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去過很多地方,我沒有徹夜看過星辰和大海,我只是去了我想去的地方。
生活在江南的一個小囡囡,小時候就看著小橋和河水長大,看著石板路和長長的弄堂,弄堂裡全都是認識的人,人們會互相串門、我們小孩子會互相交換自家的飯菜,那時候總覺得別人家的飯菜是最香的。
今天,我們不去江蘇、不去浙江、就去安徽。
西遞是一個古樸寧靜的小山村,大小巷子有九十多條,如果不是遊人的打擾,這裡也許是靜謐的世外桃源,沒有那麼多的商業、那麼多的消費主義。
有道是「黟縣小桃園,煙霞百裡間。地多靈草木,人尚古衣冠。」。
趁著大家都在上班的時候,我決定獨自踏上旅程,早上的空氣真的很好,心裡想的是萬籟俱寂,可以悠閒的渡來渡去。結果,下午遊客很多,小巷子裡全是人,有點小小的失望。到了晚上,村子裡寂靜的夜晚讓人很舒服,這種感覺就像我孩啼時一般,聽不見汽車的鳴笛、看不見燈紅酒綠、只有水聲和蟲兒的聲音。
當然,為了看日出,早上4點起床,自己動手衝泡一杯網紅咖啡(我習慣出門自帶杯子和制咖啡的材料),看完日出後,就把整個村子轉了一遍,找到了小山村的感覺。
地理位置:西遞、宏村兩處古居民相距不遠,均位於安徽省黟縣境內的黃山風景區附近。西遞地處黃山南麓,距黃山景區40千米,屯溪54千米,它本來取名「西川「,後因古時此處設有遞送郵件的驛站,所以得名」西遞「。宏村地處南麓,距離屯溪65千米,黟縣縣城11千米。它最初被稱作」宏村「取意」宏廣發達「後來到了清朝時期才更名為」宏村「。
入選理由:優美的田園風光、完好的古宅民居,西遞被人稱作「桃花源裡人家」宏村被人稱作為「畫裡鄉村」。
最佳旅行時間:3-4月 5-10月 10-11 月
旅行指數:★★★★★
西遞是典型的徽派古村,所謂宏村看水,西遞則看建築。
記得留意建築上的徽派三雕,磚雕、石雕、木雕,花紋枝椏精細得仿佛一捏就斷。經常有美院學生來裡寫生,看著風景被他們畫在紙上,又是另一道風景。
西遞村中的居民多姓胡,相傳為唐太宗李世民的後裔,為躲避戰亂而改姓胡。村子始建於北宋皇佑年間,發展於明朝景泰中葉,鼎盛於清朝初期,當時西遞腰纏萬貫的徽商將自己的故裡建設得舒適氣派,現在我們看到的明清建築依然保持著昔日的堂皇。
古村仿船形而建,橫跨於三條溪水之上,南邊的前邊溪和後邊溪在村內的匯源橋處匯合成西溪,西溪與北邊的社屋溪又在村口匯合,溪流都由東往西流,所以村子名西遞。村中道路四通八達,入口有多個,主入口在西南角,一般由西南向東北遊覽古村。
到了主入口,首先看到的是胡文光牌坊,建於明萬曆六年(公元1578年),氣勢恢宏,代表著胡氏家族的顯赫地位。牌坊通體採用當地的「黟縣青」大理石雕築而成,頂上有五層,每一層都有不同的精美石雕。牌樓旁邊是明經湖,可以拍攝徽派建築的倒影,喜歡拍照的朋友,不要錯過這個地方。
進入村子,來到位於橫路街口的瑞玉庭,這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徽商住宅,建於清鹹豐年間。裡面有意思的是一幅幅對聯,比如全是走字底的字組成的對聯「迎送遠近通達道,進退遲速遊逍遙」,再如「快樂每從辛苦得,便宜多自吃虧來」,講述經商道理的同時,也蘊藏著處世哲學。
向東走,過前邊溪,東岸的敬愛堂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乾隆年間重建,是村中現存面積較大的祠堂。敬愛堂以前是胡氏家族議事、舉辦婚事、教斥不肖子孫的場所。屋內懸掛的大大的「孝」字讓人印象深刻,「孝」上的「土」字右半邊像作揖的人,左半邊像猴,意思是守孝道方為人,反之就如猢猻一般。
沿前邊溪接著向東北走,上遊的尚德堂距今有400年歷史,是村中現存古老的明代屋子。從入口一路走來,你還可以參觀西遞住宅與書館相配的建築桃李園。徽派庭院西園、東園,清代西遞首富胡貫三晚年的居所惇仁堂。另外,走馬樓、繡樓和追慕堂等,也是西遞極有特色的明清建築。
3、4月份來西遞可以看到白牆黑瓦與油菜花相互襯託的美景,不過要避開清明節,遊客實在太多。
西遞的商業化程度比較高,不少當地人家開出了農家樂,也有挑著擔子在街邊賣小吃的,你可以品嘗到徽州特色美食,有臘八豆腐、燒餅、竹筍、電視節目《舌尖上的中國》裡介紹過的毛豆腐、臭鱖魚等。
如果想要享受古村的寧靜,可以住上幾晚,在清晨與黃昏時逛逛古村,避開白天的人群。村中住宿多是古建築改造的家庭式客棧,在景區門口憑身份證登記後,於入住期間可以無限次出入古村。
西遞距離宏村18公裡,距離黃山風景區43公裡,一般遊客會把西遞、宏村、黃山放在一起遊玩。
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
提到徽州,我們眼前不禁想起一片灰藍的瓦頂,粉白的牆、拱形的門壁,還有那鑲嵌在牆上的一扇扇精緻的木窗。每當清晨拂曉,那蕙質蘭心的徽州女子,輕輕地拎著一婁青菜,迎著照在肩頭的朝陽,向著那院落走去.......這就是那個畫如般的地方,西遞與宏村。
西遞和宏村只是徽州兩個名不見傳的小村落,高低不一卻又緊密相連的房子,全是白牆青瓦馬頭牆,布局工整,結構精巧。明清時,西遞村民大多是經商之家,家境可謂真的是殷實,因此修建的房屋也是極其講究的。當然,我們現在在來看這些屋簷和青灰色的牆壁,和當初肯定是判若兩處,畢竟它們經濟力百年的風雨。
清晨的時候,我手捧著一杯咖啡,看著在半晦半明晨陽中的村落、樹木、鳥叫聲、植物呼吸聲、牆壁的竊竊私語聲,仿佛覺得自己穿越到明清時代一般。
西遞人說「雨雪是金銀」於是家家戶戶都設有天井、亭閣、小池、雨雪皆落在自家的庭院,所謂的「肥水不流外人田」或許就是如此。隨便推開老宅的門,天井、院落便展現在去眼前,而寬敞的廳內陳設也一目了然。在西遞的街口,還有一戶人家的門口向後縮進了半米,門額上則刻著「做退一步想」。據說,這是因為當年貪官汙吏很多,主人為後人做的警示。
恩,這就是西遞,儘管曾經輝煌,如今靜寂、商業、充滿著消費主義,但這些小院仍然散發著濃濃的生活氣息。
也許,你我依舊擦肩而過,依舊是彼此的過路人........曾經,我們的夢想是一起流浪,我現在過的還不錯,時不時就背著行李流浪,相信你也過的不錯吧。
歲月只是埋葬了過去的青春和時間,還有我們逝去的容顏,卻永遠抹不去心中的記憶。
同為「畫裡鄉村,如果說西遞給人的是一種厚重,那麼,宏村給人的則是一種領秀。
遠山在沉沉的霧靄中若隱若現,岸邊的垂柳輕輕的在微風中搖擺,三兩隻鴨遊弋,四五片碟翻飛,炊煙嫋嫋,燕舞鶯啼,這是西遞所沒有的輕盈和柔美。
宏村的輕盈和柔美來源於縈饒在村裡的水。
村落中心的水塘名為南詔,水源引自後山之泉,泉水流經各巷,在這個偏僻的小村落裡形成了小橋流水人家的特點。或許正是山水的滋潤和日日夜夜的流淌,才讓宏村的木雕如此精美。
想起曾經讀到的一本書上說:從前這裡有個首富叫承志堂中有一根精美絕倫的雕梁。雕梁上為了展現琴棋書畫,竟然栩栩如生的雕刻出36個形態各異的人物,令人嘆為觀止。當然,我是沒有機會見到了,畢竟是絕世珍品嘛。
行走於西遞、宏村,始終有種莫名的感動,仿佛這裡有一股地老天荒的氣息,淘洗著人們心底的喧囂與浮躁,它不斷地提醒你,生命不是耗費和使用,而是享受........
原諒我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原諒我一生固執倔強不留情分。
我沒有去過很多城市,我只是去了我想去的城市。
也許,一生很長,也許一生如彈指一揮間。
願,每一個平凡的我們都能生如夏,燦爛如陽,願你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願你永遠都是自己的小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