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荔枝公園湖水透明度達1米以上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當日天氣晴好,記者來到位於深圳市福田區荔枝公園的荔枝湖畔,只見湖面碧波蕩漾,荷花飄香,前來賞花遊園的市民絡繹不絕,不少市民在湖邊流連忘返,或駐足看景,或拍照留念,荔枝公園裡呈現出一派魚歡鳥悅、遊人如織的和諧景象。
荔枝湖成為全市首個汙水零直排示範片區
記者注意到,在陽光的照射下,荔枝湖清澈見底。搖曳的水草間,一條條嶄新的黃色管道藏匿其中。據福田區水務局局長何如介紹,這是新裝上的湖水淨化循環裝置。
「這極大地改善過去因淨化設施失效造成的生態失衡。」何如說,由於原有淨化設備未能發揮應有功效,死水區域較多,水動力不足,造成水體生態系統脆弱,水體呈富營養化。為此,福田區對轄區的市政管網進行全面健康體檢,打通斷頭管、修復破損管、糾正錯接管、改造混接管、疏通淤積管。
福田區還對荔枝湖流域內垃圾中轉站、洗車場和美食街等開展分類分級面源汙染整治,並在該流域率先高質量建成排水管理示範小區,全面落實小區排水設施專業運維、規範排水證件辦理和排水戶管理。
「我是來看荷花的,之前去了幾個公園都不如這裡的景致好。」家住龍崗的遊客張小姐滿意地告訴記者,上一次來荔枝湖遊玩還是幾年前,這次一來感到不虛此行,這裡宜人的景色讓她格外驚喜。
據了解,目前,荔枝湖區域已實現汙水零排放,透明度達1米以上,湖水已達到地表水準III類標準,成為全市首個汙水零直排示範片區。
「暗涵」變「通渠」,「死水」變「活水」
「與荔枝湖等靜止水體的治理相比,福田河這類流動水體的治理難度更大。」何如告訴記者,作為深圳河的主要幹流之一,福田河上遊的暗涵汙染問題是該流域水質難以改善的根源所在。由於暗渠長期處於黑暗、密閉空間,潮溼缺氧,極易產生厭氧發臭。此外,暗涵還存在汙水亂排、沉降不均勻、河道淤積等諸多問題,導致河道變成「死河」。
在工作人員帶領下,記者來到位於筆架山公園的福田河上遊暗涵,只見這裡水質清澈,水流順暢,放眼望去,河道及周邊區域沒有一絲雜物,已經看不出過去「水體黑臭、淤積嚴重」的影子。
福田河上遊暗涵治理試點提供了有益借鑑
「為了消除暗涵黑臭,我們通過內源清理、源頭截汙、初雨收集等方式來提升河道水質。」何如說。據介紹,福田區在全市率先探索暗渠化河流內源、面源汙染治理方案,通過在福田河上遊暗涵開展試點,為其他暗涵治理提供借鑑。
記者在現場看到,涵洞側壁上貼有安全出口反光標、路標等指示性標識,隨處可見照明燈、可視化視頻監控儀等設備。
據了解,福田區共有暗涵5條,總長16.4公裡,目前已完成福田河上遊暗涵、新洲河上遊暗涵、皇崗河、鳳塘河暗涵清淤截汙,整治暗涵總長34公裡,清淤總量7.29萬立方米,新建排水管20.1公裡,暗涵水質達到地表水III類標準,已建成箱涵暗河綜合監控系統。(記者 許依妍)
(責編:陳育柱、李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