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古代面具的種類作用及其起源

2020-12-14 冬冬拉歷史

說到面具的使用,首先想到的應該是中國戲曲表演藝術裡的「塗面」化妝。那是一種直接用「油色」或是「水色」直接在臉上化妝,在中國戲曲中主要分為「塗面」化妝和面具化妝兩種。面具又稱為「代面」、「臉子」、「假面」。是戲曲中專門為誇張的臉部形象而設計的假面具。有時有的戲劇還會藉助表演的方式,來表達宗教法事的內容和過程。在中國戲劇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安徽的端公戲和廣西的師公戲。它們統稱為法事戲。

戲曲表演藝術裡的「塗面」化妝

說到「塗面化妝」的淵源,在中國歷史上有兩種說法,第一種傳聞塗面化妝源於戲曲中倡優女樂的脂粉妝和徘優滑稽的粉墨妝。還有一種說法來自原始社會中「雕題紋身」的塗飾傳統,逐字逐句的解釋,「題」就是指人的額頭,「雕題」就是指用特殊的工具在臉上雕青,「紋身」二字就是指在人的身上任意部位刺上花紋,紋身也有淵源,傳聞文身的真正目的是由於原始社會環境惡劣,野獸橫行,人與野獸的較量十分兇猛,到了漁獵時期,人們為了震懾漁獵的對象——蛟龍魚鱉奇蟲怪獸,就在身上刺上紋身起到威懾的作用。

古代紋身

面具在古代稱為魃或是倛,面具是跟隨古代儺祭產生的伴生物,儺祭是一種原始巫術的再現,它的本質還是源於鬼神崇拜。因為原始社會先民對世界認識局限,而產生了自然崇拜,對未知的事物懷有一種原始的敬畏和畏懼,另一方面他們對大自然還有一種依附和依戀的心理,祭祀和巫術的意義更多的還是處在希望得到神明的保佑,是一種利己主義的體現。儺戲至今在中國仍有保存,現在的儺戲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以舞蹈為主的小節目,在內容上主要表現為驅鬼降魔,求雨逐疫。還有一類是本戲,意思就是後人編寫的傳奇戲劇。儺戲在不同的地方還有不同的叫法,在湖南這叫做「儺堂戲」或是「儺願戲」。在貴州這叫「腦殼戲」或是「儺壇戲」。雲南稱為「關索戲」至今雲南博物館還保留著關索戲所用的面具和服飾。在廣西儺戲被稱作「面具戲」或是「師公戲」。比較出名的儺戲就屬安徽九華山貴池縣的貴池儺戲和湖南湖北等地的師道戲以及廣西的師公戲了。

古代面具造型

在古代巫師常常被看做是神的化身,這種現象在原始時期宗教盛行的良渚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中巫師被當做神一樣受到人們的頂禮膜拜,而在這個過程中,冠和面具在巫師扮演神的化身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石器時期,浙江杭縣良渚村發展了良渚文化,在那個時期製作的有關原始宗教祭祀的禮器上,出現了一種名為「神徽」的圖案,從特點上來看,神徽具有「人面鳥身,臉作方形」的基本特徵,在神徽圖案上我們可以看到,在最上方很像鳥冠的地方,有像鳥兒長長的羽毛一樣的配飾,頂部呈尖錐型,在中間的臉的部分,有些怪異,因為這個臉的形狀並不肖似人臉的圓形,而是正正方方的方形。但五官的輪廓與人相同,只是誇張的突出了大眼,寬鼻,上下牙齒外露的特徵。看上去有些兇神惡煞的長相。身體部分小臂內曲,手指內向平直,兩隻腳是鳥爪的樣子。

「神徽」的圖案

關於神徽,有人說這是《山海經》中句芒的化身,因為在《山海經》《墨子》以及《隨巢子》中都有記載「東方句芒,鳥身人面」。由此可知,這便是良渚文化禮器上繪刻的神像。良渚文化的玉器上還出土了許多獸面紋,這些獸面紋一直到商代的青銅面具上依然有所體現。

「神徽」

商周時期還出現了饕餮紋樣的面具,在古代傳說中貪財為饕,貪食為餮,饕餮紋的特點就是大張著血盆大口,怒瞪雙目,口中露著獠牙鋸齒,額頭上有一對立耳或者大犄角,還有兩隻鋒利的爪子。最開始,這種紋樣並沒有名字,到了北宋時期,當時的人們根據《呂氏春秋》個《左傳》將這種商周時期神秘又莊嚴感十足的文字取名為饕餮紋。

青銅器上的饕餮紋

這些面具文化的出現,標誌著我們先民在神話時代就已具備了對美的認知,藝術與文化產生之初就是相輔相成,互相作用的,面具文化不光是那一時代歷史的寫照,更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中璀璨的繁星一點。

相關焦點

  • 冷兵器時代的最大主角——淺談中國古代的甲冑及其在戰爭中的作用
    冷兵器時代的最大主角——淺談中國古代的甲冑及其在戰爭中的作用 由於年代久遠,加之受到影視劇和評書的影響,我們現代人總是會對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形成錯誤的印象。比如身披重甲的士兵十分不堪一擊,他們的甲冑似乎就像擺設一般,隨隨便便被砍一刀就死了。
  • 青藏高原發現的古代黃金面具及其文化意義
    由於青藏高原獨特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從考古發掘出土的古代墓葬中,提供了有關高原先民對死者遺體進行過處理的若干考古痕跡和現象,其中,對於死者面部進行覆蓋和遮掩的黃金面具,十分引人注目,曾經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隨著資料的不斷增加,對於這一考古現象深入進行綜合研究是有所必要的。近年來,在青藏高原的不同地區發現了一批不同時期的古代墓葬,從中出土了種類豐富的隨葬器物,其中包括大量的金銀器。
  • 中國古代的青銅面具有什麼作用,你知道嗎?
    【每日科技網】  在中國各地商代文化遺存中.多次有青銅面具出土,而且數量較多。  根據1976年在中國陝西省城固縣蘇村出土商代青銅人面具繪製。這個青銅面具是商代晚期的器物,現收藏在陝西省博物館。它直徑11cm,背部有二個鈕.可以方便穿系。
  • 淺談人種的起源及其演變過程
    人種起源問題一直是學術界長期爭論的問題之一,20世紀前半期尤為活躍。人種又稱種族,指在體質形態上具有某些共同特性的人群。那麼,何為「人種地理學」呢——是一門研究人類各人種的形成、地域分布、遷徙及其與地理環境關係的學科。地理因素在不同人種的形成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接下來舉兩個例子——1.生活在熱帶地區的尼羅格人膚色偏黑(保護皮膚免受太陽的灼傷),頭髮比較卷且濃密(也是防止太陽灼傷),鼻子和嘴唇比較寬大(促進蒸發散熱);2.寒冷地區的人鼻子較高且窄(抵禦寒氣)。
  • 古代戰場上,士兵為何佩戴面具?有何作用?
    面具,指遮蓋全部或部分臉並有眼睛開孔的覆蓋物,通常作為舞會、狂歡節或類似的節日、戲劇等的偽裝 起遮擋保護作用的外罩.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面具,面具下面的才是我們真實的面孔.面具的文化古已有之,其中有三位名將就是因佩戴面具打仗並且戰功卓越而名留青史,這三位便是蘭陵王高長恭、北宋名將狄青和南宋抗金名將扈再興。
  • 孟高棉語民族的起源及其與古代濮人的關係
    除了高棉人和孟人外,在今天的柬埔寨、越南、寮國、泰國、緬甸等國的山區還有一些他們的支系或從古代孟高棉語民族中分化出來的新的民族。關於孟高棉語諸民族的起源,迄今為止還沒有定論。早先有一些人認為,孟高棉語民族起源於南亞。其所屬的奧斯特羅亞細亞語系被譯為南亞語系,恐怕也暗含了最初翻譯這一詞彙時譯者的觀點。
  • 新鮮竹筍的營養價值 竹筍的種類及其功效作用
    一起來了解竹筍的種類及其功效作用。新鮮竹筍的營養價值 竹筍的種類及其功效作用食物功效新鮮竹筍的營養價值竹筍為禾本科竹亞科植物苦竹、淡竹、毛竹等的嫩苗,又稱竹萌、竹芽。竹筍的種類及其功效作用1、甜竹筍性味:味甘,性寒,無毒。功效主治:主治消渴,利尿,益氣,可經常食。還利膈下氣,清熱消痰,爽胃口。
  • 潛水推進器結構圖解淺談工作原理及其結構
    潛水推進器結構圖解淺談工作原理及其結構 ,「r44opv」   中藍水處理成套設備(南京)有限公司,潛水推進器結構,產品齊全,質量可靠,廣泛應用,歡迎來電諮詢選購!
  • 古代傳統文化,圖騰對服飾起源的作用,原始裝飾對服飾的作用
    本文乃作者劉雲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母性的神聖地位與圖騰崇拜對服飾起源的作用在人類朦昧意識產生初期,還有一種在科學的今天看來是歪曲了的意識(在當時視其為真理
  • 萬聖節的起源:古代克勒特人屬陰節
    >萬聖節的起源:古代克勒特人屬陰節2012-07-24 23:39:5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原來萬聖節源於古代克勒特人(Celt,即愛爾蘭人祖先)的屬陰節(Samhain,讀作Sow-in)。的起源。同時,當晚招逸祭司還舉行宗教典禮。幾乎所有的研究都指出,儀式中還有將被宰的牲畜用來獻祭。至於有沒有殺人獻祭,雖意見不一但無人否定。此外,肯定是有佔卜邪術之類的事。  萬聖節的其他習俗也有些邪術和迷信的起源,例如挖了人臉的大南瓜(Jack-O-Lantern)。
  • 《原神》不祥的面具作用是什麼 不祥的面具作用介紹
    導 讀在遊戲《原神》中,不祥的面具的作用是作為角色突破和武器突破所需素材,不祥的面具的獲得方法是在60級以上射手類丘丘人處掉落和合成獲得,描述:光亮的骨質面具,上面塗繪著意在恐嚇敵人的油彩
  • 淺談示波器工作原理/種類及組成結構
    打開APP 淺談示波器工作原理/種類及組成結構 工程師之餘 發表於 2018-11-05 09:01:45 在測試信號的作用下,電子束類似於筆尖,它可以代表屏幕上測量信號的瞬時值的變化曲線。 示波器可用於觀察隨時間變化的信號幅度波形,也可用於測試各種類型的能量,如電壓,電流,頻率,相位差,幅度等。
  • 中國文明起源研究要覽 考古學與古代文明
    > 《北方文物》1986年第3期第10—15頁、第4期第26—31頁 本文是作者的講課記錄稿,共分五講: 一、關於考古發現與中國文明的起源,重點從文字起源角度談古代文明的起源。
  • 《霓虹深淵》道具瘋狂面具作用是什麼 道具瘋狂面具作用介紹
    導 讀 《霓虹深淵》中的瘋狂面具是非常好用道具,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使用這個道具的具體作用效果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
  • 《霓虹深淵》道具禁忌面具作用是什麼 道具禁忌面具作用介紹
    導 讀 《霓虹深淵》中的道具禁忌面具是用處非常大的,但是它的具體作用效果是什麼玩家們都不太了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
  • 古代戲曲面具:起源於古時迷信活動,表現劇中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大家好,我是宋傑,現在小編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面具奇談。古代戲曲演出時,有些腳色要戴面具,而且面具製作得非常奇異,既有助於表現劇中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而且也能產生更強烈的戲劇效果,吸引觀眾。晉代朱伺作戰時就「用鐵面自衛」(見《晉書·朱伺傳》),其作用顯然是防護,這和蘭陵王示敵以惡相的目的不同。蘭咬王之後也有武將上陣戴面具的例子,如宋代名將狄青和畢再遇,.他們的面具兼有朱伺、蘭陵王所用面具的兩種作用,既製作得非常堅固,可以防備面部受傷,同時又製成猙獰恐怖之狀,稱為「鐵鬼面」。狄青除面具之外還加上披髮,顯得更像鬼怪。
  • 中國茶文化-淺談中國歷代飲茶之風
    中國茶文化種類繁多,文化內涵非常豐富,中國茶文化的無窮魅力吸引了國人的品茗和無限嚮往。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淺談中國歷代的飲茶之風,用一篇文章使您讀懂中國古代的飲茶風尚。一、茶的歷史起源我國飲茶歷史悠久,早在古籍《爾雅》中就對茶有著明確的記載:「檟,苦荼」。
  • 《只狼》舞樂面具作用是什麼 舞樂面具作用介紹
    導 讀 只狼影逝二度神龍舞樂面具有什麼用?
  • 等高線種類及其作用
    等高線的種類    地形圖上的等高城分為首曲線、計曲線、間曲線和助曲線四種(見下圖)。
  • 《我的起源》古代秘境攻略 地圖位置分享
    導 讀 在我的起源中玩家是可以在很多地方找到晶化肉的,而古代秘境就是其中一個可以找到的地方,不僅能找到晶化肉