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網紅「泰國DC減肥藥」涉毒,甚至還被微商瘋狂推薦,直播平臺主播帶貨
號稱是泰國進口的「DC減肥特效藥」,實際上卻是「新型毒品」。這樣的減肥神藥甚至還被微商瘋狂推薦,直播平臺主播帶貨。
8月17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禁毒辦了解到:近年來,境外非法流入我國的「減肥藥」等非法藥物中,多含有我國管制的精神藥品成分,如安非拉酮、芬特明、地西泮(「減肥藥」),硝西泮、氟硝西泮(「安眠藥」),莫達非尼、利他林(「聰明藥」)等,上述成分均已在2005年列入《麻醉藥品及精神藥品品種目錄》施行嚴格的目錄管制和行政許可等措施。
其中,「安非拉酮」主要刺激下丘腦的神經中樞,使人有飽腹感,可控制食慾減少食物攝入量,但會提高身體興奮性,易出現莫名情緒波動或失眠、情緒亢奮等;芬特明大多作用於動物擬交感神經,以控制食慾或鎮靜,《柳葉刀》發表的研究表明「隨著服藥劑量的增加,會出現認知和精神障礙的情況也相應增加」,且此類藥物雖在美國等地區廣泛用於減肥,但還沒有長期隨機對照研究證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而「地西泮」同國內的安定類藥物相似,多用於抗焦慮、鎮靜催眠等,長期使用具有耐受與依賴性。因此,從「減肥藥」的上述成分及藥理作用看,屬於國家法律規定對毒品(國家規定管制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界定範疇。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廣大市民對自身減肥、塑形有了更高要求,但因法律常識欠缺和防範意識不強,加之個別不法商家出於逐利目的,甚至故意炒作所謂「網紅產品」等因素,導致部分網絡平臺上充斥各種真假難辨、魚龍混雜的信息、廣告。在此背景下,由於部分群眾法律意識不強,防毒拒毒能力欠缺,從而購買、使用了此類「減肥藥」,且情況有增多趨勢。不僅違反法律法規,還造成自身危害後果。
此前據媒體報導,家住武康路的一位女士在網購平臺所謂的「留學生代購店」購買了750元「DC減肥藥」,沒想到陸陸續續吃了一個月後減肥療效普普通通,警察卻找上了門表示她涉嫌吸毒。上海市公安局透露,今年以來查處了涉嫌「DC減肥藥」的案件200餘起。
上海市公安局介紹,從破獲的案件情況來看,此類「減肥藥」「安眠藥」「聰明藥」服用後有心率加快、噁心、頭痛等症狀;甚至出現焦慮抑鬱、狂躁易怒、厭食厭世等嚴重情況。在全市各級禁毒部門共同努力下,上海市傳統毒品違法犯罪案件大幅下降,毒品違法犯罪滋生蔓延得到進一步控制。然而,涉及含精神、麻醉藥品成分的毒品違法犯罪案件卻有定上升趨勢。自2018年起,全市非法使用精神、麻醉藥品的情況呈高發增長態勢。
今年以來,上海查處非法使用精神、麻醉藥品類(如「減肥藥」、「安眠藥」等)的吸毒人員中,使用含有管制類精、麻藥品成分「減肥藥」的人員佔比高達85%。
下一步,多部門將聯合繼續加大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繼續加大面向公眾的宣傳教育,防止更多人重蹈覆轍,藉此形成防毒共識和提高拒毒能力;二是督促各類網絡平臺開展清理整頓,下架、關停、封堵個別不法商戶連結,加強「藥品」類銷售、廣告審核;三是加強多部門聯合的網上新類型毒品,或含有毒品成分物品、有毒有害信息的查控工作,真正建立起線上線下聯防聯查聯控機制,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
「藍精靈、奶茶、聰明藥,對於這些新型毒品上海始終保持了高度的敏感性,及時察覺及時打擊避免流傳,但同樣群眾對於要入口的藥品應當謹慎對待,不要麻木大意害人害己。」市委政法委禁毒指導處長李健提醒,並表示歡迎市民積極舉報,已經提高了獎勵標準。
(原標題:微商強推的網紅「泰國DC減肥藥」,屬國內管制藥品有依賴性)
延伸閱讀 這種飲料有「毒」!新型毒品偽造,外包裝具有迷惑性,與酒精並用可致死
近日,海南三亞警方破獲了一起新型毒品案,販毒分子將毒品偽造成飲料的模樣,試圖在三亞市販賣。
據介紹,犯罪分子試圖販賣的「咔哇潮飲」,製作原料中含有的「γ(讀伽馬)-羥基丁酸」屬於新型毒品,濫用含有這種物質的飲料會造成暫時性記憶喪失、噁心、嘔吐等症狀,與酒精並用會加劇危險性,甚至會失去意識、昏迷及死亡。警方表示,這類新型毒品外包裝比較有迷惑性,成癮性也非常高。
偽裝成奶茶、糖粉和零食,識破新型毒品「無害的臉」
現在的毒品不僅僅是冰毒、海洛因、嗎啡、搖頭丸等,很多新型毒品都穿上了看似「無害」的外衣。它們偽裝成奶茶、糖粉和零食的樣子來迷惑大家。讓我們直面新型毒品的「華麗」偽裝。
這些新型毒品主要侵蝕的對象都是青少年,警告廣大青少年不要出於好奇心作祟或是朋友之間好面子去沾染毒品。下面的真實案例主要受害者均為青少年……
2019年底,三亞警方發現銷售新型毒品「笑氣」的線索。2020年5月7日晚,多名涉案人員被抓,11000多支笑氣彈、32支笑氣槍和一批涉案物品被收繳。
今年6月,海南三亞警方接報,有人在當地酒吧飲用一種叫作「卡哇潮飲」的新型毒品,這種瓶裝液體具有香味,可直接口服。
「毒」檔案
卡哇潮飲中含有國家管制的一類精神藥品「Y-羥基丁酸」(伽馬羥基丁酸),濫用會造成暫時性失去記憶、噁心、嘔吐等症狀,與酒精合用會加劇危險性、使人昏迷甚至死亡。
笑氣的學名為一氧化二氮,可作為麻醉劑使用於醫療上,近年來被當作毒品的替代品。灌入氣球後通過口鼻吸食,讓人產生幻覺進而大笑或狂笑,長期吸食會產生心理依賴,造成認知功能、記憶力損害,引發狂躁症、癱瘓等現象。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澎湃新聞、央視財經、央視新聞
號稱是泰國進口的「DC減肥特效藥」,實際上卻是「新型毒品」。這樣的減肥神藥甚至還被微商瘋狂推薦,直播平臺主播帶貨。
8月17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市禁毒辦了解到:近年來,境外非法流入我國的「減肥藥」等非法藥物中,多含有我國管制的精神藥品成分,如安非拉酮、芬特明、地西泮(「減肥藥」),硝西泮、氟硝西泮(「安眠藥」),莫達非尼、利他林(「聰明藥」)等,上述成分均已在2005年列入《麻醉藥品及精神藥品品種目錄》施行嚴格的目錄管制和行政許可等措施。
其中,「安非拉酮」主要刺激下丘腦的神經中樞,使人有飽腹感,可控制食慾減少食物攝入量,但會提高身體興奮性,易出現莫名情緒波動或失眠、情緒亢奮等;芬特明大多作用於動物擬交感神經,以控制食慾或鎮靜,《柳葉刀》發表的研究表明「隨著服藥劑量的增加,會出現認知和精神障礙的情況也相應增加」,且此類藥物雖在美國等地區廣泛用於減肥,但還沒有長期隨機對照研究證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而「地西泮」同國內的安定類藥物相似,多用於抗焦慮、鎮靜催眠等,長期使用具有耐受與依賴性。因此,從「減肥藥」的上述成分及藥理作用看,屬於國家法律規定對毒品(國家規定管制能夠使人形成癮癖的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的界定範疇。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廣大市民對自身減肥、塑形有了更高要求,但因法律常識欠缺和防範意識不強,加之個別不法商家出於逐利目的,甚至故意炒作所謂「網紅產品」等因素,導致部分網絡平臺上充斥各種真假難辨、魚龍混雜的信息、廣告。在此背景下,由於部分群眾法律意識不強,防毒拒毒能力欠缺,從而購買、使用了此類「減肥藥」,且情況有增多趨勢。不僅違反法律法規,還造成自身危害後果。
此前據媒體報導,家住武康路的一位女士在網購平臺所謂的「留學生代購店」購買了750元「DC減肥藥」,沒想到陸陸續續吃了一個月後減肥療效普普通通,警察卻找上了門表示她涉嫌吸毒。上海市公安局透露,今年以來查處了涉嫌「DC減肥藥」的案件200餘起。
上海市公安局介紹,從破獲的案件情況來看,此類「減肥藥」「安眠藥」「聰明藥」服用後有心率加快、噁心、頭痛等症狀;甚至出現焦慮抑鬱、狂躁易怒、厭食厭世等嚴重情況。在全市各級禁毒部門共同努力下,上海市傳統毒品違法犯罪案件大幅下降,毒品違法犯罪滋生蔓延得到進一步控制。然而,涉及含精神、麻醉藥品成分的毒品違法犯罪案件卻有定上升趨勢。自2018年起,全市非法使用精神、麻醉藥品的情況呈高發增長態勢。
今年以來,上海查處非法使用精神、麻醉藥品類(如「減肥藥」、「安眠藥」等)的吸毒人員中,使用含有管制類精、麻藥品成分「減肥藥」的人員佔比高達85%。
下一步,多部門將聯合繼續加大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繼續加大面向公眾的宣傳教育,防止更多人重蹈覆轍,藉此形成防毒共識和提高拒毒能力;二是督促各類網絡平臺開展清理整頓,下架、關停、封堵個別不法商戶連結,加強「藥品」類銷售、廣告審核;三是加強多部門聯合的網上新類型毒品,或含有毒品成分物品、有毒有害信息的查控工作,真正建立起線上線下聯防聯查聯控機制,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
「藍精靈、奶茶、聰明藥,對於這些新型毒品上海始終保持了高度的敏感性,及時察覺及時打擊避免流傳,但同樣群眾對於要入口的藥品應當謹慎對待,不要麻木大意害人害己。」市委政法委禁毒指導處長李健提醒,並表示歡迎市民積極舉報,已經提高了獎勵標準。
(原標題:微商強推的網紅「泰國DC減肥藥」,屬國內管制藥品有依賴性)
延伸閱讀 這種飲料有「毒」!新型毒品偽造,外包裝具有迷惑性,與酒精並用可致死
近日,海南三亞警方破獲了一起新型毒品案,販毒分子將毒品偽造成飲料的模樣,試圖在三亞市販賣。
據介紹,犯罪分子試圖販賣的「咔哇潮飲」,製作原料中含有的「γ(讀伽馬)-羥基丁酸」屬於新型毒品,濫用含有這種物質的飲料會造成暫時性記憶喪失、噁心、嘔吐等症狀,與酒精並用會加劇危險性,甚至會失去意識、昏迷及死亡。警方表示,這類新型毒品外包裝比較有迷惑性,成癮性也非常高。
偽裝成奶茶、糖粉和零食,識破新型毒品「無害的臉」
現在的毒品不僅僅是冰毒、海洛因、嗎啡、搖頭丸等,很多新型毒品都穿上了看似「無害」的外衣。它們偽裝成奶茶、糖粉和零食的樣子來迷惑大家。讓我們直面新型毒品的「華麗」偽裝。
這些新型毒品主要侵蝕的對象都是青少年,警告廣大青少年不要出於好奇心作祟或是朋友之間好面子去沾染毒品。下面的真實案例主要受害者均為青少年……
2019年底,三亞警方發現銷售新型毒品「笑氣」的線索。2020年5月7日晚,多名涉案人員被抓,11000多支笑氣彈、32支笑氣槍和一批涉案物品被收繳。
今年6月,海南三亞警方接報,有人在當地酒吧飲用一種叫作「卡哇潮飲」的新型毒品,這種瓶裝液體具有香味,可直接口服。
「毒」檔案
卡哇潮飲中含有國家管制的一類精神藥品「Y-羥基丁酸」(伽馬羥基丁酸),濫用會造成暫時性失去記憶、噁心、嘔吐等症狀,與酒精合用會加劇危險性、使人昏迷甚至死亡。
笑氣的學名為一氧化二氮,可作為麻醉劑使用於醫療上,近年來被當作毒品的替代品。灌入氣球後通過口鼻吸食,讓人產生幻覺進而大笑或狂笑,長期吸食會產生心理依賴,造成認知功能、記憶力損害,引發狂躁症、癱瘓等現象。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綜合 澎湃新聞、央視財經、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