道)、196個村(社區),通過入戶走訪、日常巡查、電話詢問等開展排查、檢查、防控、消毒、宣傳引導等工作,嚴防疫情擴散,為保護人民生命健康築起疫情防控安全防線。
  • 莆田網格員的一天
    仙遊縣鯉城街道蜚山村的網格 共劃分為兩個片區 全部由網格員林依玫負責 那麼,網格員的一天到底是怎樣的呢? 東南網記者跟隨莆田市網格員的腳步 以基層網格員的視角 通過他們一天的工作流程 多方面的展現 最為真實的、最貼近群眾生活的基層網格員
  • 麻城黃金橋社區網格員吳海霞,基層抗疫最美的逆行者
    楚天都市報記者梁傳松 通訊員尹建鋒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麻城經濟開發區有這樣一名網格員,連續50多天奮戰在抗疫一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網格員的初心、使命和擔當,她就是黃金橋社區的網格員吳海霞。2月25日,她被黃岡市政法委評為在疫情防控中表現突出的城鄉網格員。
  • 社區網格員暖心服務獲感謝 前方醫護家屬字字情意深
    ,她們每天都打電話來詢問我們的情況,還需要什麼,這一做就是一個多月,每當我們要說感謝時,她們總說沒事,讓我和老伴很是感動,社區把我當家裡人,在此我向你們這些穿紅馬甲的網格員說聲謝謝!」馳援湖北醫護人員家屬陳阿姨在給南京玄武區鎖四社區黨委的感謝信中寫道。
  • 「哪裡有需要就去哪裡」小網格大能量!東莞上萬名網格員奮戰抗疫一線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東莞上萬名「藍馬甲」網格員第一時間奮戰疫情一線,他們放棄休假、不辭辛苦、默默堅守、無私奉獻;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積極投身疫情群防群控阻擊戰;他們每天走街串巷,為保障群眾生命健康安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就應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戰『疫』當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們黨員應當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 成都:黨建引領變社區治理之能為戰「疫」得勝之力
    新華社成都3月25日電題:成都:黨建引領變社區治理之能為戰「疫」得勝之力新華社記者李力可在小區門口值守,協助物業檢測體溫、登記,在32層高樓裡逐戶排查……面對繁重的疫情防控任務,67歲的成都市成華區保和街道和美社區居民龔明先從1月22日起堅持到現在。
  • 廣州市社區「疫」線最美網格員|金角、銀角,都不如社區防疫鐵三角
    廣州市海珠區濱江街中海社區網格員把團結一致的精神融會貫通,充分發揮齊心協力、盡職履責的精神,共同做好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其中,負責開展信息核查的鐵三角更是防疫工作中最亮的星。火眼金睛,只為不漏調任何一個數據「早呀。」
  • 抗「疫」急先鋒——記七裡湖街道八裡湖社區黨支部書記李平洪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他始終舍小家、為大家,忘我奮戰在疫線最前沿,帶領社區幹部為一萬多居民築起一道抗擊疫情、守護生命的堅固防線,贏得了轄區居民的紛紛點讚。他是名副其實的最美逆行者——八裡湖社區黨支部書記李平洪。
  • ...居民安全意識 動員社區志願力量 王哥莊網格員身體力行彰顯風貌
    大眾報業·半島網6月17日訊 為了進一步提升廣大居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預防溺水、交通事故、自然災害等意外的發生,近日,王哥莊街道積極組織各社區加大宣傳教育,動員社區志願者的力量,通過線上線下形式,多渠道開展夏季防溺水、「普及防災減災小知識,提高自救能力,構築生命安全防線
  • 彩虹十二時辰——記錄社區防疫工作者的一天
    在防 " 疫 " 這場戰鬥中,蘭州新區彩虹街道黨工委帶領全體黨員幹部無私忘我,奮勇戰 " 疫 "。從清晨到日暮,從日落到日出,到處有他們忙碌的身影。卯時 05:00-07:00春寒料峭,雖已立春,但同樣的溫度卻讓人感覺比冬天更冷。" 城市美容師 "--- 小區物業保潔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 我在疫情防控一線——尋找最美網格員系列報導
    此時此刻,他們仍然戰鬥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線的各個崗位,他們舍小家、為大家,舍團聚、保平安,一路逆行、義無反顧,他們都是逆行者,都是最可愛的人,他們就是我們的——網格員!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網格員積極響應黨中央和各級黨委政府號召,為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