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喬啟迪
網際網路健身公司,正在改變這個並不能離開線下的行業。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0日,網際網路健身品牌「樂刻運動」宣布全面開放自主研發的數智賦能平臺,期望以此推動中國健身產業的數位化進程。
樂刻運動成立於2015年,根據該公司提供的數據,目前在全國已有超過500家樂刻門店。
創始人兼CEO韓偉曾在多種場合表示,樂刻的本質不是一家零售連鎖而是產業網際網路平臺。
韓偉認為,選擇開放數智賦能平臺,幫助友商進行模式改造,並不會削弱樂刻的競爭力,「如果開源能夠為產業做出變革的話,未來的空間其實會更大,會延伸出更多東西。」
據樂刻介紹,自己的賦能邏輯更接近產業改造,一方面提供技術工具,實現業務在線化和人貨場的數位化,另一方面是轉變傳統俱樂部商業模式,變年卡為月卡、教練實現平臺化等。
樂刻運動聯合創始人、聯席CEO夏東表示,賦能邏輯最關鍵的一點是在供應鏈端和運營端提供支持。「他的教練不夠,我們要給他提供教練,他的運營能力不夠,我們會派我們的經營顧問到駐紮到當地去提高他的經營能力。」
對於樂刻的商業模式,外界常常提出疑問:這樣的健身房怎麼賺錢?
夏東對此解釋,做月付,做數位化運營,做提效,做在線化,其實都是未來賺用戶來的錢,這是樂刻核心的底層邏輯。
要想賺用戶來的錢,門檻得足夠低。他舉例,用戶如果認可性價比,他/她可能3月份堅持不了,但是5月份會再回來,甚至一年都不回來,但到第二年3月份又回來了,用戶是一個活水。
夏東介紹,樂刻讓私教平臺化,給私教高額分成,讓私教去驅動客戶的平臺服務體系,同時加大團操的權重,從產品本身進行改制。
不推銷、不賣卡、按次付費,最早由網際網路健身平臺帶頭髮起,如今幾乎成為捆綁在他們身上的標籤。也因此,他們被視為傳統健身行業的「攪局者」。
另一家網際網路健身品牌超級猩猩,從創辦24小時無人自助健身艙起家,發展到今天,超級猩猩基本形成團課為主、私教為輔的課程模式。
這家成立時間略早於樂刻的網際網路健身公司,也曾提出想要改變整個行業生態的目標,並打出「按次付費、不辦年卡、專業教練、沒有推銷」的口號。
事實上,超級猩猩發現,儘管是按次付費,但用戶每年在平臺的消費總額實際並不低。
與樂刻對比,二者在教練體系的模式上有所不同——樂刻目標向外輸出、供應教練,超級猩猩則更加強調教練的內部培養、打造和留存。
而對於重度依賴現金流的傳統健身房來說,邁出「斷舍離」的第一步並不容易。
威爾仕健身門店。圖片來源:視覺中國今年12月伊始,國內知名健身連鎖品牌威爾仕健身宣布將在全國門店實行「月月付」,即自動按月扣款(autopay)的會籍付費模式。
某種程度上,這似乎意味著,昔日作為市場主導者的傳統連鎖健身房,終於向網際網路健身「低頭」。
今年年初,居家運動熱度飆升,威爾仕也曾嘗試開直播、在線分享等形式,但該公司品牌經理當時在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線上部分對威爾仕而言更多的還是營銷服務層面,而不是未來收費的途徑。
不過,儘管在商業模式有著不小的分別,網際網路健身與傳統健身均未脫離線下場景,在這一點上,二者存在高度共識。
未來,隨著新的行業規範陸續出臺,健身行業或將再次面臨一輪洗牌。
今年11月,上海市體育局公布草擬的《上海市體育健身行業會員服務合同示範文本(徵求意見稿)》,其中就設置了「七天冷靜期退費」條款,明確消費者在籤署合同次日起的7日內,在未開卡使用會員服務的情況下,都可以單方面解除合同並獲得全額退款。
同時,在「違約責任」中明確提出因經營者違約,發生擅自變更會員服務內容、終止營業、搬遷或暫停營業且未履行補償方案等四種情形,消費者有權單方面解除合同並獲得相應退款。
如此看來,逐步淘汰健身房「預付制」模式,很有可能成為未來的行業大趨勢。
不過,樂刻、超級猩猩等平臺的門店布局,目前仍主要集中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因此,這類新興的健身付費模式對二線及以下城市的輻射程度還有待觀察。
樂刻方面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此次賦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們是一個產業的賦能平臺,基於一個行業各個鏈條的賦能改造,它不會是消費網際網路的那樣一個發展速度,而是一項長期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