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美術書法攝影展」在湖南省文化館開幕。
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譚仲池(右二)等領導出席並觀看展覽。
展出書法作品具有秀美、雄壯、樸拙、簡淡等藝術特徵。
展出美術作品體現了作者從美的原則出發,充分發揮中國畫筆墨的特長。
展出攝影作品記錄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社會發展成果。
紅網時刻9月27日訊(記者 湯紅輝 通訊員 廖曉菲 楊張陽)27日,「不忘初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美術書法攝影展」在湖南省文化館開幕。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譚仲池等領導出席。
湖南省文化館向全省藝術家發出創作邀請,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為主題,鼓勵湖湘藝術家,積極投身於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用筆墨丹青書寫時代,用青春藝術精品奉獻人民。展覽共收到美術作品投稿1530件,書法作品1820件,攝影作品5600件。經初評、複評,展覽方評出參展美術作品105件,書法作品130件,攝影作品105件,另主辦方邀請了書法作者王超塵、文選德、唐之享、歐陽斌、蔣祖煊等,美術作者蕭沛蒼、易利森等,攝影作者唐大柏、張利萍、謝子龍等一一獻送作品參展。
此次展岀的美術作品有人物畫、山水畫、風景畫、靜物畫、花鳥畫等,內容十分豐富,形式風格多樣,作者都從美的原則出發,充分發揮中國畫筆墨的特長,描繪了祖國山河的壯麗和那明媚、燦爛、充滿生命力的各種花鳥蟲草;有的用油畫色彩繪出了鄉村與工業城市那迷人的景色……構成了一幅自然美、生活美、時代美、藝術美的圖畫,這也正是本次展覽最成功之處。
展出的書法作品則以漢字為載體,以毛筆為工具的書法特徵。書法書體眾多,藝術家們從傳統五體書法中汲取營養,創作出了具有秀美、雄壯、樸拙、簡淡等特徵的作品。聚焦書法作品的結體、章法、形質、神採,從中領悟傳統文化哲理,自作詩文的,以翰墨記錄自己求真求善求美的心跡,既可以自勵,也可以化人,為自己、為社會增加正能量。
湖南省文化館館長葉偉平介紹,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五四運動」100周年。湖南省文化館圍繞2019年工作要求,舉行了系列大型藝術活動,其中「不忘初心---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美術書法攝影展覽」由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湖南省文化館承辦,是國慶期間省文化館的基本陳列展覽。此次主題展覽既是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又是一次鮮活的湖湘文化精神傳承。
展覽至10月31日結束,免費向社會開放。
相關附件:
美術類作品入展名單
優秀作品
童雪峰 《歌頌祖國傳承文化》
陳祥傑 《熱土》
張 鑫 《老祠堂歡慶宴》
彭 慧 《永遠不會忘記》
易 憑 《高原情》
舒 放 《湘水朝陽》
秦陽虎 《十八洞村的夜話》
黨朝陽 《山石圖》
劉 京 《大師—14》
王水山 《飛越天塹》
入選作品
單向偉 《將軍山 汨江水》
溫安順 《暖冬》
汪 傑 《雲山翠嶺》
趙津毅 《家事國事天下事》
王晚保 《窯上的夥計們》
王柏武 《一方沃土》
姚孟語 《境》
王鐵根 《戀海》
秦 宏 《楚韻》
劉 健 《向左.NO70》
肖家墨 《邊城新貌》
陳曉聲 《閒暇之二》
郭晶晶 《綠樹陰濃夏日長》
陳珍珠、杜慶磊 《山色清幽》
戴哲華 《楚南勝景》
劉 暢 《朝陽》
黃文韜 《東山之巔》
謝安幸 《構築.2》
李 銳 《工業脈搏》
周建德 《寧遠牛市》
滕建清 《工業敘事之中國引擎》
楊文昭 《織》
顏秋禮 《崛起》
鄧立輝 《半江瑟瑟半江紅》
劉漢軍 《漸失的記憶——梅 松 竹》
黃志偉 《壺瓶雲起圖》
杜朝霞 《故園雪霽》
李安軍 《紅果》
賀長安 《經曲.華章》
張凌千 《山之境》
戴平均 《被遺忘的蘋果》
鍾四海 《午後》
黎柯汝 《餘音繞梁》
楊一鳴 《工業之痕系列》
姜向東 《黃玫瑰之一》
李毅松 《家園系列之一》
陳 劍 《屋頂的歌》
鄧新影 《家夢.VR.時代》
何 惠 《漁》
王志堅 《秋紅不忘賜春恩》
劉習文 《境系列——故園碩果》
鄒時豐 《大風景系列之二》
柳一川 《光陰的故事》
張 雯 《雲夢·影》
李春祥 《資興蘇維埃政府成立》
黃元強 《西域風情組畫—駝鈴情聲》
石 強 《從雲南帶回的花草和翡翠石》
黃 典 《第一隻隊伍》
李派興 《細雨伴風餐》
肖 康 《更喜岷山》
張 帆 《沐浴陽光》
蕭 劍 《綠水青山之二》
陳出新 《祖國萬歲》
周 文 《長樂未央系列之二》
吳忠光 《層林漸染好江山》
楊東平 《寒江雪》
楊 翔 《又是一季豐滿園》
楊繼綱 《深土層》
唐國富 《蝶夢園--雅韻》
鄒宏偉 《在水一方》
朱小寧 《蛟龍入海》
劉麗榮 《春天芭蕾》
黃訓鋒 《錚錚鐵骨》
劉 娟 《一橋圓夢越滄海》
王芳菲 《幸福的童年》
陳根雄 《麗日》
燕 傑 《多彩秋陽》
章作人 《風中的母親》
蔡國勝 《矮寨飛虹》
成雪敏 《族跡》
賈文廣 《暖陽》
孟 燕 《物.語》
肖付平 《塵相2-1》
劉子源 《不朽-南下記憶》
馮曉陽 《晨語》
馮椒生、馮曉陽 《懷鄉行》
裴景旺 《繞梁相思》
史志軍 《農貿市場》
王青星 《大國工匠》
王 俊 《她在叢中笑》
彭 毅 《邊城故事》
周莉莎 《沉寂》
曾 峰 《十月》
宋李增 《六月禹歌之四》
曹首綱 《築夢》
書法作品入展名單
優秀作品
易 武 《山谷題跋一則》
付 力 《高揚赤幟大寫忠誠》
李 智 《程邈隸書贊》
王 心 茂 《篆刻》
司馬新義 《唐顏師古幽蘭賦》
陳 寰 《中庸章句》
劉 武 彪 《訓儉示康》
唐 浩 榕 《負暄野錄三則》
戴 吹 龍 《楷書白石詞》
袁 微 《姑溪居士論書數則》
入選作品
肖德榮 《行草書》
李 礪 《李礪古璽印痕》
羅文祥 《中華頌》
唐源茂《帛書新中國賦》
宋立斌 《莊子道逍遙》
肖廣榮 《堅定文化信念》
彭育龍 《翠輦紅旗出帝京行草條幅》
楊方華 《長沙賦》
楊鈺 《鄭道昭石室銘文》
李國祥 《祖國頌》
張愛民 《無題》
李建人《蘇東坡筆記》
賀子文 《沁園春·長沙》
孫曉霞 《快雨堂》
範曉亮《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周仕平《證驗古今雕琢情性刻鏤聲律吐納典謨》
劉國榮《無題》
張萬久《康南海論書》
徐 海 《行書對聯》
郭強強 《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語錄》
胡云泉《自撰對聯》
孟 飛 《嶽陽樓記》
伍安德 《承晉齋積聞錄數則》
周志為《望嶽》
張永解 《新化賦》
洪 戈 《桃蔬戀賦》
申向陽《朱子家訓》
雷麗華 《走向復興》
彭茀禪 《湘江賦》
段健軍《史記》
莊要嚴 《莊要嚴鳥蟲篆印痕》
楊文彪 《新時代賦》
賀建波 《對聯》
廖大勇 《行書條幅》
汪慶紅《家誡》
肖新來 《黃生借書說》
黃小青 《對聯》
何昌彬 《翰墨詩書聯》
肖博宇 《清逸齋博宇篆刻》
張麗群《元詩別裁選錄》
李雍俊 《顏真卿麻姑仙壇記碑文》
王再卿 《唐賢詩五首》
範瑾 《何紹基讀書語》
陳志龍《文心雕龍》
柏 濤 《北湖賦》
唐名輝 《中華頌》
廖東明 《古人題畫詩跋三則》
鄧昌明 《篆刻》
趙 青 《何紹基書論數則》
張雲峰 《尊經閣記》
趙紅萍 《中國賦》
曹曉彬《重修嶽麓書院記》
王壽甫 《東坡題跋三則》
劉曉輝 《習近平主席論中國夢》
陳合仁 《松雪齋題跋選錄》
黃福耀 《曾文正公妙語選抄》
劉日希《畫禪室隨筆》
蔣青松 《行次西郊作一百韻》
吳恩軍 《石渠記》
朱垞 《雙清館印痕》
胡 熙 《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賦》
萬一群《寄天鄉寺仲儀上人富春孫處士》
陳梅輝《甲骨文八尺想》
王政清 《沁園春·長沙》
陳陽清 《墨子名句選錄》
施溢瀅《黃山谷論書》
龍瑞芳 《書法雅言》
鄧兢 《清代王文治快雨堂題跋數則》
羅太平《自作詩九首》
陳才坤 《書筏》
祝能 《摹一峰老人天池石壁圖》
鍾啟和《「青燈·殘墨」》
李紅梅 《詩詞「青鬆勁挺/眾芳搖落」》
謝志華 《遠景樓記》
雷威 《蘇軾賈誼論》
史治國《小窗幽記》
王志平 《古人題畫詩》
黃超泉 《黃州快哉亭記》
周 勇 《唐宋傳奇選》
李佑生《古詩草書》
郭慶金 《無題》
彭燦輝 《古詩選》
徐 馳 《行草書》
李廣澤《無題》
林 鑫 《謙益齋林鑫印痕》
曾文軒 《無題》
劉常清 《無題》
攝影作品入展名單
優秀作品
郭立亮 《鳳凰苗族易地扶貧搬遷》組照
郭振斌 《珍禽戀洞庭》組照
曹建軍 《救火永生》組照
曾祥平 《還看今朝》
王綺平 《鄉村的早晨》
林安權 《精準扶貧苗鄉新貌》
陳鐵牛 《百歲老人自拍》
黃 海 《田園曲譜》
李文成 《復興號奔馳在祖國的廣袤大地上》
譚德樂 《五星紅旗》
入選作品
李朝儀 《80歲餘熱為百姓》組照
鄧 興 《變》組照
蔡石姣 《高空之舞》組照
曹廣文 《手機攝影時代》組照
曹黎明 《夏令營活動——穿越雷區》組照
陳經國 《老村莊新風貌》組照
陳雄鷹 《鄉鎮幹部》組照
鄧國強 《共和國的功臣——甘厚美 》組照
鄧寧輝 《我愛中國的家》組照
辜興平 《苗侗人家雕花蜜餞故事:傳授傳統技藝,同奔小康之路》組照
谷桂生 《逐漸退出的南方小煤礦 》組照
賀容祥 《雲上風車》組照
蘇運紅 《豐收》
黃志強 《五彩星城》組照
蔣克青 《山裡的講臺 一站就是42年》組照
蔣小波 《高速旋律》組照
蔣遠鳴 《涔天河水淹區移民的新家》組照
李 格 《常德的建設者》組照
李建國 《建設中的石長鐵路》組照
李全華 《神聖權力》組照
李振高 《門窗之美》組照
劉衛梅 《推陳出新儺獅舞》組照
劉小美 《暮色霞凝港》組照
龍 雁 《流動圖書館》組照
陳 浩 《收芥菜》組照
陳克發 《脈絡》
張美霞 《國家非遺香火龍》組照
周凱軍 《農場職工勞動美》組照
何志鴻 《豐收的家園》組照
張金蓮 《養豬脫貧》
劉立 《新能源,新生活》
曹 秀 《雪韻銅官》
曹志輝 《舞》
曾偉中 《產業脫貧之鄉村女工》
曾 藝 《「花」開農家滿堂紅》
陳 琛 《夢無痕》
陳立新 《江南曉霧》
陳衛平 《古村舞出草寫「龍」》
陳躍陸 《最美女工》
郭松燕 《舞獅慶國慶》
郭永峰 《決戰之後》
何曉雲 《遨遊南洞庭》
黃春其 《哆嘎哆吔」侗鄉月》
黃福先 《萬鳥送我出村頭》
黃滬舟 《天梯》
黃庭波 《精準扶貧從「心」做起》
姜 斌 《休閒新方式》
姜超雄 《雪潤梯田》
蔣少華 《紅霞印光伏》
蔣小波 《魅力花瑤》
蔣新民 《十裡畫廊》
向 娟 《挑戰爺爺》
李全華 《三代人「悅」讀》
李永安 《地平線上一新城》
李子強 《利劍出鞘》
林攸忠 《歸人不知雲深處》
劉愛成 《銀雁落雁城》
劉松柏 《水陸空新春快閃》
劉向軍 《傍水而居》
龍鼎中 《歲月如歌》
龍耀湘 《雨歸》
羅豔平 《爭魁》
梅亞豐 《璀璨星城》
米躍進 《德夯風光》
明進揚 《新時代高樓穿雲端》
彭可佳 《山水洲城入畫來》
沈亮之 《聚焦高考》
萬文英 《眷戀》
王晉新 《極限飛蕩》
王喜泉 《圓舞曲》
王 躍 《工地樂章》
謝望東 《洋湖溼地》
易曉華 《琳琅滿目》
袁曉天 《鳥瞰庸城》
張 鐳 《盛世中華》
張 曙 《收貨的季節》
趙 敏 《高鐵基石》
周承偉 《穿越》
周 沛 《收穫》
周志傑 《藍天白雲下》
宗 敏 《比翼雙飛》
周立春 《君子蓮》
馮 亮 《奮勇向前》
張慶久 《雨中勘探高鐵路》
張 偉 《歡樂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