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健身公司力推產業數位化,傳統健身房能否跟上步伐?

2020-12-12 界面新聞

記者 | 喬啟迪

網際網路健身公司,正在改變這個並不能離開線下的行業。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0日,網際網路健身品牌「樂刻運動」宣布全面開放自主研發的數智賦能平臺,期望以此推動中國健身產業的數位化進程。

樂刻運動成立於2015年,根據該公司提供的數據,目前在全國已有超過500家樂刻門店。

創始人兼CEO韓偉曾在多種場合表示,樂刻的本質不是一家零售連鎖而是產業網際網路平臺。

韓偉認為,選擇開放數智賦能平臺,幫助友商進行模式改造,並不會削弱樂刻的競爭力,「如果開源能夠為產業做出變革的話,未來的空間其實會更大,會延伸出更多東西。」

據樂刻介紹,自己的賦能邏輯更接近產業改造,一方面提供技術工具,實現業務在線化和人貨場的數位化,另一方面是轉變傳統俱樂部商業模式,變年卡為月卡、教練實現平臺化等。

樂刻運動聯合創始人、聯席CEO夏東表示,賦能邏輯最關鍵的一點是在供應鏈端和運營端提供支持。「他的教練不夠,我們要給他提供教練,他的運營能力不夠,我們會派我們的經營顧問到駐紮到當地去提高他的經營能力。」

對於樂刻的商業模式,外界常常提出疑問:這樣的健身房怎麼賺錢?

夏東對此解釋,做月付,做數位化運營,做提效,做在線化,其實都是未來賺用戶來的錢,這是樂刻核心的底層邏輯。

要想賺用戶來的錢,門檻得足夠低。他舉例,用戶如果認可性價比,他/她可能3月份堅持不了,但是5月份會再回來,甚至一年都不回來,但到第二年3月份又回來了,用戶是一個活水。

夏東介紹,樂刻讓私教平臺化,給私教高額分成,讓私教去驅動客戶的平臺服務體系,同時加大團操的權重,從產品本身進行改制。

不推銷、不賣卡、按次付費,最早由網際網路健身平臺帶頭髮起,如今幾乎成為捆綁在他們身上的標籤。也因此,他們被視為傳統健身行業的「攪局者」。

另一家網際網路健身品牌超級猩猩,從創辦24小時無人自助健身艙起家,發展到今天,超級猩猩基本形成團課為主、私教為輔的課程模式。

這家成立時間略早於樂刻的網際網路健身公司,也曾提出想要改變整個行業生態的目標,並打出「按次付費、不辦年卡、專業教練、沒有推銷」的口號。

事實上,超級猩猩發現,儘管是按次付費,但用戶每年在平臺的消費總額實際並不低。

與樂刻對比,二者在教練體系的模式上有所不同——樂刻目標向外輸出、供應教練,超級猩猩則更加強調教練的內部培養、打造和留存。

而對於重度依賴現金流的傳統健身房來說,邁出「斷舍離」的第一步並不容易。

威爾仕健身門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今年12月伊始,國內知名健身連鎖品牌威爾仕健身宣布將在全國門店實行「月月付」,即自動按月扣款(autopay)的會籍付費模式。

某種程度上,這似乎意味著,昔日作為市場主導者的傳統連鎖健身房,終於向網際網路健身「低頭」。

今年年初,居家運動熱度飆升,威爾仕也曾嘗試開直播、在線分享等形式,但該公司品牌經理當時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線上部分對威爾仕而言更多的還是營銷服務層面,而不是未來收費的途徑。

不過,儘管在商業模式有著不小的分別,網際網路健身與傳統健身均未脫離線下場景,在這一點上,二者存在高度共識。

未來,隨著新的行業規範陸續出臺,健身行業或將再次面臨一輪洗牌。

今年11月,上海市體育局公布草擬的《上海市體育健身行業會員服務合同示範文本(徵求意見稿)》,其中就設置了「七天冷靜期退費」條款,明確消費者在籤署合同次日起的7日內,在未開卡使用會員服務的情況下,都可以單方面解除合同並獲得全額退款。

同時,在「違約責任」中明確提出因經營者違約,發生擅自變更會員服務內容、終止營業、搬遷或暫停營業且未履行補償方案等四種情形,消費者有權單方面解除合同並獲得相應退款。

如此看來,逐步淘汰健身房「預付制」模式,很有可能成為未來的行業大趨勢。

不過,樂刻、超級猩猩等平臺的門店布局,目前仍主要集中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因此,這類新興的健身付費模式對二線及以下城市的輻射程度還有待觀察。

樂刻方面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此次賦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是一個產業的賦能平臺,基於一個行業各個鏈條的賦能改造,它不會是消費網際網路的那樣一個發展速度,而是一項長期事業。」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健身」如何顛覆傳統健身房
    嘗試網際網路轉型,無論是團購還是以小熊快跑為代表的「網際網路+」項目,其帶來的客源如果不能成為長期卡會員,對健身房而言是沒有利潤可言的。 王女士就認為,這種模式做初期推廣是可以的,但能否長期發展,還得看市場說話。
  • 中國健身業頑疾纏身30年,能否借產業網際網路開啟新未來
    在12月10日剛剛結束的「共赴健身新十年——樂刻數智賦能平臺開放」發布會上,樂刻運動聯合創始人、聯席CEO夏東說出了這樣一番話,並且宣布將開放「數字賦能」平臺,攜手商業俱樂部共同改善健身行業。不管是傳統健身房的運營思路改革,還是新型健身平臺的開放嘗試,網際網路能為中國健身行業帶來改觀嗎?
  • 中國健身業頑疾纏身30年,能否借產業網際網路開啟新未來
    在12月10日剛剛結束的「共赴健身新十年——樂刻數智賦能平臺開放」發布會上,樂刻運動聯合創始人、聯席CEO夏東說出了這樣一番話,並且宣布將開放「數字賦能」平臺,攜手商業俱樂部共同改善健身行業。不管是傳統健身房的運營思路改革,還是新型健身平臺的開放嘗試,網際網路能為中國健身行業帶來改觀嗎?
  • 網際網路健身房各出奇招,或將與傳統健身房齊頭並進
    網際網路健身房的目標客戶群特點較為鮮明,他們大都擁有一顆追求完美身材的心,但囿於傳統健身房預購年卡的費用過高,不肯輕易邁出走進健身房的那一步。而網際網路健身房按次收費或辦理月卡的模式,無疑騷動了他們蠢蠢欲動的心。那麼面對同樣的消費市場,除了對傳統健身房年卡預售模式的顛覆,各大網際網路健身平臺又是如何用獨特的方法來提高競爭力,從而立足於市場、吸引客戶的呢?
  • 傳統健身房「革命」 「雲健身」效果怎麼樣? 從年卡到次卡,都治不...
    傳統健身房「革命」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健身俱樂部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健身房市場規模約為700億元,到2017年達到878億元。在年複合增長率12%的期望下,2020年我國健身房市場規模或將達到1230億元。
  • 樂刻全面開放數智賦能平臺,助力健身產業數位化改造升級
    【獵雲網北京】12月11日報導12月10日,樂刻宣布將近六年積累和研發的商業模式、數智平臺和運營能力,全面對健身存量市場開放,幫助商業俱樂部改造升級,以期推動中國健身產業的數位化進程,全面提升健身業的經營能力。
  • 健身產業2020:融資16起、健身房洗牌、3大黑馬崛起
    回溯這一年,健身行業可謂是跌宕起伏:上半年大批健身房停業倒閉,下半年迎來強勁復甦(8個月後,我們回訪了這三大健身房,它們渡劫成功),線上健身強勢崛起,家庭健身器械走俏,筋膜槍、低卡食物等新興產物備受市場追捧。據體育大生意報導數據顯示,今年國內健身行業共發生16起融資事件,新式健身房4起、家庭智能健身4起、健康食品5起、健身toB類應用3起,其中3起超億元融資均為智能健身品牌。
  • 木衛六互動健身:顛覆傳統跑步機,把「健身房」扛回家|初創公司
    10 月 29 日,健身科技公司「木衛六」宣布完成了來自愉悅資本的數百萬美金天使輪投資。本輪融資將重點投入到產品研發、內容建設、門店開設和全球擴張。木衛六的投資方、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劉二海表示:「運動健身是一個巨大的行業,木衛六把健身器械與網際網路應用結合在一起,改變了健身產業的傳統模式,幫助用戶在滿足基礎健身需求的同時,突破場景和時空的限制,提升了健身效果、改善了使用體驗。」愉悅資本十分看好木衛六團隊取得的成績。
  • 樂刻全面開放數智賦能平臺,健身迎來新十年?
    12月10日,樂刻在北京舉辦「共赴健身新十年——樂刻數智賦能平臺開放」發布會。宣布將近六年積累和研發的商業模式、數智平臺和運營能力,全面對健身存量市場開放,幫助商業俱樂部改造升級,以期推動中國健身產業的數位化進程,全面提升健身業的經營能力。
  • 威爾斯被收購 傳統健身房迎來「中年危機」
    威爾斯創始人王文偉團隊,目前仍然是公司大股東。公司層面已經著手在管理架構上展開大變革,其中銷售團隊預計將迎來大換血。威爾斯被收購意味著傳統健身房迎來「中年危機」,但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對於目前的健身行業來看,被收購也不失為一個好結局,健身行業作為服務行業,最重要的是如何服務好客戶,打造「正向鏈條」。
  • 木衛六互動健身:顛覆傳統跑步機,把「健身房」扛回家
    10 月 29 日,健身科技公司「木衛六」宣布完成了來自愉悅資本的數百萬美金天使輪投資。本輪融資將重點投入到產品研發、內容建設、門店開設和全球擴張。木衛六的投資方、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劉二海表示:「運動健身是一個巨大的行業,木衛六把健身器械與網際網路應用結合在一起,改變了健身產業的傳統模式,幫助用戶在滿足基礎健身需求的同時,突破場景和時空的限制,提升了健身效果、改善了使用體驗。愉悅資本十分看好木衛六團隊取得的成績。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體育產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 疫情...
    「網際網路+體育」是指以創新網際網路發展的新形態、新業態為依託,將網際網路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於體育行業的發展之中,推動傳統體育行業的產業鏈、市場業態及商業模式等各個方面的顛覆性創新與變革,提升體育產業的創新力、生產力和核心競爭力,形成更廣泛的以網際網路+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體育產業發展新形態。
  • 一兆韋德11個耳光背後,傳統健身房要「跑路」了
    「跑路」的傳統健身房傳統健身房幾年前就開始式微。隨著一大批主打優質1V1私教服務的健身工作室出現,以及2016年後新型網際網路健身品牌的成立,次卡和月卡模式讓人們對動輒幾千上萬元的年卡敬而遠之。再加上教練銷售導向明顯,沒有做好會員維護,用戶體驗較差,種種原因使原本象徵高端生活方式的大型健身房慢慢不再受到人們歡迎。
  • 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 廣東一直走在前列
    近日,廣州市正式印發了《深化工業網際網路賦能改造提升五大傳統特色產業集群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預計到2022年形成5個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和數位化轉型解決方案,打造100家數位化轉型標杆企業,建成1個「定製之都」消費體驗中心,帶動1萬家企業上雲上平臺,培養10萬名數位化轉型產業人才。
  • 「城市級」的健身房
    買了卡來到健身房,教練又繼續賣課——這樣的用戶體驗對許多人來說,並不算好,對教練而言,健身教學仿佛成了次要,能否做好銷售工作才和收入掛鈎。「樂刻的目標是把教練從銷售壓力中解放出來,成為自由職業者。」傳統健身房的元素很簡單,場地加教練,前者提供器材和空間,後者提供進一步的健身課程指導,但在實際中,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並不簡單,教練往往要承擔課程之外的銷售工作。樂刻運動採用月付制,不同城市不同場館價格在99-299元/月之間。樂刻的會員可以無限次掃碼自助健身,不存在推銷課程情況。會員每月有上千次的團體課程可以任意預約,並可以購買各種品類的趣味精品團課。
  • 傳智匯2020產業網際網路大會,業界大咖熱議數位化發展趨勢
    11月29日,傳智匯2020產業網際網路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的以「聚力構建,數智未來」為主題,旨在聚焦智能製造、大數據、新基建崛起與企業數位化轉型落地。隨著全球數位化進程驟然加速,傳統產業迎來了優化和重構的機遇。
  • 德勤中國健身房市場發展白皮書2019-2020
    市場驅動因素:中國健身行業受政策利好、消費升級和健身意識提升及「網際網路+」驅動,未來市場內部產業轉型升級、市場規模增長可期。我國健身行業正值加速發展的良好時機,從行業各利益相關方的發展現狀來看,我國與國際領先市場仍存在一定差距。
  • 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探討——數位化浪潮方興未艾,轉型已迫在眉睫
    近二十多年來,網際網路在我國迅猛發展,數位化產業也隨之發展壯大,並逐步形成一個可以跟傳統產業分庭抗禮的新興產業。但近幾年來,無論是數位化產業還是傳統產業,似乎都遇到了不小的發展瓶頸。與此同時,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IT技術飛速發展並與傳統行業實現快速融合,一場由數位化轉型帶來的產業變革浪潮已經蓬勃發展。
  • 13部委力推產業數位化轉型 京東企業業務智能採購發展潛力巨大
    為了進一步加快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發展,推動經濟社會數位化轉型,國家發改委等13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要「加快推進產業數位化轉型,壯大實體經濟新動能」。政策加持下,數字經濟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 智庫丨傳統健身房陷「生存危機」:預付卡經營模式需改變
    馬甲線、A4腰、iPhone 6腿、反手摸肚臍、巧克力腹肌……眾多網傳「健身效果衡量標準」成為備受追捧的網絡熱詞;各地的年度馬拉松賽事、山地馬拉松、商業越野跑和三鐵比賽、彩粉跑等趣味健身活動異乎尋常的火爆。然而,看似「風景這邊獨好」,傳統健身房的經營卻越來越舉步維艱。「健身房倒閉潮」已在全國各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